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雅各書五章 13 — 20 節
雅各書
5:13 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
5:14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 抹他,為他禱告。
5:15 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5:16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 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5:17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
5:18 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
5:19 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轉,
5:20 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
壹、前言
所敬愛的兄弟姐妹:大家平安!
1. 在你四周發生的那一件事,讓你深切體會到生命的無常?你願意把生命的
主權交給上帝嗎?
2. 信主的人如果生病,是否要看醫生?或是靠禱告就可以了?你的看法如何?
一、雅各書的寫作背景
1. 寫信的人:雅各書的作者就是主耶穌的兄弟雅各。
雅各書的作者自稱為「作上帝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而在新約中, 名叫雅各的共有五人: (1)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 (2)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 (3) 耶穌 門徒猶大 ( 不是賣主的猶大 ) 的父親或兄弟 (4) 耶穌的兄弟雅各 (5) 馬利亞的 兒 子小雅各。
(1)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他和弟弟約翰同為耶穌的門徒,兄弟倆和彼得常常
跟在耶穌身邊 ( 可 1:19 、 5:37 、 9:2 、 10:35 、 14:33) ,後來雅各被希律
王所殺 ( 徒 12:1-2) ,是耶穌門徒中首先殉道的。
(2)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他是耶穌門徒當中的一個 ( 太 10:3 、可 3:18 、路 6:15) 。
(3) 耶穌門徒猶大 ( 不是賣主的猶大 ) 的父親或兄弟 ( 路 6:16 、約 14:22 、徒
1:13) ,這個猶大又稱為達太 ( 太 10:3) 。
(4) 耶穌的兄弟雅各 ( 太 13:55 、可 6:3 、加 1:19) 。
(5) 馬利亞的兒子小雅各 ( 太 27:56 、可 15:40 、路 24:10) ,他有一個兄弟名
叫約西。這個小雅各究竟是否與上面的 (2) 或 (4) 重複,或完全是另一個
人,我們不清楚。
一般相信,雅各書的作者就是主耶穌的兄弟雅各。主耶穌在世時,雅各雖然還未相信,也不是十二使徒之一,但主耶穌復活之後,曾經向他顯現 ( 林前 15:7) ,後來他被稱為教會的柱石,是耶路撒冷教會領袖之一 ( 加 2:9) 。 保羅信主以後到耶路撒冷時,曾經拜訪他,稱他為使徒 ( 加 1:19) ;後來保 羅和巴拿巴為了要在外邦人中傳福音,就和雅各、彼得、約翰用右手行相交之禮 ( 加 2:6-10) 。在耶路撒冷會議中有關外邦信主的人是否需要行割禮、守律法等的討論,由他作最後的總結,並起草寫信給外邦信徒 ( 徒 15:1-29) 。保羅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曾經聽從雅各的建議,按律法的規定行潔淨之禮 ( 徒 21:17- 26) 。
2. 收信的人:散住在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
本書 1:1 提到,作者寫信給「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指的是歸信耶穌 基督的猶太人,司提反遇害時,許多信主的猶太人離開耶路撒冷,散住在羅馬帝國各地,他們向同族的猶太人傳福音。猶太人對舊約律法相當清楚,信了主以後,從律法主義的轄制下得到釋放,雅各卻提醒他們,在行為上仍需顯出善行來,才符合所領受的真道。
3. 寫信的時間與地點:公元 50 年以前、 60 年初、 45-50 年左右。新約當中 最早成書的一本?
雅各書寫於耶路撒冷,因為作者「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暗示 他自己身在耶路撒冷。至於寫作時期,有早期與晚期兩種說法,早期是指公元 50 年以前,晚期則指公元 60 年初。中文聖經啟導本主張,雅各書應該成 書於公元 40-50 年,因為這時信徒仍然在猶太會堂聚會 ( 雅 2:2) ,教會組織 簡單,只有長老和教師 ( 雅 5:13-14,3:1) ,信徒盼望主再來的心迫切 ( 雅 5:7-8) 。若是如此,雅各書是新約當中最早成書的一本。
二、雅各書的特色
雅各書和新約其他書信比較起來,有以下幾點特色: 1. 不談教義,直接進入實際生活的教導。 2. 肯定律法。 3. 重視照顧窮人。 4. 針對常見的問題。
1. 不談教義,直接進入實際生活的教導:在介紹保羅書信時,我們看到它們
都是先用一半的篇幅論述教義,再用另一半的篇幅討論基督徒生活。雅各
書卻不談教義,而直接進入生活的教導。
2. 肯定律法:當雅各書提到「律法」時,他常用「使人自由之律法」 ( 雅 1:25 、
2:12) 。在雅各的心目中,律法的本意是要使人得自由,不但如此,律法
也是全備的 ( 雅 1:25) 、至尊的 ( 雅 2:9) 。
3. 重視照顧窮人:雅各一向很注意對窮人的照顧,他與保羅用右手行相交之
禮時,曾提醒保羅和巴拿巴,要記念窮人 ( 加 2:9-10) 。在雅各書,他更
說,上帝揀選在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且承受所應許之國
度 ( 雅 2:5) 。
4. 針對常見的問題:雅各書提到許多信徒常遇見的問題,「你們中間若有缺
少智慧的…」 ( 雅 1:5)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 ( 雅 3:13) 「你
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裏來的呢?」 ( 雅 4:1) 「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
( 雅 5:13) 「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 ( 雅 5:19) 。
三、信心和行為:
雅各書主張,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 雅 2:24) ,信心與行為並行,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 雅 2:18-26) 。
雅各書主張,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2:24) ,並且舉舊約 亞伯拉罕獻以撒 ( 創 22 章 )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 ( 書 2 章 ) 來說明,信心與 行為並行,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 雅 2:18-26) 。這種主張似乎和保羅在加 拉太書、羅馬書「因信稱義」的看法有衝突 ( 加 2:16-17, 羅 3:28) 。極力贊成「因信稱義」的路德因此認為,雅各書屬於「禾捆的書信」,可以說是一卷比較不重要的書信。
事實上,雅各和保羅的看法,應該沒有衝突。雅各要強調的是,真正的信心要有行為來搭配;保羅所要強調的是,得救的途徑與工具是信心,不是律法。可見,保羅強調的「信心」是入門,雅各強調的「行為」是結果;最終的目標卻是一樣的。
以弗所書 2:8-10 正好可以為這議題作個總結: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
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
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
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雅各是針對懂律法的猶太人說的,他們對上帝已經有信心,再加上對耶穌的認識,他們所要努力的就是遵行律法所規範的各項美德。雅各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這種缺乏行為相配合的信心,是虛假的信心;真正有信心的人,一定會有合宜的行為來相搭配。
貳、本論
列位兄弟姐妹:請我們一起來學習雅各對信徒生活實踐的勸勉。
雅各書裡充滿了對信徒生活實踐的勸勉, ( 一 ) 約束舌頭。 ( 二 ) 生命的無常。 ( 三 ) 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並為生病者禱告。
一、約束舌頭
雅各書雖然只有五章,卻用將近一章的篇幅來談約束舌頭的重要性。作者在第一章就說過,真正虔誠的人必須勒住自己的舌頭 ( 雅 1:26) 。第三章更是多加發揮:「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約束自己的全身。…舌頭在百體裏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 ( 雅 3:2,5) 舊約中的大衛王向上帝祈禱說,「耶和華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 ( 詩 141:3) 可見要在話語上沒有過失,需要自己謹守,再加上上帝的幫助。
二、生命的無常
生命的主權以及事情能否成就,原來都在於上帝呀!
雅各書 4:13-17 是非常有名,論到生命無常的一段經文。「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這裡用雲霧來形 容所有人生命的短暫,更是貼切。面對這種現實,雅各勸我們不要誇口;如果對將來有任何計劃,總要存著這樣的態度:「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 雅 4:15)
三、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並為生病者禱告
雅各書 5:14-16 經常被引用來為生病的人禱告。「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
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這是聖經對禱告醫病的應許。
我們教會的兄弟姐妹是否這樣做?如果生病禱告未得醫治,又要怎麼說
?你是否會因此而失去信心?
每個醫生的知識和技術,都是上帝所賜,現代醫療科技是認識上帝所造的奇妙自然;我們可以善用它,來幫助疾病的醫治及減輕病人的痛苦。同時在看醫生的時候,也要禱告生命的主宰,求祂藉著醫生的手來醫治。由於我們的心靈和身體關係密切,無論何病,為病人禱告,至少可使他的心靈得到安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並增加恢復健康的速度;如果上帝肯,甚至可以改變自然律,使絕症得醫治。不要忘了,生命的主權在上帝。我們應該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但是我們也應該順服上帝對這件事的帶領。
『活得久,活得好』一書是由 Walt Larimore, M.D. 賴瑞模醫師所著作。賴瑞模醫師在美一個小鎮上擔任家醫科醫師多年,他搜尋全世界的醫藥文獻和醫療報告,整理出來的結果和數據通通環繞著相同的核心。所有的證據都指出,活得老或活得好的人,他們的感情、心理、社會、心靈健康各方面都與身體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心靈是達到最佳健康的關鍵所在,並且對肉體的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甚至建議千年古書—聖經能夠幫助人們達到全人健康的境界。
賴瑞模醫師指出聖經中對健康的觀點就是『福』,是上帝要賜給人的福份。聖經中有名的大衛王就有深刻的體認,他說:『喜樂如良藥使人健康;憂愁如惡疾致人死亡』。使徒約翰也說:『親愛的朋友,我祝你事事順利,身體健康,正如你在靈性上健康一樣。』
賴瑞模醫師歸納為四個領域—身體、感情、關係、心靈,又稱為健康的四輪。身體健康指的是肉體方面的健全;感情健康指的是心智能力和各種感情的維繫均屬健全;關係健康指的是與家人、同事、朋友的關係健全;最後則是個人與上帝的關係健全才會心靈健康。
根據這健康的四輪,他細分為十大要素:平衡、自我照顧、寬恕、緩和憂慮(包括壓力、焦慮、憂鬱)、關係、心靈健康、正面的自我形象、發現生命的目的、個人責任與啟動能力及團隊等十項。
因此,我們要確實聽道理與行道理,才能真正的榮神益人,並且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並為生病者禱告, 只要切實執行,就能夠達到圓滿和健康,領受上帝所賜的福份。
參、結論
列位兄弟姐妹:
總結來說,雅各勸勉我們的是,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 ( 雅 1:22) 。既然領受了真道,有信心,就要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就要謹慎言行舉止,把握上帝賜給我們的年日,彼此關懷代禱,並且以信心的祈禱成為上帝的器具祝福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