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哥林多前書三1-17節
壹、前言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經度、緯度之別,方向有東西南北之分。所以若沒有航海圖,那如何航海?可能需要東張西望努力尋找能到達目的地的方向或星宿;若沒有建築藍圖,怎能蓋房子?可能需要比手畫腳、天花亂墜告訴營建商你心目中建築的結構與長相;因此人若要出遠門,必先查看地圖與參考書籍,必先建立最適合之路線的藍圖;房屋要裝潢,則先將構想與需求交代清楚。
所以透過大自然以及人類自己,應該不難體會上帝創造的奧秘是經過週詳的計劃。既是這樣,上帝對教會的心意和計劃是怎樣的呢?上帝希望我們如何來完成這項榮耀的工程呢?
每一間教會都有一個共同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別無根基(林前3:11)。無論是「最大」的教會或「最小」的教會、「最好」的教會或「最壞」的教會,只要是真正的教會,都有一個已經立好的、完全同樣的根基;這點是毫無差別的。但是教會的差別就在於在這根基上各人如何建造。保羅說:「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林前3:10)教會都有同一個根基、同一位上帝、同一位主、同一位聖靈、同一個使命,但不同教會的表現卻有極大的差別。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乎「怎樣在上面建造」。「怎樣照著上帝所策劃的藍圖去建造!」是教會能否增長的關鍵所在。
使徒保羅說:『這火要試驗個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保羅又告訴我們工程存得住的要訣是建立在正確的根基上:『只是個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以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所以我們在意屬靈生命要用金、銀、寶石、草木,禾楷哪一種材料來建造呢? |
加拿大證道浸信會美麗徑堂以樹來比喻上帝所賜生命成長的藍圖,其中說到一個觀念,就是樹的成長特性–向下紮根、往上結果(賽37:31),這個教導將基督徒成長的特性顯露來,也就是:
向下紮根 – 有穩健的根基security
往上結果 – 生命的豐盛prosperity
因此自然的生命流露:就有如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太7:17-18),生命的質素,是無法遮掩,有生命的樹,自然會成長、結果。
貳、本論
一、回想過往-起初的藍圖
過去三十九年的時間,德生教會蒙上帝豐富的恩典,在歷任忠心牧者的領導與牧養,和全體同工的全力配搭事奉下,已為本教會的組織架構及聖工發展,奠定良好又穩固的基礎。因為教會有持續成長,也看見有成長的空間,並體會到我們的不足,所以更需主上帝的帶領與保守。
那麼在這樣的優良體質下,到底什麼是德生教會起初的藍圖?或許我們在座有一部份兄姊不是起創者,但沒有關係,可以一起思考當初藍圖的內容,並且了解是什麼動力在推動我們的教會?衛行光弟兄在1997年的『基督使者協會』一書中,將自己從『直奔標竿』所得的領受做整理,我覺得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面向,幫助我們思考。他整理出以下幾點:
1.由傳統推動的教會
在此類教會裡最常聽到的是「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其目標就是使過去「永垂不朽」,改變總是被看作不好與反對,僵化被視為友好與穩定。這些教會常被規則、條例,及儀式所束縛。因此一些教會甚至為了堅持傳統而把上帝的旨意都放在次要,無視上帝、無視自己,只有「獨一真」的傳統。
2.由人物推動的教會
這個對象可能是牧師,也可能是在教會很有影響力的平信徒領袖。由人物所推動的教會,一個明顯的問題是,教會的活動都取決於領導人的背景、需要、不安全感,而不是尋求上帝的旨意或眾人的需要;另一個問題是,當領導人離開或去世,教會群龍無首,就陷入僵局。
3.由財力推動的教會
這類的教會總是在想:「這要花多少錢﹖」,他們熱衷於討論每一事工、每一細項的預算。一個健康的教會,是應該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及正常的金錢流動,但更重要的是,上帝要教會做什麼﹖上帝到底要教會做什麼﹖有許多的教會起初都是由信心推動的教會,後來就變成財力推動的教會。
4.由建築物推動的教會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說:「我們塑造建築物,然後建築物塑造我們。」教會往往急於想要一棟美好的建築物,而花費超過自己能力所及,於是教會實際的事工受到影響。另外一些情形是:教會容讓建築物限制了將來的增長,使組織挾制有機體的成長。
5.由特別事件推動的教會
如果觀察這類教會的行事曆,可能會有一種印象,就是教會的目標好像是要使每個人保持忙碌。一週裡,每天都有事工在進行,每次一個大型活動結束,緊接著就開始下一個。教會舉辦許多的活動,卻不見得有目標;可能很忙碌,卻不見得有果效。在特別事件導向的教會,出席率成為衡量忠心和成熟與否的唯一標準。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讓聚會取代了事工,而成為信徒的基本活動。
德生教會的初始藍圖是何種呢?或是混合體?或是隨著主的心意,已經更新而變化了呢!
二、檢視當下-不變的藍圖?
若是我們教會當初建造的藍圖是愛心與信心,那當今就要看有持續否?有許多人在問路或問教會時,常聽別人回答說:「在某某廟的對面、旁邊,或是哪個麥當勞的對面」。或是也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假如你附近的教會被拆了,請問你有什麼感覺?」他們的感覺,大概不會比拆除附近的兒童樂園或者一棟購物中心來得強烈吧!
現在的教會對社會陌生的,包括在文化上,資訊上,政治上,經濟上,生活上等都是如此。甚至我們自己也因此產生了兩種的角色,可以在社區和教會之間往來。
如何建立一個不與社區分割的教會?如何讓教會可以被社區接納。今天一些開始社區關懷的教會,仍用封閉的心思和有動機性的來接觸社區、社會。至少,我們可否擺脫”得”的動機;轉換成為”愛”的動機。”愛”不是要得,乃是要給。由其這次面對SARS的衝擊,我們應該思考可以做什麼?
三、展望未來-需要怎樣的藍圖?
台北衛理堂對於他們自己未來的發展,透過從初代教會安提阿教會特色的學習,進而來建立全功能的現代宣教基地:
一、 敬拜中心:個人與上帝間縱向親密的關係,透過主日崇拜來敬拜上帝、親近上帝、認識上帝
、回應上帝、經歷上帝、事奉上帝及享受上帝。
二、 團契中心:橫向肢體間愛的聯繫,每一肢體都有靈友,彼此扶持、勉勵、代禱、服事與建造
。
三、 關愛中心:基督徒的愛不能對內保留,應向外延伸至鄰里及市區居民,用行動來見證上帝的
大愛。
四、 教導中心:真道與生命結合,信仰與生活結合,注重全年齡全人的發展教育。
五、 訓練中心:個人的屬靈恩賜與生命,藉著事奉被肯定及發揮,並操練成為基督的精兵。
六、 服務中心:運用教會內部的人力與資源,結合政府與民間的資源,協助解決社會難題,造福
廣大的人群。
七、 宣教中心:使萬民作主的門徒,裝備宣教人才,共同完成上帝所託付的大使命。
所以,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藍圖?「聖經」這本屬靈生命完全手冊,已經將藍圖都勾勒在其中,我們是否有用心去閱讀?細心去體察?放心去實踐?
參、結論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張文亮教授,在【回到起初】這本書提到「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用小明小華在造句,你們家的小孩卻用法拉第與歐姆在造句?」為此,我開始把一些我所知道的科學故事,寫出去……其實我常思索一句話:「如果要把事情看清楚,就應該要回到最初。」 |
我們起初的愛心與信心,對上帝的感動是否仍然沒改變,或是起初這樣的藍圖已被我們自己偷工減料、疏於維修與清潔了。我們建立在同一個根基-耶穌基督之上,但金、銀、寶石、草木,禾楷的建材卻是由我們自己去取捨。
德生教會的全體會友雖然來自不同背景、文化、語言,因上帝所託負,責無旁貸的上帝聖使命,服膺上帝的引導,同心合意的擺上自己,興旺福音。面對新世紀的來臨,願上帝重用德生教會每一個會友,也使德生是充滿生命活動力和影響力的教會,將福音傳到地極,免得白佔地土,能為主打那美好的勝仗。願上帝的名在德生教會及全地得著一切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