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以賽亞書42:3;希伯來書10:32-36
◎前言
生命的存在常伴隨著許多的「焦慮」,美國著名的神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在他的著作《生之勇氣》(The Courage To Be, 1952)中論述人類存在的三種焦慮,一是「命運與死亡的焦慮」;二是「空虛與無意義的焦慮」;三是「犯罪後被良心定罪的焦慮」。
「焦慮」是一種「不安」的狀態,它的影響卻是兩極化的。它可能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它大大地困擾人們的情緒,減低生命的行動力。然而,也可能使人為了消弭這種令人不快的感受,卻讓人產生一種改變現況的動力。
◎連體姊妹勇敢的抉擇
伊朗的連體姐妹拉丹(Laleh Bijani)和拉蕾(Ladan Bijani)如影隨形、緊密相連共度二十九個寒暑,但兩人的性格和生活習慣都大不相同。她們希望能夠不再過互相遷就的日子,追求各自不同的夢想。
在現實生活上,這對「形影不離」的姐妹無論在個性、愛好或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多不同。她們會為不同的事快樂,也不會同時頭痛或失眠。但是,她們必須互相遷就對方,適應彼此的生活方式,這使得她們難以追求自己的理想。
雖然姐妹倆都是法律系畢業生,但其實只有拉丹一人有興趣攻讀法律。因此,拉丹表示,如果能夠成功分體,她就能繼續深造;而拉蕾則希望能早日踏入社會,從事新聞工作。因此,雖然醫生表示手術的成功率只有50%,她們仍願意冒險一搏。
據報導,拉丹和拉蕾在新加坡醫療小組的醫生們在長達52小時的手術後,成功地將她們相連的頭顱分開,分別躺在兩張個別的手術床上,長達九十分鐘,這是她們二十九年以來首次能夠分床而睡。令人惋惜的是她們還來不及看到對方的臉,便因失血過多而去世。
拉丹和拉蕾,在伊朗語言中,分別代表著「雛菊」和「鬱金香」,隨著手術的失敗,這兩朵脆弱的花默默地凋零了。專程自印尼來新加坡為她們打氣的伊朗駐印尼大使米達,卻形容她們是「兩朵堅強的花,只會搖晃,卻不會倒下。」
他又說,失去她們,我們非常的傷心,但不能絕望,「她們是新加坡人民和伊朗人民之間的和平和友誼大使」,「也許這是天意,使她們連著一起來到這世界,又一起離去。雖然她們的挑戰失敗了,但她們心中的那股希望仍保留在人間。」
拉丹與拉蕾出生於羅拉斯伯,雙親現仍住在村中,生活貧窮。她們出生後受到德黑蘭一對富有的夫婦收養,在德黑蘭長大成人並完成學業。兩年前,她們與親生父母見面,一家人再度團聚。
喪禮當天,在這個小家庭土牆四週都掛上黑布,布上以帕西文和英文寫著悼念詞語。拉丹和拉蕾的家人,特別是母親、大姐和小弟,都已淚眼模糊,她們的父親則是依照傳統習俗,倒臥在墓穴裡,所有在場的人無不嚎啕大哭。首先放進墓穴的是拉蕾的棺木,約二十分鐘之後再放進拉丹,兩人彼此緊靠著。
伊朗總統哈塔米也送來電報表示哀悼,並呼籲全國「為她們兩人的勇氣、承擔與眾不同命運的毅力,以及她們追求更快樂未來的意志致敬」。總統顧問暨全國青年會會長黎巴迪呼籲將這對雙胞胎的生日訂為「希望日」。
在聖經中記載,大衛王要過世時,囑吩他兒子所羅門說:「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當剛強,作大丈夫,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 (王上2:1-3)。
拉丹和拉蕾的挑戰失敗了,這個事實讓每個關心的人都感到難過。雖然她們的生命結束了,但是,她們勇於挑戰的精神將永垂不朽,鼓舞人們勇於面對生命的挫折!
◎布農的精神
自從「布農部落」成立以來,我記得包含這次已是第四次造訪,但這次的旅程感受卻特別深刻。
我們禮拜六住進部落的客房,在部落咖啡屋喝過咖啡後,就等著下午兩點的原住民歌舞表演。這天,來參觀的遊客非常多,看台早已坐滿,人還是陸續湧入,很多人是站著看表演的。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原以為那是一種特別的音樂創作,原來那是族人們打獵前尋求「共鳴」的合音,祈求打獵豐收。而這個合一的共鳴,卻成了布農最驕傲的音樂成就。
此次第一天的行程還包括了參觀紅葉少棒紀念館、紅葉溫泉泡湯及享用布農風味的套餐。第二天,我們起了大早,準時參加了部落同工6:00的主日禮拜,感覺親切、自然。
禮拜後,我們開始園區的導覽,為我們介紹的是一位可愛的女生「芳如」,她不是原住民,卻投身原住民的關懷與部落的重建工作。她也不是基督徒,卻願為主所用,認同基督信仰的理念。兩天下來,我們被她的服務感動,我心裡有一個自私的想法,這麼好的人,不成為基督徒實在是可惜,真希望有一天她會成為一個基督徒。
芳如一一介紹園區的歷史及各項設施,並介紹原住民的藝術創作。其中,有兩個作品讓我很感動。在表演舞台的右側樹下,一個容易讓人遺忘的角落,有一個名為《殘垣》的作品,那是一個結合石雕與漂流木的創作。前一天,我們還在這裡照像,居然沒有發現它的牆角下有一個消瘦老人,蹲坐著,正吸著右手的大拇指,這一幕景像令人鼻酸。在作品說明的銅牌上寫著:
對我而言
祖先的智慧代代相傳 如層層堆砌的牆垣 偶而掃過我的視線中
破敗的牆 雖然飽經風雨和歲月的遺落 卻仍傲慢的屹立在荒蕪中
它曾孕育過我的生命也庇佑我長大
眼見的心痛 取代日日夜夜的牽掛
我想若自有像阿能看不見的眼睛 也許就好多了……
「殘垣」代表著文化的凋零與生活的困苦,蹲坐在牆角的老人,眼睛被塗黑了,他可能是瞎了,也代表了他看不見未來的盼望,也不想看見現在的苦難。老人的問題,在此表露無遺。因此,布農文教基金會,特別針對部落老人給予送餐服務,讓獨居老人得著基本的關懷。
另一個作品是一件大型鐵雕,作品中有兩個人一前一後共同扛著一支巨大的樑木。前者是一位長者,身著傳統服飾,腰際配刀,打赤腳,小腿顯得非常結實有力。後者,身著一般平地人服裝,腰間配的不是刀,而是一支「大哥大」,穿球鞋,顯得與前面的長者很不協調。這件作品的意義主要在指出原住民的現況,部落中,代間的斷層問題嚴重,只有年長者與年少者留在部落,青壯年都出外打拼,重建部落的重責大任,則落在老少的身上。因此,白牧師常常呼籲:「孩子們,回家吧!」藉以喚起族人回鄉,共同肩負部落重建的工作。
還記得第一次到布農部落時,這裡只有一間庇護工場和一個表演場,而今在白牧師和基金會同工及族人們的努力下,一個結合文化、藝術與休閒的美麗園區充滿自信與尊嚴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就像白牧師常說的:「以前,你們看到原住民會說:『哇考~番仔人來了。』但今天,你們會對我們有不一樣的看法。」從無到有,從凋零中重建,布農的精神展現了最大的勇氣。如同園區中央步道的兩塊石雕所寫的,源於聖經馬太福音12:19和以賽亞書42:3所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
◎結語
聖經希伯來書曾勉勵信徒與讀者:「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來10:35-36)。曾著有《新月集》、《漂鳥集》、《採思集》和《頌歌集》的作家,並身兼印度知名詩人、哲學家和藝術家各種身分的「印度詩哲」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我想用他的詩<生之勇氣>作為結語。
我不祈求從險境中得蔭蔽
但求無畏地面對它
我不哀求痛苦得止息
但求一個克服它的心志
我不期望在人生的戰場上有幫手
但求自己剛強壯膽
在焦慮中我不渴望被他人解救
但望自己有耐心去克服他
求您(上帝)不讓我懦弱到
安於您恩賜而得到的成就
只讓我失敗時
見到您拉住我的手
神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認為,真正的勇氣是不管人的生存裡有著何等的艱難與痛苦,我們對生命都是肯定的。「愛生命或許就是生之勇氣的最高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