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箴言十九章 11 節 b ;馬太福音十八章21-22 節
( 接續自<寬恕 – 結束苦痛的句點(一) )
四、寬恕不是委曲求全、姑息與縱容
看完靜慈寬恕的見證後,實在令人感動!然必須注意的是,雖寬恕必須要有愛才能達成,但「愛的寬恕」並不是委曲求全、寬恕了事,更不是姑息惡人,讓不義與罪惡繼續存在下去。因為當主耶穌以「七十個七次」作為回覆彼得的答案之前,他已事先告訴過我們:「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 一兩 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 ( 意指犯罪者、無份於天國的人 ) 一樣。」(馬太福音十八章 15-17 節)
此外,保羅所宣揚,被視為是基督教「金科玉律」(愛的真諦)的哥林多前書十三章 4-7 節,亦和耶穌的主張一樣,儘管有愛就不會計算人的惡,而以寬恕之心赦免得罪過我們的人;但也不能因為愛,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姑息與縱容,讓不義之事繼續存在下去,因為有愛的人,必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質言之,若有人得罪了我們,我們以愛來寬容與赦免他們的不義和過犯,但他還是執迷不悟,拒絕悔改時,我們也不必為此耿耿於懷,出口就詛咒他不得好死,只要為他禱告,如同耶穌所告訴我們的:「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五章 44 節)由上帝替我們申冤即可,因為一切的不義,必會受到制裁。為此,香港浸信會大學 羅秉祥 教授在《黑白分明─基督教倫理縱橫談》一書當中,提出用愛寬恕的四項建議,值得我們參考:
1. 不再懷恨在心。
2. 不圖報復。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3. 不謀賠償,不要求補償。
4. 既往不咎。不再耿耿於懷,不念舊惡。
1978 年,當我進入到台南神學院就讀時,仍處於威權時代的學長制,若學弟不主動向學長打招呼,或太過於「不是款」(跩),高年級學長們常會請學弟到他們的寢室「喝茶」(訓誡)。聽有過「喝茶」經驗的同學談道,依約進到寢室時,學長們已經排排坐好,中間留有一個空位,是特別為學弟所預備的。看到這樣的場面,學弟的心中難免會產生一股莫名的壓迫與恐懼感。當然,在「喝茶」的過程中,學長並不會口出惡言,也不會用暴力來伺候學弟,都是以勸誡的方式,讓學弟明白學長們對他的觀感,並用愛心說誠實話,建議其有待改進之處。
時間飛逝,當年身為學弟的我們,終於「媳婦熬成婆」成為最高年級的學長,已可以向學弟耍老大,展現威風的時候了。只可惜,因著時代的變遷,學校的威權文化逐漸式微,由一群學長集體「訓誡」一名學弟的情形已不復見。
記得神學院畢業那年,我班上同學對於一位低年級的學弟相當感冒,常批評他沒有倫理,不懂禮貌,看到學長也不主動打招呼。也許,這位低年級的同學本就不擅於經營人際關係,屬於獨來獨往,不容易和人打成一片的性格,學長們才會看他不順眼,但卻沒有人願意當「壞人」,當面給予建議,指出他的缺點。可能是我比較雞婆,也覺得對某人看不習慣時,只一味的在後面猛批評,並不合乎信仰原則,倒不如用愛心說誠實話,當面告訴他比較好。
有一天,在學校頂樓洗衣間碰到這位常被班上同學批評的學弟,我見機不可失,乃將班上同學看不慣的情形告訴他。可能是我的表達不得體,也有可能他不喜歡聽忠言逆耳的話,學弟竟然惱羞成怒,和我在洗衣間產生了一段不愉快的對話。為了學弟對學長如此不客氣的對話,使我對他極為反感,一度想聯合全班的力量,向他討回公道。但想一想,一後大家都要當牧師,又何必如此!事後,每次在校園碰面時,尷尬的氣氛可想而知!為了這件事,我的心中困擾不已。而發生這件事時,正好是我畢業講道的前夕。
畢業講道的前一天晚上,當我再次讀完講道稿之後,心中乃浮現出應該到學弟寢室,尋求彼此寬恕的念頭。想到這裡,我請另外一位學弟轉告他,我想和他見面的心意。得著回報之後,我立即動身前往他的寢室,和他一起就前幾天所發生過不愉快的事,尋求相互的包容與赦免。經過彼此的溝通與禱告,我才放下心中的綑綁,轉為坦蕩。雖然事後,我不知道他是否還對我懷恨在心,但我已盡到告知與尋求和解與赦免的責任,一切就交給上帝,隨他去吧!畢竟「在寬恕的過程中,主要的受益者通常是選擇寬恕的一方,而非被寬恕者。」猶如箴言十九章 11 節 b 所載:「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不是嗎?
五、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人都有一種心理,即會將與自己的價值觀不同、有過意見衝突,或傷害過自己的人視為是「壞人」;而將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同、善待與肯定自己的人視為是「好人」。然而有時,被我們視為是「壞人」的人,在他人的眼中卻是個「好人」;相對的,在我們眼中是位「好人」的人,在他人的眼中卻是個「壞人」。當然,「好人與壞人」之區隔與認定乃相當主觀,因在「好與壞」的二分法中,人幾乎都是站在自己的本位主義上,依據本身的立場和感受所界定與區分出來的。除非是這個人違背天良、觸犯法律、做出損人不利己的傷天害理之事,被法律與社會評定是壞人,否則,要將人以「好與壞」作為區隔,實在非常困難。
雖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懂,然捫心自問,人還是會因為自己心目中的「壞人」之存在,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情。每當想到心中的「壞人」時,壓力就會隨即浮現出來,嚴重者,還會使得難以抹滅的生氣與痛苦在心中不斷循環,甚至陷入到無法自拔的泥沼。因此,常聽到有人在死亡之前,仍對某些人充滿著無法釋懷的不平與怨恨,而導致「含恨而終」、「死不瞑目」的真實故事。這樣的人,不但生前活得痛苦,死時也會走得不甘心,死後想必也難以「一了百了」,甚至成了地下的「怨魂」。會有如此的結果產生,無非是心中存在著許多的「壞人」,致使充滿著難以解開的怨,而又缺乏釋放的管道和寬恕之心所造成。這也難怪,台灣會出現這一句「氣死驗無傷」的俏皮諺語。
有一本兼顧深度與廣度、理論與實際並重,由黑爾米克 (Raymond G. Helmick) 與彼得生 (Rodney L. Petersen) 等世界各大基督教宗派的作家共同執筆與編輯,名為《寬恕與和解 – 宗教公共政策和衝突的轉化》(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的經典之作,許多人在閱讀過後,深受造就,乃不約而同的極力推薦世人閱讀。其中,曾於 1984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開普敦國聖公會德斯蒙德‧屠圖大主教 (Archbishop Desmond M. Tutu) 更是特別撰文,大力推薦這本書。推薦文中,屠圖提到:「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寬恕,是一門古老的功課。寬恕,是一個帶來自由的詞語;寬恕叫我們能夠記取過去,又不致被過去綑綁;沒有寬恕,便沒有進步;沒有線性的歷史,人類只會不斷回到衝突和衝突循環中。」
屠圖大主教所撰推薦文之靈感,乃來自於他長時間關懷種族隔離政策所感受到的「寬恕」之功課,他還為種族隔離政策結束之後,為能消除黑白繼續的對立與怨恨,特別撰寫了一本《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之鉅著,書名也因此成了一句世界名言。本書出版之後,同樣引起世界各國相當大的迴響,也得到許多名人的推薦,台灣亦隨即將之翻譯成中文並發行販售,其內容乃在闡述:
當南非黑人剛從白人種族隔離政府下解放出來,整個國家面臨如何在面對悲慘的過去、充滿怨恨的當下,設法讓白人和黑人可以攜手邁向和平光明的未來,而不致流於冤冤相報的困境。
黑人領袖曼德拉和屠圖主教決定推動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這是因為他們知道,過去的一切不會自動消失、沉寂,而是會令人尷尬地頑固存在著,它將不斷回過頭來糾纏我們,除非我們承認過去並加以妥善處置,否則過去就可能毀掉我們的未來。而且,「不能銘記過去的人,注定會重蹈覆轍」。
另一方面,他們也強調要對過去犯下邪惡罪行的人寬容,只要他們願意認錯。屠圖主教反對進行類似紐倫堡的大審,因為紐倫堡大審後盟軍可以打起舖蓋回家,但是南非人可是要朝夕相處的!而且受害者若一直懷著怨恨,就可能變成自己所憎恨的東西。真正的寬恕要了結過去,了結全部的過去,使未來成為可能。
看完屠圖大主教所提出的「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著實讓人得著許多的啟發。然而吾人則從中感受到,人在結怨之後,若沒有寬恕,社會就無法享有和平;社會沒有和平,人民必會天天處在憎恨與戰爭中,終日惶惶。人若無法享受到喜樂和盼望,當然也就沒有未來可言。這樣的話,不只是人心不會健康,整個社會也會在充滿憎恨中而黯淡無光。可見,要有未來,喜樂與盼望是絕對必要的;而要得著喜樂和盼望,用寬恕的心根除憎恨與對立,是不可或缺的。
六、寬恕之心,健康根本
事實上,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喜樂和盼望的主張,早在舊約時代的智慧人,就已經有過相同的體會。我們從下列這一句經文的記載:「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七章 22 節)、「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十九章 11 節 b )便得以清楚見著。此一證據,不僅能夠從形而上的感受體會到,連形而下的醫學實驗和研究,也證實了這件事。
林口長庚醫院的 鄭博仁 醫師,就以自己行醫多年的經驗和研究,在<寬恕之心,健康根本>一文當中,綜合了世上多位名醫生的研究,給了我們諸多這方面的訊息。 鄭 醫師發覺,有寬恕之心的人,不但可以得著身心的健康,也可以充滿盼望。 鄭 醫師還從醫學研究中引證了「寬恕有益身心健康」的五大理由:
1. 減緩壓力。
2. 改善心臟機能。
3. 強化人際關係。
4. 舒緩疼痛及慢性病。
5. 獲得更多喜悅。
鄭醫師特別引用義大利比薩大學臨床生化學教授比提尼醫師之研究心得:「從專業角度來看,『寬恕』正逐漸成為一種能夠治療、矯正某些緊張情緒的力量,而這些『緊張情緒』則是導致不健康的心理、或神經生物學上所謂的壓力之源頭。」以及美國麻州醫院癌症身心療程主任安‧韋伯斯特博士的見解:「當人們處於持續性的憤怒,或無法放下過往的創傷時,壓力反應就永遠不會消失,因而會對心理及生理的健康產生無可彌補的傷害。」提出忠告,人若不用寬恕之心,放下過往的創傷與怨恨,對於健康將是一大威脅。為此,鄭醫師進而以安‧韋伯斯特博士從醫學實驗室中,所研究出來具體的寬恕之技巧供人們參考,而這項寬恕的技巧,是可以透過訓練來達成果效,其作法是 :
1. 檢視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將負面情緒反應一一寫下。從中檢視這些情緒是
否已被扭曲,是否值得繼續保留。
2. 重新聚焦自己到底如何思考並詮釋發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並審慎評價你在此
一情境下展現的自我力量及適應方式。
結語:
談論至此,著實讓人感受到,耶穌的饒恕人「七十個七次」之說,不但沒有違反人性,反而是一種對抗人性弱點的完美訓示。的確,人若沒有寬恕,便沒有未來。沒有寬恕,便無法結束苦痛。讓我們常為那我們心中的「壞人」禱告,不要使仇恨繼續下去。願我們能「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裏饒恕了我們一樣。」(以弗所書四章 32 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