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路加福音八章19-21節;腓立比書二章6-8節
前言:
每年五月的最後一個主日,為「亞洲基督教協會」(Christian Coference of Asia,簡稱CCA)所定的「亞洲主日」(Asia Sunday)。「亞洲基督教協會」是亞洲地區最大的基督教國際性跨教派組織,其中包含了台灣、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印尼等十五個國家,計有近百個教派與團體組織而成。由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會員教會之一,每年此時,總會皆會發函呼籲眾教會,起而響應亞洲教協所致力的福音事工,以及教會間的合作與交流,同時促進亞洲地區的公義、和平與人權。
為慶祝東帝汶(註:歷經葡萄牙四百五十年和印尼二十多年的殖民統治,東帝汶終於在2002年5月20日零時宣佈獨立,成為世界第一百九十二個國家。東帝汶面積一萬四千八百七十四平方公里,人口八十萬,年生產毛額(GDP)美金四百七十八元,文盲比率超過五成,平均壽命只有五十七歲,半數的兒童體重不足,與非洲的盧安達、莫三比克和安哥拉等國並列為世界二十個窮國。獨立典禮進行時,計有來自全球九十個國家的代表團出席參與盛會。當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將政權由聯合國手中,正式移交給東帝汶國會議長古特列斯時,聯合國的旗幟緩緩降下,議長宣布東帝汶獨立後,隨即升起了東帝汶的新國旗,緊接著,由新任總統古斯莫正式宣誓就職,並發表演說。演說中,古斯莫特別向印尼總統梅嘉娃蒂伸出友誼之手,直呼東帝汶過去的苦難,不應繼續影響到東帝汶人的精神或態度,兩國間應當彼此認同,建立友誼的合一關係。)這個國家的誕生,亞洲基督教協會特別將2002年的主題訂為「東帝汶-新生的盼望」。為的就是要大家關心處在多元種族、語言、文化和政治鬥爭、派系分歧的東帝汶,能夠共同合作,充滿新生的盼望,勿使先天本就不良的體質,在後天失調的情況下「夭折」。
一.偏差的隔閡
亞洲地區的共同命運,除了大部分國家皆有過被外來政權殖民和統治的經驗外,另一項共通點,就是一個國家當中,擁有著諸多的種族、語言、宗教和文化。以台灣而言,我們就有不下十數個族群共同生活在這個島上。從信仰的角度觀之,這是上帝的恩賜,也是上帝在創造中特別賦予的「美」。但人類卻在「弱肉強食」的心態下,產生了「優勝劣敗」的「偏差」觀念,使得個體文化在強勢政權和優勢經濟體的庇蔭下,成了多元文化當中的強勢文化。這些「強勢」族群,往往在以「強」者自居的意識型態下,只認同自己的「血統」,進而貶低他族群的語言、宗教和文化,甚至鄙視他人的「血統」。如此一來,只會使得彼此間的隔閡日漸加大,進而使弱勢族群和弱勢文化,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打壓的情況下,起而反抗。這樣的結果,不但族群無法融合,還會導致衝突不斷,社會勢必沒有安寧的一天。人類就是常因為諸如此類的先入為主之「偏見」(prejudice),以及「偏差」(bias)的觀念,產生嚴重的隔閡和衝突。
1989年,我曾前往菲律賓參加好友的結婚典禮,順便探望二次大戰時,被征召前往菲律賓當日本兵,戰後,一直旅居在馬尼拉的親戚。因親戚經營木材和藥廠得宜,在當地僑界頗有名氣。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前往菲國,所以,在當地一個多禮拜的期間,多次隨親戚出席僑界的宴會。席間,我常聽到華僑有意無意的說出:「咱人的公司、蕃仔的公司;娶咱人、娶蕃仔」等話語。當他們得知我到菲國的目的時,好奇的問我:「你的朋友是咱人或蕃仔,他要和咱人或蕃仔結婚?」一時之間,我真的分不出「咱人與蕃仔」的意思,只好問在場的僑界人士。結果,所得到的答案是:「蕃仔」指「菲律賓人」;「咱人」就是「華僑」。雖僑界人士回答得幽默自在,而引來歡笑,為能「入境隨俗」,我也跟著一起「傻笑」。但聽到這樣的說法,卻讓我感受到,這又是種族意識型態的偏差(bias)觀念所產生出來的相對結果。由此不難感受到,華僑言談之間所說的「蕃仔與咱人」,已經在「偏差」的觀念中,產生族群的「隔閡」。
如今,台灣的芋仔與蕃薯、外省與本省、咱人與蕃仔、客家與河洛、統派與獨派,以及政黨之間意識型態的糾葛,就嚴重存在著這種揮之不去的偏差與隔閡,令人憂心。
二. 釘根於本土
我們必須承認,人是罪人,是軟弱的受造物,人在有意無意中,常會站在族群的自我本位主義,用偏差的價值觀貶低他人。這樣的結果,只會使得族群的衝突加大,社會永遠無法安寧。有鑑於血統、文化和意識型態差異所引發的對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以「本土化」之說,鼓勵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都當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其所說的本土化,並非以台灣人的本土文化自居,而是要大家摒棄成見,認同這塊土地和所有人民,勿存有偏差的觀念,相互攻擊。事實上,李前總統所提出來的觀念,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已明確指出:「阮信,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受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復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來成做盼望的記號。」是的,唯有釘根本地,認同所有住民,「合一」的盼望,才有可能在台灣實現。
這樣的理想,就如同財團法人國家基金政策研究會內政組助理研究員劉念夏在<本土化的岐路與正途>一文 所指:「本土化的良性發展應是建立一種以在地認同為中心、以共同發展為目標的終極人性關懷,而非狹隘的淪為一種本省化、閩南化、甚至成為政治人物權謀化的工具。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每一個人,不問其背景省籍、不問其使用語言、不問其黨派屬性,只要其所做所為能夠消除在地居民間的族群對立,促進在地居民間的文化融合,創造在地居民的生活福祉,就是對於台灣的本土化做出具體貢獻。」
我在玉山神學院服務時所住的宿舍旁邊,有一美國宣教師的墳墓,是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益士德牧師的安息之處。每當我要前往教室上課時,都會經過他的墳墓,到學院參觀的來賓,也幾乎都會到他的墓前追思與默禱,思念他對台灣原住民的貢獻。益牧師之所以會將遺體葬在台灣,就是他認同這塊土地和人民,因為他要成為「道地」的台灣人。也因此,和他「做鄰居」的兩年間,我常到他的墳墓前靜思,學習他認同台灣本土,為本土犧牲奉獻的精神。
在台灣,類似益牧師的人頗多,實值得我們效法,諸如:將福音帶到台灣北部的馬偕博士、台南神學院的巴克禮牧師,以及東部山區部落的外籍神父和修女,還有門諾醫院的外籍醫護人員。他們認同台灣、為台灣人獻上心力的精神委實令人敬佩;不似那些領台灣薪俸,卻心繫大陸,不但不認同台灣這塊土地,還「吃碗內,洗碗外」,處處扯台灣後腿的人。
三.認同的合一
有一天,耶穌正忙於傳福音時,祂的母親和弟兄也來到現場,因當時人多,無法靠近耶穌跟前。這時,有人看到耶穌的親人來到,便上前告訴衪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見你。」耶穌聽聞後,卻出人意外的回答說:「聽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參見路加福音八章19-21節)聽到這樣的回答,或許,有人會誤會耶穌六親不認,不通人情義理。其實,耶穌的意思並非在排斥和否定「肉身」的家庭,而是在強調「屬靈」關係的重要。因有良好的屬靈關係,必定會有更親密的親情關係;有真正屬靈的關係,那怕親情會分離。換言之,有尊主為大,心存謙卑的屬靈生活,就會有認同土地和他族群、他文化的信仰表現。
耶穌所強調的屬靈關係高過親情關係之觀念,我們從人類學家Paul Hiebert(保羅.希伯特)對於文化的詮釋,可以得著一些啟發。Paul Hiebert認為,文化是由三個層面所組成:最外層是「知識」,中間層是「情感」,中心層是「價值觀」。「知識」是溝通、工作、生存的必備條件;「情感」是人際關係間的需求;「價值觀」是左右人的判斷和言行舉止的重要關鍵。由此端見,人要做好認同的功課,必須要有屬靈信仰所培養出來的「價值觀」,再來才是「情感」和「知識」。
耶穌之所以成為世上億萬人所仰賴和信靠的對象,就如同保羅所說:「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章6-8節)從前述經文中,我們得以清楚見著,耶穌最為人可敬之處,即在祂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之前,與上帝享有同等的榮耀;但祂卻寧願自我捨棄、謙卑順服,倒空自己,降卑為人,認同所有的人類,將自己全然擺上,獻為活祭。耶穌為人類所付出的,猶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所告白的:「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來成做盼望的記號。」
結語:
長老教會總會成立五十週年(1951-2001)時,曾以<認同與合一>為題,舉行感恩禮拜和研討會。會中,邀請到三個不同時代的議長和總幹事話說從前,同時發表感言。結果,與會者皆一致強調「合則立,分則倒」(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的原則與信念,呼籲教會、政黨和族群間,都當放棄本位主義的偏差觀念,勿只為了個別的利益成群結黨,挑撥離間。「合則立,分則倒」的原則和價值觀,不但是教會當所秉持,族群、國家、政黨間亦不可少。因為,合一的前提,是彼此間的認同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