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翰福音四章 7-29 節
約翰福音四章 39-42 節
神學教育可以說就是信仰學習及成長的過程,過去是以培育傳道人為主,今天也包括信徒的信仰教育在內,這也是台灣神學院近年來不斷努力的目標。今天早上就以「信仰教育-真理的學習」為主題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喚起大家對神學教育的關心,特別是神學院硬體設備更新的需求。
英文的俗語裡有一句話說“ Seeing is believing ”,亦即「眼見為信」或說「眼見為憑」,意思是說「拿出證據來」!我們都知道,人對真理的「認知」有不同的模式,從孩童時期對周遭事物的接觸 (touching) 、到長大後對抽象觀念的體認,甚至是心靈世界的意會,都需要認知境界的深化與提昇。然而,在信仰學習的過程裡,「看見」和「相信」往往又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著。因為,當我們談到信仰的學習時,我們必須學習看到我們的內心,並學習用心來觀看。
我們必須學習看見關於「自己」的真相,也學習看見關於「上帝」的真理。
今天的經文談到一位撒瑪利亞婦人在正午時刻準備去汲水。她在正午的時候去
,的確是一天中很不尋常的時刻,因為在大太陽下行走一定會很熱(村落距離水井邊至少半小時的行程)。更特別的是,她在水井邊碰到了一個讓她極為困惑的陌生人!一個也是很不尋常的人,不知從哪兒來的!她所碰到的,是一個猶太男人,一個膽敢跟她這位撒瑪利亞婦人講話的猶太人!當然,我們知道這位陌生人是耶穌,但是她不知道,所以讓我們來看看她如何學習信仰的功課!
這個陌生人先是向這位婦人要水喝,接著也開始和她談話。他們的話題圍繞著眼前所見的「雅各井」,一個具體的、感官經驗裡的世界。然而,婦人覺得很困惑,因為這個陌生人的談話內容似乎又離他們眼前所看到的世界很遠。他明明沒有器具,怎麼說有「活水」可以喝呢?婦人的傳統信念似乎也被挑戰了,因為這個人的口氣就好像雅各所留下來的水井不算做什麼似的。對撒瑪利亞人來說,雅各是一位大英雄。因此,她生氣地反問道:「你真的比這個將水井留給我們的祖宗雅各更偉大嗎?」她心裡大概想著:「這個人怎麼膽敢小看雅各呢?我們從小都喝雅各所留下來的井,這水井是全部落的生命根源呢!」就在這時候,就像一位好的信仰導師一般,耶穌讓這位婦女重新檢驗並理解了她自己的信仰-她那或許有點粗淺、幼稚的信仰!他幫助她打開眼睛、提昇境界,讓她看見另一個境界裡的真理!
耶穌對婦人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再渴!」聽到這話,婦人以為耶穌有一個更簡單、更容易的方法來汲水。於是,她請求耶穌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在這個信仰教育的第一個功課裡,我們看到,這位撒瑪利亞婦人誤解了耶穌的信息。她錯讀了自己的慾望與需求,她也誤解了信仰的本質,因為她所想要的,只是一個簡單的答案。面對每天生活中的問題與挑戰,我們總是想要有簡單的答案,黑白分明的答案。我們不喜歡思考,不想去做信仰判斷,不想要去負起信仰的責任!確實,許多時候我們請求耶穌說:「請你讓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給我們一本萬用字典,一棵萬靈丹,讓我們所有的難題都能夠得到解決!」
然而,這位陌生人搖著頭,他似乎在說:「其實你不懂你自己的心!」「其實你不知道你心裡所渴求的是什麼!」。確實,一個在談井水,一個在談活水,似乎很不相干,境界也差很遠。若以婦人「每天都必須取水」的象徵意義來想,這就好像家庭主婦 / 家庭主夫每天都必須買菜、煮飯、洗衣、開車載小孩等例行事務,或是上班族每天都必須按時打卡上班、朝九晚五、賺錢養家的生活方式,令人厭煩。這是井水的人生,是打水的人生。然而,耶穌講的卻是活水的人生境界,跟心靈的世界有關,跟對生命的價值判斷有關。這似乎另一個境界或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
耶穌先前已經說過:「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若知道對你提出這些問題的人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換句話說:你若知道是誰在逼你去檢驗你的信仰、你的期待、你的疑惑…就好了!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賜是什麼就好了!各位弟兄姊妹,這是信仰學習的起點
,也是關鍵點。我們原本以為我們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麼,所要的是什麼,其實我們不知道!於是,耶穌,也就是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的那一位,採用了另一個方法來教導我們。
這可以說是信仰教育的第二個功課,也是更進一步的考驗。耶穌問了我們一個至今所碰到最困難的問題:祂要我們回答有關於我們自己的真相、關於我們自己的實情!嚴格說起來,耶穌並不需要問,因為祂其實知道我們的內心深處。但是,我們必須自己看見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的真相。什麼是我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憂傷、我們的盼望、我們的期許?我們若不知道自己的渴求,不知道自己對上帝的需要,我們也將無法獲得活水,不管是為了我們自己求,或是為其他人求。
於是,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去叫妳的丈夫到這裡來!」
這時,你們想,她會說出真相嗎?她會承認自己的實況嗎?許多時候,我們自己拒絕看見自己的真相,拒絕承認自己的困境…但是,水井邊的婦女不是如此。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將她的憂傷和恥辱洩漏了出來:「我沒有丈夫!」
很顯然的,問題就出在這裡了。
她讓這位陌生人看到她的憂傷和苦情。不過,這位陌生人並沒有轉頭而去,他鼓勵她,支持她,讚揚她說出實情。然後,耶穌向她指明了更深一層有關她自己的真相:「妳說的沒錯,妳沒有丈夫。妳曾經有五個丈夫,現在和妳在一起的,不是妳的丈夫。」這個婦人真的是驚訝萬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怎麼會知道她的祕密呢?
就在這個正午的陽光下,真相完全暴露了出來,這位婦女內心的祕密似乎也完全顯露在這位陌生人的面前。最奇妙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婦人也開始看見有關耶穌的真相。
她說:「我看得出來你是一位先知!」
這句話顯然是在驚訝的語氣中迴盪著…。
許多時候,當我們看見真理時,我們充滿了驚奇。當我們發覺,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時,我們被震盪了。或許是我們自己的牧師、或許是一位信仰長輩、或許是朋友、或許是成人主日學或信徒神學系的老師。在我們的生命旅程裡,在我們學習信仰的過程中,有人將有關於我們自己的真相告訴了我們:「你好像不快樂!」「你需要改變!」「你不能再這樣過下去了!」就在那時候,我們的信仰深化了,成長了,提昇了,我們的信仰碰觸到了活水,嚐到了活水,我們的生命又展開了,我們的視野又擴展了!
這就是為什麼信仰教育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
故事發展到此一階段,水井邊的婦女從她所領會的真理退了一步,然後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神學問題:「你是一個猶太人,我是一個撒瑪利亞婦人,那麼,到底誰的傳統才是對的?」她的反應是很正常的,因為在耶穌的引導下,她已經開始進入信仰的境界和領域了。有時候,人們會問:「哪一個教派才是最好的?」「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的禮拜方式?哪一種比較好?」「為什麼別人的禮拜比較活潑?我們的就比較沈悶?」
耶穌回應說:「上帝是靈,任何敬拜他的人,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他。」信仰的功課教導我們,我們應學習先開放我們的心,去體會並領受上帝的臨在。當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害怕和憂傷,認識自己的問題、盼望、夢想,當我們看清自己生命的真相時,我們才能更看見上帝的真相,才能更認識上帝!
對在水井邊的婦女而言,真相就是如此。她面對了自己的真相,於是她宣認、告白了她的信仰!她說:「我知道彌賽亞要來。」她所用的動詞「我知道」其實是「我看見」的動詞。應該說:「當彌賽亞來時,我將會看見(知道)!」 ( “ I will see the Messiah when he comes. ” ) 她先前的懷疑和不確定已經過去。她帶著信心看著耶穌說:「我會看見彌賽亞。」這時,耶穌又將她的信仰帶向了更深的一層:「我就是彌賽亞,妳所期待的那一位,就是知道妳的真相的那一位。妳現在認識真理了!」
信仰教育的目的就是這樣:當我們願意將我們的真相向上帝敞開時,我們也將看見更多關於上帝的真理。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知道我們已經碰觸到了真理,我們已經嚐到了活水。
最後,如同水井邊的婦女,我們也要參與在「宣教」的工作裡,這是最後一個信仰的功課。和這位婦女一樣,我們也要學習去邀請別人來看我們所看到的真理。這位婦女就熱情地手舞足蹈:「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事都說出來了。」她的信仰成為一個邀請,「你們來看,這不正是上帝的真理嗎?讓你更深地認識你自己,比你過去所作的還要更深的認識。」於是,他們都來了,因為這位婦女以自信的口氣邀請他們。
在故事的最後 (v. 39) ,信仰教育的成功故事又再一次發生了。那些自己來看並且留下來住的人都相信了,因為他們自己看見也聽見了。他們看見耶穌真的是世界的救主,信仰教育打開他們的眼睛,讓他們看見隱藏在水井邊的陌生人身上的真理。這位水井邊的婦女可以說是撒瑪利亞第一位女信徒,耶穌的第一位女門徒(女學生),也可以說是撒瑪利亞人當中的第一位宣教師!
各位弟兄姊妹,但願我們都能看見關於自己的真理。我們都必須自己來看,看見隱藏在我們生命中的真理,並且確認上帝那滿有恩典、滿有新意的臨在將會擁抱我們的真相,當我們不再害怕去檢驗我們生活中最幽暗、最令人恐懼的角落時,我們的看見將變為相信!當我們願意去重新檢視舊的信念,建構新的意義時,我們將看見真理!信仰教育不是裝好的罐頭,裡頭裝滿了活水,隨時可以倒出來享用。信仰教育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去看關於自己的真相,並且相信上帝在基督裡已經擁抱了我們。當我們有了這樣的信心,我們的信仰就建基在活水上,我們也會以自信的口氣向別人說:「你們來看,看這位真是世界救主的那一位!」這就是真理,我們看見了,我們也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