聖經:民數記24:17;馬太福音2:1-2
辛苦過日子的人很多,大家都希望時來運轉,有朝一日也可以成為富貴人家。讓一家人都過著無憂無慮,幸福快樂又富裕的生活。特別是當父母的,無不希望讓子女過著舒適且不虞匱乏的日子。
最近,因為公益彩券的買氣已經不像一開始那般熱烈,於是最近推出一則廣告,相信看過的人都會有印象。在廣告片中,興奮的兒子看到火車車窗外面的車子與房子大喊,一旁的老爸臉上洋溢著一種沈迷在幻想中的表情:「喜歡嗎?爸爸買給你!」鏡頭最後帶到老爸手上的公益彩券,並且告訴觀眾:「一券在手,希望無窮」!似乎在公益彩券自上市以後,所做過幾個宣傳廣告,對於廣告公益的部分很少,但刺激買氣的宣傳意味卻很濃厚,不斷地強調彩券可帶給人們多少的「希望」。按照目前彩券的買氣看來,台灣人似乎能比較冷靜地看待這個「希望」。因為,有些「希望」如同海市蜃樓,虛無飄渺。但有些「希望」則可以鼓舞人們努力前進,且不斷提供向前的力量。
在待降節的第三主日,與我們一同來探討「希望」的本質,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心靈更有力量。
◎暗夜星光
在舊約中,先知巴蘭曾對巴勒說出這樣的預言:「我遙望將來;我看見以色列國。有一顆明星要從雅各出來;有一個君王從以色列興起」(民24:17,現代中文譯本),當時普遍認為這是「彌賽亞」來臨的預言。
因此,當馬太記述耶穌降生的事蹟時,提起了從東方來的星象專家,他們看見了代表耶穌的星,特地來到耶路撒冷;而這顆星是一顆象徵王者之星。「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星象家們如此問道(太2:2)。
每當太陽下山,夜晚來臨,星星也漸漸明亮起來,似乎也在提醒人們生命的智慧。因為白天太陽升起時,天上除了太陽,幾乎看不到其他的星星。好比人如日中天時,人們只看到自己的成就,何時想到神?一旦生命中的黑夜來臨,伸手不見五指,人們才學會仰望天上的星光。
當台灣人陶醉在「經濟奇蹟」時,人們享有豐富的物質生活,自覺擁有一切,也可以掌握一切,幾乎忘了上帝的存在。然而,「不景氣的年代」給我們一記當頭棒喝,台灣人是該醒醒了!可惜的是,人們仍然以追求物質生活為第一要務,缺乏心靈的反省與成長。
生命中的苦難與挫折如同黑夜一般臨到我們,是要我們在黑夜中學習仰望上帝的榮耀。東方的星象學家看見了象徵耶穌的星,就跟隨它,他們希望找到耶穌,獻上對他的尊崇。黑暗中,神要我們定睛看祂,跟隨祂,祂要指引我們的路。
試想,當你一帆風順時,你與神的關係如何?遇逆境挫折時,你與神的關係又如何?祈求賜智慧的上帝,開啟我們懵懂的心智,好讓我們看見擺在我們生命中的智慧。教導我們在順境時謙卑自己,在逆境時仰望神的榮耀。或許我們覺得自己的生活正接受嚴重考驗,生命逐漸凋零,沒有任何動力,只想讓這個生命好好休息。我們的身心靈都累了,無能為力地「倒了下來」,感覺生命如此黑暗。然而,「當我們倒下時,神卻要我們學習仰望祂」。叫我們看見暗夜中的星光,美麗且充滿希望。
在舊約中,神曾藉著星光啟示祂對這個世界的救贖,更藉著星光指引東方的博士來到耶穌基督跟前。耶穌基督如同暗夜星光一般,帶給人們光明與希望。
◎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
《人生的九個學分:應該留下什麼給世界》一書中提到,矽谷一家中型的科技公司,因為競爭激烈,銷售業績不振,獲利減少,於是,老闆道格集合了所有員工宣布了這個不幸的消息。道格說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四年前他買下了一座廢棄葡萄園,在他用心照顧之下,變成了一座欣欣向榮的葡萄園。
有一天,他開車回家的路上,遠遠地看見離他家約十英哩處冒出了濃煙,他有些擔心,後來發現,離他家還有一段距離,應不會有事,心想著:「還好不是發生在我的土地上。」
接著,他發現數以千計的八哥鳥從燃燒的樹中飛出來,彷彿一片巨大的烏雲,飛向了他即將收成的葡萄園。他從行李廂中取出獵槍試圖趕走鳥群,但牠們實在太多了,眼睜睜地看著牠們吃光自己辛苦栽種的果園,他不禁哭了起來,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告訴員工,他從這個事件中學到,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很有限;無論計劃再完善,仍無法預防天災。大自然以它的智慧讓葡萄成熟,卻也讓遭遇危險的鳥群,選擇葡萄園作為棲身之地。他唯一能做的是接受這個事實,並開始為下一季的葡萄種植努力。
他以此勉勵員工,請他們重新奉獻自己,照顧好他們的葡萄樹就夠了!他的員工因此得到了鼓舞,他們了解到,被打倒並不等於出局,再好的計劃都可能發生無法控制的情形。只要能再接再勵就不算失敗,「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捷克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說:「使人失敗的唯一因素,就是你還沒有奮鬥便放棄了。」
法國文學家雨果曾說:「未來有許多名字。軟弱的人說,未來叫做不可能;信心不堅的人說,那是未知。思慮周到和英勇的人說,未來叫做希望。」「未來」的確充滿太多的不可知與不確定,那又如何?只要我們繼續往前走,那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何不懷著希望勇敢地面對它。
◎以希望面對未來
幾天前,利用空檔到書局看了約三十分鐘的書。其中有一本我看了比較久一些,《一句話改變世界─史上最具影響力的50句名言》。書中提到新英格蘭詩人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生平和他的詩句,很吸引我!
佛洛斯特的父親原是學校老師,後因轉業失敗,加上酗酒影響健康,導致家中的重擔及他的教育責任由母親一肩挑起。他們原本住在舊金山,一直到他11歲1885年父親去世後,與母親遷往新英格蘭。
佛洛斯特在高中時就已經是個學生詩人(Class Poet),畢業三年後娶了他的同學愛莉諾 (Elinor Miriam White)為妻。佛洛斯特當時便立志成為一位詩人,並已發表他的第一首詩 “La Noche Triste”。但其作品不斷遭到退稿,直到20歲(1894)時,詩作<我的蝴蝶:輓歌>(My Butterfly, an Elegy)刊登於《紐約獨立報》(The New York Independent),並得到一筆15元的稿費。自此,他深信寫詩可以維持生計。佛洛斯特為表慶祝,將他的詩作自費印刷成書,提名為《曦光》(Twilight)。他只印了2本,一本自己保留,另外一本獻給愛莉諾。但她並不領情,佛洛斯特失望之餘便銷毀了其中一本。這個婚姻帶給佛洛斯特極大的困擾,直到1938年愛琳諾去世。
長子艾略特(Elliot)於1900年夭折,佛洛斯特夫妻兩人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佛洛斯特的祖父為讓他們夫婦倆忘記喪子之痛,買下一座農場,希望佛洛斯特能好好的工作照顧家庭。但這段期間,佛洛斯特面臨親人死亡,母親、大兒子以及祖父先後於1900、1901年病逝。這些打擊使得詩人陷入低潮,重新思考生命以及自身存在的意義,並轉化心中的悲傷於詩的創作。
隨著日漸增加的子女,佛洛斯特家中的經濟負擔也日益沈重,再加上詩作不被賞識,不斷遭到退稿,佛洛斯特變賣農場後,便帶著一家前往英國,停留英國的這段期間(1912-1915),成為詩人佛洛斯特一生詩業中最重要的起點。
成名之後的佛洛斯特,不斷受邀至各地演說、朗誦,接受許多大學的邀請擔任教職以及駐校詩人。此間他也出版了許多重要的詩集。
佛洛斯特生命中的打擊再次降臨,他必須再次面對親人摯愛的死與別離,他最鍾愛的女兒馬嘉烈(Marjorie)死於1934年,妻子愛莉諾病逝於1938年,臨終之時還拒絕佛洛斯特進入病房。兒子卡羅(Carol)於1940年自殺身亡。這一連串的打擊,幾乎使得詩人有尋死的念頭,但在他的詩作中卻勇敢地面對生命的苦處,他說:
「森林迷人、幽暗且深邃,
但我與人有約,
在我安睡以前,我還要多趕幾哩路,
在我安睡以前,我還要多趕幾哩路。」
面對生命的低潮以及不可預知的未來,佛洛斯特勇敢地走過,而這段時間,詩人獲頒3 座普立茲獎,接受許多榮銜。生命最後的二十年裡,佛洛斯特身為詩人與老師,巡迴各大學院校,演講朗誦,寫詩。於1961年甘乃迪總統的就職典禮上,獲邀朗誦其詩作<全心的奉獻>(The Gift Outright),成為詩人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1963年1月29日佛洛斯特於麻州的波士頓與世長辭,他終於趕完人生路,安然睡去,享年89歲。
待降節的第三主日,我們以「希望」這主題作為思考與學習的標的。我們曾在聖經中看到舊約中彌賽亞的盼望如何延續,一直到了耶穌降生,才實現了千古以來的期盼。如今我們不再期待彌賽亞的來臨,因為祂已經在我們當中,並且使我們對未來有盼望。
羅馬尼亞的名鋼琴家迪紐.李帕替(Dinu Lipatti, 1917~1950)被讚譽為蕭邦作品演奏權威者,可惜在他卅三歲時,卻因罹患血癌而不幸英年早逝。在他最後一次的公開演奏會,許多人慕名而來,聽眾擠滿了整個會場。
他自己原本在演奏節目單上所排定的最後一曲,是他最拿手的蕭邦作品,但他預感將不久於人世,便臨時改彈巴哈的Cantata 147(耶穌,人類之盼望、喜樂)。雖然他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但他相信,唯有耶穌是他的的盼望與安慰!
當我們預備迎接耶穌降生的日子,願我們都能明白「盼望」是來自神的應許。耶穌的降生成全人們所盼望的救贖,如今藉著耶穌基督,我們不僅對今生有盼望,更有神所應許永生的盼望。
聖經:箴言六章27-3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