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羅馬書十二章14-21節
◎前言-你能饒恕嗎?
有一部短片,劇情描述一個深夜裡,二個忍者搭檔潛行進入一個大宅中,起初,他們如貓一般的輕盈靈敏,沒有人發現他們。第一個忍者展現飛簷走壁的功夫,輕易地飛過高牆,落地時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他的搭檔接著飛過高牆,只是……卻落在他的身上,慘叫聲引來了院內的武士們。忍者被團團包圍,他們背靠背,神色謹慎卻不畏懼,他們知道,他們是彼此的倚靠,好搭檔是為此存在的。
突然,他的搭檔拿出了流星標,準備給敵人下一記馬威。他奮力舉起流星標……只是忘了他的搭檔就在身後,流星標竟插在自己人的頭上了。片尾只見一個忍者不斷說著:「I am sorry……」。另一個忍者,正努力想拔出自己頭上的流星標。
雖然,這是一部有趣的影片,但也可以讓我們想想,如果我們的搭檔,甚至是別人的緣故,造成我們的損失,我們願意饒恕他嗎?
◎不要自己伸冤
被人羞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讓你每次想起這個人時,你心中就充滿了恨。每一次想起自己如何被羞辱,心中的痛就被激起,這種內在的傷害甚至比外在的傷害更甚。
耶穌曾對門徒說:「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太10:24;路6:40)。乍聽之下,耶穌的意思似乎是表示「學生們所做的事不能比他大」。但在約翰福音中,耶穌說:「你要做比我更大的事」(約14:12)。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耶穌並沒有壓制學生成就的用意。耶穌這句「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其真正的意思是「沒有一個跟隨主的人,受的苦比耶穌受的更多。」
是的,當我們委曲受辱時,想想耶穌曾受的苦刑,或許我們可以覺得釋懷。因為我們所受的與耶穌所受的,相形之下是微不足道的。我們相信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的時候是掛在木頭上,他的衣服被奪去,他可能只剩一件內褲?但更可能的是,他是赤身被釘十架。他所受的羞辱不只來自肉體的刑罰,他的人格被輕忽,尊嚴被踐踏。在極盡的羞辱後,耶穌沒有為自己討回公道,沒有辱?粗暴的兵丁,或向他們吐口水,他選擇了「饒恕」。
唐崇榮牧師在查經會中,提起自己的一個經歷。那是他來台灣的前幾個月,有一個印尼的牧師在荷蘭拿了博士學位,他對唐牧師所做的事情似乎很有意見,他就一連十七次在網路上罵唐牧師。
但唐牧師並不知道這些事,唐牧師形容自己是「十九世紀的人不能用電腦,所以他怎麼罵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是平安還是每天坐飛機到這裡來講道」。後來有一個人打電話給唐牧師,他說:「唐牧師,你看了網路中間對你的侮辱嗎?」唐說:「沒有啊。」「你不看嗎?」唐說:「沒有。」「你知道他怎麼罵你嗎?」唐說:「不知道。」「那你要怎麼辦呢?」唐說:「讓他罵嘛!」「為什麼你不回答呢?」唐說:「我講回,他再罵更多,結果我就講更多,他再罵更多。結果我就不做傳道了,變成服務這個壞蛋一個人了。」「為什麼你不要講幾句話呢?」唐說:「上帝呼召我不是辯護自己。」「好,我替你寫好不好?我替你罵他好不好?」唐說:「請你不必替我寫,因為『I am not call for that. I need not tobe defend by man. My defender is there. 』我真正的辯護是在上面。」
後來,唐牧師說:「過了二十多次以後,他寫寫寫……,打打打……。我不回他,有很多基督徒寫信去罵他。結果怎麼樣?他到最後想說「唐牧師怎麼沒有動靜?」結果他自己討厭自己,疲倦了,就不大寫了。感謝上帝!你不要火上加油嘛,讓他自己油用完了就會停了嘛!他有一天會自討沒趣,寫來寫去沒有反應。所以祁克果說:『對那些仇敵最大的侮辱就是不理睬他,不當他存在。』如果你當他存在,理睬他,你就是給他機會找你的把柄再攻擊你。」
羅馬書給了我們一句很好的話:「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7-19)
◎學習孩子的純真
2004的暑假,在燕巢教會我們為孩子們舉辦了為期一週的「兒童歡樂派品格才藝營」,其中,我們預備了幾項品格課程來教導孩子們。燕巢的孩子們非常可愛,他們的心思是純潔的,讓這群都市來的老師們讚嘆不已。
營會的第四天,品格主題是「饒恕」。台上老師認真的教導【選擇饒恕】的歌曲:
我有一本小小的記事本;記下所有得罪過我的人;
在我心門外的牆上做記號;每個記號好像毒鏢。
但現在我選擇饒恕得罪我的人;不再記筆記!也不再報復!
我選擇去饒恕,拆毀堅固牆,一切抹乾淨,什麼都不留下了!
台下的孩子們確實地學習每一個動作與內容。後來,老師給了孩子們幾個饒恕的定義--「五個我要」。
我要:
� 儘快饒恕人。
� 儘快求饒恕不掩飾過失。
� 不尋求報復。
� 以德報怨。
� 不為人打抱不平。
後來,老師帶領孩子們玩了一個「我被電到了」的遊戲,孩子們被分成二組,分別繞成一個大圈圈,手牽著手,當比賽開始時,將左手接收到的「信號」,用右手傳給下一個人,直到最後一人接收到「信號」時,要說:「我被電到了」!
就在這個遊戲中間,發生了一件我意想不到的事情。遊戲一開始,孩子似乎仍不明白遊戲的方法,「信號」傳到後來竟然不見了。後來發現,原來問題出在「小胖」那裡,他說他傳了,只是下一位好像沒收到……。這時只見幾個孩子紛紛指責「小胖」的不是,「小胖」想辯解,卻得不到有力的支持。這時,在「小胖」身邊的同學突然說了一句:「嘿!饒恕!」突然間,沒有任何人多說一句話,只見大家都把眼光投向老師身上,回到遊戲中。看到這一幕讓我十分感動,連續幾個月的籌劃努力,真的沒有白費。我們在孩子純潔的心靈裡,種下了美好的種籽,相信這美好的品格將使孩子們長得更茁壯。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路18:16-17)成人世界的複雜,往往使我們看不見簡單的事物,看不見生命最初的「真、善、美」,學學孩子們,重建一個簡單純潔的心靈。
◎不要怪罪別人
聖經創世記中描述了人類始祖的故事,這是第一次的「人際關係破裂」。當時,上帝把人安置在伊甸園中,將園中的一切賜給人,唯吩咐「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6-17)
故事描述上帝、男人、女人和蛇之間的互動。蛇是主上帝所創造的動物當中最狡猾的。蛇問那女人:「上帝真的禁止你們吃園子裏任何果樹的果子嗎?」那女人回答:「園子裏任何樹的果子我們都可以吃;只有園子中間那棵樹的果子不可吃。上帝禁止我們吃那棵樹的果子,甚至禁止我們摸它;如果不聽從,我們一定死亡。」
蛇回答:「不見得吧!你們不會死。上帝這樣說,因為他知道你們一吃了那果子,眼就開了;你們會像上帝一樣能夠辨別善惡。」那女人看見那棵樹的果子好看好吃,又能得智慧,就很羨慕。她摘下果子,自己吃了,又給她丈夫吃;她丈夫也吃了。
他們一吃那果子,眼就開了,發現自己赤身露體;因此,他們編了無花果樹的葉子來遮蓋身體。那天黃昏,他們聽見主上帝在園子裏走,就跑到樹林中躲起來。但是主上帝呼喚那人:「你在哪裏?」他回答:「我聽見你在園子裏走,就很害怕,躲了起來;因為我赤身露體。」上帝問:「誰告訴你是光著身體的呢?你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嗎?」
那人回答:「你給我作伴侶的那女人給我果子,我就吃了。」主上帝問那女人:「你為甚麼這樣做呢?」她回答:「那蛇誘騙我,所以我吃了。」
耶和華吩咐人:「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6-17)「隨意吃」表示了神賦與人們的「自由與恩典」;「不可吃」則代表了上帝訂下的「規範」。「死」的原意是「隔絕」,表示「關係的破裂」。因此,當人們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則已註定要承受「關係的破裂」的後果。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喫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喫了。」(創3:4-6)
「能知道善惡」並不在於增長智慧與知識,反倒是看見彼此的羞恥,「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做裙子。」(創3:7)
我們聽見亞當如何掩飾自己的責任嗎?他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喫了。」(創3:12)夏娃呢?耶和華神對女人說:「你做的是甚麼事呢?」女人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喫了。」(創3:13)亞當把過錯推給夏娃,夏娃則指稱都是蛇的錯!
「都是別人的錯」!這是人類第一次學會逃避責任的做法。我們所欠缺的是自省的能力與態度。或許別人必須為我們的過失負部份的責任,但有些部份仍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表示我們仍需學習對自己負責,不要說:「都是別人的錯」!要學習說:「我有責任」。
當我們消極地「怪罪別人」,或許可以減少我們的不安與罪惡感,同時卻也讓我們失去了成長的機會;學習積極地「饒恕與承擔責任」,或許有些困難,但卻可以讓我們更真誠地面對自己與他人。
◎結論──停止惡性循環
聖經羅馬書告訴我們:「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喫,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12:17-20)
耶穌曾指示門徒,「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38-44)
印度聖雄甘地說:「如果每個人對公義的標準都是『以眼還眼』,全世界的人都會瞎了。」如果,「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帶來了仇恨與報復的惡性循環,那麼「饒恕」則是中止循環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