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主活著,我們也活著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以賽亞五十三章1-12節、林前十五章1-19節;約翰十四章18-20節                  

引言:
今天是復活節,是耶穌道成肉身,降生為人,並為拯救世人,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亡、埋葬、下陰間,三天之後,又從死裡復活,帶給人盼望和永生的日子。耶穌的復活,新約四福音書當中,均有清楚的明載。(見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10節、馬可福音十六章1-10節、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12節、約翰福音二十章1-10節)
由於耶穌的復活,實現上帝對人類的愛、憐憫與救贖,而使得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見約翰福音三章16節)因此,耶穌的復活,乃成了基督教的信仰核心。每逢復活節時,教會都會舉行讚美禮拜,來紀念耶穌為拯救人類,獻身為活祭,所展現出那超越和無比的愛。

一、復活節vs.聖誕節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總會認為,聖誕節比復活節來得重要。當然,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乃聖誕節是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假期,其熱鬧的氣氛,並不亞於華人的農曆新年,人們可以藉此時節採購、歡樂和旅遊,因充滿商機,常被商人用來炒作和包裝,才會使得聖誕節比基督教其他的節日更顯得「多采多姿」;相形之下,復活節並沒有長假,且商機較少,一般民間的慶祝活動並不多見,只有基督徒會在復活節當天,透過主日禮拜,紀念和頌讚主耶穌的復活,以致於人們才會誤認為聖誕節比復活節來得重要。

對此,被譽為「全美最重要幽默作家」,人們常將他與19世紀的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和美籍猶太裔的重量級小說家沙林傑(Jerome David J. D. Salinger,1919-2010)相提並論的當代美國作家約翰‧厄文(John Irving,1942-),曾用幽默的文辭對此指出:「任何人都可以對耶穌的降生很有感受,聖誕節的時候,連傻子也覺得自己好像是基督徒。但是復活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相信復活,你就不是一個基督徒。」

可知,復活節是基督教會的信仰根基,是基督教最為重要的日子,是教會年曆的中心,是節慶中的節慶,比起聖誕節更為重要。

1.復活的明證

耶穌的降生與復活絕非偶然,其一連串的救贖行動,早在舊約時代,先知以賽亞就已預言。(見以賽亞書五十三章1-12節)以賽亞發出預言數百年後,不但真正實現,且耶穌復活的人證、物證十足。人證有婦女(路加二十四章1-3節、8-10節)、耶穌的門徒(約翰二十章3節、19-25節、二十一章1節&路加二十四章12節)、羅馬的士兵(馬太二十八章11-15節)、天使(路加二十四章3-7節)、保羅(使徒九章1-22節)、眾人(林前書十五章6-7節)、司提反(使徒七章55-56節);物證有空墳墓(路加二十四章11-12節)……等。這些明證不但流傳了兩千多年,迄今,仍歷久不衰。

2.復活之日,乃禮拜之日
基督教會以「耶穌復活之日」,也就是七日的頭一日-「主日」(Lord’s day)作為禮拜之日,乃耶穌獻上自己為活祭,藉著祂,我們便可坦然進入到「至聖所」朝見上帝,不必再透過祭司和祭物作為媒介。故此,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於主後313年正式承認並接納基督教為羅馬國教後,在325年所召開的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中訂定,「主日」(七日的頭一日)是基督徒聚集敬拜之日,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星期日」(禮拜天),而這一天,正是羅馬帝國的「太陽日」(Sunday)。

舊約的「安息日」(星期六)和耶穌復活的「主日」(星期日),兩者雖相差一天,但同樣都是敬拜上帝的日子,只是聖經神學上的解釋不同而已,此乃眾所周知。然人們卻對於「復活節」並沒有固定的日子,大概都是在每年的三-四月底之間「變換」,而常感到疑惑!事實上,基督教會的「復活節」,乃在於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主日,此時,因日照的關係,開始由晝短夜長,轉變為晝長夜短,象徵著拯救之光的到來。由於春分月圓的日子並沒有固定,大都是在3月21日之後,因此,復活節才會於三月到四月底之間「變換」。

二、因主復活,得蒙救贖
1968至1973年間,擔任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特別顧問,由於詞鋒犀利、心狠手辣、攻擊敵手不留餘地,有「尼克森頭號文膽」之稱,被譽為「尼克森刀斧手」的查理‧寇爾森(Charles Colson,1931-2012),因為掩蓋水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被法院判刑,而鋃鐺入獄。(註:「水門案件」(Watergate scandal)是美國歷史上,人盡皆知的政治醜聞,當時,屬共和黨籍的在任總統尼克森,為了打贏選戰,竟縱容其白宮的幕僚和競選幹部,非法潛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器,偷聽敵營的軍情。消息曝光後,舉國譁然,法院介入調查結果,由於證據確鑿,在國會發動彈劾下,迫使尼克森辭職下台,而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期間辭職下台的總統。)寇爾森在監獄中經過省思,於1973年在獄中悔改信主。出獄後,他不但創辦監獄團契,專門針對受刑人傳福音,還因其學識淵博、思考敏銳、心思細膩、文筆洗練、法政經驗豐富,加上善於旁徵博引,總計撰寫了30本左右的福音書籍,而成了美國主要的福音派思想家之一。

寇爾森的轉變,依其所寫的告白,最主要之因,乃在於他相信耶穌的復活與救贖。寇爾森說:「水門事件叫我看見,以謊言為本的密謀很快便會被揭穿,不論行騙的人是多麼有權、有勢、有頭腦。……然而,基督的門徒,一批無權無勢的軟弱小卒,竟然能夠堅定不移見證他們親眼看見基督從死裡復活,最後甚至以身殉道在所不辭。除非基督的復活確有其事才有可能,否則為一個謊言作一點暫時的犧牲已經絕無僅有,更妄論捐軀了。」端見,就是因為耶穌基督的復活與救贖改變了寇爾森,才使得他走出罪惡的陰霾,歸向基督,成為傳揚福音的勇士。

看到寇爾森的見證,使我想起<因祂活著>(Because He Lives)這首詩歌的歌詞:「神差愛子,人稱祂耶穌,祂賜下愛,醫治寬恕,死裡復活,使我得自由,那空墳墓就是我的得救記號。因祂活著,我能面對明天,因祂活著,不再懼怕。我深知道,祂掌管明天,生命充滿了希望,只因祂活著。」
雖這一首歌詞只有77個字,然卻淋漓盡致的詮釋「耶穌復活」的意涵,同時清楚表達出耶穌所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三章16-17節)以及保羅所言:「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馬書四章25節)的真諦。

就是「因祂活著」(耶穌真正從死裡復活),每當基督徒同聲高唱這首詩歌時,不但會唱出耶穌基督救贖人類的偉大意義,也會使信靠祂的人得以稱義,生命充滿希望,勇於面對未來的日子,不再懼怕肉體的死亡。

可知,因耶穌的復活,不但為人類帶來拯救,且帶來祂的同在、平安、應許與祝福。人若相信耶穌的復活,倚靠祂的救恩,便可得著生命的改變及靈魂的得救。

三、因祂活著,我們也活著
自古以來,人常想要讓自己長生不老,永遠不死,甚至想死而復活,特別是手中握有名、利、權的人更是如此。但聖經卻明載:「死亡是眾人的結局」(見傳道書七章2節)、「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九章27節)可知,凡是人,皆無法脫離死亡的關卡。

2014年4月16日上午,一艘搭載462名乘客、從韓國仁川開往旅遊勝地濟州島的客輪「歲月號」,在珍島海域發生船難。由於意外發生得太過突然,許多乘客來不及逃生,被困在船艙,隨著輪船沒入海底。令人難過的是,乘客當中,有三百多位是參加校外教學的南韓京畿道安山市檀園高中學生和教師。船難發生後,焦急萬分的學生和家長聞訊趕至安山市檀園高中,等待最新消息,有家長來到校門口哭泣,也有些學生在教室放聲大哭。南韓總統也在事故發生之後的第一時間,立即指示全力搶救,總統還特別強調:「一個人也不能放棄。」消息傳出,震驚全球!

當南韓政府獲報,投入搶救之後,雖有一部份被即時救起,但還是有許多師生和乘客被困船艙,生死未卜。有一位穿著救生衣,相偕與同學跳海逃生獲救的學生,接受媒體訪問時,仍心有餘悸的道出:「當時海水非常冰冷,我拚命地游,腦子只想著:我要活下去。」聽到這句話,真為他能存活下來感到高興,然卻也為未能及時逃出的乘客,深感惋惜!

雖人死不能復生,但死亡之後,再活過的人,卻時有所聞,我個人就曾經和兩位被判定死亡,經過一段時間,卻又恢復心跳和呼吸的人談過話,一位是我外婆的親戚;一位是已退休的姚啟耀牧師的媽媽。除此之外,我也讀過幾本死亡之後,又活過來的人所寫的書,諸如:《死亡九分鐘》、《我經歷的天堂和地獄》,還有一本由唐‧派普牧師(Rev. Don Piper)所撰,名為《去過天堂90分鐘》(90 Minutes in Heaven)之鉅著,這本書不但觸動數百萬人的心,還曾連續三年榮登《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排行榜第三暢銷書(TOP3),總計在全美國銷售超過200萬冊。

唐.派普牧師之所以會撰寫這一本書,乃他在一場意外車禍中,跨越生死邊界,去到了天堂。他在天堂看到絕美的景象,還與先他離世的親友重逢。沒想到,90分鐘之後,他甦醒過來,重回人間,所面對的,卻是身體的重度傷殘。他不明白,為何上帝領他看見天堂美景,卻讓他回到人間承受無盡煎熬,導致他長時間處在自憐、痛苦、憂鬱、灰心的夢魘中。雖是如此,當他從中體會主耶穌復活的救恩,所帶來永生的盼望時,他乃提筆寫下這一本激勵人心的親身經歷之書,藉以見證上帝的真實與力量存在我們生活中。

無可否認的,上述這些信仰前輩,有人曾「從死逃生」,也有人有過「死而復活」的經歷,但總有一天,肉體還是會因意外、生病或衰老而死亡。然要感謝的是,信主的人,將會因著耶穌基督勝過死亡的權勢,從死裡復活,蒙獲救贖,得著永生的盼望。

耶穌面對祂的學生時,曾給了他們一個寶貴的應允:「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裏面,你們在我裏面,我也在你們裏面。」(約翰福音十四章18-20節)耶穌會發出這樣的應允,乃祂曾去過陰間,戰勝了死亡,死而復活,並應許賜給我們死後一個新的生命。

此段經文顯然是預言耶穌復活後向門徒的顯現,這些門徒固然可以目睹耶穌的復活顯現。然而,除了門徒之外,舉凡愛耶穌、遵行祂命令的人,也必蒙父神和祂所愛,並且能夠在心靈裡面感受到祂的真實同在。

結語:

耶穌復活是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也是整個復活論證的根基。耶穌的復活,代表救贖工作的完成,復活的教義,正是保羅傳福音的主要內容,也是教會的傳統與信仰的核心。人可從復活的確信中,得著拯救的恩典。我們將因為耶穌的救贖而蒙恩,如祂所給予我們的應允:「祂活著,我們也要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