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彌迦書四章 3-4 節;馬可福音三章 24-25 節
引言:
10 月 25 日 ,對於台灣人而言,心中都會充滿著諸多的感慨,因為這一天,是台灣脫離日本統治的「光復節」(又稱終戰紀念日),也是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的日子。在台灣的歷史上, 10 月 25 日 這一天,堪稱是一個劃時代的政治分界點。其主要因素,乃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出生的台灣人,在 1945 年的 10 月 25 日 這一天,居然從日本人變成了中國人;「國語」也在一夕之間,從日本語轉變為北京語。又 1971 年 10 月 25 日 ,中華民國政府黯然退出聯合國,而使得台灣與邦交國陸續斷交,逐漸失去國際舞台,成了所謂的「國際孤兒」。
由於這兩項重大的轉折,加上台灣光復,回歸「祖國」之後,所發生一連串的白色恐怖,導致許多台灣人相當難以適應,進而使得台灣人民,對於國家的認同,出現了極為矛盾的心情。至今,依然爭論不休,紛擾不已。當然,此一問題和悲劇的產生,還是得歸咎於中日甲午戰爭、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日後的國共內戰等三個「戰爭」所引發的後遺症。
有鑑於此,本文將引用舊約彌迦書四章 3-4 節、馬可福音三章 24-25 節之經文的教導,以「見證」和「歷史的探討」之方式進行分享,藉以喚起大家共同思考將「武器變為工具」,不要再有戰爭的信仰功課。
一、聯合國的宗旨
1945 年10 月24 日 是「聯合國」 ( United Nations ) 誕生的日子。聯合國的成立,的確為世界各國排除了許多的紛爭,也為世界的和平扮演了非常好的協調角色。雖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資訊的發達、交通的便利、地球村的活絡,使得跨國組織不斷的成立,但「聯合國」依然是當今 世上最大的國際性組織,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
聯合國成立的 目的與 精神,以及 《聯合國憲章》的制訂,乃建立在舊約聖經彌迦書四章 3-4 節:「 …… 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 …… 。」之基礎上,其設立 宗旨 有四:
1. 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2. 發展國家間友好關係。
3. 合作解決國際問題,增進對人權的尊重。
4. 成為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
《聯合國憲章》乃於 1945 年 4 月 25 日 – 6 月26 日 ,在舊金山所舉行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上,由五十一個 會員國代表所共同草擬。該次會議長達六十一天,於同年 6 月26 日 完成 了《聯合國憲章》(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完稿之後,再由以英國、美國、 中華民國 、法國、蘇聯為首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及所有參與起草的與會國代表正式簽署,並於 1945 年 10 月 24 日 正式公佈啟用。兩年後的 1947 年,聯合國大會更進一步將《聯合國憲章》生效的 10 月 24 日 訂?「聯合國日」。此後,聯合國的相關組織和會員國,都會在這一天,不約而同的舉行各項紀念活動,藉以喚起世人共同致力於世界的和平,同時祈願不要再有戰爭發生。然遺憾的是,當今世界上,並未因為聯合國的成立,帶來真正的和平,依然存著許多的國際紛爭與戰亂。
目前,聯合國總計有一百九十二個會員國,只可惜,中華民國在堅持「漢賊不兩立」的心態下,於 1971 年 10 月 25 日 的第二十六屆 聯大會議中,表決「代表權」程序案時,「中華民國」以四票之差落敗,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順利通過決議,成為正式的會員國。「 中華民國」代表見大勢已去,只好在發表簡單的聲明後, 黯然退出聯合國。 而這一天,正好也是所謂的「台灣光復節」,讓台灣人無限感慨!隔天,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介石,隨即在台灣發表「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聲明」,以之昭告國人。
近幾年來,中華民國雖屢屢提出申請,想重返聯合國,但卻年年慘遭封殺,全被摒除在外。就連改變策略,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也不得其門而入,而失去了參與國際組織,與世人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機會,甚屬可惜!
二、光復 vs. 終戰
最近,台灣社會常為 10 月 25 日 到底是「光復」還是「終戰」而爭論不休。泛藍的統派人士堅稱,應延續以往的說法,將之稱為「台灣光復節」。其所持的理由不外乎,二次大戰的結果,中國獲勝,又名正言順的收復了曾被戰敗國日本侵占的台灣;而日本是向中國政府派遣的軍隊投降,且 「終戰」一詞源於日文,是日本人敗戰時,用來逃避的遮羞布 ,台灣人豈可隨日本起舞,將之稱為「終戰紀念日」? 畢竟, 戰爭只有勝負,並沒有「終戰」可言。況且,在中國數千年來的典籍中, 無論正史或野史,也都沒有「終戰」一詞與用法,因此, 「終戰」 的說法,絕對無法成立。
獨派的綠營人士則主張, 1895 年,台灣與澎湖是被清朝政府割讓給日本,經過五十年的異族殖民統治,台灣與澎湖人早已經和原鄉的感情分離。當孫文推翻滿清政府,於 1912 年建立中華民國時,台灣的主權仍在日本手上,絲毫和中華民國政府扯不上關係。二次大戰之後的 1945 年,台灣雖然回歸那以漢人為主體,推翻滿清政府的中華民國政府之懷抱,且基於台灣大部分為漢人原鄉情感的情況下,而出現了所謂的「光復」情節,但卻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年多的時間,便因為二二八事件,使得原鄉情懷遭受到重大的打擊。
1949 年,國共之爭,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府敗北,失去大陸江山,來到台灣避難之後,「台灣光復」的意義,便隨之動搖和改變。 1971 年 10 月 25 日 ,當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在國際上失去生存的空間之後,「光復」一辭便遭受到更為強烈的質疑。面對窘境,獨派人士搬出「 舊金山和平條約與臺灣地位未定論 」 (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and the lack of conclusions on Taiwan’s international status ) 作為訴求,並以此根據主張,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既不屬於中華民國,也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豈有「光復節」可言?遂而將「台灣光復節」改為「終戰紀念日」,而引發統派 泛藍人士的不滿 。
基本上,無論是「終戰」也好,還是「光復」也罷,撇開歸屬和意識型態的問題不談,國與國之間,不要再有名利權之爭;國共之間也不要再有勢不兩立的仇恨心態;統獨之間,亦不要再有意識型態之爭,才能免於戰爭的發生。如今,中國在東南沿海軍事基地大量佈署長程飛彈,且每顆飛彈全都虎視眈眈的指向台灣,而使得統派的人士以此作為理由,恫嚇獨派人士不准談論獨立,否則中國必定會毫不留情的攻打台灣。依此情形看來,若情況繼續惡化下去,誰也無法擔保,中國與台灣不會發生戰爭。果真爆發戰爭,所帶來的後果,真的難以想像!
三、戰爭的可怕
毫無疑問,戰爭是可怕且殘酷的,我們從《加拿大陸軍雜誌》( Canadian Army Journal )所做的統計數據,便可知曉。《加拿大陸軍雜誌》指出:自公元前三千六百年迄今,在這五千六百多年的歷史中,人類所發生過的大小戰役,計有一萬四千五百次之多。在這高達一萬四千多次的戰爭中,總共造成三十六億四千萬人的死亡。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連同平民,就被奪去了五千四百八十萬人的生命,其財物損失則難以計數,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場戰爭。
有一位家世顯赫,事業有成的會友,為紀念其母親安息五十週年,特別出版了一本母親的紀念集,同時請牧師主持其家族的追思禮拜。為了準備追思禮拜的相關事宜,我特別拜讀了會友送給我的紀念文集。文中,我看到了兒女們對於母親的思念,從中,我也閱讀到多篇兒女們提到二次大戰期間,父親因政治因素,被捕入獄,住家所在地的高雄市,又逢美國軍機的頻頻轟炸,為了保命,只好「疏開」,搬遷到鄉下躲避砲火。「疏開」時,由於父親身陷囹圄,母親請人協助,推著堆滿家當的鐵板車,逃離市區,由於路途艱辛,工人臨陣退卻,母親只好獨自推車,帶領多位年幼,一路哭鬧的孩子,從高雄市步行到觀音山避難。慘的是,縱使暫時躲過美軍的轟炸,卻也難逃軍機的掃射和疾病的侵襲。「疏開」期間,孩子們不幸受到「馬拉利亞」(瘧疾)的感染,幾乎全家病倒時,幸賴受到懂得醫學常識的母親之照顧,還有親人的即時接濟,情況才逐漸好轉,而得以存活下來。
原本,生活還過得去的日子,卻因為戰爭,得遠走他鄉,過著物質缺乏,疾病侵襲、心驚膽顫,不知還有沒有明天的日子。戰爭結束之後,回到高雄時,又得面對老家被夷為平地,一切都得重新開始的痛,讓他們全家在戰爭時期,飽受苦難。端見,戰爭的可怕,及所帶來的災難,真的不堪回首。
回顧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幸運從納粹集中營存活下來的猶太人,久久無法走出集中營內的惡夢。為了安撫二次大戰在納粹集中營內,受盡百般凌虐與不人道對待的猶太人及其家屬,歐洲各國政府投入不少的時間和心力,才讓受害的猶太人,藉著時間的治療,走出傷痛。
戰後,有不少媒體,紛紛製作專題,訪問幸運存活下來的猶太人,以及在集中營擔任管理員的德國士兵。我手上,就有好幾部訪問的 DVD 專輯。看到受訪的猶太人,淚流滿面談到戰爭所帶給他們的苦難時,就會讓人感受戰爭的無情與種族仇恨的醜惡。當記者訪問一位上了年紀,當時在集中營內,受命對猶太人執行死刑的士兵時,他回答說:「我當時並不覺得這是一個錯誤,因德國納粹政府教育我們,猶太人都該死。」當他被問到殺人有什麼樣的感覺時,他透露:「儘管我是奉命執行任務,但當我殺死第一個猶太人時,感覺很不好,但第二個、第三個之後,就漸漸麻痺,沒有感覺了,因為這樣,也就一個一個的殺下去,直到戰爭結束。」
每當聽到親身經歷戰爭的人,談起戰爭的恐怖,以及戰場上毫無人性的自相殘殺,就會讓人感到害怕。
四、將武器變為生產工具
二次大戰末期,軍需與民生物資極度缺乏時,日本政府規定台灣民間所飼養的家畜絕不能私自宰殺,得交由政府配給。還有,前線的日軍幾近彈盡援絕之際時,派出所警察 和小學 老師,乃要求百姓和學童配合,收集鐵器交給政府,以便製造槍砲彈藥,送到前線。老師還鼓勵學童說,收集越多,獎品越多。在利益所趨的情況下,家中所有的鐵器,包含鋤頭、牛犁、門環、牛鈴、灶門等,全都被拆除一空。如此一來,生產性的工具,便逐漸消失,被製造成為殺人的武器,而使得農作與民生工業的生產受阻。難怪二次大戰末期,人們因民生物資的缺乏,常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有辦法的人,才能吃到白米飯和豬肉。戰後,也因為百廢待舉,人民經歷過好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才重新站起來,而得以享受到現在的富庶與繁榮。
歷經戰爭的慘痛歷史,真的能夠更加讓人明白,先知以賽亞和彌迦於兩千多年前所提出:「 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二章 4 節、 彌迦書四章 3 節 )的真諦和啟示。
二次大戰之後,以軍國主義自居的日本與德國政府,終於大夢初醒,不再以「軍事掛帥」,乃 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 致力於民生工業的發展,而使得德日兩國在短短的幾年間,從戰敗國,躍升為世界上的工業大國。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為徹底消除軍國主義的思想,乃將日幣上印有政治家伊藤博文與軍事家乃木希典大將等人的肖像去除,改變為教育、思想、文學、醫學家之肖像。諸如:一萬元大鈔改為明治時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諭吉( 1835-1901 );五千元大鈔改為明治時代的教育家、文學家新渡戶稻造( 1862-1933 )( 2006 年 11 月 1 日 起改為明治時代的文學家?口一葉( 1872-1896 );一千元大鈔則引用明治時代的大文豪夏目漱石( 1867-1916 )( 2006 年 11 月 1 日 起,改為醫學家野口英世( 1876-1928 )等人為代表人物,藉以象徵人文、教育、民生、醫學比軍事更為重要。
結語:
如今,仍處於對立狀態的台灣與中國,火藥味依在。期盼在 10 月 25 日 ,這一個「台灣光復節」(或稱終戰紀念日),以及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府退出聯合國的日子裡,全體國人能再次思考耶穌所教導:「若一國自相紛爭,那國就站立不住,若一家自相紛爭,那家就站立不住。」(馬可福音三章 24-25 節)的道理,不要再打造武器,不要再戰爭,乃要將武器轉變為生產的工具,以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