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創世記一章1-4節;路加福音十五章11-24節
引言:
今天是母親節,先來說一個應景的笑話。話說,母親節前幾天,在客廳沙發上,小明看著百貨公司的廣告單,自言自語地說:「我該送什麼母親節禮物給媽媽?…」在一旁辛苦拖地的媽媽聽見,就偷瞄一下小明手中的廣告單。此時,她看到了一組化妝品,就對小明說:「只要是你送的,媽媽都喜歡…」小明繼續翻著廣告單,心裡很高興地想:「嗯,我就知道,媽媽一定會喜歡……這台電動玩具!!」
曾經,聽說小孩子送洋娃娃給媽媽當禮物,也曾聽說大學生送拖把或鍋子給媽媽…。看來,我們真的可能會將自己的期待,當作是別人的期待。亦即,媽媽對孩子的期待與孩子期待的媽媽,真的可能有所差異。那麼,親子之間的期待有所落差,久而久之,或許可能造成親子之間的問題,甚至,可能造成所謂的代溝或對立。因此,本文將題目的主軸放在「期待」上,是想在兩代之間的不同期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亦即,讓媽媽和孩子之間,不是各說各話,而是能夠互相體諒且一起面對成長中的各項問題。
當然,在進入主題之前,當在母親節的今天,先對所有「養育孩子的媽媽」說聲「感謝」。不過,在今天的社會中,養育孩子的媽媽,除了是指懷胎生產的母親,也包括了所有負擔養育工作的祖父母、爸爸、伯叔、嬸嬸、阿姨…等長輩;甚至,若是比較廣義地來說,在教會裡,教導兒童的主日學老師與週末營同工,還有在新興國小擔任「彩虹媽媽」的弟兄姊妹們,也都是值得感謝的「媽媽」。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媽媽」,不是限定在「懷孕生產」的母親,而是指所有養育孩子的長輩們。
那麼,對於每一位教養孩子的長輩們,我們除了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也要思索:1.為何「媽媽的期待」與「孩子的期待」之間會有所落差?2.媽媽的期待與孩子的期待有所落差,可能導致什麼問題?3.面對落差所導致的問題,該如何處理?…
一、造成落差的可能原因 – 虎媽的高度 vs.孩子的高度
虎媽,是出自2011年出版的一本書《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這本書的作者,是耶魯大學美籍華裔教授蔡美兒(Amy Chua),而,她的書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她以「中國媽媽」的觀念,挑戰了西方人所謂的「愛的教育」。在她的書裡,提到「中國媽媽」對孩子的要求:(一)學校功課永遠最重要;(二)A-就是壞成績;(三)孩子的數學程度必須超前同學兩年;(四)絕對不能在公開場合讚美自己的孩子;(五)孩子不認同老師或教練的看法時,永遠要站在老師或教練那邊;(六)孩子獲准參加的活動,只限於那些最後可以捧回獎牌的;(七)而且捧回家的非是金牌不可。(p14)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一般而言,東方人比較強調「鐵的紀律」;然而,對於受西方教育的人而言,卻多半對打罵教育感到質疑。因為東西方對教育方式的不同習慣,所以,當蔡美兒以「中國媽媽」的強勢作風挑戰西方人的時候,便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換句話說,該書引起話題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教育孩子,該以愛的教育?或是鐵的紀律?」本來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甚至,西方人之中,贊成以強勢作風教導孩子者,也大有人在。
舉個例子,以前在美國讀書時,曾遇到一位白人老師,他就十分欣賞日本人「訓練孩子聽話」的方式。記得有一次,那位老師在課堂上提到「如果日本人對孩子訓話,通常會在訓話之後,問孩子『我剛才說什麼?』…;然後,孩子就必須重複剛才所聽到的訓詞。」「可是,當美國的長輩對孩子訓話的時候,通常,都還沒有說到重點,孩子便已經按耐不住,急著插嘴表達自己的意見!」「其實,要訓練『傾聽』的能力,很簡單,只要試著重複長輩說的話…」那位極度欣賞日本教育方式的老師,接著對台下一位日裔學生讚美一番,稱讚他就是一位懂得傾聽的好學生。
不過,下課之後,那位日本同學卻說「如果他知道我媽媽每次訓話,都超過一個小時,他就不會說得如此輕鬆了!」看來,那位白人老師只是站在長輩的角度,並沒有考慮到日本孩子的感受;所以,他的見解其實有失公平。說到此,也讓我想起在兒子快兩歲時的一件事。當時,我們全家住在德州,而,當地的房子,通常沒有安裝鐵窗。不過,我們家比較特別,在臥室前面安裝了一排木柱;雖然只是裝飾用的柱子,但也有讓人無法輕易進入屋內的功用。並且,除了木柱以外,臥室窗外也種了一整排比人還高的籬笆樹;所以,若是有人想要從臥室窗戶進入屋內,肯定要費一番很大的功夫,並且可能會被樹叢的枝幹割傷。
那麼,事情是發生在某個禮拜六上午。那天,我在院子裡整理花木,滿頭大汗…;正當我修剪那排樹叢時,突然看見兒子走進了臥室。接著,他伸手去玩弄門邊的「門扣」。那麼,那種門扣,是只能從房裡開關;所以,當他把門扣鎖上時,便無法從外面打開。而,正當我擔心他是不是會把門反鎖時,事情真的就如此發生了。此時,在窗外的我,趕緊從窗外喊叫太太…;而或許,喊叫的聲音導致兒子誤以為是在罵他,於是放聲大哭!
面對孩子大哭,我當下的反應,便是「想辦法教他怎麼打開門扣」;於是,我一面安撫他,一面比手劃腳地解釋「打開門扣的方法」。可是,不到兩歲,又在驚慌中的孩子,哪看得懂我的「比手劃腳」…;所以,在束手無策中,我下定了決心,預備要穿過樹叢與柱子!而,就在此時,門卻「碰」一聲,被撞開了!接著,我看見太太蹲下去,將哭泣中的孩子抱起來!
其實,門扣會被撞開,原因可能有很多;不過,比探討門被撞開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發現:當時,對孩子的「比手劃腳」,其實是沒有辦法讓孩子瞭解的!而這,讓我想到,當長輩們沒有以孩子的處境去思考時,很可能會造成對孩子的期待太高;因此,沒有跟孩子站在同樣的高度,或許就是「媽媽的期待與孩子的期待之間產生落差」的可能原因。
其實,以虎媽戰歌的作者為例,她的孩子有一對高學歷與高成就的父母;那麼,在如此的基因與後天環境之中,虎媽的孩子們所站的高度,或許比一般孩子來得高。不過,若是「一般孩子」的「平凡父母」,也以「虎媽期待孩子的高度」去期待自己的孩子;那麼,便可能讓自己成為「不合乎孩子所期待」的父母。那麼,當長輩的期待與孩子對長輩的期待有所落差時,是否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接下來,要一起思考「期待與期待之間的落差,可能會造成的問題」。
二、期待的落差可能造成的問題
上文所提到的虎媽,其強勢的教養方式,似乎與「上帝將光與暗分開的動作」(創世記1:4),有些相類似之處。因此,以下用童話故事 – 「阿蛋的故事」,來試著詮釋這段關於「分開」的經文:
有一天,老鷹媽媽在巢裡生下了一顆蛋 – 阿蛋。阿蛋一被生下,媽媽就去覓食…。阿蛋在巢裡玩,一不小心,掉落在數十公尺下的爛泥中。還好,爛泥巴緩衝了撞擊的力道,加上蛋殼也夠堅硬,所以,阿蛋毫髮無傷地躺在爛泥巴當中。不過,媽媽一發現阿蛋不見了,趕緊四處尋找。還好,牠很快地看見爛泥中的阿蛋。於是,媽媽從空中盤旋而下,向著爛泥巴的方向俯衝。此時,阿蛋驚覺到天空有一隻老鷹接近,開始不安驚慌起來。並且,當老鷹接近並向它伸出一雙利爪,準備將它從爛泥中抓起時,阿蛋開始在爛泥中滾動,拒絕讓母鷹接近。於是,媽媽只好將阿蛋抓住,強勢地將牠與爛泥分開,帶牠往「好地方 – 鳥巢」飛去。
媽媽強勢地將阿蛋與爛泥分開,正如上帝「看光為好,而將之與暗分開」的動作;雖然,那樣的行動有如虎媽的嚴厲,出發點卻是因為「愛子心切」。不過,那樣的嚴厲,是為了將孩子與爛泥的環境分開;因此,若是虎媽在任何情況下,都以利爪控制孩子,則或許,阿蛋會受到利爪造成身體與心靈上的傷害。換句話說,從聖經看來,當孩子處於危險有害的環境之際,虎媽的強勢帶離,確實有其必要性;不過,這樣的必要性,卻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情況。甚至,當阿蛋的翅膀已經硬了之後,就更不適合再以利爪控制,也不該以父母一廂情願的高度去期待;否則,阿蛋翅膀硬了,可能會離巢飛走!
事實上,當孩子還小的時候,長輩們往往會盼望他們「成龍成鳳」,這,正如曾分享過的「果因關係 – 盼望的力量」;即,「對未來所盼望的結果,會讓人在當下產生努力的動機」。舉例來說,如果在未來想要吃瓢瓜,當下就會產生種下瓢瓜子的動機;並且,若是對未來盼望的結果愈是強烈,則,愈會努力地施肥、澆水、除蟲…。那麼,若以「果與因」的關係來看媽媽對孩子的期待;則,當媽媽期待自己的孩子在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便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努力地朝那個方向去訓練他們。
當然,這樣的道理,鮮少有父母不知道的;因此,每天一到放學時間,在學校的門口,便可以看到許多父母等著接孩子去才藝班或補習班。原因無他,正是因為父母們為了將來所期待的「果」,而在當下極盡所能地為孩子安排課業或才藝的訓練。不過,最近一則新聞 -「準公務員訓練博士被刷掉」(聯合報http://mag.udn.com/mag/education/storypage.jsp?f_ART_ID=454133),卻也讓人發現「會讀書或才華洋溢,不一定有好的人格」。根據報導指出,那位博士考上高考後,分配到管理公園的工作,報到後卻狀況連連,甚至,去巡視公園後消失了半天,後來,被發現他在公園做體操…;最後,他因為「人際關係障礙」,放棄了公務員資格。
由此看來,即便孩子真的能夠照著長輩的期待,在學業與才藝等各方面有不錯的成績;可是,也可能因為無法體諒人或自我中心…等其他的問題,依然與長輩的期待有所落差;而這,豈不像是「種瓢瓜,生菜瓜」?事實上,以今天的社會看來,真要讓孩子的期待與媽媽的期待完全吻合,實在是一件十分困難且複雜的事;那麼,這十分困難與複雜的事,往往產生一個結果 – 失望!並且,這失望不只是指「長輩對孩子」的失望,也同時是「孩子對長輩」的失望。
那麼,若是失望的問題沒有妥善處理,則,可能會漸漸演變成「絕望」;而,當親子之間彼此到了絕望的地步,可能,也會導致關係上的破裂。也就是說,當媽媽的期待,若是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期待,可能會造成期待與期待之間的落差,甚至造成親子之間的彼此失望與絕望,到後來讓親子關係形成無法溝通的結果。那麼,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問題,以下將繼續思索「當期待上的落差造成了失望與絕望,甚至讓親子關係形成破裂的局面時,該如何面對?」…。
結論:從「天父愛我」到「彼此接納」
本文的結論,其實來自路加15:11-24中的故事。這段故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V11-16背離、V17-19醒悟、V20-32復和。不過,本文僅要著重在17-20節,也就是第二階段「醒悟」到第三階段「復和」之間的關鍵。那麼,在浪子的醒悟中,可以看到「他作了決定,要回到父親那裡」。這樣的決定,代表他願意「面對且接受」回去後可能的責罰。
事實上,以猶太人的傳統而言,當浪子要在父親健在時分家產,那已經是不合宜的事,加上他又將所分得的產業變賣並且敗光;因此,當他決定回家時,應該有預備要為自己錯誤而「接受」父親的責罰。不過,耶穌卻以慈父的比喻,讓人發現「在孩子認錯之前,天父已經接納了那犯錯的孩子」。看來,天父不跟孩子交換條件,反而,天父愛人類,根本無須任何理由與條件!
天父接納人,無論那人是美、是醜、是聰明、是愚笨、是符合天父的期待、或者是讓天父失望…;當那人想回到天父身邊,天父就無條件地接納!這,顯現出,天父接納人的原因,單純地只是「愛」。而,因為知道「天父愛我」,所以,讓天父失望的人,可以安心回去,受到天父的「接納」。那麼,若是所有的父母、祖父母、叔叔、阿姨、甚至虎媽以及所有教養孩子的長輩,都可以學習天父「用愛接納」讓自己失望的孩子。則,即便「媽媽的期待與期待的媽媽」之間有所落差的時候,也會因為「無條件的愛」,而讓親子之間彼此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