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箴言三章 34-35 節; 腓立比書二章 6-11 節
前言:
本主日是待降節期的第二個主日,普世的基督教會,無不透過禮拜呼籲信徒,當以虔誠的心,藉著 靈修、悔罪和預備,來等候 耶穌基督的降臨。或許,有人會覺得,主耶穌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降生,且完成救贖的大業,回到天上的寶座, 恢復祂原有的榮耀, 人又何必再「等待」?事實上,待降節期最主要的意義和目的,乃要人藉此紀念主耶穌曾經為人類的罪降生於世,並 思考「主要再來」的意涵,同時等候與盼望未來的救恩。
一、再談待降節期
「待降節期」( Advent )為「預備」與「等待」之意,即等待耶穌基督的降臨。「待降節期」可稱得上是基督徒的「元旦」(新年),因此一節期是「教會年曆」,也就是「基督教節期」循環的開始,其主要 的意義有三:
1. 紀念耶穌曾經降臨。
2. 今日耶穌臨在我心。
3. 等待耶穌再度降臨。
主後第四世紀末、第五世紀初,基督徒會以四十天,約六個禮拜的時間,作為靈修、禁食禱告,一起預備心等待聖誕節的來臨。此一「預備」的時間,到了第七世紀縮短為四個禮拜,前後計二十八天。如今,教會仍以四個禮拜的時間作為紀念,也就是從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算起,直到主耶穌誕生的日子,即我們所稱的「待降節期」。
除了以燭光作為象徵外,教會也會以紫色作為佈置的色彩,代表著「尊 貴與悔罪」,同時象徵著尊君祭司耶穌基督的尊貴,以及等待祂的再臨,來 拯救世人的罪。
待降節期除了有著「等待」與「預備」的意義外,更為重要的,乃是要讓人能夠了解,在等待與預備的同時,人首先必須接受生命之光的照耀,離棄黑暗,透過反省與悔改,迎接主耶穌的再臨。
過去,改革宗的教會較不重視色彩與象徵的運用和佈置,然隨著二 次大戰之後,普世教會協會 (WCC) 的成立,教派的合一與彼此間的接納,改革 宗的教會遂逐漸改變,逢教會的節期時,皆會和天主教與聖公會一樣,開始藉著旗幟,象徵與色彩佈置禮拜堂,藉以訴說教會節期的意義,同時增加教會節期的氣氛。通常,待降節的佈置方式如后:
- 在講台前掛上代表神聖、尊貴、慈愛、悔罪的紫色布條。近來,為與同是 紫色的大齋節期之顏色有所區分,也有教會改以藍色作為待降節期的顏色。
- 佈置待降環。待降環由綠葉編成環狀圈,將之掛於門上。綠葉象徵生命的 更新,圓形象徵永遠長存(永不止息的愛,永遠的盼望)。
- 唱頌舊台語聖詩第 143 首<請來,請來,以馬內利>,藉以提醒信徒,耶穌 降生的日子已快來臨,大家應當用歡喜、期待、渴望的心來預備,迎接主耶穌的再臨。
- 於聖餐桌或講台上佈置燭台,並插上五根蠟燭 ( 中間一根象徵耶穌基督 ) ,從待降節期的第一個主日開始,每星期點亮一根,聖誕節當天,五根蠟燭 需全部點亮,藉以象徵世人所盼望的真光已經來到。
隨著待降節期的到來,當基督教會齊聲唱出「請來,請來,以馬內利!」,並點燃蠟燭時,就會讓人回想起耶穌基督為世人的罪,願意虛己,以人的樣式,降生為人,付出超越的愛與謙卑的救贖行動。耶穌基督拯救 的作為, 保羅在 腓立比書二章 6-11 節中,有著清楚的訴說 : 「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由此端見, 耶穌基督對於人類的救恩,乃出自於祂 的謙卑、順服和 虛己 ,因祂本有上帝的形像,然卻為世人的罪,願意取奴僕的樣式,卑微的降生於馬槽,還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而復活, 完成救贖大業,之後, 耶穌基督復活升天,升為至高,恢復榮耀的地位,且成為宇宙萬物敬拜的上帝。此乃耶穌基督降生為人,最為顯著的意義。
二、尊卑之間
看到耶穌基督取奴僕的形像,願意從「尊」降為「卑」,完成救贖大業之後,再由「卑」恢復榮耀至「尊」的地位時,不禁讓人想起, 台灣自從 1987 年解嚴以後,隨著報禁與黨禁的開放,政黨政治的成熟,人民的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民主與自由。當然,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之下,各類的選舉,也就趨於頻繁,有意參選的人,無不使盡全力、摩拳擦掌,所為的,就是要爭取所屬政黨的提名。為了公平起見,各政黨得經過民調和初選來推出候選人,然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激烈競爭的情況。
初選結果出爐之後,敗選者若能服從初選的結果還好,若不順服,堅持參選到底的話,必定會出現問題。令人遺憾的是,自從解嚴迄今,大自總統,小自縣市議員,甚至是村里長的選舉,有不少角逐黨提名的初選落敗者,因不服初選的結果,憤而脫黨參選。此舉,不但會導致黨的分裂,最後也會因票源的分散,而雙雙落敗。
最為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公元 2000 年,台灣總統大選時,國民黨有兩位重量級的政治人物,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出馬競選總統。經過黨內初選的結果,總統人選終於產生,但敗選者卻不服,也不接受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的安排。雖國民黨經過多次的協商,敗選者還是不為所動,拒絕擔任副總統候選人,仍執意參選總統,甚至憤而退黨參選。本為國民黨革命同志的兩人,為了爭取總統候選人的資格,竟然從先前的肝膽相照,走到肝膽俱裂的地步。競選期間,雙方還惡言相向,以 「一肚子的狼心狗肺!」( 2009 年 3 月 9 日 ,聯合晚報)「說翻臉就翻臉的人不可信。」( 1999 年 7 月 20 日 ,聯合報)「拿國家的錢,綁樁腳、給派系、縱容黑道!」( 1999 年 9 月 15 日 ,聯合報)之類的話語 相互攻擊。廝殺的結果,雙雙落敗, 國民黨不但失去執政權,還走向分裂的局面。敗選者所另組的政黨,也成了泡沫政黨。四年之後的 2004 年的總統選舉,先前落選的兩人雖握手言和,相約攜手合作,還組成「雙人配」,但因四年前不擇手段的相互攻擊而失去民心,還是以落選的結局收場,由民進黨繼續執政。
如此的下場,和大家都耳熟能詳的 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意為:「 蚌張殼晒太陽,鷸想啄它,蚌為求保護,乃以穀鉗住鷸的嘴。正當雙方僵持不下時,路過的漁翁,不費吹灰之力,如探囊取物般,輕易的將兩者捕獲。 」 此一故事,曾被蘇代拿來引用,而平息一場戰爭。話說:戰國時期,燕趙兩國交惡,常互相攻擊,導致民不聊生。一次,趙國準備出兵攻打燕國,蘇代見情勢不妙,乃挺身幫助燕國。蘇代前去趙國,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故事提醒趙王,並力勸趙王取消攻燕計畫,因秦國正虎視眈眈的等著併吞燕趙兩國。趙王幾經思考,深覺有理,於是取消攻打燕國的計劃。)全然相同,實在值得我們警惕。 倘若當時,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敗選者, 能先謙卑屈就,以退為進,配搭參選,國民黨不但有可能贏得 2000 年的總統 大選,那位處心積慮想當總統的初選敗選者,極可能有機會成為台灣的總統。
2010 年 11 月 27 日 ,台灣新五都市長選舉,民進黨在大高雄地區舉行初選時,亦有敗選者不服輸,執意脫黨參選的情形發生。民進黨雖極力溝通, 雙方也曾經過多次的協商,甚至提出這一任,讓初選的獲勝者出馬競選,年紀較輕的敗選者屈就一下,先擔任副手,待日後再代表民進黨競選大高雄市長。 但這樣的條件,卻不被敗選者所接受。雙方在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兩人由民主運動所建立起來的革命情感,一夕之間,竟告瓦解。競選期間,還出現攻擊的言語和文宣,讓人感嘆不已!
選舉結果,初選的勝選者大獲全勝,執意參選的敗選者嚴重落敗,而使得許多人對他的自以為是,感到相當的惋惜!直呼,他的政治生命,有可能因此結束。當我和幾位政治人物談論選舉結果,並對他發出惋惜之聲時,有位深綠的人士,卻有感而發的道出:「不必為他感到惋惜,這是他自找的!
原本可享受到當選的榮耀,卻因為他的驕傲、自以為是,不知以退為進的道理,才會落選,這樣的結果,可說早在意料之中,一點都不可惜!甚至可以說「死好」 ( 活該 )! 」是的,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除了人性的軟弱與敗選者的個性使然之外,落敗者不知「尊與卑」的功課,實在是最主要的因素。
• 尊由卑起
我曾讀過一首佚名打油詩,讀完之後,深受感動,詩詞內容如此寫道: 「人生只是一盤棋,人人代表一只棋,做將做士無了時,只有城堡內等死,小卒過河衝城堡,小卒也會變英雄。車卒直衝炮飛山,馬來走日象走田,甘願做卒不做將,老二哲學卡實在,若要部屬來保護,只是等死無了時。」或許,這一首 打油 詩乃在於訴說為官者的苦處與不便,心中也充滿著許多不為人知的限制與無奈。人只要謙卑為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展現出來的貢獻,並不亞於站在高位的為官者。是的,人要享「尊」,若不先從「卑」開始,不但無法受到他人的肯定,還會在不知民間疾苦的情況下被唾棄,一切終將成為枉然!
聖經如此告訴我們: 「祂必按公平引領謙卑人,將祂的道教訓他們。凡 遵守祂的約和他法度的人,耶和華都以慈愛誠實待他。」(詩篇二十五篇 9 節)又說:「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詩篇三十七篇 11 節) 亦云: 「 祂譏誚那好譏誚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智慧人必承受尊榮;愚昧人高升也成為羞辱。」(箴言三章 34-35 節)再者,耶穌在八福的教訓 中乃明白指出:「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五章 3 節) 還有,「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四章 6 節 b )可見,要得著尊榮,還是須要有一顆謙卑的心,並從謙讓,且願意服事他人開始。
希臘裔、奧地利籍,個性幽默開朗,活躍於音樂舞台上長達七十年,被世人譽為二十世紀最為傑出的樂團指揮家,且享有「指揮帝王」美譽之稱的卡拉揚 (Karajan Herbert Von.1908-1989) ,其所指揮的樂團以準確、客觀著稱,世人對他的評價極高。卡拉揚曾指揮過奧地利、德國柏林、英國倫敦、 美國紐約等著名的愛樂交響樂團,特別和德國的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三十四年 ( 1955-1989 ) 的合作關係。值得一提的是,長久以來,奧地利的 維也納愛 樂交響樂團,每年 元旦當天, 都會舉行新年音樂會,且由固定的指揮家帶領演出。 1986 年,維也納愛樂樂團投票決定廢除新年音樂會的常任指揮。此後,每年將聘請不同的指揮家擔任新年音樂會的指揮。 隔年, 卡拉揚被推 為新年音樂會 指揮,指揮了 1987 年 1 月 1 日 年的新年音樂會。這一天的音樂會,是 卡拉揚生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當時的演出,還被實況轉播到全世界各地,而深受好評。
生前,記者曾問卡拉揚一個問題:「交響樂團最難演奏的位置在哪裡?」卡拉揚回答說:「第二小提琴手!」「為何如此?」記者繼續追問,卡拉揚解釋道:「因我可以找到一堆傑出的第一小提琴手,但要找到一位願意擔任第二小提琴手,而心中又充滿熱情的人卻相當困難,一個樂團若沒有第二小提琴手,根本不會有和諧的音樂產生。」卡拉揚所說的第二小提琴手,實可比擬為「謙卑順服」與「和諧」的道理。因沒有第二小提琴,也就沒辦法襯托出第一小提琴的美。足見,第二小提琴在樂團當中,不但有著「補缺性」( supplementary character )的重要功能,更扮演著「神秘的合一」( mysterious union )與「和聲」 (harmony) 不可或缺的角色。
前哈佛大學教授 Henry Neuwer 以逆向思考方式力倡「往下爬」的人生觀, 其主張與傳統觀念「人往高處爬」的說法迥然不同。 Henry Neuwer 認為 : 「人人都想在各方面往上爬,力爭上游,但我們也要時時學習『往下爬』退下來去服事看來是卑賤的工作。」雖個人的境遇與立場不盡相同,然從他的理念中,卻提供我們學習「謙卑」來「榮神益人」的功課,實值得我們省思。
結語:
被譽為「非洲之父」,以人道精神著稱,曾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二十世紀劃時代偉人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說過:「只有那些能在每一種工作上發現價值,並能帶著充份責任感奉獻自己的人,才有資格以特殊的工作為目標,而放棄自然命定的工作。只有那些把自己的意圖看成當然的事,而非超凡之事,且不具英雄主義的思想,又懂得以適度的熱情去盡義務的人,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精神的冒險者。世上沒有所謂的行動英雄 ,只有克制自己和忍受痛苦的英雄。」 – (摘錄自《史懷哲智慧語珠》 ( The Thoughts of Albert Schweitzer )
是的,謙卑不只直接影響自身的禍福,也間接影響人類的苦樂。人類歷史上最謙卑的人是耶穌基督,祂是一位由卑至尊的救主,我們當好好思想祂,等待祂的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