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做信徒的模樣 — 林鑠聰牧師

  • 林鑠聰牧師

聖經:提摩太前書四章 10-16 節

壹、從初代教會來看『青年與教會』 保羅要求提摩太要經常研讀和遵守神的話,並要在各方面做信徒的榜樣。 4:12-16

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 信徒的榜樣。

提摩太:初代教會信徒的模樣。「年輕 ( 少年 ) 」由少年到四十歲都被稱為「年輕 ( 少年 ) 」,提摩太當時大約是三十多歲。

( 過去在草港教會托兒所的小朋友的眼中:林牧師,你比我爸爸老;在咱德生教會松年長輩的眼中:林牧師,你還少年做阮子差不多! ) 我們是否可以像保羅勉勵提摩太一樣,能分辨聖經真理,並且教導教會 會眾明白正確的信仰?教會的教導是否盡到責任?保羅期待信仰的孩子提摩太活出見證。 一、「生命的表現」:「年輕」,的確是容易受人輕視的。保羅在此提出的 解決方案就是「生命的表現」。只有「生命的表現」能夠讓聽眾知道人的成長不是用年齡來界定的。 二、「聽其言、觀其行」:保羅要提摩太留心「自己」和「自己的教訓」。事實上會眾不單聽我們的講話,也要看我們的生活表現,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貳、從現代的觀點來看『青年與教會』 我在與社青共同服事與聚會中,更加了解『青年與教會』所面對的一些 問題,正好在 基督教論壇報 看到一篇探討『青年與教會』的文章,作者以會友的角度用七個重點來正視『青年與教會』。 ( 『青年與教會』 摘錄自 基督教論壇報,作者: Gilbert 永和禮拜堂會友 ) “看別人,想自己。“看完之後我心裏也有同感,所以重新編排跟大家分享, 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現代的社青。 作者 Gilbert 一開始就提到: 「為什麼相當多社會青年,從剛信主的大發熱心,變成在教會配搭有限,對傳福音也不再那麼投入。」?

一﹑青年工作負擔大
現代的社會青年面對的工作負擔相當大。台灣產業競爭力的來源大多是來自於超時工作而非創新。社會青年面臨的職場挑戰,是在短時間內把很多工作做好。高科技產業面臨的全球劇烈產業變遷是如此,內需性產業同樣也是要求社會青年「多勞多得」。做小生意也需要勤奮機動,營業時間長,跑的場子多,收入才會多。激烈的產業與同事競爭很容易讓社會青年喘不過氣來,加班時間越來越多,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

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適婚年齡往後推移,個人興趣的發展緩慢等現象,同樣的能放在教會的時間心力也越來越少。

二﹑青年經濟壓力大
從進入職場第一次領薪水開始,社青就正式面對錢的壓力:上班的行頭、交通工具、奉養父母的生活費、償還助學貸款、餐飲費用、保險費、所得稅…等等,社青必須要自己負責。在經濟壓力之下,通常人會先謀求生活無虞。對於經濟遇到壓力的社青,這點尤其明顯。只是耐人尋味的是,台灣的信徒有相當比例是中產階級,不是很有錢也非貧窮,那經濟壓力可能就跟「慾望」有關。

三﹑青年職場人際關係緊張
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同事們在工作上可能是競爭者,要不就是個人有個人的生活。成家的下班後忙家務﹑小孩,單身的有自己的生活圈,即使一天超過八小時同處一區,下班後也不見得會讓對方涉入自己的私領域。有人說信主愈久非基督徒朋友愈少,對於現在的社青來說,是某種程度的事實。所以每次教會聚會要邀請社青參加時,小組的弟兄姊妹可能要把電話簿拿出來左翻右翻,卻發現能邀請的名單很難列出來。

四﹑青年在信仰與現實中抉擇
當學生時我們可能會有「為主而生、為主而死」的豪情壯志。讀使徒行傳第七章看到司提反的殉道,會感動到真希望自己能跟司提反一樣,為主死得那麼悲壯。但是從事實來看,社青較少還有對主這麼強的心志。現在社青能穩定參與主日聚會﹑社青團契,遵行什一奉獻,就算是有心「為主擺上」了。學生是比較有理想性的,能為一個崇高的目標而拼命奮鬥。社青無法不實際地看待自己的生活與信仰的投入。很不幸的是,我們處於一個非基督教的社會中,在現實的衝擊與社會化思考下,社青的天秤並不容易傾向信仰的那邊。

五﹑青年需要服事的心志技巧裝備
從進入職場開始成為社青,隨著換工作﹑成家…等事件,生活與身分常 常面臨巨大的轉變。社青在時間上絕對沒有學生自由。除了每週的主日崇拜, 團契或小組,若還要去探訪﹑預備帶領聚會,自己的時間就會被壓縮得相當緊。我想絕大部分的弟兄姊妹若有年休,恐怕不是規劃出國玩,就是在家補充睡眠。

所以服事的心志就成為社青在教會投入服事的重要關鍵。好不容易有自己 的時間,還要到教會去服事別人(做僕人),這需要有多強的心志!此 外,社青面臨的需要通常是明顯且立即的。我們會碰到弟兄姊妹換工作、失業、 失戀、婚變、健康出狀況…等需要。在服事技巧上的裝備,恐怕不是查經、解經,找聖經原則就足夠的。而這些需要的裝備,在教會中能獲得多少呢?

六﹑青年在教會服事的安排
一般來說只要在教會裡面比較活躍﹑聚會正常的弟兄姊妹,都會被邀請參加服事。而愈服事也愈容易讓牧長關注,愈容易繼續服事。在傳統教會中可能是:有領袖特質又為牧長熟識的接「團契主席」,聖經較熟的接「靈修同工」,人際關係較好的接「關懷同工」,做財務工作的接「司庫同工」,較活潑的接「康樂同工」。

當教會安排社青服事時,是否有「服事生涯」的視野?更進一步問,教會是否期待一個服事的人在服事中身心靈得以成長,並仔細的觀察他的 服事是否準確忠心?相當比例的弟兄姊妹沒有特別顯明的恩賜,另一個極端是部分弟兄姊妹有特殊顯明的恩賜,教會要如何安排他們的服事?教會能否按著上帝給個人的恩賜來造就教會呢?

七﹑社青是安息或者忙碌?
我們就必須停下思考一個問題:「社青在教會是得著安息,還是忙於獻祭?」信徒到教會是否能得安息? ( 免去一個禮拜的勞苦,在聖殿中專心靜拜上帝,與弟兄姊妹來往,多享受與家人相處的美好。 )

作者 Gilbert 的教會生活經驗是,只要你願意為主發熱心,那禮拜六禮拜日的行程很可能是這樣的:禮拜六下午參加小組預查,晚上小組聚會,禮拜日一早主日學然後參加主日禮拜,禮拜日下午可能偶爾還有同工會,晚上還有剝餅聚會。另外週間可能會有教會的訓練課程,或者禱告會。這樣算下來給家人,朋友以及自己的時間還有多少呢。

結語:
每個社青面臨的生活,工作壓力都不同。每個信徒的信仰經歷,信心狀況也有所差異。站在牧養的立場,教會需要

一、知道信徒個別性的處境與狀態。
二、知道信徒全人的需要,並加以造就,安排服事。
三、對工作壓力甚重的信徒給與安慰。
四、對生活壓力甚大的信徒給與支持。
五、對於信心軟弱的信徒給與餵養。
六、對有恩賜的信徒給與訓練服事。

耶穌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 10:14 )
對於有一時無法投入服事的弟兄姊妹,教會宜加以了解鼓勵,而非輕易 定罪。忽略信徒個別的差異而驅使信徒出來服事,這樣的牧養方式才是正確的。

從信徒的角度來說,每個信徒蒙召都有使命,身為社青在當代社會的繁忙工作與多重角色壓力下 –

一、應當盡力維持跟神緊密的關係,穩定參與聚會,實踐神託付的使命與見證。
二、依據個人的屬靈狀況﹑生活情形,信徒也應當盡力參與教會內的各種服事。

然而要注意,若在例常的聚會以外還要投入教會的服事,應當注意自己各方面的平衡,不要讓服事成為重擔,反而引起副作用,甚至無法榮神益人。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約 13:35 )

參、德生教會社青團契從不同的服事中見證主!

弟兄姊妹彼此照顧、互相鼓勵、同心服事,這就是信徒在這世代最大的挑戰與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