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列王紀下十一章12-19節;哥林多後書九章8-11節
引言:
顧客至上、以客為尊,這是服務業強調的核心理念。在服務的過程中,以顧客的需求為優先,尊重並且看重客人的尊嚴。這樣的理念並不是要讓客人為所欲為,致使將客人養成「奧客」;顧客至上,以客為尊的理念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在合理的範圍滿足需要,找到平衡、和諧的狀態。
這個月的主題是服務,透過列王紀下傳,國王與祭司之間的互動中,我們也來尋找以上主為尊的服務。在進入證道之前,我們先來禱告。
前言:
常常在追劇的人,一定會看過「宮廷劇場」。這樣的劇情通常是:強奪王位的攻防戰、後宮佳麗3000人中如何提升地位、不同的黨派在爭權奪利或是互相勾結…。這裡面好人、壞人,鬥來鬥去甚至有時人都不像人。這樣的劇情在聖經裡也有出現,例如:列王紀下11章就是一場王位的保衛戰,內容精彩實在不輸現代的戲劇。
記載說道:南國猶太王亞哈謝的母親亞她利雅見她兒子死了,就起來剿滅王室。這猶太國第一位的女皇亞她利雅是北國以色列王亞哈的女兒,她的後母就是耶洗別。亞她利雅從小就是接觸巴力的宗教崇拜,也傳承亞哈與耶洗別的個性,所以當她知道她的孩子猶太王亞哈謝被耶戶殺死的時,她不是為著自己的孩子的悲傷流淚,反而是心一橫將要繼承亞哈謝的王子都剿滅,自己起來成為猶太國的國王。
劇情發展下去使人很擔憂,因為上帝所應許要藉著大衛的血統延續彌賽亞來臨的計畫是不是就這樣消失。戲劇要好看就是有張力與意料之外的事,上帝將拯救的計畫放在猶太國的公主約示巴與她的丈夫聖殿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心中。在女王亞她利雅所殺死的眾王子屍體中間,將還是小嬰兒約阿施救出來。
正義與邪惡互相爭鬥,但勝利就在上帝奇妙的神來一筆中。我們來看猶太國的公主
與聖殿大祭司要怎樣幫助與服務小王子約阿施,來演出一場「王子復仇記」,也幫助我們思考甚麼是屬於上帝的價值觀與原則。
大綱:
一、在慈愛與敬虔中的服務
上帝的特質有慈愛與憐憫、有正義與公平。敬畏上帝的人自然會在生命中展現這個特質。猶太公主約示巴,雖然是亞她利雅的女兒,但卻沒遺傳媽媽邪惡的行為。這有可能是因為她嫁到一個好丈夫,就是在聖殿中服侍上帝的大祭司。上帝將慈愛與憐憫放在約示巴的心中,藉著她將這個拯救王子的計畫顯明,使她甘願冒著反抗國王的命令,將嬰兒約阿施救出來並且養育長大。
上帝藉著猶太公主約示巴的記載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激勵與提醒。在家庭、教會、社會與國家的服事與執行義務的過程,或許我們都會遇到威脅與挑戰,甚至有可能要對抗不合理的要求。但我們也不要看輕自己內心的尊嚴與尊貴、不要壓制慈愛憐憫的心,要選擇與上帝同在,相信上帝的靈會感動,使我們在勇氣與謙卑中成為完成上帝計畫的使者。
失去父母的小王子約阿施,在上帝看顧之下有姑姑約示巴,用慈愛與憐憫來照顧。在成長過程中更加有他的姑丈,大祭司耶何耶大來扶持他成為治理猶太國的國王。在耶何耶大的輔佐下,約阿施從小就做了上主認為對的事。約阿施30歲時,祭司耶何耶大年事已高,年輕祭司們收了修聖殿的奉獻,卻無行動;約阿施因此決定親自執行修復聖殿,並且登高一呼,向百姓保證,一定會修復聖殿。結果百姓奉獻十分踴躍,聖殿修好後,甚至還有餘款備置殿裡的器皿。約阿施從姑丈的生命中學習如何敬畏上帝,用敬虔的心來治理國家以及帶領祭司與人民來整修聖殿與恢復敬拜。可惜的是,當耶何耶大死後,約阿施卻受到引誘又害怕得罪猶太國的眾首領,所以陷入拜偶像的罪。恩典的墜落使他成為忘恩負義的人,甚至殺害耶何耶大之子撒迦利亞,因此離開上帝的約阿施,滅亡在亞蘭人的手中。
猶太王約阿施的故事是悲劇,不過這個過程曾經出現過對的人來幫助當時的猶太國成為受祝福的國家。列王紀下12:2節記載說:約阿施一生做了上主認為對的事,因為耶何耶大祭司教導他。 這也教導我們,成為敬畏上帝的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是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觀。在服務與服事的過程中幫助人行在正路上面,創造一個幸福恩典的世代與環境。這個責任與服事的心態,絕對不能只依靠:耶何耶大、約示巴、先知以利沙來承擔,這是整個人民與執政者都要承接的本分。如此才能延續世世代代的恩典與祝福。
二、王和民與耶和華立約,成為耶和華的子民
耶何耶大辛苦提拔約阿施長大成人,使他穩坐王位40年。令人驚訝的是,耶何耶大扶正約阿施為王時,已經超過100歲了!若往前推算,早在羅波安作王時期,甚至是所羅門王的年代,耶何耶大就已經出生了。這表示他親眼見證了南國百年來的興盛與衰微,他知道如何幫助約阿施成為一個對的人,關鍵在於「與耶和華上帝立約,作耶和華上帝的子民。」
列王紀下11章17節記載說:耶何耶大使王和民與耶和華立約,作耶和華的民;又使王與民立約。上帝的約在不同的世代延續對人的祝福與恩典:從挪亞之約在彩虹的記號裡不再用大洪水來毀滅、亞伯拉罕的約使他成為多國之父(許多國的父),耶和華上帝要永遠成為他子子孫孫的上帝、西乃的約是以色列的百姓要遵守上帝頒布的十條誡命祝福就會到萬萬代、大衛的約是彌賽亞要從大衛家出來,成為永恆的國度、耶穌基督成為新約赦免人的罪成為生命的救贖、永生的確據。
從上帝與人立約的特質來看:這是上主送給屬於祂的子民的祝福、是上帝與人與國家建立關係的方式,通過約的形式在敬拜與宣告中實踐的生活裡面、成為原則與誡命,教導世世代代遵行上帝的旨意,行在正確的方向。
祭司耶何耶大帶著王與百姓與耶和華上帝立約,成為上帝的子民。這個正確的堅持與決定,使約阿施成為對的人,才可以用上帝同在的智慧與信實來治理國家。在約裡面上帝的子民除了享受上帝的恩典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要遵行上帝的誡命與律例。「約」的形式使上帝、國王與國家人民三方面都得到利益與尊貴的保證,也展現服務的意義,就是創造彼此尊重、滿足需要、用慈愛與喜樂來充滿那個時間與空間,並且利益眾人祝福到萬代。
看見現在的阿富汗、緬甸與受到強權欺壓的國家,我們的心難免覺得難過與無奈,我也常常在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統治者才會帶來給人民這麼大的傷害。懇求主憐憫赦免,這個問題不只是阿富汗、緬甸的問題,這也是所有國家與人民要面對的,若沒有上帝的憐憫慈愛、公平正義、看顧祝福同在的地方,那地就無平安與安穩。在萬民皆祭司的現在,我們更加要學習耶何耶大的勇氣與信心,為執政者、為國家、為世界來禱告,懇求上帝施恩,使萬國、萬民都在上帝的約裡面建立彼此尊重、彼此幫助的國家與國際關係。
三、以主為尊的服務
服事與服務的過程,一定會遇到挑戰,如同猶太國公主約示巴與她的丈夫聖殿大祭司耶何耶大的情境一樣。他/她們用生命與心力來保護約阿施,但卻換來真心換絕情的失望與傷害。所以在每一次的服事,一定要先調整自己的眼光,不是「以人為尊」乃是「以主為尊」。才會使上帝的完全充滿,有充足的愛來服事在黑暗中的人。
德蕾莎修女在印度所做的服事是令人動容的。她賙濟貧窮,只為單純的見證上帝,關心那些有需要的人。有一次,德蕾莎修女在貧民區的街道上,看見一位躺在路邊,身上長滿毒瘡,並且發出陣陣惡臭的人。病人不斷呻吟和向過路人求助,但卻一直無人理會。德蕾莎修女看見了,便立刻把他帶回收容所,細心為他清洗身體並給他食物。這個被救起來躺在床上的病人激動地問:「妳為甚麼要幫一個即將離世的人?」德蕾莎修女握着他的手說:「因為我愛你。」這位病人最終離開了世界,但他在臨終前得到了一份關懷和尊重。
一九七九年,德蕾莎修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表揚她為貧病者服務的成就。她在領獎時說:「最痛苦的貧窮是當你感受不到別人的關愛和覺得被社會遺棄。」得奬後,她更把得到的獎金全部捐出,德蕾莎修女的奉獻不只是金錢,而是她自己。她的奉獻便是見證著上帝仁義的果子。
哥林多後書9:8-11: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
願我們在服事與服務的過程中遇到挑戰與挫折時,可以抬頭看上帝的慷慨與豐豐富富的恩典,並且賞賜智慧幫助我們在服事與服務中以主為尊,結出仁義的果子成為家庭、教會、社會、國家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