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十四章27-28節;腓立比書四章4-7節
前言:
幾天前,到郵局辦理郵政劃撥手續時,由於人數眾多,顯得相當擁擠,當抽取號碼牌之後發現,需得等待三十多號才能辦理。本想打退堂鼓之際,隱約聽到站在旁邊窗口的存戶,告訴郵局人員,要將所有的定期存款解約,轉換到銀行辦理外幣存款。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駐足於旁,「偷聽」存戶與郵局辦事員的對話。此時,郵局人員力勸存戶勿在定期存款未到期就全部提出,因為如此,定存利息將會損失慘重。但存戶仍不為所動,執意要全部解約,到他銀行轉換為英鎊,並辦理外幣存款的開戶手續。理由是,臺幣不斷貶值,利率節節下降,臺灣地區又受地震、颱風、水災的頻頻侵襲,如今,美國又發生了恐怖的撞機事件,戰爭極有可能一觸即發,讓人心中充滿惶恐與不安,所以,轉存英鎊才是根本之道。郵局人員在勸說無效之後,只好遵照辦理,讓他提清所有的定期存款。從存戶與行員的對話中不難看出,這位存戶心中充滿著不平安。
從郵局步行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中一直反覆思考著「萬兩黃金未為貴,一字安樂值千金。」(意為人若無法享有安樂的生活,擁抱萬兩黃金有何用,豈不知光是一個「安樂」之詞就值千金。)這句臺灣俗諺的意義。我不知這位將大筆臺幣解約換成外幣存款的人,是否明白「安樂」比「錢財」更為重要?當然,並非將臺幣轉存為外幣就是不好,畢竟這也是他試圖擺脫恐懼,尋求「平安」的自保方法和理財之道。事實上,不只這位仁兄如此,在天災人禍不斷,社會又動盪不安的情況下,人都有一種求得安全感的慾望與本能,只是因情境不同,所採取的方法不同罷了!各位兄姐,處在這不平安的世代中,您心中是否有真正的平安?
一.不平安的年代
人類進入21世紀後,可說災禍連連,除了「人為的惡」(Human-Evil)所引發的恐怖行動、經濟蕭條、失業率攀升、政治混亂、治安敗壞外,「自然的惡」(Natural Evil)所帶來的地震、颱風、水災、土石流,致使民眾的身家、生命、財產損失慘重,人心終日惶恐不已。當臺灣921地震的夢魘尚未消除時,又來了一連串名為象神、桃芝等的颱風和水災,使得臺灣受到重創,連鮮少受水患之苦的高雄地區,也於2001年7月11日下午傍晚時分,降下了傾盆大雨,在短短的幾個鐘頭內,整個市區幾乎成為一片汪洋,家園、車輛受損嚴重的情形,豈能以一個「慘」字了得!許多上班族還因路上積水,無法回家,受困於辦公室,成為「有家歸不得」的人。
正當殘破的家園尚未收拾好時,又來了一個稱為納莉的怪颱,滯留臺灣多天,使得整個臺灣受到嚴重的水患,到處是水鄉澤國。在此同時,因 恐怖份子的反美情緒,公元2001年9月11日,發動了美國世貿和五角大廈的撞機事件,而激起了美國人同仇敵愾的報復軍事行動,把世界推進了戰爭的邊緣,導致股票、房地產和美金大跌,使得原本就不景氣的世界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早期的臺灣社會,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會以「吃飽了沒?」作為彼此間的問候。分手時,大都也會以「保重」或「順走」作為道別之語。受了日本和國民黨教育的影響後,才逐漸出現了「早安、午安、晚安」和「再見」之類的問候語。基本上,先前所用的「吃飽了沒?」、「保重」、「順走」等語,乃和長久處在戰亂、物質缺乏、盜匪猖狂的歷史環境有關。因此,肚皮是否飽足,體重能否保持平均,出門在外是否能夠平安走回家,便成了人們的「終極關懷」。如今,人與人見面和分手的問候語,在受到西 方文化影響的情況下,早已揚棄了「吃飽了沒?」與「保重」之類的語詞,改以「你好嗎?」和「再見」作為見面與分手時的問候語。因大家都吃得太好,營養過剩,身體過胖,不但不須「保重」,還得減肥呢!再者,因缺乏運動,使得血脂肪、尿酸、膽固醇、血糖等值過高,肝功能不正常,心血管產生病變者,大有人在。當然,一天到晚憂慮會得著癌症的人,亦不在少數。足見,現代人的確充滿著相當多的不平安!
由英國BBC二台文化雜誌節目〈晚間節目〉製作人莎拉.杜南(Sarah Dunant),以及擔任威爾康醫學史學院醫學社會史教授的羅伊.波特(Roy Porter)所共同合編著的《焦慮的年代》(The Age of Anxiety)一書當中指出:人類史上,惶恐不安之事經常發生,諸如第10世紀末,歐洲人成天擔心末日降臨時,會遭受上帝嚴厲的審判,而人心中憂慮。十四世紀中旬(1347年),因為黑死病的侵襲,造成歐洲2500萬人死亡的悲劇。二十世紀中旬,爆發了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大戰結束時,傷亡實難以估計。二十世紀末(1980年代)人類出現了被稱為二十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更加使得人心惶惶。書上進一步提到,人類史上,不同的時代,就會有不同的焦慮,特別是在邁入21世紀的時刻,因著時代的快速變遷,焦慮與不安顯得更加嚴重,我們可從暴力犯罪、環境惡化、性別模糊、世代差異….等現象見著,這已成為全球化的趨勢。然而相對的,人處在焦慮與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憂鬱症與自殺的比率便會直線上升。由此端見,現代人著實生活在高度焦慮與不安的時代中。難怪世界衛生組織(WHO)會指出,再過幾年,全世界將會有四億人口,因處在不安的社會環境下,罹患憂鬱症。
二.平安的意義
世上的猶太教、天主教,以及基督徒見面時,皆會以「平安」作為打招呼和彼此關懷的問候語。互道平安不但是一種屬上帝家裡的人的請安「語言」,更是充滿著喚起人共同致力於與上帝、自己、他人、自然和諧相處的勸勉和祝福。
1.舊約的平安
舊約聖經希伯來文所指的「平安」(shalom),即與個人自己(詩篇三十七篇37節;箴言三章2節;以賽亞書三十二章17節)、人與人(創世記三十四章21節;約書亞記九章15節)、國與國(申命記二章26節;約書亞記十章21節;列王記上五章21節;詩篇一二二篇6-7節)、神與人(詩篇八十五篇8節;耶利米書十六章5節)之間關係的「完全、健康、和諧、穩妥、安好」。然要得著如此的「平安」,除了個人的努力外,上帝的救恩與祝福乃不能或缺。(利未記二十六章6節;詩篇二十九章11節;以賽亞書四十五章7節)質言之,在舊約當中,「平安是訂立盟約之雙方,達致和諧親密關係的理想狀況。」從以色列與上帝的關係中,我們得以見著,當以色列百姓與上帝的契約關係親密和諧時,平安就存在於他們中間;若不順從上帝而違背盟約,勢必導致關係的破壞,「平安」便會因而失去。雖然上帝再三的給予百姓「平安」的機會,但卻因罪惡導致與上帝關係的破壞,而走上聖殿被毀,百姓受擄,國家滅亡的命運。
在舊約的歷史中,由於人類的軟弱與罪惡,「完全的平安」並未達成,因此,人類無不時刻渴望著那「平安」的儘快到來。為要使人不再重蹈以色列百姓與上帝關係一再破壞的覆轍,能夠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上帝乃藉著先知的口預言,真正平安的日子,將隨著彌賽亞的降生而到來。
2.新約的平安
新約聖經所說的「平安」(eirene),依希臘文原意是「休息」的意思,意即衝突的結束(路加福音十四章32節;使徒行傳十二章20節;羅馬書十四章19節;以弗所書四章3節),和睦的出現(哥林多前書七章15 節)。當然,耶穌基督帶給人類的「平安」,是一種神人重新建立關係的意義,這個「平安」並非不再有張力,或是不再有任何戰爭或衝突,而是在提醒人,「彌賽亞」的平安凡人都可得,特別是要給那真正信的人。凡是接受並真正信靠的人,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與之訂立新約,就可結出聖靈的果子。如此一來,平安的記號就在他們的心中產生了。這樣的結果,猶如彼得所說:「神藉著耶穌基督傳和平的福音。」(使徒行傳十章36節)亦如保羅所言:「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卑的心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四章4-7節)
三.平安的功課
如上述所言,「平安」是一種「關係和諧」所帶來的結果。所謂「關係的和諧」,意即神、人、自然之間的和睦。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立不愧於人」的坦然與和諧。惟可惜的是,當臺灣和美國相繼發生天災地變與舉世震驚的撞機事件後,人們本應回到聖經的訓示,省思「平安」的真諦,重新修補破裂的關係,塑造和諧的局面,實現「平安」的真諦才對。但眼前所見到的,卻是美國堅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主張,將世界推進緊張與不安的戰爭氣氛中。臺灣則竟然有人在此不安的時刻落井下石,將所發生的一連串水患,歸咎於就是因為選了一位姓陳名水扁的人當總統,才會使得整個臺灣被「水扁」得如此厲害。更讓人憂心的是,多位立法委員在災害發生後,不但不加以思考大自然災害的原因,帶領選民求得與大自然的「和解」,反而藉著國事論壇的發言機會,大肆作秀,將一切責任推給「水扁」政府。聽到這樣的論調,使得因水患之苦,本就相當不平安的臺灣,在汙蔑與指責的控訴下,更增添了不平安的氣氛。
這樣的政治現象,實有如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在《邁向二十一世紀》(Towards a 21st Century)一書中所言:「世界經濟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掌握在那些目光短淺、只關注下屆選舉及一時聲望的政府手裡,這些都使得政治越來越傾向於利益的交易而不致力於根本的改革。」的論述並無二致。人若只為滿足「自我」,尋求與和自己利益有關的人之「和諧」,而不致力於「神我」、「他我」、「人我」關係上的和諧,世上將永無「平安」的一天。
耶穌在受難之前,向祂所鍾愛的門徒和相信他的人,訴說「道路、真理、生命」的道理,並在許下聖靈的應許後,特別向門徒提到「平安」的功課。(參見約翰福音十四章)祂表明自己將前往父那裡去,成為人類通往上帝的橋樑,並要門徒不要擔心世上的事,因而開口向他們訴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裡去,就必喜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約翰福音十四章27-28節)耶穌藉此表明,自己在受難與死亡之後還要再來,所為的,就是要實現上帝的應許,獻上自己成為中保,讓人能與上帝重新建立和諧的關係,實現「平安」的真諦。
結語:
在世事變化多端、人心叵測、環境污染、景氣低迷的現時代社會中,您的心中有平安嗎?或許有人極不願意看到與自己有過節的人,有人害怕戰爭的發生,有人擔心股票的一跌再跌,有人憂慮颱風來襲又再度淹水,有人對於政治、治安的敗壞而憂心忡忡,有人可能因其他的社會、環境或人為的因素而焦慮不安。然感謝上帝,在不平安的世代中,羅馬書十五章13節所載的訓示:「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給予了我們平安的指標和盼望。
聖經:箴言六章27-3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