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馬太福音二十章1-16節
很高興今天早上可以和大家分享,「葡萄園」對猶太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在聖經中常常用它來表達以色列百姓和上帝的關係。耶利米第二章21節:「我栽種你,像栽種特選的果樹,用的是最好的葡萄種;但你竟變了種!…。」葡萄是以色列相當普遍的一種水果,好像台灣的芭樂、香蕉、木瓜…一樣。我們知道修剪的栽種葡萄的工人,都是屬於較貧窮的勞工階級,到了新約時代採收葡萄仍屬於失業的臨時工作,像台灣60年代在台北橋下,有一些工人等待工作一樣。在以色列當葡萄成熟時,約在每年的九月中下旬,人必須在雨季來臨之前這段時間採收,否則葡萄爛掉,一整年的辛苦就做白工。從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幾種場景:
1.第一批工人的抱怨
耶穌的比喻雖然以平常生活為素材,但是它的記載卻非常特別,就是請工人的次序與發工錢的次序是顛倒的。葡萄園的園主請了五批的工人,從清早六點、九點、十二點、下午三點和傍晚五點,工作結束是六點鐘。當園主叫工人來領工錢時是從最後一批開始分發,假如你是第一批進去的工人,也就是早上六點做到晚上六點的工人,你做了十二小時,你會怎麼想?你會抱怨老闆不公平、不合理,並且不懂勞工市場的行情。第一批工人自己覺得比別人付出更多時間,豈不該得到更多嗎?於是他自我為義,不甘心的論斷批評起來。
2.最後一批工人有那麼幸福嗎?
雖然他只工作一小時,就領了一天的工資,但這批工人從早上六點一直等到傍晚五點,他們等了十一小時,每次園主來找工人時,以為有機會,但是最後都是讓他感受到失望和挫折,那心情誰能了解?在戀愛時女朋友遲到30分鐘,也會說沒關係,但結婚後太太遲到30分鐘,先生就變臉。我們都知道空等待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你有找工作的經驗,就知道其中的滋味,不只是沒工作、不只沒收入、家裏妻兒沒飯吃的生活壓力,還得面臨自我內心的控告,我是一個沒價值的人,若有工作可做,他會很珍惜。
3.第一批工人有那麼可憐嗎?
他們清早就被選上,有工作就不煩惱生活的問題,也不用在烈日下空等待,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何況園主也沒有虧待他,因為工資已事先溝通好一錢銀子(換算今天的工資約1000元左右)。請問我們是要等待11小時,還是先有工作?耶穌所說葡萄園的比喻所帶給我們的信息是什麼?
一、教會要像葡萄園主,時常到外面去找尚未得到福音的人
自1957年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進入太空以來,人們開始追求太空的科技,活在不同的國家,卻能掌控全球的資訊。於是通訊科技的迅速發展,拉近了彼此的關係-媒體傳播、手機、電腦、就快速的被數億萬人所使用。無論是談生意、話家常、傳mail、Line,這大大的改變人類的歷史。
今天的教會也要在這急變,心靈空虛的世代,積極傳揚主的救恩。因為「時代在變,福音永遠不變,但傳福音的方法可以變!」
1957年夏,有三位美國大學生(George Verwer、 Dala Rhoton、 Walter Borchard),帶1500張福音單張,前往墨西哥宣教。在神蹟奇妙感動下,很多人悔改信主,這增加了三位大學生的信心,於是他們成立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isation International)簡稱(OM)。1960年他們組成第一個暑期福音行動,約有一百多名學生到歐洲傳道,很快青年福音事工,已擴展到全歐洲、中東和印度。1970年,更購買兩艘福音船,真道號(Logos)和忠僕號(Doulos),曾經來過台灣。福音船的使命是:1.提供信仰和知識。2.物質援助。3.給予希望。40多年來停泊1000多個港口,將福音傳開。
只有三個學生發起,卻能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傳到各角落。我們知道教會的存在是為宣教,今天我們每位基督徒都可以為耶穌作大事,在我們生活的現場為主作見證,帶領人信主進入主的葡萄園,而不是只在園子裡等人進來。如保羅對哥林多教會所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做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這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16-23)
二、教會需要工人參與服事
葡萄園的園主不斷邀請工人進園裡作工,早上6、9、12點、下午3、5點,這位園主一直在尋找那些還沒有找到工作的人進入葡萄園作工,因為要作工的禾場很大,需要工人作工的量很多。
如果我們將教會看成是服事的福音工場,也是永遠需要工人參與服事,教會增長學家說:「一般的教會都是20/80」,也就是教會的服事、小組、主日學、詩班…大概都是20%的人在做,其他80%的人沒有參與事奉。若教會的信徒知道自己的恩賜,並更多人樂意委身參與事奉,則教會不斷成長。
感謝上帝在我們教會,我看見兄弟姊妹都認真參與服事,在電梯服務、分發週報、小組、詩班、團契…。希伯來書十二章28節:「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上帝。」彼得前書四章10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在德國有一間禮拜堂,禮拜堂內豎立一個耶穌的雕像。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教會被炸得幾乎全毀,但裡面的耶穌雕像僅兩隻手被炸毀,其他完好無損害。戰後教會邀請一位出名的藝術家幫忙,希望再做兩隻手給予接起來。於是藝術家運用各種方法與技術,一次一次的要將耶穌的手接起來,但多次都失敗了。藝術家思索良久,最後想出解決的方法,他不再將耶穌的雙手接回去,而是在雕像的下方,寫了一牌子:「耶穌沒有雙手,但是你有。」(He has no hands but Yours),我們都是耶穌的雙手,我們也是耶穌的雙腳,可以在各處服事見證榮耀主名。
三、上帝的慈愛和豐盛的恩典,無論何時都有相同價值。
每個基督徒都是領受神白白拯救的恩典進入教會,無論甚麼時候,有的人出生就在德生教會、有的去年才受洗、有的是青少年時期、有的壯年時期、有的上了年紀才進入神的家,我們同樣是上帝的寶貝孩子,生命都是有價值的。猶太拉比說:「有的人在一小時內就謙卑接受救恩,但有的人一生也難接受。」但若早就進入教會,屬靈的生命沒有跟著歲月成長,則會被剛進教會初信者那火熱的心追過去。所以主耶穌說:「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馬太二十:16)
願我們在主耶穌的葡萄園中學會感恩珍惜,並且為上帝國的福音一起同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