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箴言2:4;路加福音12:34
前不久(2002/7)在台北市戒備最森嚴的總統府博愛特區傳出有人挖到黃金的消息,只是各方面的人員都不願意證實。它確實的位置據說在東吳大學城區部旁邊,傳說有人挖到30多公斤的黃金磚,市價約1億7千多萬新台幣。這個消息讓許多人瞪大了眼睛,他們肯定其中必要更多的寶藏。若傳言是真的,該區域底下藏有日軍留下的九十箱黃金,價值約四十億台幣。
「寶藏」是一個令人心醉的東西,是人們可以放棄一切去尋求的東西。當耶穌提到天國時,他也是使用寶藏的比喻:「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裏,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太13:44)。人們寧可放棄一切,只為了擁有那稱為「寶藏」的東西。
一、台灣的寶藏傳說
聖經《箴言》曾形容人們尋找「智慧」的迫切態度,「尋找他,如尋找銀子,搜求他,如搜求隱藏的珍寶」(箴2:4)。雖然,「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比珍珠(或作:紅寶石)寶貴;你一切所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箴3:14)。但是,許多台灣人對於尋找「銀子」與「隱藏的珍寶」,可能比尋找「智慧」更有興趣。
台灣許多的寶藏傳說,常常與日本有相當大的關係。許多尋寶的人都相信,在日本曾統治台灣幾十年的時間,曾留下一大堆寶藏。日本人因來不及帶走大批財物,只好將財物藏在台灣的某個地方,希望有一天可以再回來取走。有趣的是,在台灣光復後據說政府還頒訂「台灣省發掘打撈日人埋沉物資辦法」,接受民間申請,似乎官方也肯定這種寶藏傳說。後來,真的有人陸續向政府申請挖寶。
「寶藏」是個誘人的東西。民國七十二年左右,殺人魔王徐東志曾騙了一些人集資到金針山「挖寶」。事實上,金針山根本沒有寶藏。但當時的人們熱衷尋寶,有一些人信以為真,投資了很多錢給徐東志。後來,因投資人要求看挖寶現場下,只好誘騙這些人到山上他特製的大型鐵筒中,以瓦斯將所有人毒死。
民國五十五年,有裁縫師林番鏡等八人,前往台北縣五股鄉挖寶。他們表示曾從一名日本憲兵口中得到消息,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建造的防空洞與秘密倉庫中,有價值一千餘萬元的財寶及槍械等。後來,他們確實挖到一個「ㄅㄠˇ」,那是一座「碉堡」,並沒有傳說中的「財寶」。
民國五十三年,在高雄壽山曾有人挖出一個日據時代日軍的地下倉庫,裡面有一萬多發五吋砲彈以及軍用椰油,約值四百餘萬元新台幣。民國六十二年,高雄市「高家花園」重新改建,工人挖掘地基時,挖出了一個瓦罈,裡頭裝著日本龍銀,當時市價新台幣一百多萬元。後來,四名工人看到自己挖到了寶藏,紛紛地把龍銀放在口袋裡就逃跑了。
雖然大部份的尋寶行動常常一無所獲,然而,許多人仍是樂此不疲。帶著盼望尋找夢想中的寶藏。難怪耶穌面對門徒講解真理時,他說:「你們的財寶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在那裏」(路12:34)。人們尋找寶藏的心思與行動,也促使我們思考一個人生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我們一生最終的追求?」「我們憑藉著什麼尋找人生的寶藏?」
二、屬於你的藏寶圖
有一天到書局看書,按著以前的習慣總是從書局推薦的新書看起。大致地瀏覽書架上的書,同樣是受推薦的書,但有些書根本不會想要拿起翻閱。有一本書被放在我熟悉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旁邊,封面標著「台灣版《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它的書名是《星空下飛翔的教授:翁景民教授最後的197天》。我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因為,我所知道的翁景民教授是很年輕的,又有活力的。我對翁景民教授並不十分認識,但聽過他見證的一卷錄音帶,是有關他的如何擺地攤賺取學費的過程。以及他在美國讀博士班時,「有人」如何陪他讀經,帶領他信主的過程。他的講話十分風趣,而見證的內容也讓我很感動。突然在書本上看見他的死訊,讓我覺得很突然,也很難接受。
翁景民教授曾是台大管理學院票選出的最佳教師,也曾當選十大傑出青年。窮苦出身的他,雖從貧苦環境一路努力至頂尖學術殿堂,但鄉下孩子的純真個性始終不變。2001 年9月,翁教授被檢驗出罹患了「肺腺癌」第四期,這個突來的噩耗令他身邊的同事、朋友、學生和親人,都難以接受。翁教授卻始終對自己和上帝充滿信心,努力地復健、治療,繼續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命,在病中,也不忘安慰、鼓舞別人。
這本書是由張文亮教授,在翁教授患病之後,每次前往探訪他時所寫下的31篇代禱信集結而成。
書中,張文亮教授(2002)形容翁景民教授身上藏著一張「寶藏圖」。翁教授是在美國讀書時信主的,一回來就接任學生團契輔導,但當時他對聖經的概念是很模糊的。甚至連聖經書卷的名稱都還很陌生,有一次參加學生的查經班,當時是查考《士師記》,學生們看著他們的新輔導,居然還得去翻閱前面的目錄才找得到它的位置,真是不可思議。後來,他與張教授分享那次尷尬的經驗,他承認自己的不足,他說:「當我聽到《士師記》時,我以為是日本的鈴木機車(SUZUKI)」。但張教授始終相信,給翁教授這張藏寶圖的上帝,會指引他如何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翁教授愈來愈忙,愈來愈有名氣。然而,傳福音始終是他最大的負擔,即使再忙,每週固定的學生查經,仍是他所看重的。就算在病床上,仍思念著許多未信主的學生,當他在與張教授談話時,他說:「我曾求神給我十萬個學生的靈魂。」然後看著張教授和他手上的筆,又說:「文亮,把這句寫下來,我至今仍求神給我十萬個學生的靈魂。」
張文亮教授在文中這麼說:「我知道他在眾人看不見的角落,會打開他的寶藏圖,檢查前往最終寶藏之前,所需經過的路。我也有一張寶藏圖,只是我們圖上所畫的路不大一樣。」
我也相信你我都有各自的寶藏圖,只是有人還沒發現屬於自己的那張寶藏圖,有人看見了自己的圖,卻不明白路該往哪裡走!這寶藏圖是指示你通往上帝國度之路,在路途中,有些事是你必須完成的,然後才能使你能尋找到生命最大的寶藏。如同先知以賽亞所說:「你一生一世必得安穩,有豐盛的救恩,並智慧和知識;你以敬畏耶和華為至寶」(賽33:6)。「敬畏耶和華」才能明白寶藏圖的意義,這是你的寶藏圖中,「最大的線索」。
三、完成你的使命
洛杉磯時報曾有一篇文章,談到如何利用50元美金傳播希望與愛的故事。在印第安那州的一間教會,有一天收到無名氏寄來的五十個信封,每個信封裡有50元美金,指名將這些信封交給教會中願意幫助人的會友,請他們把這50元用在他們認為最值得的地方。
許多志願者在拿到信封後,必須花上好幾週的時間,思考如何把這50元花在最值得的地方。許多人開始在街道上注意來往的行人,尋找需要幫助的人。有些會友則開始關注鄰居,將50元送給其中最需要的人。
有人把50元,從門縫中送進了單親的媽媽;有人把50元,送給醫院的病人家屬;有人把50元給了流浪漢;有人招待低收入的家庭出去玩。後來他們發現,提供這五十個信封的捐獻者對會友的充分信任,以及會友們出於自己是「受託者」的責任感,使他們的心比以前柔軟,對人更有感情,也體會助人的快樂與必要性。
對「受託者」而言,「50元」可能只是小小的使命。但這些會友們,也都能忠於所託,完成使命。上帝也將每個人的使命,按著祂的意思,分給各人。你可以不理會它,但你更可以謹慎地忠於所託,完成你生命途中的重要任務。我想,小小的50元,都可以帶來許多令人欣喜的變化;我們用心的付出必能帶來更大的效果。
1992年翁景民教授曾受企業界邀請,他第一次在演講中談起他的信仰,被台下的人大聲抗議,甚至人身攻擊。後來,他並沒有放棄,1995年再受邀演講時,他有了預備,這次台下哭成一團。因此,他一直都記得,以企業管理的方式傳福音是他的使命。希望你也能看出神所託付你的使命,並完成它,大步邁向寶藏之處。
保羅曾深深地體會:「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7-8)。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個「尋寶的人」,當我們發現了寶藏,我們會不顧一切地勇往直前。並依著圖上的指示,一一完成每一件事。每個人都有上帝為他預備的一份「寶藏圖」,它的終點是「上帝」,它的寶貝是「耶穌基督」,它的過程中有神所賦與的各項使命,也是到達終點前所需完成的。願我們能成為一個快樂又充滿希望的「尋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