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一三九篇23-24節;路加福音九章62節
前言:
有所神學院舉行期中考時,一位女學生作弊被發現,但監考老師卻沒有處理,因而引起部份學生向院方抗議。學校為平息眾怒,經過討論,乃將作弊者的名單公佈於佈告欄,以為懲處。此舉,使得被公佈姓名的學生痛苦不已,甚至無顏繼續讀下去。事發一段時間之後,我才在與學生聊天中,得知此事。當時,學生問我:「牧師,如果你是裁決者,你會如何處置這個學生?」聽完之後,我毫不猶豫的回答:「應當私下糾正她,勸勉她,並為她禱告,同時讓她自己打該科的分數,千萬勿公佈姓名,否則,她那「有臉」繼續讀下去,原諒她,讓他有『回顧(反省)與前瞻(重新)』的機會,才是根本之道。若屢勸不聽,再作進一步的處置也還來得及,畢竟神學院是信仰與人格及知識教育的培養所,勿一次就判她死刑。」請問諸君,如果您是作弊者,或是裁決者,您將如何面對和處置?一次定罪?或讓她有重新的機會?
中國有兩句頗耐人尋味的四字經成語說道:「批評接受,作風照舊」、「批評接受,斬頭報仇」,意指在人面前說要虛心接受,背後卻仍我行我素,懷恨在心,甚至藉機報個「老鼠仔冤」。無可否認的,我們都是罪人,亦會如同這位同學在有意和無意中,得罪上帝,但從聖經當中可以見著,上帝給予了我們許多「反省與重新」的機會,並未一次就判我們死刑。端此,我們當在年終歲首的交替時刻,把握機會,虛心受教,勇於自我檢測,身體力行,將前述的成語改變為「批評接受,虛心改過」、「批評接受,勇於認錯」,同時秉持著信仰良心,致力於回顧(反省)過去,前瞻(盼望)未來。
一.反省的回顧
回顧不久前,人類還沈浸在第三千禧年的盼望當中,為了在有生之年,能親身跨越一千年才一次的千禧年「門檻」,同時為共產主義的「歷史終結」而慶幸時,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2001年),卻在回教、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衝突中,拉開了序幕,遂而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11美國世貿大廈恐怖攻擊事件,以及隨後而起的美阿戰爭,教人感到錯愕!事件發生後,伴隨著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不但股票大跌、失業率大增、銀行不斷的降息,使得倚靠定期存款利息度日的人叫苦連天。再加上多次的天災地變,因而家破人亡者,不在少數,導致自殺的消息層出不窮。正當經濟性、環保性、政治性,以及軍事性的問題蜂擁而起時,道德性的問題,卻又在我們的身邊不斷的發生,舉凡針孔偷拍、抓狂式的謾罵、揭發他人隱私、散發黑函攻擊他人、利用媒體表演政治秀等之類的事件,真是不勝枚舉。這些歪風,儼然已成了極為負面的社會教育,深深危害到我們的下一代。這樣的結果,正如臺語聖詩第381首歌詞所言:「日月如梭,如水在流,直直過去無等候,回想今年所做各項,真正快過如眠夢。越頭來看,過去的事,過失真多可掛慮,所剩只有罪過憂悶,忽略聖主的救恩。此時我心真正憂愁,自己怎能得著救,世情迷亂路途彎曲,今今年臨邊過了….。」
過去的臺灣,評定工作考績和學生成績的大權,全掌握在單位主管和老師的手上。自從民主政治在臺灣萌芽茁壯,由「極權政治」轉為「平權政治」之後,評比的權利,已全然改變,主管可打部屬、員工的考績,老師可打學生的成績;相對的,部屬、員工和學生,也可評鑑長官和老師。基本上,這是一種互動性的反省,對於「回顧」與「前瞻」,實有其正面的意義。因要有創造性的前瞻,則必須先要有回顧性的反省。站在信仰的立場上,更需如此,才能展望未來。所以,我們當如同舊約的詩人一樣,回到上帝的面前,虛心的禱告:「上帝啊,求你鑑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到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一三九篇23-24節)
二.盼望的前瞻
集社會預測專家、企業經營管理實踐家,以及學者於一身的約翰.耐斯比(John Naisbitt)與派翠西亞.奧伯丁(Patricia Aburdene)兩人,早在公元1982年,就於其所出版的《大趨勢》(Megatrends)中明確指出,進入八0年代之後,包括美國的人類社會,將面臨下列十大趨勢的變革:1.從工業社會進入資訊社會。2.從強制科技進步到高科技、高感應。3.從國家經濟擴大到全球經濟。4.從短期思考進入到長期思考。5.從集體管理改變為分權管理。6.由制度救濟轉變為自力救濟。7.由代議式民主進化到參與式民主。8.由級層組織轉變為網狀組織。9.由北部轉移到南部。(雖指美國,卻也是一種世界趨勢)10.由「非此即彼」變成多重選擇。該書出版之後,的確引起政、經和宗教界高度的注意和肯定。
八年後的1990年,約翰.耐斯比與派翠西亞.奧伯丁,在專業的研究下,又合作出版了一本帶有預言性的書,且將之定名為《2000年大趨勢》(Megatrends 2000)。作者在書中特別針對公元2000年之後,世界可能發生的趨勢,再次提出十項預測:1.全球經濟景氣。2.二度文藝復興。3.社會主義變質。4.文化貌似神異。5.民營勢在必行。6.亞太地區興起。7.新女性、新領袖。8.生物科技革命。9.世紀末宗教熱。10.個人戰勝團體。仔細觀察作者所提出的世界趨勢,實不能不令人佩服其前瞻性的洞見,因世界目前正在這樣的趨勢中前進。當然,這些大趨勢誠如作者所言,並非一夕塑造,也不會在一夕消失。
處在世事變化多端的年代,上述兩位作者所提供的前瞻性看法,對邁入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而言,的確是相當有價值的參考指標。作者在剖析世紀末的宗教熱之後發現,人心對於基督教信仰的渴求有顯著的成長,因為在不安的年代中,人所盼望的,是那能得著精神與心靈寄託的信仰,而不是教會的組織本身。為此,作者有感而發的道出:「在社會急速變遷的時代中,惟有信仰的深刻本質才能觸動人的心靈,宗教組織是做不到的。」由此端見,無論未來的趨勢如何,上帝的話當是我們最大的倚靠和力量。事實上,此一預測早在幾千年前,聖經中的詩人就已經在:「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一一九篇103、105節)的詩詞中訴說出了。
三.向前邁進
耶穌傳福音的過程中,有好幾個人前來告訴祂:主,我要跟隨你,但容我去完成其他的事之後,我再回來。耶穌聽完之後,乃回答他們說:「手扶著犛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請參見路加福音九章57-62節)耶穌以扶犁耕田的農夫作為引喻,並非否定個人家裡的事不重要,也非在阻止人不能回顧過去,而是要藉此提醒世人,勿受過去的傷心事所牽絆,應定睛向前看,才不致耕出歪斜的犁溝。同理而言,要想成為神國一份子的人,必須對上帝全心全意,不要讓世事成為阻撓的絆腳石,才能大步向前邁進。
保羅成為基督徒,並且為主傳福音多年之後,有感自己的不足,仍需不斷的努力,因而在他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以回顧與前瞻性的自我反省之口氣謙遜的寫道:「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什麼事上,存別樣的心,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們。然而我們到了什麼地步,就當照著什麼地步而行。」(腓立比書三章12-15節)藉此提醒信徒,前面還有當跑的路,要達成目標,仍要靠主得力,排除萬難,不斷的繼續前進。
耶穌和保羅所說的訓示,我們可以透過英國小說兼喜劇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於〈鬼屋〉所敘述的故事中,得著些許啟發。話說有位化學家,經常為過去不愉快的回憶所苦,卻不知如何消除。一天,當他在壁爐旁取暖時,出現了一隻鬼,鬼獲悉狄更斯的苦惱,便見義勇為的要消除他所有的記憶。狄更斯得知之後,高興萬分,乃讓鬼除去所有的記憶。記憶怯除後,化學家的痛苦並未好轉,反而更甚,因無論好事壞事都已記不得,而成為「不知好壞」的人,所以急著找到讓他忘記一切的鬼,幫他恢復記憶。這則故事乃在告訴我們:「人應當學會控制回憶,勿使回憶控制人。」這正是對耶穌和保羅所言:「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的適切詮釋。
結語:
同為基督徒的彭懷真教授,在其所著的《自我能超越》(To Excel Yourself)之書當中,一開頭就以「唯有自省、自新、自得、自立又自我超越的人,才能成為『管理規劃師』。」的話鼓勵讀者,要人不斷的自省、自新,才能自得、自立和自我超越,進而成為一個能夠管理自己的人。基本上,彭教授的這番話,正與上述保羅和耶穌所說的訓示全然相同。面對新的日子,雖我們不知未來會面臨何種挑戰,但我們確信,上帝的保守定會如同〈我不知明天將如何〉的歌詞所言:「祂必要帶領我們向前」。
1.我不知明天將如何,每時刻安然渡過;我不求明天的陽光,因明天或轉陰暗;
我不為將來而憂慮,因我知主所應許;今天我必與主同行,祂深知前途光景。
2.我不知明天將如何,或遭遇貧苦飢餓;那看顧麻雀的恩主,必隨我時刻看顧;
我前程雖經歷水火,或快樂或有災禍;但我主引導我路途,祂寶血將我塗抹。
(和)許多事明天將臨到,許多事難以明瞭;但我知主掌管明天,祂必要領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