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讓塵土歸於地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創世記二章7節、約伯記三十四章15節

引言:
2015年4月18日早上,高雄市發生一起人間悲歌,即有一名58歲婦人,因為中風和久病之故,長期住院治療,因藥石罔效,在醫院拔管之後,還未斷氣,就被家人送到殯儀館「等死」。幸好,婦人被救護車送達殯儀館時,被前往殯儀館捻香的人發現,她仍會用手遮陽,且發出微弱的聲音,經過通報,警方和社會局介入,婦人才由家人接回家,之後,再送回醫院救治。婦人躺在殯儀館的棺木架上「等死」長達5個小時之久,心中的無奈和恐懼,可想而知!消息傳出,引起社會一片譁然!

姑且不論這位被家人「遺棄」,在殯儀館等死的婦人之家境、情境與處境為何,看到這則消息,直覺上就會感到心酸,同時感受到人類生活在世,得面對生老病死的痛苦和挑戰!
當我看到這一則報導後不久,閱讀到一篇介紹日本著名的宗教學家兼作家,同時也是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機構』)法人「葬送自由推進會」會長的島田裕巳(Shimada Hiromi,1953-)所撰寫之《0葬-阿莎力地死去》(あっさり死ぬ)一書專門論述人死後不舉行葬禮、不留骨灰、也不用墳地,讓一切歸於「0」的葬儀方式,即所謂的「零死」之文章,讀完之後,頗受震撼,也頗為認同。閱讀當天,恰巧是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因而激發我以<讓塵土歸於地>為題,省思生前當要愛護環境、榮神益人;死後歸於塵土時,也能「貢獻」大地的信仰功課。
一、塵土-本當歸於地
從聖經的教導可以得知,人類乃由塵土所造,死後也得歸於塵土。這樣的記載,在創世記中就有著清楚的明示:「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二章7節)「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三章19節)此外,就連先知和詩人對於創世記的記載,也有明確的回應,諸如:「凡有血氣的就必一同死亡,世人必仍歸塵土。」(約伯記三十四章15節)「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一0三篇14節)
可知,人的本體乃由塵土所造,因有上帝的形像,且有上帝的靈在裡面,使得人類在世上比其他的受造物更為尊貴。雖是如此,但人因為犯罪,在世上只能存活幾十寒暑,長的話,也只能勉強超過百歲,總有一天,還是得走到人生的盡頭,而葉歸黃土。這樣的教導,在聖經裡面,有著許多清楚的明示,諸如:「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傳道書七章2節b)「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來書九章27節a)「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傳道書八章8節a)然值得注意的是,人死後,肉體將回歸塵土,靈魂將歸回造物主,誠如傳道書所載:「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傳道書十二章7節a)
儘管人的生命短暫,然而人活在世上,若能盡心榮耀主上帝、受託管理好大地、成就他人的生命;生命結束,能留下美好的足跡讓後人跟隨,裨能榮神益人、靈魂得救,即如同保羅致腓立比教會的書信所言:「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一章21節)
二、植存-讓塵土歸於地
當我們走完人生的日子,而使得「肉體」(塵土)歸於地,「靈魂」(生命之氣)歸於神,如傳道書十二章7節的教導時,且讓我們用另外一種角度,來思考人死後,「塵土」歸於地的信仰功課。
擔任牧師近30年,主持過不下兩百場的告別禮拜,當然,也主持過好幾次的撿骨和遷葬禮拜。撇開撿骨和遷葬禮拜不談,所主持過的安葬儀式計有土葬、骨灰埋葬、安置、海葬、植存等,雖方式不盡相同,但意義卻是一樣,即透過禮拜儀式安慰遺族,同時讓過往之人的遺體能夠入土為安,好讓上帝藉由塵土所造的肉體亡故之後,能夠歸於大地。
過去,在花蓮牧會時,若有會友去世,幾乎都採土葬的方式進行安葬,且告別式都會在自家的庭院舉行。當然,會選擇在家舉行告別禮拜,且以土葬的方式進行安葬,除了空間夠大、墳墓用地取得容易外,土葬的傳統觀念深植人心,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舉行完告別式後,身為牧者,得走在送葬隊伍前頭,引領家屬繞著安息者所居住的社區走一圈,藉以象徵陪故人巡禮所曾走過的路,同時讓故人向所居住的社區說再見,而社區的人也能藉此向他送別。待繞行社區的儀式結束後,全體遺族和來賓才會上車前往公墓安葬。然若告別式會場離公墓不遠,有時也會直接步行至公墓,代表陪同安息者上「山頭」,送最後一程之意。
1998年來到高雄市牧會後,因位於都會區之故,礙於空間的因素,告別禮拜幾乎都會在教會舉行,只有少數幾次在殯儀館進行,且以土葬的方式安葬遺體也較為少見,大部份皆採取火化,之後再將骨灰安置在墓園的骨塔,或以骨灰土葬的方式安葬於墓地。然而這幾年來,因台灣的土地有限,政府對於墳墓用地有著諸多的限制,就連鄉下地區也不例外,導致土葬的用地難尋,使得想土葬的人難以如願,子孫也因為無法達成家人的遺願,而頭疼不已。
2014年7月中旬,為了橄欖園(基督教墓園)的事工之故,有機會造訪位於台南市大內區的「台南市大內生命紀念園」。會到這裡參觀,乃該園區是台南市首座環保自然葬園區,也是國內第一個設有植存專區的公立殯葬場所。台南市政府會設立這一個專區,除了要讓過往者能完全回歸自然,達環保之目的外,不必後代子孫為先人的遺骨「操煩」,且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免於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窘境,也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
造訪時,園區特別派出一位解說員向大家訴說設立的動機、典故和主旨。聽完解說後,這才明白,面積約一公頃的生命園區於2014年3月26日正式開始啟用,園區內設有可供神主牌擺放的位置,還有納骨塔位,且規劃有夫妻可以擺放在一起使用的雙櫃位,然最讓人好奇的,則是園區內的「圓形植存專區」。
台南市政府會設立「植存專區」,乃傳統的土葬,依民間習俗,得需尋覓風水寶地,還得占地築墓,其所佔用的土地空間非常大,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已嚴重形成冥陽兩爭的奇象。雖隨著時代的進步,火化的觀念逐漸被接受,許多人改以火化代替土葬,但納骨塔還是不敷使用,及至近年,納骨塔的使用率已逾九成,再過幾年,勢必會產生鄰避效應,進而成為「死塔」。若加上後續的管理與維護,納骨塔的問題將會接踵而至。還有,先人的遺骸,經過幾代之後,子孫不再關心和探望,納骨塔將成為沒人理的「無主之墳」,且由水泥和磚頭建蓋的納骨塔之壽命也只有幾十年,就必須拆除重建,到時,骨灰該如何處置,經費該由誰負責,也是一大問題,基於此,台南市政府才會推廣「植存」的安葬方式。
依台南市政府解說員所述:圓形的植存專區可容納約八百人植存,而所謂的「植存」,即遺體火化後,骨灰經研磨處理,磨成粉末後,將之分裝入二至三個可自然分解的環保棉紙袋,由家屬代表將骨灰如種植般,放入專區內直徑約二十公分寬,八十公分深的圓孔內,緩置埋藏覆蓋後,再由服務人員進行植披澆水等動作。過程中,不焚香、不燒紙錢,也不舉行任何儀式,僅靜默追思或禱告。骨灰覆蓋後,不作任何記號,也不立碑。幾個月之後,所植存的骨灰將自然融於大地。如此一來,不但符合入土為安、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綠蔭後人、與大地融為一體的民間儀俗,且土地還能繼續循環使用,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一片淨土,讓愛永恆。
當我造訪過「植存」這種新時代的環保殯葬方式後,心中常思考著,自己回歸天家之後,也想以「植存」的方式,將自己的遺骸融入大地,因這樣做,不但符合聖經讓塵土歸於地的教導,還能實踐「世界地球日」對於環境保護的理想和目的,可謂兩全其美。只是這樣講時,有人還是會認為,人死後,沒有墳墓和墓碑可以憑弔,至少也要有骨灰可以「探視」,若全都沒有,難免會出現遺憾和失落感。話雖如此,然在工商業社會的今天,會到墳墓掃墓,或到納骨牆探視骨灰罈,應該不會超過四代吧!我總是覺得,只要家有族譜,將之保留和傳承,讓子孫永遠惦記在心中,總比那有「空佔」土地的記號,卻沒有人「關心」還好吧!
或許,「植存」的觀念在台灣尚未普及,也有許多持守傳統殯葬觀念的人難以接受。不過,讓塵土歸於地的「植存」方式,實值得我們思考和推廣。
三、生前與死後的差別
引言當中,已提及島田裕巳所撰寫的《0葬-阿莎力地死去》這本書。基本上,該書所主張的「0葬乃和「植存」及聖經所說的「讓塵土歸於地」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由於島田裕巳所倡導的觀念,在日本引起關注,連電視台也多次播放「零死」的採訪專輯節目,因此,讓塵土歸於地的觀念已逐漸普及於日本社會。或許,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接受0葬」或「植存」的葬儀方式,然無論接受與否,生前所行若能榮神益人;死後能讓人緬懷和效法,也是一種信仰見證,仍值得學習和實踐。
2015年3月19日,我在報上閱讀到盧俊義牧師所撰寫的<生前與死後的差別>之大作,拜讀之後,深受感動,特別加以引用和大家分享:


日本無教會主義的創始者內村鑑三(1861-1930)生前就寫好他的墓碑上要寫的字,他的墓碑是用英文這樣寫著:I for Japan, Japan for the World, The World for Christ, And All for God.句子簡單,卻是清楚而很有力道的碑文,表明他一生所做的努力,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世界。也因為他確實有過這樣的努力,才會有同行的傳承者,也就是當時原本在東京帝國大學擔任教授的矢內原忠雄(1893-1961)。在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時,日本舉國瘋狂的軍國風,連知識份子都閉口如寒蟬的氛圍中,矢內原忠雄勇敢公開表示:軍政府的舉動是嚴重錯誤的侵略他國行為。因為這樣,他被軍政府逮捕入獄。但他仍採取不妥協的態度。第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慘敗之後,天皇認為要重建如同廢墟的日本,必須從教育著手,因此親自去監獄釋放他出來,並邀請他擔任戰後日本東京大學的首任校長。因為天皇認為他真是有良知的教育家。


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創始者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在去世前,召集他的親人和學生們到他的病榻邊,跟他們交代:絕對不要讓人知道他埋葬的地方,以免後人想念他,卻忘記或輕忽了耶穌基督。後來日內瓦大學在校門豎立一道宗教改革運動健將的雕像紀念牆時,有四位最重要且影響深遠的人物是特別採用全身石碑的雕像,而其中的一位就是約翰加爾文。


當該紀念牆完成後,該校學生看見了很生氣,拿著油漆淋灑在約翰加爾文的雕像上。學校派人將之清洗乾淨後,學生照樣再做,最後學校只好邀請學生坐下來談。學校的觀點是:若是有其他改革運動者的雕像,而獨缺約翰加爾文時,反而會引起眾人的詢問,甚至會認為不忠於歷史真相,這樣反而使人更懷念他。類似這樣溝通了好幾次之後,終於獲得學生的諒解,願意罷手。


1930年,當嘉南大圳也就是烏山頭水庫造好之後,嘉南的農民非常感念水庫的設計師與建造者八田與一(1886-1942),希望為他塑造一尊銅像。八田否決了,但嘉南農民告訴八田,建造的經費都是農民主動且是採自由樂捐的方式。八田與一聽了之後相當感動,最後勉強同意,但提出兩個條件:一是塑造他的銅像之前,必須先造一座紀念參與建造水庫而死去者之紀念碑,且要將他們的名字都寫出來,而名字的排序要照姓氏筆畫。因此,才有紀念碑上的名字既不是依照國籍,也不是依照職等位階高低。二是他的雕像必須是坐在地上,而不是高高豎立著。他說因為他的生命是和這塊土地連結在一起的。


第二次大戰結束,英國想要替帶領他們走過大戰的首相邱吉爾(1874-1965)在倫敦豎立一座雕像,但被他堅持否決了。理由只有一點:雕像都會被鳥兒撒屎在頭上。可英國人還是非常想念邱吉爾,於是在1973年他們在國會廣場大笨鐘附近為他雕塑了一尊大銅像。還好,從2003年起,英國政府下命令,不准再提供任何食物給街上的鴿子,因此,現在的倫敦街頭已不見以往的鴿子處處飛的景象鏡頭了,否則邱吉爾一定會從墳墓裡跳出來大聲抗議這代的人沒有遵照他的遺言。


若我們生前就很清楚表明如何處理自己的後事,讓死後想要為我們辦理後事的人會有依據,即使想要違背,也會找個貼切的理由來說明吧。

結語:
拙著《結局vs.佈局》一書之封面上,我特別標示了下列這一段話:「生命只是一個過程,是暫時的,最終必會結束。既然人有一天都會死,那如何在死亡的結局來臨之前,事先好好佈局自己的人生,乃是活著的人,所需思考與致力的功課。」 人生在世只有幾十寒暑,總有一天都得走到生命的盡頭,如葉歸黃土。雖是如此,人活在世上,若能榮耀上帝、管理大地、成就生命,便可盡到人生的責任,而使得靈魂得救。當生命結束,肉體朽壞時,能讓「塵土」歸於地,貢獻大地,應是上帝所喜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