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靠俗」的傷害之思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馬可福音六章1-6節;約翰福音七章1-9節

引言:
    本文以耶穌在故鄉拿撒勒傳揚福音,不受鄉親歡迎(馬可福音六章1-6節),之後,輾轉來到加利利,亦遭到當地居民排擠,猶太人還放話要殺祂,連祂最為親近的兄弟也因為不信祂,對祂發出質疑,甚至要祂離開該地,前往耶路撒冷(約翰福音七章1-10節),作為主題經文,並以台灣話的「靠俗」當作主題的前導,乃家人、親朋與同事之間,常會因為信仰的不同產生距離;有時也會因為關係過於「靠俗」而出現問題。

    基本上,「靠俗」之意,乃指親朋與同事間,因過於親近與熟稔,在語言和態度上便不會客套,而不拘禮節,有時,還會在毫無分寸的隨便下,引發彼此間的問題和傷害。
    當然,「靠俗」所產生的問題與傷害,不只在家庭生活中、一般的職場、學校、同儕,甚至是信徒間,也都會在無意間發生。有鑑於此,本文才會以<「靠俗」的傷害之思>為題,和大家思考與共勉。

一、「靠俗」易引情緒

    2013年2月13日,農曆年假期間,有一位中年男子,帶著行動不便,坐著輪椅的母親,到高雄一家大型遊樂世界旅遊。行程結束後,準備搭接駁公車離去時,可能因為母親身體不便之故,動作緩慢,無法一時將手上的可樂喝完,兒子情急之下,竟在人來人往的遊樂場百貨大廳內,公然對著母親大聲咆哮:「趕快喝完!」強逼坐在輪椅上的母親,非得馬上將可樂喝完不可。在場遊客看見兒子對著母親公然咆哮,乃趨前指責咆哮的男子「不孝!」。

    此舉,使得本就情緒不佳的男子,反而氣焰不減的拉高嗓門,對母親大喊:「快喝完,不然走不了!」因為男子斥責母親的音量過大,當場引發眾怒,在場圍觀的遊客中,有人忍不住,大聲指責推著輪椅的男子說:「她之前怎麼養你的!」進而連續罵他好幾句:「畜牲、畜牲、畜牲!」男子聽到旁人對他的謾罵,亦不甘示弱的回嗆說:「你管不著!」為此,雙方爆發激烈的口角,又引來更多遊客的圍觀。有在旁圍觀的民眾見狀,遂將男子與群眾爭吵的過程用手機拍攝下來,同時報警處理,還聯絡家暴專線,請社會局介入了解和處理,並將影片PO上網路,直指男子的不是。

    從民眾所拍攝的影片中,隱約可以看到事情發生的部份過程,也可看到遊樂場內工作人員及警衛,在第一時間隨即出面協調。

    此一消息經媒體披露之後,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警方也在接獲民眾報案之後,隨即受理,並順利找到推輪椅的男子。經過瞭解,警方這才知道,咆哮的中年男子年四十二歲,家住台北,輪椅上的婦人正是他六十八歲,行動不便的媽媽。男子坦承,他趁年假空檔,帶著母親南下高雄旅遊,因母親有慢性病,需按時吃藥,由於趕著離開,又礙於當時人潮眾多,得長時間排隊搭車,才會在情急之下,催母親快一點,而出現較差的口氣。

受到民眾斥責的男子,由於輿論的壓力,乃透過社會局人員向社會大眾致歉。他表示,因為當天圍觀的民眾實在太多,一時情急,才會失控咆哮。於此同時,社會局的人員也轉達,當男子的母親知道這件事成了新聞事件,在台灣被議論紛紛時,母親特別澄清,兒子絕非不孝順的人,他平常很孝順,否則,怎麼會帶坐輪椅,行動不便的媽媽出遊?請大家不要誤會他!

事後,許多人對此事發表評論,雖然一面倒的罵聲皆指向兒子;不過,也有人認為,如果這位男子不孝,就應該不會利用新年假期,推著輪椅,帶行動不便的媽媽出遊。

是的,我個人也認為,他應該是一位孝順的孩子,只是因為他的個性較為耿直和莽撞,加上對於親人的過於「靠俗」,才會將公共場所當作家裡而失控。

當我看到這則報導之後,乃對自己從小到大與家人的相處和互動,再從身為人子,到身為人父的過程,提出自我反省。坦而言之,自己也曾在過於「靠俗」的情況下,對於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甚至是父母親,講話較為隨便,甚至不修邊幅;相對的,EQ(情緒商數)也會在都是同一家人的情況下,比平常和外人相處時,降低許多。

其實,不僅這位手推輪椅的男子如此,我也曾讀到一篇由陸軍退役中將所撰寫的文章,內容談到他退伍之後,和年邁的母親相處過程中,對母親大聲咆哮的心路歷程。原因是,母親已年過九十,雖可自行走路,但外出還是得靠輪椅代步。糟的是,母親除了年老健忘之外,還常出現「幻覺」的症狀,老是懷疑別人拿了她的錢。為了找出她心目中的「兇手」,竟然不講理的亂翻家人的抽屜和行李,此舉,造成家人不少困擾。最終,母親的錢,不是在她自己的口袋裡找到,就是在自己的抽屜裡被發現。

一天,母親「幻覺」再現,又開始歇斯底里的亂罵一通,使得整個家庭雞犬不寧,也嚇壞了在場的家人。為此,退役的中將兒子,終於按奈不住情緒,大拍桌子,如獅吼般的喝令制止母親不可理喻的行徑。母親經過兒子這麼一吼,竟如同電視廣告那一位「我就是要肯德雞」,躺在地上耍賴的阿兵哥一樣。此一情景,令罵她的兒子看了好氣又好笑。

隔天早上起床,中將退役的兒子,覺得昨天晚上對母親太兇,而滿心歉疚。為彌補傷害,乃聯絡幾位軍中退役的同袍,陪著母親到郊外踏青。在郊外踏青的過程中,看到已高齡九十歲的母親,如同小孩般的天真和滿足,更使得曾統管過千軍萬馬的中將兒子,滿懷愧疚的從心中告訴自己說:「老娘,對不起!我應該多做一些『子親活動』!」

二、距離越近,傷害越深

正當「中年男子對母親的咆哮事件」在台灣被廣為討論時,正好接到友人傳來一篇由心理學者所撰,名為<距離越近,傷害越深>的文章,閱讀完之後,頗有同感,因而特別藉此摘錄,和大家一起共享。其全文如后:

不知你是否也覺得,自己EQ的好壞,其實是因對象而異的……。

通常與一個人的距離愈近,感覺親密,我們的EQ也往往就愈低。所以,在公司裡老闆在大夥面前大罵你白痴,你頜首稱是,但一回到家,聽見另一半輕聲問為什麼晚歸,就氣得火冒三丈,好久不見的朋友詢問你的終身大事,感覺溫暖在心,但同樣的話出自老爸老媽口中,就是干涉隱私、窮極無聊!

看來我們能夠給一個人最殘酷的處罰,似乎就是讓他變成自己的親人!到底這是為什麼呢?身為一個唸心理學的EQ研究者,我個人對這個「厚他人而薄家人」的現象,有著如下的觀察心得:

首先,我們認為自己有權「活在家中,做我自己」。在外面不得已必須裝模作樣,回到家裡如果還得口是心非的度日,那這日子怎麼能過得下去?

其次,對於家人我們有著「親愛的,你當然要能懂我的心」的期望。剛認識的外人,也許會誤會我的意思,但你們跟我相處了這麼久,怎麼可以也不明事理,扭曲汙蔑我的想法呢?在外面怨氣吞聲了一天,心中可是累積了許多的不滿及挫折,這些未抒發的負面能量不斷地膨脹,回到家時,自己就好像快要煮開的一壺水,祇要找到一個宣洩口,其後果就是氣壯山河,而慘不忍睹。這些種種的因素加起來,也就容易發生客廳即戰場,而親人變仇人的慘劇了。如果仔細想來,「厚他人而薄家人」的作法,其實是非常不智的。

首先,家人絕對比外人來得重要。別的不說,起碼老闆及客戶甚至朋友都可再找,然而自己的家人可是一輩子的牽掛,當然更應小心經營彼此的關係。

其次,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也一再地提醒你我,家庭生活經驗在我們的身心發展上所佔的重要份量。家人氣頭上的一句重話,比起外人的口出穢言,更容易對一個人造成難以修補的負面影響。因此,如果身為父母的你一心一意盼著「孩子,我要你的EQ比我高」,那麼更該調整一下自己的做法了。

如果你能換個角度來處理生活中的瑣事,並能時時提醒自己努力做到,那麼親人就不會變成仇人,而你也不會再為小事抓狂。願大家都能時時保有一顆柔軟的心,好好珍惜疼愛你及你(妳)所愛的人……。
資料來源: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討論區http://www.heart.net.tw/phpbb2/viewtopic.php?t=3363&sid=66270a1df3aee36929f3a6af94c1a9e9

我相信,這篇文章的作者,應該也有過同樣的經驗和感受,才會寫出如此發人深省的文章,實值得大家參考與省思。

事實上,在牧會的過程中,自己也曾親自處理過多次「距離越近,傷害越深」的個案,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天晚上約八點半左右,有位母親氣憤的來電告訴我說:牧師,我有一件事,想請你幫忙,請你勸勸我那已經三十幾歲的兒子,不要下班之後,吃過晚飯就往外跑。還有,也請你能夠勸他不要開快車,因他有過幾次開車肇事,車毀人傷,花錢了事的紀錄。
每次我唸他幾句,就會和我大小聲,就像剛才吃過晚飯,我唸了他,他就不高興的開車出去,現在人不知跑到哪裡去,我打手機給他,他知道是家裡的電話,就是不接,我很擔心他心情鬱悶,又會開車肇事……。聽完這位母親的難處,我立即答應透過手機,和兒子談論他的心情故事,同時探詢他現在身處何方。

和母親講完電話後,我隨即撥打她兒子的手機,感謝的是,一接就通,得知他因心情鬱悶,獨自一人在外散心,這才放心!經過一番的溝通與安慰之後,兒子哽咽的說出,他並不是壞孩子,也非不孝子,只是媽媽經常拿他和姊姊比較。他承認自己從小就不喜歡讀書,並沒有姊姊書念得這麼好。姊姊台大畢業後,繼續念研究所,婚後旅居美國,和姊夫在當地工作。

訴說至此,他如同小孩般的哭著告訴我:牧師,請你轉告我媽媽,當她和爸爸生病時,是誰開車送他們到醫院就診?是誰在照顧他們?家裡有事時,是誰在張羅和跑腿?我知道我沒有姊姊優秀,但至少我都陪伴在爸爸媽媽的身邊,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而姊姊呢?她好幾年才回台灣探望父母親一次,平常也只能透過電話表示關心而已。難道媽媽唸我時,心中不舒服,回她幾句,就是壞孩子嗎?聽完他的心情故事,頗令人同情。

我和兒子談了約十五分鐘後,隨即回電給他媽媽,向她報告兒子雖然獨自一人在外,但一切平安,等情緒平復之後,晚一點就會回家,請她和先生放心。當媽媽從我口中知道兒子的心情故事後,似乎也默認台灣俗諺中,「巧的放鳥飛,憨的飼老爸。」這句話的意涵。經過此事,母親也較能體諒兒子的心情。如今,這位兒子已經結婚,依然繼續照顧著已經退休,年紀漸長的雙親。

從上述所談論過的多則真實個案看來,「靠俗」所帶來的問題,不言可喻。

三、耶穌曾因「靠俗」而困擾

    繼耶穌在格拉森行神蹟奇事,治好被鬼附身的人,又使睚魯的女兒和罹患血漏的女人得癒,而名聲大噪之後(見馬可福音五章),耶穌和門徒回到自己的故鄉拿撒勒,於安息日在會堂裡傳揚福音並教訓人。眾人聚集聽完耶穌所講的道理,雖感到稀奇,然卻不相信祂,還質疑祂說:「『這人從哪裏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異能呢?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裏嗎?』他們就厭棄他。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就在那裏不得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馬可福音六章1-6節)

    隨後,耶穌在「住棚節」(該節期於陽曆9-10月間一連舉行七天,藉以記念他們祖先四十年飄流曠野,居住帳棚的歷史,同時感謝農作物的豐收,以及上帝的賜福。)於家鄉附近的加利利傳福音時,因祂指出世人的惡行,而受到當地人的排擠,加上其所傳揚的信息,不為當時的猶太主義者所接受,就連耶穌的弟弟,也在眾人聚集的地方公然反對祂,還對耶穌嗆聲,要祂離開此地,上耶路撒冷去,因那裡才是彌賽亞公開彰顯自己的地方。換言之,耶穌如果要行異能,並自認是彌賽亞的話,就應到耶路撒冷,那眾人聚集守住棚節 的地方去,才能大顯身手,不要在自己的家鄉和加利利口出狂言,沒有人會當真,也沒有人會相信。

    耶穌所經歷的這段歷史,在約翰福音七章1-9節當中,有著清楚的記載:「這事以後,耶穌在加利利遊行,不願在猶太遊行,因為猶太人想要殺他。當時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耶穌的弟兄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因為連他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他。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你們上去過節吧,我現在不上去過這節,因為我的時候還沒有滿。』耶穌說了這話,仍舊住在加利利。」

由此看來,耶穌也曾在「靠俗」的情況下,經歷過不被家人和鄉親所接受的窘境。這樣的處境,真有如台灣俗諺中的「近廟欺神,北港媽興外境。」(意為:再怎麼出名的人、事、物,因為「靠俗」的關係,在地人皆會認為很平凡,但到了外地,就會造成轟動。同理而言,住在寺廟附近的人,往往較不會相信廟裡的神明有多靈驗。)一樣。難怪耶穌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出「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馬太福音十章36節)這句話,且無奈的指出:「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見馬太福音十三章57節、馬可福音六章4節、路加福音四章24節、約翰福音四章44節)從四卷福音書中,皆記載著這節經文觀之,耶穌所說出的這句話,實有相當重要的意涵!

耶穌會說出此話的主要用意,乃在表達,接受耶穌的人,必然會與那些還未接受耶穌的人出現距離,就是連自己的家人,也會因此產生信仰上的隔閡、矛盾與對立。當然,認識並接受主耶穌的人,若能在信仰和行為上,遵行耶穌的教導,隔閡、矛盾與對立將會因此而減少,甚至消除「靠俗」所帶來的困擾。

感謝的是,當耶穌復活之後,原本不信祂,甚至反對祂的胞弟們,卻全然改變,且在初代教會擔負重任,投入福音的事工。(見使徒行傳一章14節:「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耶穌昇天之後,保羅和使徒也接續耶穌的福音工作,到各地傳揚福音,建立教會,許多先前曾反對祂的人,也轉而接受與信靠。

結語:

無可否認的,人常會因為親近而「靠俗」,也會因為過於「靠俗」而隨便,進而產生問題和傷害。家人如此、親朋如此、同儕如此,信徒之間亦難以避免。然若因為「靠俗」,而造成「距離越近,傷害越深」,實在不值得。

有句名言如此說道:「世上沒有一件事值得我們因生氣而付出代價。」是的,人若能利用「靠俗」的關係,實踐保羅的勸勉:「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連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四章2-3節)引人歸主,應是美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