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約伯記二十二章 21-23 節; 約翰福音十六章 33 節;羅馬書十五章 13 節
日期: 2012.9.2. (胡忠銘牧師講於德生教會 -GOOD TV 錄影)
引言:
主耶穌為完成救贖大業,被釘十架之前,曾 應許 跟隨祂的人說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 約翰福音十四章 27 節 a )。復活之後,對前來探墓的婦女, 及因害怕而聚集的門徒,耶穌同樣以「願你們平安!」(馬太福音二十八章 9 節 b 、約翰福音二十章 19 、 21 節 b )作為祂對眾人的應許與祝福的見面之語。 可知,「平安」是耶穌帶給人類最為寶貴的禮物和賜福。
耶穌為何要「贈送」平安給相信祂的人?乃「平安」是人活在世上不可或缺,也最為重要的基本要素。因沒有平安,心靈便會憂傷,使得骨頭枯乾,而難以度日;有平安,喜樂便會隨之而來,勝過逆境所產生的綑綁。這樣的對比,從箴言十七章 22 節所載之經文:「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 枯乾。」可以見著。的確,人若欠缺平安,不但心靈會出現問題,連身體狀況也會受到影響。若是如此,人生在世,將會活得非常痛苦。
基於此,身為牧師,若有人問我:「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什麼?」時,我都會以「平安」這兩個字作為答案。因人若缺乏「平安」,便難以享有喜樂;沒有喜樂,生活也就無法過得坦然和自在,遑論能夠活出人生的盼望!
一、 不安與禁忌
曾有人在收到好友的訃文時,體認到「平安」的重要,乃有感而發的道出:「平安就是福、平穩就是喜、平凡就是樂」這一句感言。亦有人在下筆為文,訴說平安的意義時,創作出下列 這段詩詞 :「平安是 福 , 平和得福,平靜有福,平順聚福,平實顯福,平步升福,平淡見福,平衡滿福,平穩保福,平生幸福。」看過的人,無不深受感動。
前面兩位詩詞的作者,會不約而同的訴說出如此膾炙人口的詩,想必他們已深刻的感受到,在人的一生中,「平安」的重要與不可或缺。
當我看到這些感言時,正是天秤颱風來襲,蘭嶼和恆春地區受創嚴重,居民苦不堪言的時候,所以對上述兩段詩詞印象特別深刻。颱風過後,台灣有一架偵照機從台北起飛,前往東部執行空拍任務時,突然於花蓮、高雄與台東交界處的山區失聯。經過搜尋,原本,從救難隊的空拍影像中,發現失事飛機的機體還算完好,三位飛行員生還的機會應該相當大。無奈的是,當搜救隊伍抵達墜機現場時,三位機組員早已氣絕身亡。消息傳出,看到罹難飛行員家屬傷心欲絕的情景,真教人為之鼻酸!
當風災與空難意外發生時,又恰巧適逢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民眾紛紛前往大賣場採買祭拜用品,作為中元節「孝敬」從鬼門關出來放風的好兄弟之供品。目睹大批民眾到大賣場購買祭品,只為拜拜求得心安的情景,更加讓人感受到,不安與憂慮的情況,似乎充滿著台灣社會。
雖過去的台灣,曾經歷過好長一段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時日,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所求,如有不遂,常會歸咎於天譴或鬼神的捉弄,加上戰亂與民生 物質的缺乏,民間遂而產生略帶有缺乏安全感意味的見面用語-「呷飽未?」。 如今,隨著物質的豐富,以及外來文化影響之故,台灣已較少人以「呷飽未?」 作為相互請安之用,然這並非表示,在人民的心中,就會因著豐衣足食而「平安無代誌」,在一般的日常生活裡,還是充滿著許多不安的禁忌,舉凡居家、年節、祭祀、婚喪喜慶等,可謂比比皆是,且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儘管台灣早在社會變遷,情勢轉移之下,許多舊俗和禁忌已不合乎今日 之世,加上教育普及、科學昌明,社會也較過去開明,人民早已認清禁忌 背後的真相和事實,但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有拜有保庇,沒拜有代誌」、「新例沒設,舊例不滅」的心態下,仍受到那長久以來,揮之不去的禁忌所綑綁,導致心靈不安的情形依然如故。從多得難以勝數的民間禁忌顯示出,台灣人的內心裡面,著實充滿著諸多的不安。順便藉此列舉幾項,供作參考:
◎ 忌用「空心」的水果和蔬菜祭拜神明,因「空心」即無誠心之意。
◎ 忌用蕃石榴和蕃茄祭拜神明,因這兩種水果籽多且硬,難以消化,以之祭拜,對神明不敬。
◎ 吃飯時,不能將筷子直立插於飯碗中,這樣作,宛如祭拜亡者的腳尾飯。
◎ 醫院、飯店等場所忌有四樓,因為「四」和閩南話的「死」同音。
◎ 婚嫁儀式忌生肖屬虎的人觀禮,因虎會傷人,將導致夫妻不合或日後不孕。
◎ 孕婦不能觀看棺柩封釘和喪葬行列及入土儀式,也不可吃喪家的食物或使用喪家毛巾,以免沖煞,傷及胎兒。
◎ 忌在「戶碇」(門檻)上站立,否則會觸犯戶碇神,而災厄臨身。
◎ 避免送「 手帕和毛巾」,此乃意謂「拭淚」,唯獨喪家可送。
◎ 避免送「 梨」,因代表「分離」;探病時可送,因可「離病」。
◎ 避免送「 鞋」,因鞋子意謂「遠別」。
◎ 避免送「 傘」,因雨傘意謂「分散」。
◎ 避免送「 草蓆」,因 「 草蓆」意謂「裹屍」。
除此之外,每逢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來臨時,禁忌特別多,除了要稱孤魂野鬼為「好兄弟」外,還要「辦桌」宴請它們,以示討好和慰勞。不 僅如此,還得準備臉盆、水、毛巾、牙刷、牙膏、牙籤、口紅等,讓「好兄弟」飽餐一頓之後,能夠梳洗和化妝一番,以免群聚享用美食之後的「好兄弟」因無從盥洗,而賴著不走,進門來「勾勾纏」。
鮮的是,鬼月來臨時,民俗學者藉機表示,古時候的中元普渡,只有薑、鹽,以及空心菜三樣經典物品,其分別代表了山珍、海味,以及無心留客,吃完請走的意思。民俗學者續而又提醒那些懼怕「好兄弟」,非得透過設宴款待好兄弟來趨吉避凶不可的信眾也當注意,供桌上勿擺出香蕉、李子、梨子這三種水果,因這三種水果合起來的諧音,正好是「招(香蕉)你(李子)來(梨子)」。還有,鳳梨之類的水果,也不能拿出來宴請好兄弟,以免孤魂野鬼「旺旺來」,果真拜之,家中的孤魂野鬼必會因為你的「招你來旺」,而滿屋子是鬼,又在「請鬼容易,送鬼難」的情況下,被鬼纏繞而不得安寧。 有鑑於此,現代中元普渡最夯的貨品,乃以兒童的零食「乖乖」莫屬。「乖乖」會 異軍突起 , 最主要的原因,乃期盼孤魂野鬼在享受「乖乖」之後,能夠乖乖,不要嚇人。就連在科學園區上班的科技新貴,也在電腦上面放置「綠色乖乖」,希望電腦能夠乖乖,不要當機。難怪每逢七月,綠色包裝的乖乖生意特別好,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缺貨情形,讓人看了,真是啼笑皆非!
事實上,無論信眾所擺的東西是什麼,或用何種儀式供奉好兄弟,為的, 只是求得一個心安。然而,從上述這些祭拜的舉動和在供桌上所擺的物品看來,許多信眾,顯然只是「拿香跟拜」,並不瞭解鬼月的典故和民俗意義,亦不明白「平安」與「心誠則靈」的真諦。
二、主賜平安
世上人類見面的請安之語,可謂包羅萬象,其中,以英語係國家的「你好嗎?」( How are you? )及「很高興見到你!」 (Nice to meet you ! ) 最為普遍。英語係國家雖和台灣人見面時的請安之語-「呷飽未?」,有著些許的不同,然同樣都是在對請安對象的心靈是否平安?物質是否溫飽?表示關心之意。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那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基督徒見面時,幾乎都會用「平安」作為請安之語。
基督徒會以「平安」作為和他人見面的請安之語,如引言所述,乃基於主耶穌受釘之前,所下的 應許:「我留下平安給你們!」 以及 復活之後,向探墳墓的人,以及門徒所說的第一句祝福之語:「願你們平安!」最主要的,還是主耶穌 吩咐門徒外出傳福音時,應有的作為。耶穌囑咐說:「無論進哪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那裏若有當得平安的人,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不然,就歸與你們了。」(路加福音十章 5-6 節)
耶穌會提出這樣的指示,乃接待客旅是猶太人的傳統美德,而外出傳揚主道的人更應受到接待。所以,耶穌吩咐門徒履行福音的任務時,得要能夠 符合猶太人互道平安的習俗,同時表達從上帝而來的賜福,為主人家祈求平安。 然若主人家不接受,那平安的賜福將歸與你。足見,「平安」無論是對於他人,乃至對於自己,都同等重要,都是人人想要得到的。
是的,人都渴望在生活上有平安,不想有事故或意外發生。還有,人們也都盼望在逆境中有平安,不被挑戰擊倒,使得心靈受到創傷。再者,人人亦希望在生病和 離世時有平安,肉體不至於受到痛苦與折磨。然 信了主,且 又信仰虔誠的人,就不會遭遇苦難?凡事盡都能順利如意、平安無事嗎?並非如此,屬上帝的子民,和他人一樣,也都會遭遇到逆境、病痛、死亡 等人生的風浪,連耶穌也沒有應許我們凡事盡都平安如意,只要是人,同樣 都會遭遇各種苦難。如此的忠告,從耶穌升天之前,所給予人們的應許: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約翰十六章 33 節 )得以瞭解。然而, 當耶穌在下此應許之前,祂乃先行給了我們這樣的鼓勵與勸勉:「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約翰十四章 27 節)
從主耶穌所留下的應許得以瞭解,祂將自己的平安賜給我們,且祂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此乃表示,祂所賜的「平安」,是積極且永恆的,縱使面對患難,也能勝過。不似世人所說的「平安」,是消極且暫時性的,只為使人避禍、消災解厄、忘憂,宛如那暫時性的心理麻醉劑而已。
耶穌給予人類積極與永恆的見證,從 單國璽神父罹患肺腺癌之後,所寫的《 生命告別之旅 》這本書當中,所敘述的這段話:「 在得了絕症之後,我便把「肺腺癌」交給醫師,將調養交給自己,將末期肺腺癌交給安寧療護,把遺體交還大地,將信仰財寶留給心愛的朋友,將靈魂交給天主……。 宗教信仰,使我的心理很快調適;使許多人認為的大災禍,變成了天主的大恩惠與祝福;使許多人認為的奪命惡魔變成了我的第二位護守天使和旅伴。 ……信仰能化恐懼為勇氣和愛。『愛在生命的轉彎處』,使我不會消沉無奈,反而使我看到人生最後一段旅程中的光明與希望。愛能夠轉變恐懼與痛苦,成為勇氣與快樂,正如大文豪聖奧斯定所說:『哪裡有愛,哪裡就沒有痛苦,即使有痛苦,痛苦也是甘甜的!』 」 可以看到耶穌 賜下「平安」 的美好見證。
三、恩典與信行合一享平安
「平安」是上帝的恩惠與賞賜,人人都想得著,難怪保羅在寫給教會和 個人的書信中,幾乎都會以平安的祝福作為開始,也會以平安作為結束。諸如: 哥林多前書一章 3 節:「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 歸與你們。」加拉太書一章 3 節:「願恩惠、平安從父神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歸與你們!」以弗所書一章 2 節:「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等。除此之外,就連一般的書信,如彼得後書一章 2 節: 「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多多地加給你們。」腓利門書一章 3 節:「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甚至是啟示錄,也都有同樣的請安與賜福:「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裏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啟示錄一章 5 節)可知,「平安」是耶穌給予人們最大的恩典與福份。
縱使主耶穌已經給了信靠祂的人,將賜與他們平安的保證,然還是有人得不到平安。當然,人得不到平安的因素,不外乎 犯罪、離開主、 心存疑慮、仇恨 等,其中尤以「犯罪」為甚。 畢竟,信主受洗的人,對於罪惡還是無法免疫,唯獨信行合一,才能避免。 撇開 心存疑慮、 離開主與仇恨等議題不談,光是犯罪,就會足以讓人心神不寧、猶如行屍走肉、毫無盼望與前途可言了。
上帝曾經藉著先知以賽亞的口中道出:「惡人必不得平安!」(以賽亞書四十八章 22 節 b )的訓示。基本上,因犯罪而得不到平安的結果,從 亞當和 夏娃犯罪之後,所顯露出來不安的行為得以看出,犯罪之人不但會心虛、失去純真、無顏見人,還會推卸責任,更不敢面見上帝。
( 1 )失去純真。(見創世記三章 7 節:「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
( 2 )害怕見神。(見創世記三章 8-10 節:「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 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裏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裏』?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
( 3 )推卸責任。(見創世記三章 11-13 節:「耶和華說:『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那人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耶和華神對女人說:『你作的是甚麼事呢?』女人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
最近的台灣社會,諸多因為貪污、淫照、酒駕等罪行,受到人民唾棄,被羈押在看守所,等候法院判決的人,出庭應訊時,會用衣服或文件遮臉和手銬,深怕攝影鏡頭拍到他們的糗態,此舉,已赤裸裸的呈現出,他們犯罪之後,如同亞當和夏娃一樣,出現那內心不安、羞於見人、愧對社會、愧對國家,甚至愧對他們所信奉的神。
究竟我們如何依靠上帝,勝過逆境和罪惡的綑綁,享受真正的平安?以利對約伯的勸誡,給了我們非常明確的忠告 :「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 福氣也必臨到你。你當領受他口中的教訓,將 祂 的言語存在心裏。你若歸向全能者,從你帳棚中遠除不義,就必得建立。」(約伯記二十二章 21-23 節) 詩篇的詩人也給了我們清楚的答案:「我要聽神耶和華所說的話,因為祂必 應許將平安賜給祂的百姓,祂的聖民;他們卻不可再轉去妄行。」(詩篇 八十五篇 8 節)保羅在致羅馬教會的書信中,亦給了我們肯定的指示與盼望:「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十五章 13 節)。
結語:
總之,人要得著真正的平安,必須勝過 罪惡的綑綁、勝過患難的壓制、勝過仇恨的纏絆、勝過死亡的威脅 ,加上信行合一,才能實現。如此的應允與教導,除了上述所提的經文外, 約伯聽到 以利對他的勸誡 ,遵行此訓 之後 ,所得到的真平安與加倍的福份之信仰體驗,正是最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