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 16-34 節
引言:
最近,非洲的奈及利亞,發生嚴重的宗教及原住民與新住民的衝突,導致三個村落遭到屠殺的慘劇,消息傳出,震驚全球!天主教教宗 本篤十六世 ,還為此特別挺身而出,關切此事,同時呼籲奈及利亞當局,當全力阻止,勿使宗教與種族衝突的悲劇再次發生。
還有, 2011 年是中華民國政府成立的一百週年,有中央民意代表,透過台灣民間的媽祖信仰團體,向政府單位提出建議方案,計畫在民國一百年時,盼能使「媽祖」成為代表台灣的象徵。消息傳出,基督徒團體無不 感到憂心,不安之餘,乃開始串連討論 因應 對策,並透過網路,呼籲全體基督徒能為此事代禱。
無可否認的,站在自己的本位主義上,當所信奉的宗教和所屬的地盤被「入侵」時,難免會出現不安的心情,必要時,還會採取「防禦」措施,甚至加以反擊,然若處理不好,將會引發衝突,產生悲劇,造成對立與仇恨。有鑑於此,本文將以< 和解的相遇,愛心的對話 >為題,同時以 使徒行傳十七章 16-34 節所載之經文為基礎, 效法保羅在雅典城與異教徒的接觸之道,好讓我們 從中 學習相遇與對話的信仰功課。
一、問題的發生
1. 奈及利亞的悲劇
2010 年3 月8 日 凌晨三點,非洲最大的產油國,奈及利亞中部約斯省南部的三個基督教村落,遭受伊斯蘭教徒(回教徒)的攻擊,造成數百名村民被屠殺身亡的悲劇,死亡者,大多數為婦 女與兒童 。 伊斯蘭教徒之所以會利用夜間,群起進入基督徒所居住的村落屠殺基督徒,乃兩個月前,基督徒亦曾攻擊過伊斯蘭教徒的村落,同樣有許多伊斯蘭教徒遭到殺害。顯然的,這次悲劇的產生,與「報復」有關。
美國 CNN 有線電視記者前往採訪之後指出:這件令人髮指的流血衝突事件,不單只是宗教因素所導致,原住民與新移民的紛爭,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聽聞慘劇之後,憤而以「窮凶惡極」的強烈語氣,譴責屠殺的行兇者,並懇切的呼籲奈及利亞當局,負責民事與宗教事務的官員,當攜手合作,保障全體人民能在安全與和平的環境下生活,勿讓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
位於奈及利亞中部的約斯省,是個觀光勝地,居民大都信奉基督教,由於當地的資源豐富,近年來,有不少伊斯蘭教徒聞風而來,移居至此,他們除了希望能夠取得土地所有權和水資源外,還進一步想要有工作機會,以便生根於此。但是,這樣的要求,卻被由基督教徒所主導的政府斷然拒絕。在福利不平等,加上宗教意識型態的差異,以及族群本位主義的作祟下,當地的宗教與種族、新住民與原住民的衝突事件,層出不窮。
事實上,自古以來,宗教與種族的意識型態之爭與衝突時有所聞,特別是伊斯蘭教徒與基督徒的問題最為嚴重。此次的屠殺慘劇,除了歸因於奈及利亞境內,穆斯林與基督教團體長時間的隔閡,以及歷史上的恩怨情仇外,最為主要的,還是在於雙方一開始接觸時,便因缺乏「和解的相遇」與「愛心的對話」所導致。
2. 台灣的象徵之慮
當奈及利亞的宗教與住民衝突事件發生之同時, 中華民國政府也正積極籌備建國一百週年的慶典工作,為此,文建會特別向外界發出邀請,盼社會大眾能提供慶祝一百週年的國慶企劃案。邀請之聲發出後,各界的建議和計畫案紛紛湧入,然此同時,有一中央民意代表,透過媽祖的信仰團體,提出企畫案,強力主張,要在民國一百年國慶時,使「媽祖」成為台灣的象徵。
當身為基督徒的文建會主委,看到民間團體所提出上千份的企畫建議案,竟然有百分之九十是由佛教、道教與台灣民間信仰團體提供;由非信仰的團體所提出的,僅佔百分之十。而在這一千多份的企畫案中,卻沒有一份是由基督徒團體所提出。主委得知之後,乃憂心的表示,基督徒為何對國家大事毫無反應?果真讓媽祖成為台灣的象徵,將 會是繼「 電音三太子」,在高雄所舉辦世界運動會竄起,成為台灣的「代表」之後,另一項台灣對外的國際形象。
文建會主委進一步指出,中華民國的成立,是由身為基督徒的國父 孫文 先生所發起,而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也是由教會的優秀青年陸皓東所設計。還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基督徒。由此觀之,中華民國的建國烈士與建國之精神,乃和基督教的信仰息息相關,才會有這麼多的基督徒,願意拋頭顱、灑熱血,推翻滿清,建立民國。面對此事,基督徒豈可置身於事外,漠不關心!文建會主委的呼籲,實值得我們省思。
3. 宗教意識型態之爭又起
然話又說回來,當目睹奈及利亞的屠殺悲劇,以及要讓媽祖成為台灣象徵的動機時,卻讓人想起,在台灣過去四百年的歷史上,也和奈及利亞一樣,曾出現過原住民與新移民之爭,亦曾有過因宗教意識型態的差異,所產生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間,交相指責與衝突的不愉快經驗。如今,相同的問題,並未隨著時代的變遷、觀念的開放而消失,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於台灣這個寶島上。有鑑於此,面對代表台灣的「宗教象徵」之事,我們還是得小心處理,不能太過於激烈,以免宗教衝突又起。
有位熱心的基督徒,得知有中央民意代表,想積極爭取將「媽祖」作為台灣的象徵後,乃站在信仰的本位主義上,相當不以為然的下筆為文,以激進的方式,公開發出下列這篇禱告文: 「奉耶穌的名敗壞一切惡者在台灣的作為,奉主的名宣告,台灣是屬 萬 君之耶和華的國,媽祖與其他偶像在台灣無權無份,奉耶穌的名砍斷一切黑暗權勢,基督徒要興起光 ~ 禱告的火要燒燼台灣的污穢。認識耶和華的智慧要充滿台灣 ~ 阿們 !!! 」看到這樣的禱文,同為基督徒者,或許會高舉雙手,拍手叫好!但看在非基督徒的眼裡,恐怕就不是這樣的了,因在禱文當中,出現了一些非常激進的「護教」詞句,非基督徒看了,心中應該會很不是滋味。若用如此激烈的言詞繼續指責下去,衝突必定會免不了。
當然,也有人以較為溫和的論點談道: 「信仰在憲法是自由的,要尊重不同信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各自的生存空間,不應過於高舉某種宗教成為台灣的『國教』。台灣最大的優勢的是包容與多元,物種與人種信仰上都是很多元的,信仰在民主國家中是人民的選擇,台灣不該走向「宗教」治國的路,因過於強調宗教文化,必產生仇恨與殺戮,回教聖戰、十字軍東征、屠殺猶太人等 … 。這些都是宗教情仇所造成的。在主耶穌還沒有來統治地球的日子裡,我認為民主的管理比較能產生因著理性的比較與研究,而所產生的選擇,也會趨向真理與真相,考驗台灣人民求知求實的成長。」
站在個人的信仰體驗上,我較認同上述這位較為溫和者的主張。畢竟,面對不同宗教信仰,我們寧可以「和解的相遇」之態度開始接觸起,之後,再進一步展開「愛心的對話」。唯有如此,才有和他人進一步交換意見的機會,基督徒的聲音,也才能讓人聽得進去。否則,在還未接觸之前,就先隔岸開火,不但無法有好的結果出現,還會失去對話的機會,永遠陷入在對罵與仇恨之中。
二、保羅的應對
使徒行傳十七章 16-34 節之經文,是保羅第二次國際宣教旅行,初次進到雅典的歷程 ,時間約在主後 49-50 年初左右 。保羅第二次的國際宣教旅程,先從耶 路撒冷開始出發,為了探視第一趟宣教旅程所建立的安提阿教會,乃將安提阿安排為第一站。完成安提阿教會的探視與關懷工作後,再往西北方向前進,路經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來到雅典城。雅典城的福音工作告一段落之 後,再向西前往哥林多,在當地停留一段時間,然後再轉海路,經以弗所,打道回耶路撒冷。保羅在此趟的宣教旅途中,收穫頗豐,也在各地建立起教會。雖在帖撒羅尼迦與庇哩亞等地遭受到一些干擾,但福音的工作依然不斷的進行。
保羅之所以會跨海來到被譽為是希臘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西方文化源頭的雅典城傳揚福音,乃新約時代,雅典隸屬於羅馬帝國所統治的 亞該亞省,是一個人文薈萃,學風鼎盛的地方,百姓享有自治權,可免納稅予羅馬政府。 當地的哲學、建築、藝術、音樂等,遠近馳名, 城中有許多宏偉的建築及栩栩如生的雕刻,因而 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聚集於此,而使得雅典成了 當代的學術中心,同時也是 第一世紀的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基於此,保羅在第二次國際宣教旅行時,才會用盡心思,將雅典城排進行程,想把「福音」,也就是當時被視為新興宗教的基督教,傳給當地的人。
保羅來到雅典城之後,看到當地如此豐富的文化、藝術和人文思想,內心頗為震撼。雖然保羅一進到雅典,看到滿城都是偶像,而心裏著急,但他卻沒有站在本位主義上,直接的批評與咒詛,反而以溫和的態度,首先欣賞當地的藝術,並從當地的宗教、文化與人文思想中,找出能夠與之對話的接觸點。機會成熟時,保羅在「會堂裏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甚至還與「以彼古羅」(註:又稱「伊比鳩魯學派」以享樂主義著稱,是當時所流行,且受歡迎的哲學思想,他們認為,宇宙萬物皆為原子所組成,人死後,其原子復散於空中,並沒有「復活」這回事。假如有神,神與人無關。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樂和滿足,遠離痛苦、激情和迷信。)和「斯多亞」(註:斯多亞學派注重理性,以理性主義著稱,他們認為,「道」(理性、神)充塞宇宙之間,掌管宇宙,但不可能與人有個別的來往。所謂「罪」是表面而已,其實是善的一部分。人生的目的順從「理性」,使自己完全不為情感因素所左右。)兩個門派的哲學家爭論。然這裡所指的「辯論」與「爭論」,並非是用「本位主義式」、「有你就沒有我,有我就沒有你」之否定與排他的堅持己見,而是一種站在自己所主張的立場上之對話與意見交換。
在對話的過程中,保羅所講述的福音,雖然被不信的人視為是「江湖術士」為了餬口,所發出的「胡言亂語」。然當保羅得知有人反對他,並將他帶到離市中心不遠處的小山丘,一處名叫「亞略巴古」的議會場時,他並沒有因此而退卻,反而勇敢且公開向在場的人訴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使徒行傳十七章 22-23 節)緊接著,保羅便將他所傳的基督福音,有條有理的詳細訴說出來。
保羅說:「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徒行傳十七章 24-31 節)
保羅說完之後,雖有人依然不信,還一再地反對他,但這些人當中,還是有當官的丟尼修,以及名叫大馬哩的婦人,還有其他的人受到感動,跟隨保羅,想認識基督,追求福音。
從保羅與雅典人的「對話」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保羅與雅典人那「和解的相遇」、「愛心的對話」的兩項基本態度,及其所持的堅定信仰立場。
1. 和解的相遇 – 肯定希臘人的宗教與文化價值,並未一味的批評,稱他人為魔鬼。
2. 愛心的對話 – 以平和的態度,用一神主義的信仰和他們展開對話。
3. 堅定的立場 – 強調耶穌復活的意義乃是永生、重生、得救、新人的盼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