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分裂的殷鑑之思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歷代志下十章 1-19 節;馬太福音十二章 25 節 b

前言:

最近,無論是台灣,還是國際上,皆出現許多為了「名、利、權、氣」之爭,而導致衝突,進而分裂的憾事,其中,不乏家庭、種族、國家的紛爭。發生於台灣本島,最受矚目的憾事,莫過於 2010 年 5 月 10 日 ,座落在 台中縣太平市 頭汴山區 的護國清涼寺,姐弟互爭廟產與主導權的 戰爭,以及 2010 年 6 月 17 日 , 台北縣雙溪鄉,一對年過七旬的親兄弟爭奪家產與路權大戰。出現在國際上的,則有南韓和北韓,為了天安艦被擊沈事件,使得戰爭很有可能一觸即發,讓聯合國頭疼不已,世人也為此感到不安!

一、手足的分裂

1. 姊弟之爭

位於台中縣太平市護國清涼寺的全盛時期,信徒多達萬人,現任的住持全家, 包括 太太、長子、長女,都在此出家修行,且分別擔任重要的職務。由於擔任女眾副住持的女兒,懷疑擔任男眾副住持的弟弟帳目不清,女兒也同時認為,身任住持的父親,已高齡八十五歲,無法有效掌握弟弟的帳目,乃要求父親和弟弟要將財務透明化,並交出會計、財務的主導權,以昭公信,姊姊還以傳真函告知父親,指父親「心智錯亂,不適於被承認為住持」。父子兩人接到傳真函,憤而寄出存證信函,指責姊姊的行為已經嚴重「毀壞三寶,破合和僧」,宣稱要將她與和她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女尼逐出清涼寺。

在 信眾大會上,由於父親力挺兒子,母親支持女兒,且雙方各有擁護者,在一言不合的情況下,使得各擁其主的和尚與比丘尼大打出手。會場中,除了國罵聲四起外,連瓦斯桶也搬了出來,混亂的場面,全被在場的媒體記者攝錄下來,於電視上播放。醜聞傳出,舉國譁然,看過報導的人,無不大嘆,爭奪 「名、利、權、氣」 之事,竟然會發生在佛門聖地,真是不可思議!

2. 兄弟之爭

在 台北縣雙溪鄉,有一對年過七旬的親兄弟彼此為鄰,兩人的住處僅隔一條小路,且共用一條巷道出入,為了房產問題,哥哥不願看到弟弟家人從其所屬的土地經過,可說用盡各種招數,就是不讓弟弟經過。哥哥不但將原本就狹窄不堪,僅能容納一部小汽車通過的道路兩旁水溝蓋掀起,縮小路面,還搬出石頭擋路,甚至在路中央豎立水泥柱。至今, 從母姓的哥哥與從父姓的弟弟, 為家產和路權已對簿公堂十幾年,有多位法官相繼審理過此案。最近,審理到此案的法官在勸合不成的情況下,乃以曹植七步詩當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詞作為勸勉。可惜的是,這句古代的名詩,對於兩位老兄弟絲毫起不了任何作用,兩人不但不為所動,還雙雙接受影視記者的採訪,在電視上互控對方的不是,讓人看了不禁搖頭嘆息!

二、以色列王國的分裂

每次看到有人為了「名、利、權、氣」而紛爭,引發不可收拾的衝突與仇恨時,就會想起以色列王國的分裂與興亡史,並從心中浮現出無限的感慨和疑惑!為何「以色列」是一個上帝所親自「取名」(註:身為希伯來民族的雅各,在曠野被上帝改名為以色列之後,其後代子孫,乃被稱為以色列人。),且又是上帝所挑選的選民,竟然會走向分裂與亡國的命運,讓人不解!

然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以色列」這一個名字,雖是上帝所取,然「以色列百姓」亦是上帝所親自挑選,他們也只是世上的族群之一,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同樣有著人性上的軟弱與不足,在有意和無意間,也會和其他的族群一樣,陷入罪惡的深淵。事實上,上帝只是選出「以色列百姓」為人類的代表,要人引以為鑑,不要再重蹈罪惡的覆轍,並非以色列人有什麼不一樣。質言之,上帝所揀選的以色列百姓也是人,亦會陷入罪惡的深淵。上帝乃要人引以色列百姓的歷史為殷鑑,不要再崇拜偶像,也不要再為了爭奪名、利、權、氣而走向戰爭和分裂之途,進而步入自我毀滅的結局。

有關以色列王國的分裂史,過去,我們已經談論了許多,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然為了要讓大家能更進一步從以色列分裂的歷史殷鑑上,省思當今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紛爭,我想,還是藉此再提一下,好讓大家能夠溫故而知新,深入思考國家分裂所帶來的後果,及所付出的代價。

以色列百姓進入到迦南地之初,由於國家的制度尚未形成,乃由士師秉政,之後,由上帝選召,選出掃羅為以色列的第一位國王,而使以色列王國的組織與機制得以正式啟動。可惜的是,建立王國制度之後的以色列,只歷經三位君王,便告分裂。第一位是掃羅(主前 1047-1007 ,見撒母耳上十一章 15 節)。掃羅死後,由其子 伊施波設繼位(主前 1007-1005 , 見撒母耳下二章 8 節 ,由於他是掃羅的王臣所擁立之王,並非上帝透過先知揀選和祭司所膏立的合法君王,因此,聖經並不將他視為是以色列王國的第二位國王。 ) 。 第二位是大衛(主前 1003-970 ,見撒母耳下五章 1 節、歷代志上十一章 1 節)。第三位是所羅門(主前 970-931 ,見列王紀上二章 12 節、歷代志上二十九章 28 節)。所羅門死後,其子羅波安繼位(主前 931-913 ,見列王紀上十四章 21 節、歷代志下九章 31 節)。羅波安登基後不久,已 有一百二十年歷史的以色列王國,旋即分裂成兩個國家。

事實上,以色列王國分裂的種子,在所羅門主政時期,便已播下,主要原因,乃所羅門王在信仰上背離上帝、行為上墮落與敗壞,還有經濟政策上的錯誤所導致。其分裂的預告,從列王 紀 上十一章 9-11 節之經文:「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已可預見。

以色列建國之前,就以雅各的十二個孩子之名,分成了十二個支派,且各有其所屬的土地和所管理的範圍,並分而治之。所羅門擔任國王時,除了自己所屬的支派之外,他還進一步把其他十一個支派的土地又劃分為十二個行政區,並著手進行諸多的重大工程。為了工程人力和物資所需,不但徵用大批勞工投入建設,還課徵重稅。百姓因被徵召工作,無法全力投入農作生產,導致經濟困頓,怨聲載道。

所羅門死後,以色列百姓乃共同推舉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繼位。為能減輕人民納稅的負擔,百姓成立了請願團,邀請與所羅門王不睦,避居埃及的前朝大老耶羅波安回來作發言人,向羅波安提出建言。但羅波安不為所動,也未接納朝廷上各年齡層的臣子之意見,依然我行我素,非但不減輕百姓的勞務,還要課比以前更重的稅。羅波安的執著,引發了老一輩幕僚和百姓的不滿,縱使前朝大臣一再地上書羅波安,力勸他順從民意,但羅波安還是不聽勸告,反以強硬的態度對付百姓,並執意要加重他們原有的負擔,甚至發出狂言說道:「我的小拇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歷代志下十章 10b-11 節)因著羅波安的剛愎自用,拒絕百姓的請求,使得以色列王國出現兩派對立的局面。兩派人馬在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百姓又見羅波安的態度已強硬到毫無轉圜的餘地,遂另擁耶羅波安為王。結果,除了以十二個支派中的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的百姓歸從羅波安外,其餘的十個支派,則向耶羅波安靠攏。自此,以色列王國分裂成兩個國家。以耶羅波安為首的,為「北以色列國」;以羅波安為首的,即「南猶大國」。

以色列王國分裂之後,因著長年的內憂外患,加上百姓離棄上帝,南北兩國相繼滅亡。北國以色列於西元前 722 年,為亞述人所滅;南猶大國則於西元前 587 年,被巴比倫所亡。雖七十年之後,被擄至巴比倫的南猶大國人民歸回到耶路撒冷修建城牆,並重建聖殿,然卻瞧不起被亞述帝國政治通婚的北以色列十個支派,還稱他們為「雜種」的撒瑪利亞人,老死不相往來,連敬拜上帝也各自其所,不願意契合。最終,上帝所賜的迦南地,不但被羅馬帝國所佔領,南猶大國的人民(猶太人)也被迫流亡長達兩千年。雖以色列於 1948 年再度建國,然其分裂的後遺症,還是在他們身上環繞,至今仍揮之不去。

三、韓國的分裂

談到常以單一民族、單一文化、單一語言自居的韓國,之所以會分裂的原因,須從二次大戰之前的日本殖民時代談起。日本統治韓國期間( 1910-1945 ),為了侵略中國的軍事需要,乃在此建立「大陸兵站基地」,還依朝鮮半島的氣候和環境,劃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將南部規劃為「農業生產中心」;將北部規劃為「軍需工業的中心」,即所謂的「南農;北工」。雖南農北工的政策和區間貿易,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而告終止,然這樣的計畫,卻助長戰後的南北韓分成兩個疆域的重要遠因。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之後,被迫撤出朝鮮半島,由美蘇兩國分別派駐軍隊接管。原本,美蘇兩國皆同意將朝鮮半島問題交由聯合國處理,聯合國也在多方協調下,決定在朝鮮舉行大選,待選舉結果出爐,一切就緒之後,美蘇兩國軍隊就會結束暫時性的接管。當時,總統候選人當中的抗日英雄金日成,受到大多數韓國人的支持,呼聲最高,但卻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否決。

1948 年 5 月,在聯合國的主導下,南朝鮮(南韓)舉行總統大選,結果,親西方的李承晚當選總統,隨即於 1948 年 8 月 17 日 在當時的漢城宣布成立「大韓民國」。「大韓民國」建國之後,以金日成為首的北朝鮮(北韓),也不甘示弱的於 1948 年 9 月 9 日 ,在平壤公開宣佈以施行共產主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從此,朝鮮半島便形成了「南韓」與「北韓」兩個敵對的政權。

1950 年 6 月 25 日 ,由蘇聯扶持的北韓軍隊越過中線,攻打南韓;美國則派兵力挺南韓,連中共也派出一百三十萬大軍投入戰場護衛北韓。此外,屬西方國家的 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盧森堡等 15 個國家,也依據聯合國的決議,派出小規模部隊參戰, 使得韓戰一連打了三年才結束。基本上,韓戰的開打,除了北韓領導人 金日成的「怨與恨」之外, 二次大戰之後,美蘇兩強的互槓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立,也是一大因素。 這場戰爭 估計約花費了百億美元的軍事預算,有高達五百多萬人的死傷。

韓戰結束後,以北緯 38 度線為界的南韓和北韓,雙方皆付出了親情的隔離、政治的對立、人民的仇視等慘痛之代價,歷經數十年,絲毫未隨著時間而轉淡,反而在政治仇恨化的教育政策中,把「政治視為高於一切」的思想,灌輸到人民心中,深深的刻劃出「不共戴天之仇」的傷痕。如今,又隨著天安艦事件的發生,使得問題更加嚴重。

四、分裂之後

雖然, 2000 年 6 月 13 日 ,為了遠離戰爭,邁向和平,南韓總統金大中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在平壤透過「握手」的儀式,象徵彼此「接納」,將韓國帶入一個嶄新的新境界,而撼動了全世界。還記得當時,美國的「國際使者論壇報」(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曾以 “Nothing has changed, but everything has changed.” (一切依舊,但已全然改觀)為題作為報導,訴說南北韓雙邊「和解」的意義,同時對臺灣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帶來拋磚引玉的作用。可惜的是, 2010 年 3 月 26 日 ,一起原因不詳的爆炸,擊沉了一千兩百公噸重的南韓天安艦,造成四十六位官兵死亡的事件,使得南北韓又重回到二次大戰剛結束時的「怨與恨」之原點。如今,北韓不惜一戰的態度與揚言要讓首爾成為火海的論調,讓國際社會頭痛不已,儘管聯合國安理會持續努力蒐集各方的意見,但最終會做出什麼樣的決議,仍在未定之天。

事實上,二次大戰結束之後不久,中國本土因國共內戰,國民黨失敗,逃到台灣,使得台灣與中國敵對長達數十年。在蔣介石和毛澤東兩人分治時代的領土上,對於人民所實施的政治仇恨化教育,和南北韓的情況並無二致。相信經歷此一時空背景的兩岸人民,應該和南北韓的百姓一樣,都曾感受過分裂與對立之後,政治仇恨化教育所製造出來的罪惡。個人就是在國共政治仇恨化的教育環境下出生與成長,從 1960 年到解嚴的 1987 年,總計長達二十七年的時間。從中,我體會出,政治仇恨化教育底下所產生出來的惡果,不外乎有下列幾項: 1. 鄙視敵對。 2. 仇恨教育。 3. 滿口共匪。 4. 加以詆毀。 5. 謊話連篇。 6. 儘是苦毒。 7. 自我萬歲。 8. 造神運動。 9. 剷除異己。 10. 白色恐怖。 11. 社會不安。 12. 百姓受苦。

雖然台灣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已較趨於緩和,然分裂之後所帶來的仇恨之後遺症,依然揮之不去。我自己就是在「政治仇恨化的教育」的環境下長大,至今,對於「中共」仍存在著些許的「成見」,雖不是「故意」的,還是會浮現「無意」的心態。若要消除這些負面的思想和後遺症,最少也須經過三代,約七十五年的時間來稀釋,才能化解。今天,處在南北韓的人民,若情況不改善,繼續惡化下去,不要說三代,就是六代,還是無法解決,因為「毒害」太深了,百姓實在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就能消除內心的「遺毒」。

結語:

綜觀上述,足以赤裸裸的讓人看到數之不盡的手足、家庭、種族、國家紛爭之分裂史,及所付出的慘痛代價。雖歷史上有這麼多的分裂情事可作為我們的殷鑑,然人類還是不斷的重蹈覆轍,常為「名、利、權、氣」爭得你死我活。既使明知分裂的結果會賠掉整個家庭、國家和民族,依然在所不惜,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們老是忘掉耶穌所教導:「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一城一家自相紛爭,必站立不住。」(馬太福音十二章 25 節 b )以及保羅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所言:「你們要謹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滅了。」( 加拉太書五章 15 節 )這兩節經文所帶給我們的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