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箴言20章29節,列王紀上12章6-8節
一、引言
在敬老主日的今天,以「黃昏之美、為老而尊」為題,一起來看聖經中的「敬老」。說到「敬老」,聖經中有「白髮是榮耀」的教導,在儒家也有「敬老崇孝」的觀念;可以說,「敬老」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倫理道德。因此,重陽節的最近,社會上有許多關於敬老的活動,在教會,也以「敬老金」來聊表對長輩的敬意。
不過,社會上許多不同的團體,雖然都在最近舉辦了類似的敬老活動;然而,看似雷同的活動或現象,背後卻有可能存在不同的動機或意義。比方說,某些具有「因果、功德」等觀念的宗教團體,其之所以「敬老」,可能是出於「對價關係」。亦即,對老人好,是因為將來自己也會老,那麼,因為希望自己在將來可以被善待;所以,現在要對老人好一點……。或者,也可能是認為,過去受到老一輩的善待與扶養,如今長大成人,應該要好好地回報……。
如此具有「對價關係」的想法,不可否認地,讓人產生了「敬老的行動」;因此,這樣的觀念,確實有其正面的影響。不過,仔細想想,這種以「自我利益」為出發點的敬老行動,若是其中的「自我利益」受到虧損;則,「敬老」的行動,豈不也可能隨之停止?舉例來說,有某些被遺棄的獨居老人,經人探查之後,發現他們之所以被遺棄,乃是因為這些人在年輕時,或是酗酒、或是吸毒、或是好賭、或是家暴、或是拋家棄子……;年老之後,才會讓子女決定遺棄他們。
當然,曾經受到傷害的子女,在後來的報復,似乎是情有可原;不過,再仔細想想,那樣的報復,其實正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對價關係」(即,當「自我利益」受到傷害時,便以「遺棄」作為「報復」)。那麼,在強調「功德、因果」的宗教文化裡,這樣的「棄老」是合情合理的;不過,如此的「棄老」,卻似乎不合乎基督教的信仰。因為,以我們的信仰來說,是沒有所謂的「作善事,積功德」之說法(基督徒是要「做」善事,卻不是為了要「累積」功德,跟上帝換獎品……)。
正如一開始所言,基督教信仰對於敬老的行動,表面上看來,似乎與許多宗教文化團體所做的雷同;但是,以動機或意義來說,卻也有十分不同之處。因此,以下便要從聖經中來看「敬老」……
二、聖經中的「敬老」
要探索聖經中的「敬老」之前,先來說一個故事:有一天,一位白髮的老先生上了公車,一個高中生立刻站了起來。老先生和藹地笑著,按著學生的肩膀,請他繼續坐回座位。不一會兒,高中生再度站了起來,老先生便又把他按了下去。等到學生第三次要站起來,老先生又要拒絕他的好意時,高中生卻哭著說:請您讓我下車吧,我家已經過了兩站!……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老人與少年人的想法不同」。那麼,在聖經中,也有一段經文,是關於「兩代之間想法不同」的記載;不過,想法不同的結果,不僅是不能下車,更是導致了國家的分裂。從以色列歷史得知,大衛王朝分裂為北國與南國,後來逐漸相繼走向滅國,其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記載在列王紀上12:6-8的這段經文。當時,所羅門王為了應付龐大的建築與軍事開銷,對於百姓們抽很重的稅金;而對於所羅門的惡行,百姓們其實早已不滿。
到了羅波安登基作王時,百姓便派代表前來交涉,希望能夠減低對他們的剝削,而此時,羅波安分別諮詢了前朝舊臣與年輕官員。從聖經中看見,原本侍立在所羅門王面前的老人,建議羅波安以「懷柔說好話」的方式安撫他們,使他們永遠作王的僕人。羅波安聽了又去詢問與自己一同長大的新生代智囊團;然而不同於老人們的想法,年輕的一代對羅波安的建議卻是「以強權威嚇」。他們建議羅波安要先建立威權,殺殺那些民意代表的銳氣,用毒辣的言語展現新王的魄力,企圖強壓民怨,將他們狠狠地踩在腳底下……。
結果,羅波安聽了兩代之間的不同想法之後,決定採用年輕鷹派的意見,導致支派盟約破裂,國家從此一分為二!……那麼,對於國家分裂的原因,表面上看來,是羅波安的錯誤決定。不過,聖經中似乎也沒有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他;反而,從更早之前的經文透露,國家分裂的原因,是所羅門的錯!事實上,在記載羅波安作錯誤決定的這段經文的前一章,已經提到「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王上11:4),並且,這件事早已讓上帝決定要讓大衛王朝分裂、走向滅國之途。
那麼,從這段經文所指出的「所羅門之過」,也讓人進一步懷疑:羅波安之所以會選擇聽從年輕一代的建議,是不是也該歸咎於所羅門的「為老不尊」?沒有在孩子面前做好模範?其實,所羅門王向來是智慧的代表;不過,到了晚年,他不但自己作了愚蠢的事,也沒有將「作王的智慧」傳承給兒子。眾所皆知地,所羅門王曾經向上帝求智慧,也得著了治理國家的智慧,甚至,他也將那些智慧的哲理記錄下來,成了舊約中的《箴言》。
那麼,在箴言22:26-30,更是記載了如何作「智慧的王」的哲理;而,理論上來說,作為所羅門之子的羅波安,應該是讀過這段經文;甚至,對羅波安建言的老人與少年人,可能也都讀過這段智慧之言。那麼,這段經文中的29節,常被用來提醒「敬老」;不過,若是從26節開始看,會發現這段經文似乎是在說關於智慧的王如何在兩代之間做選擇。並且,從經文中可以看見,羅波安要在兩代之間作決定,其實也滿困難的!
那麼,為了更容易猜測羅波安的想法,將26-30節都列於下方(並將類 似少年人對羅波安的建議以斜體字標示,也將類似老年人的想法畫上底線):20:26 智慧的王簸散惡人,用碌碡滾軋他們。20:27 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20:28 王因仁慈和誠實得以保全他的國位,也因仁慈立穩。20:29 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20:30 鞭傷除淨人的罪惡;責打能入人的心腹。
看來,經文中同時提到少年人的強勢與老年人的仁慈;於是,智慧的王既要仁慈待民,又要鞭打教化。很明顯地,智慧的王要能夠「恩威並濟」,即,既要使用少年人的強壯,也要敬重老年人的經驗;然而,困難之處,就在於「何時選擇」該施恩?何時該威嚇?……適當的選擇,相當不容易。由此也可看出,所羅門寫下的雖然是「智慧之語」,但要在智慧之語中作選擇,卻更是需要有「智慧」!
說到「智慧」,現代基督徒很容易想到「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箴言1:7)。而,敬畏上帝,或許就是羅波安做決定時所欠缺的關鍵。事實上,所羅門晚年隨著外邦女子去拜偶像,不正是犯了不敬畏上帝的錯誤。而,所羅門的錯誤,極可能地,也影響了他的兒子,使得羅波安無法因為敬畏上帝而做出智慧的選擇。
看來,對於羅波安而言,是要選擇少年人的強壯,亦或是要尊敬老人的建議,其關鍵是在於是否「敬畏上帝」。而,由此也可以推斷,聖經中的「敬老」,必須與敬畏上帝相關。事實上,在聖經利未記19:32,的確也教導了「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那麼,對於這句經文,若是由後往前看,可以看出「認識上帝à敬畏上帝à尊敬老人à敬老行動」的順序。也就是說,敬老的行動來自尊敬老人的意念,尊敬老人的心思意念,是因為敬畏上帝,而敬畏上帝是因為認識上帝。
認識上帝,具體來說,是「明白並順從上帝的旨意」。那麼,順從上帝的旨意,若是會產生「尊敬老人的行動」,則,上帝對人的旨意中,含有要人「敬老」;亦即,「敬老」是敬畏上帝之人,其受創造的天性。那麼,從「敬老,是上帝所賜與人之天性」的認知,以下要再回到本文的主題…
三、從「敬老的天性」看「黃昏之美,為老而尊」
在沒有「對價關係」的觀點中,「敬老」便不是因為律法的束縛或受到禮教的規範;那麼,如此的敬老行動,就反而是很單純、很自由、很輕省。並且,因為是出於天性地「敬老」,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變得更加自然與容易;甚至,即便有些人已經「無老可老」,也還能夠「老人之老」。意思就是,人不再是因為尊敬自己的父母,然後才延伸到尊敬別人的父母;而是對於不認識、不相關的老人,也都自然地尊敬。
其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很類似「愛屋及烏」的說辭;這樣的說辭,雖然很正面,卻似乎不全然符合聖經的教導。試想,愛屋及烏,是因為愛護與自己緊密相關的房屋,然後,才延伸到愛護與房屋相關的鳥。那麼,若是依照如此的關係,則耶穌比喻中的撒瑪利亞人,就不會去幫助那被強盜搶劫、
倒在路邊、與自己無關的受難者(路加10:29-37)。事實上,與「愛屋及烏」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看法略有不同的,耶穌似乎是認為「愛人/關懷需要的人」只是單純地出於「慈心/上帝所賜與人的天性」。
上帝是愛,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所創造的人,應該也有「慈愛的天性」;於是,在這樣的天性中,「敬老」是自然的念頭與行動。當然,說到這種「出於天性地敬老」,也順便提一下德生教會在公園進行的社區事工;因為,我們每個禮拜五下午在忠孝公園進行的事工,正是出於基督教信仰而實踐「老人之老」,即對「與我們不相干」的老人付出關懷。這樣的關懷,是出於耶穌所說的「愛上帝&愛人如己」;不是因為有某種目的(即便那樣的目的是好的,比方說,是為了讓人進來教會)。
敬老或者愛人如己,不是帶人進來教會的手段;按照路加的宣教典範而言(David J Bosh,《更新變化的宣教》,台北:華神,107-157頁),耶穌教導的「愛人如己」,本身就是福音之目的,至於教會人數增長,其實是隨著該目的而來的副產品。按照路加的說法,「人與人之間,能夠彼此相愛」乃是福音;因此,關懷社區老人或進行各種福音事工,並不僅僅是為了要把人帶進來教會。更重要的,是要讓人在彼此相愛中,享受並認識「上帝是愛」。所以,簡單來說,「愛上帝&愛人如己」的意念與行動,就是福音的具體化!
少了「目的或業績」所帶來壓力,付出愛的行動時,會變得很輕省、很自然、很真誠。事實上,每個禮拜五下午,參與在公園事工的同工們,也都是很自然地與老人們相處。那麼,在這樣自然相處中,對於老人,我們要做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欣賞」他們的價值!其實,「欣賞」帶來價值的增加(appreciation欣賞àappreciation增值)。比方說,在公園裡有一位號稱105歲的老阿嬤。她很喜歡唱日語歌,每次來都要唱同一首歌……。那麼,在她唱歌的時候,如果我們願意欣賞,她就可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其實,欣賞老人的價值,或許,正像是欣賞黃昏之美。對於黃昏的景色,一般人都會認為詩意盎然;不過,如果有人是以「陽光燦爛」作為欣賞的標準,則黃昏就顯得黯淡無光……。也就是說,欣賞老人要用不同於欣賞年輕人的角度(千萬不要用欣賞「青春美少女或陽光男孩」的角度去看老年人);說到此,分享一個有趣的經驗:
進入神學院之前,有一次,因工作關係到德國出差。那次出差一共七天,其中四天的晚餐,都去了當地一間上海菜餐館。老實說,那間餐館的菜色還算不錯,不過,白米飯卻是令人難忘的「乾」。第一天吃的時候,便有人表示「難吃」……;不過,因為是總經理提議到那間餐館吃的,所以大家便將就地吃完了……。
沒想到,第二天、第三天,總經理還是都帶大家去那間餐廳;到了第四天,工作結束之後,當總經理還是帶大家到那家餐館時,同行的研發部同事便不高興地向總經理表示:如此「品質不良」的餐館,為什麼還要來光顧?…沒想到,對著老是無法控制品質穩定的研發人員,總經理語重心長地說「我就是『欣賞』他們控制品質的能力!因為,每次來,飯都是『一樣的』難吃!」
其實,我們都知道,總經理是計較車資,不想花太多計程車的錢,才選旅館附近的餐館……;不過,總經理「欣賞」的角度,倒是有些道理。其實,對於某些歷史悠久的店家,我們常以「老字號」來表示對其品質穩定的肯定。不過,品質穩定,也代表「一成不變」;那麼,對於「一成不變」,也可以被說成是「老古板」。看來,同樣是一成不變,可以被讚賞為「老字號」,也可以被批評為「老古板」,而,其中的關鍵,豈不正是在於「欣賞」的角度?
四、結語:敬畏上帝的人,欣賞黃昏之美
對於老人,若是有正確的欣賞角度,便能夠看見「黃昏之美」,也能讓老人們顯出上帝所賜的尊貴價值,即,能讓老人們自然地「為老而尊」。那麼,從上文所述,敬老,其實也就是照著主耶穌的兩大命令去行。因為,欣賞老人的角度,是「敬畏上帝或愛上帝」;而,從這樣的角度敬老,也正是「愛人如己」。因此,在信息最後,求聖靈引導提醒我們,常常遵循耶穌的吩咐,以敬畏上帝的心,發揮敬老的天性,不出於勉強、很輕省自然地、很愉快歡喜地欣賞黃昏之美,讓我們身邊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上帝所賜予的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