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一章4-8節
壹、前言
我很喜歡在每個不同的季節,看見不同的樹種所開的花。前幾年在台南服事時,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因為都市景觀的美化與規劃,在不同的區域,種植一些代表性的行道樹,也因此可見到美麗的花朵,盛開綻放。例如:春天可以見到風鈴木,夏天可見鳳凰花、阿開,秋冬則有台灣欒樹開花、結蒴果之後顏色的變化。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的春天,黃風鈴木,開得很漂亮,除了在我上班途中的東門路上,可以看見之外,並在神學院旁的新樓醫院的停車場,也見到好幾棵的黃風鈴木,花況是那前後幾年中,最佳的一次。可惜的是,後來那幾棵樹,不知甚麼原因被截肢,只剩光禿的樹幹,要看見開花的盛況,可能還要經過好幾年。不僅如此,在台南氣象站旁,還可見到粉紅風鈴,每年的開花季,就會聚集為數不少喜愛攝影的人士,拍照留念。
每當看見這些行道樹,開出這麼漂亮的花朵之時,我的內心很受感動,也會在樹下駐足許久。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上主創造的奧秘,讓人們可以欣賞壯觀的山水景色與炫麗燦爛的花草樹木。另一方面,也可從當中,感受到生命的有限,當花開到極致之後,就進入凋零的階段,花開花謝,要再等到有如此的美景,只能待下一次的季節到來。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有綻放的時刻,也有消逝的時刻。上主要藉著祂的話語,提醒我們甚麼?告訴我們甚麼是我們該留心注意的事,還有甚麼事情,是會隨著光陰荏苒,消退而不再復見?還有,身為基督徒,我們存活在世上的責任,究竟是甚麼?
貳、本言
一、留視:上帝的公義與救恩
我們可以來想,有什麼事情會引起我們的留視?留視,就是會引起我們注意,讓我們把眼光聚集在某處,或是我們會豎起耳朵,留意傾聽的事。我們可以從我們感官的知覺,來處理、明白、理解,甚至詮釋,使我們能注意的事情。上主其實一直在告訴我們一些很重要的事,祂反覆呼籲我們,要專注留意,祂對我們的心意。
以賽亞書51:4-5,這兩節上主的話,就是上主對我們的呼籲,期待我們能將焦點從世界轉向祂。「我的民哪,要留心聽我,我的國啊,要向我側耳;因為訓誨必從我而出,我必使我的公理成為萬民之光。我的公義臨近,我的救恩發出。我的膀臂要審判萬民,眾海島都要等候我,倚賴我的膀臂。」
由上述的經文,我們得知,上帝的公義和祂的救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是我們從舊約聖經的角度,來理解兩者間的關係,就不得不提到,上帝藉由摩西,所頒布給人的律法。上主藉著律法,和以色列百姓立約,並要求他們的行為要能夠符合約的要求。我們都知道,立約雙方,是要站在平等、互惠的原則,才有辦法心甘情願地履行各項條約的內容。若是違約,就要按照雙方所訂下的條件與規則,提出相關的損失賠償。但是,上帝和我們立約,其實不是站在平等、互惠的立足點上,祂乃是一直吃虧、也願意吃虧。怎麼說呢?因為祂一直在寬容、饒恕人的悖逆與不順從,這其實表示,人是在雙方立約的這方面,一再地違約。人違約,上帝非但不提出賠償的要求,反倒還拿出賠償金,而且是極為寶貴的賠償,就是耶穌基督為我們,付上生命的代價,得以成全上主公義的要求,因為靠我們自己,無法符合上帝律法的要求。這就是上主顯明祂對我們的慈愛,這樣的救贖,其實是我們不配得到的恩典。
在上世紀,一位曾在印度駐軍的英國軍官,葛瑞夫(Peter Greave),因為在當地感染痲瘋病,只好被送回英國。回國時,已經呈現半盲、半癱瘓的狀態,被安置在由聖公會的姐妹,所管理的照護中心。這位失去工作,又無法被社會所接納的人,心中有許多的怨恨與苦毒。他想自殺,也嘗試各種的辦法,逃離中心,但都以失敗坐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根本沒有其他地方可去,沒有一個地方願意接納他。有一天他起床得特別早,就走到院子裡。他在院子裡聽到一陣,從中心裡面的教堂所傳出的聲音,他就隨著聲音進到教堂。在他模糊的視野中,看到中心的姐妹們,正在為名字寫在牆上的病人禱告。當葛瑞夫看見自己的名字也被寫在牆上,他不知怎麼地,也不知為什麼,那種被關心,與這個中心的群體,產生關聯並互相連結的感覺,擄獲了他的心。那早晨,改變了他的一生,他開始覺得,自己是有人要的。他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蒙受了恩典。
從葛瑞夫的身上,我們看見,上帝救贖的恩典,是如何奇妙地進行、顯露出來。想想我們自己,有時其實和這人也很類似,我們的身體、心理,往往要承受許多的痛苦,這些苦楚,讓我們想放棄、想逃離,很難再繼續往前走。但上帝應許我們,祂會賜下恩典,在我們當中。正如保羅所經歷到,上帝對他所說的話:「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在軟弱、無力中,我們經歷上主大能的看顧與保護;在無助、失望中,我們體驗耶穌基督的恩惠、憐憫與平安。
二、流逝:暫存與永存的不同
從剛才所提及的前言中,告訴我們一件事,再怎麼美麗的花,總有一天,也會凋零、謝落。它的美麗,是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因素,消逝殆盡,但是,花朵美麗的本質,卻可永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上主藉著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以賽亞書51:6,提醒我們,暫存與永存的差異。「你們要向天舉目,觀看下面的地;天必像煙雲消散,地必如衣服漸漸破舊;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遠長存,我的公義也不廢掉。」若是以時空的兩個面向來看,暫時與永恆,所帶出的價值與意義,是截然不同。
從時間的面向來看,永恆與暫時不同。永恆就是表示永久或永遠,是沒有止盡的意思。上帝創造宇宙萬物,也包含我們人類,上帝是萬物的主宰,也是人類的主宰。祂從永遠到永遠都是神,這個意思所指的,就是上帝的時間觀和我們人類的時間觀,大不相同。在我們人類的時間觀中,有開始和結束,但是在上帝的時間觀中,永恆就是現在,現在就是永恆,是超越時間的限制,是在時間之外的永不改變的存在。而所有的受造物,包括我們人類,必須在時間的限制中、在生與死這兩個階段之間,活動與演出。
在空間中,我們是存在的個體,萬物也是存在於空間中。我們是有限的人,我們的生命,是會隨著時間、年歲的流逝,而走向死亡的階段。我們短暫生命的存在,與永恆不變,自有永有的造物主相比,實在無法比擬。雖然我們是有限的,但聖經告訴我們,該如何在肉體有限的存在中,與上帝對遇,並且在人生的景況與境遇中,體會到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恩賜。
由上可知,永存的價值與意義,與上帝本身密不可分,人肉體的生命是短暫的、會流逝,但若是與永恆的主,有所連結,就會完全不同。我們所追求的,不再是這個世界所依循的價值與觀念,而是遵行上帝之道。耶穌基督自己就是道,祂也引導我們,聆聽道、認識道、進入道。
除了救恩以外,還有一項永恆的價值,就是「公義」。這是上帝的屬性之一。在聖經中,上帝的公義,藉著祂與祂的創造,並祂和祂子民之間的關係,展現出來。以賽亞書45:21後半,提及上主是如何表明自己的身分:「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上帝;我是公義的上帝,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沒有別的了。」公義的上帝與其公義的作為,一直都是聖經中,所再三強調、重複出現的詞彙與內容。而公義更是上帝的三大神性:公義、慈愛、聖潔當中的骨幹。由此可見,「公義」,對上帝與祂所立約的百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上帝在聖經中的一再強調公義這件事,或許我們可看出一些端倪,這和人的罪性與不完美有關。觀看人類歷史,追求與遵行公義的程度,有時實在會令人大失所望,處處可見大欺小的情況發生。國家間也是如此,大國兼併小國,欺負弱小國家,且不論「古今台外」,皆為如此。在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台灣,像極了古代的以色列民,在不同的時代,遭遇各個帝國的欺壓、統治。目前的台灣,也在美國、中國,這兩大強權中,艱辛地生存著。
再把焦點,轉到當今的台灣社會,前陣子,媒體出現關於移工悲歌的專題報導,內容指出移工們所遭遇、面臨到各類不平等、不合人性的對待。就讓我想到,在我神學院最後一年的機構實習,到我們長老教會的勞工關懷中心,學習和服事。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提供協助給受到台籍雇主不當對待的外籍移工。這些人可能遭到薪資、工時、勞力等方面的剝削、壓榨,或受暴力威脅,被毒品控制,甚至是性侵害。藉由公部門的轉介,幫助受害者能行使普世規範的基本人權,並受到法律的保護,與人道的庇護。在各類案例當中,看見人性的自私與貪婪,還有對於他人的不尊重,不把人當人看,都讓我一再去思考,人與人,人與上帝的關係,究竟為何?公義的上帝,要求我們按照祂的心意,做出秉公行義的事情,這也是永存的價值。人能蒙福得恩的關鍵之一,就是明白上帝的善,正如上帝藉由先知彌迦,所告訴我們的事:「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祢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
三、留世:讓世人看見、體認上帝恩典的流暢,是我們的責任
以賽亞書51:7-8,「知道公義、將我的訓誨存在心中的人哪,當聽從我!不要怕人的辱罵,也不要因人的毀謗驚惶。因為他們必像衣服被蛀蟲蛀;像羊毛被蟲子咬。惟有我的公義永遠長存,我的救恩直到萬代。」當我們明白永恆的價值,就是上主的公義和救恩,也知道人所擁有的一切,都會消逝,遵行上帝的訓誨,是我們的責任,雖然這會和世界的價值觀念,有所對立、抵觸,甚至為此受到排擠、傷害。但上帝本身就是我們的安慰、扶持和倚靠,祂期待我們能傳揚祂奇妙的作為,以留於世。
再次強調,上帝的公義和救恩,對我們來說,就是恩典的記號。身為基督徒,有責任在這世上,傳揚基督恩典的福音。恩典有能力克服階級、種族、社會、國家等種種的差異,也有能力滿足道德與社會上,受排斥的人,心中的饑渴,賜盼望給壓制者與被壓制者。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曾說:「你我都是上帝的恩典獎杯,有些人的經歷比其他人更驚心動魄。耶穌是為了有病的人而來,不是為了健康的人而來;為罪人而來,不是為義人而來;祂來是要救贖、轉化,使萬事更新。」這段話,提醒我們這些跟隨基督的人,是受命散播上帝的恩典,以恩典的強大力量,贏過人世間各項混亂、邪惡、殘暴的思想與行為。
此外,教會同時有責任,也必須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並成為散發恩典,讓恩典得以流暢之處,來為人所知、所領受。恩典是給罪人,給窮人與富人,給需要光明的人,給受排斥的人,給那些意見不同的人,給受壓制的人,同時,也給壓制的人,更是給你、我在座的所有人。
叁、結語
上帝是公義的,祂以公義創造世界,要求世人的生命,需要有純正之義;祂以公義拯救世界中遭到不義壓迫的,並以公義來建立人間約法與生活準則;祂以公義的法則,來向人間進行公義審判,也以主耶穌基督為眾人在十字架上的替贖,提供世人因信稱義的基礎。上帝的公義和救恩,是永存不廢的,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替贖之功,讓有罪不義的我們,得以被稱為義,這就是上帝所賜下最大的恩典。期待我們能讓耶穌在我們個人生命中,「真正的」居首位,並完全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祂,特別是在2018年即將要結束,準備進入新的一年的時刻,願意再度和上帝立約,尊崇為要拯救我們,道成肉身降生為人的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生命的主。聽從主的教訓,跟隨耶穌的腳蹤、效法基督的樣式。
此外,領受上帝恩典的我們,也有責任傳揚恩典的福音,並使人體認到恩典改變轉化的巨大力量。猶太思想家海紹爾(Abraham J. Heschel),向上帝懇求恩典的禱文,值得我們思想與學習,內容為:「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恩典,使我看見神蹟奇事。讓祢宇宙的每樣小東西使我詫異驚奇,生出敬畏的心。讓我觀看基督怎樣為天父在各地行事,透過形形色色的人的臉龐,在殘障者中看到美善,在人的雙眼中看到美麗。讓我每一天為祢數不盡的非凡作為,讚嘆不已。我並不求了解祢一切作為的動機,只求能分享祢所有奇妙的作為。」願我們都能得到海紹爾所向上帝懇求的這份恩典禮物,並願意為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