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馬太福音5:1-12
第一部:神聖的空間
前言
談論到禮拜的場所時,在大部份人的心目中,幾乎都會有一種刻板認知,即禮拜必定要有硬體,也就是非得在禮拜堂裡面不可。其實不然,因耶穌說過:「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十八章19-20節)由此端見,禮拜的「地方」,只要有聖靈的同在,使人能同心合意,達敬拜上帝與信徒相通的目的,無論是在有硬體設備的禮拜堂,或是在沒有建築物的野外,凡奉主耶穌基督的名聚集,就會形成「神聖的空間」(sacred space)。
舊約的神聖空間
舊約時期的禮拜場所,有曠野的「祭壇」(Altar)和「會幕」(Tabernacle),也有王國成立之後所建的「聖殿」(Temple)。雖日後以色列百姓因罪惡之故,導致聖殿被毀而亡國,然被擄到巴比倫後,百姓還是會利用時間和空間「共同聚集」來敬拜上帝。百姓在受擄時期為了禮拜而「集合」,便形成了所謂的「會堂」(synagogue)。
基本上,希伯來文的「會堂」(edah)與希臘文的「會堂」(sunagoge)之意同,皆指一群人聚集敬拜上帝的地方,即會眾集合禮拜的所在。英文的「集合」(assembly)與「信徒」(congregation)兩個字的意義乃由此衍生而來。
會堂的聚會型態,主要以禱告和分享上帝的話為主,難以見到獻祭的禮儀。因以色列人民在受擄期間,並沒有自己的建築物可供敬拜和獻祭之用,不像在曠野時期有「祭壇」有「會幕」,在耶路撒冷有「聖殿」。在亡國百姓受擄的非常時期,他們只能利用時間和空間集合在一起聚會。如此一來,會堂式的禮拜便因而產生。
或許從中文的字面上看來,「會堂」似乎是一個硬體,因「堂」是一個有形且看得見的建築物。事實上,從上述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原意觀之,它並非是一種特定的建築物,而是一個特別的「場所」,是一個「無形的空間」,凡是有人聚集在一起敬拜上帝的地方,便可稱為「會堂」。當然,會堂也可以是一個特定的硬體建築物,因耶穌的時代,「會堂」乃是猶太人教育與禮拜的重要「地點」和「場所」。
新約的神聖空間
新約時期,耶穌傳福音時,經常藉著野外的地形和地物聚集跟隨祂的人,當然,這些地方就是一個神聖的空間。
基督教傳開之後,聚會人數逐漸增多,當他們舉行聖餐或是特別聚會時,大都還是利用信徒中的私人房子(private house)作為禮拜的「場所」,以逃避羅馬帝國的迫害。因基督教在主後313年,君士坦丁大帝發表米蘭上諭(Edict of Milan)之前,乃被視為非法的信仰團體。
主後313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禮拜堂的建築物才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禮拜堂的建築風格便隨著世界各地的文化而起,神聖空間的表現方式也就不一而足。然重要的是,無論禮拜的地點在那,凡共同聚集時,遵行耶穌所說:「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翰福音四章24節)神聖的空間便會形成。即使是個人的靈修,只要心存謙卑,用心靈和誠實與上帝交通,自我內在的神聖空間一樣成立。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上帝的殿。
結語
今天,本會禮拜組特別策劃戶外禮拜,同時舉辦趣味競賽,雖沒有在特定的硬體空間裡面,然我們已經奉主耶穌基督的名聚集,禮拜的意義已因著我們的心靈和誠實,形成了一個神聖的空間。耶穌登山寶訓中所說的「八福」(馬太福音五章1-12節),便是在野外的神聖空間中所提出的。
第二部:八福
一、屬靈的驕傲
關於「屬靈的驕傲」,對個人來說是很難察覺的,通常這是別人對你的感受。在聖經中我們看見有一些人,他們有意無意地顯出自己高人一等的信仰地位。正如耶穌對法利賽人所說的:「你們法利賽人要遭殃了!你們喜歡會堂裏的特別座位,喜歡人家在公共場所向你們致敬問安」(路11:43)。
在約翰福音9:1-41中,耶穌遇見一個瞎子,於是用唾沬和泥塗在瞎子的眼睛中,然後要他到西羅亞的池子去洗乾淨,就能看見!後來瞎子照著耶穌的吩咐做了,果然看見了!可是,當瞎子把這個生命的經歷告訴法利賽人時,他們卻一心一意只看見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對於耶穌所行的神蹟視而不見。原本瞎眼的今得看見,原來該看得見的卻瞎了!難怪耶穌感慨地說:「我到這世上來的目的是要審判,使失明的,能看見;能看見的,反而失明」(約9:39)。然而,法利賽人質疑耶穌的話:「難道你把我們當作失明嗎?」耶穌說:「如果你們是失明的,你們就沒有罪;既然你們說『我們能看見』,那麼,你們仍然是有罪的」(約9:41)。
承認自己的靈性貧乏是一種謙卑的表現,能讓人虛心領受神的話語。箴言告訴我們:「自謙的人得光榮;狂傲的人遭毀滅」(箴18:12)。又說:「敬畏上主、存心謙卑的成果就是富足、光榮、長壽」(箴22:4)。先知彌迦也曾發出呼籲:「上主已經指示我們什麼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彌6:8)。
二、為罪憂傷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這是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歌,作者約翰牛頓牧師(John Newton,1725-1807)的父親是西班牙人,以航海為業,而母親是英國人,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由於母親的教導,使他有了信仰的基礎。但牛頓七歲時,母親便過世了。
母親去世後牛頓曾上了兩年學校即輟學,十一歲隨父親過航海生活,因而染上水手惡習,吃喝嫖賭,甚至在非洲一帶販賣黑奴,後來出事了,卻反倒淪為非洲黑人的奴僕,直到父親設法營救才返回倫敦。
當牛頓二十三歲那年,有一次他搭船返回英國途中,突然遇到狂風暴雨,船幾乎沈沒,突然聖靈感動,想起了過去母親的教導,他跪下來認罪禱告,但他的信仰仍是不夠成熟的。
有一天晚上,在英國鄉下的一處教堂。那裏的牧師特地冒著惡劣的天氣趕來主持禮拜,然而台下卻只有牛頓一人。牧師仍按程序主持當天的禮拜,會後,牛頓要求與牧師深談,他向牧師吐露自己成為皇家海軍的經歷,及販賣黑奴的行為,以及心中暗藏的污穢。牛頓從牧師所談神的愛、饒恕與恩典中得著釋放與安慰,他成了一個新造的人。「為罪惡悲傷的人多麼有福啊;上帝要安慰他們!」(太5:4)後來,牛頓勤研神學,經過十六年寒窗苦讀之後,精通希臘文與拉丁文,三十九歲那年被按立為聖公會牧師。也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創作許多感人詩歌。
三、柔和、謙卑、體諒
「謙和的人」在和合本聖經中譯為「溫柔的人」,原文praus是「柔和、謙卑、體諒」的意思,指出耶穌基督所期望信徒內在的品格,以及所展現的處世態度。耶穌曾提到自己與世人相處時,他內在的態度:「來吧,所有勞苦、背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因為我的心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
人與人之間,常產生無謂的爭執,常是因為不能為對方著想,以「我」為中心。有一個值得我們省思的故事,鄉下一對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用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於是,老先生牽著馬到了市場,他先與人換得一條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頭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用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一大袋爛蘋果。在每一次交換中,他總是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一家小酒店休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閒聊中他談了自己換得蘋果的過程,兩個英國人聽得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一頓揍。老先生堅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與他打賭,三人於是一起回到老先生家中。
老太太見先生回來了非常高興,又是給他擰毛巾擦臉又是端水解渴,聽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先生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總是予以肯定。「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諸如此類的話。最後聽到先生揹回一袋已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溫柔地說:「我們今晚就可吃到蘋果餡餅了﹗」老太太不由得摟起老先生,深情地吻他的額頭。英國人就此輸掉了一百多磅金幣。
四、渴慕真理
馬太福音說:「渴望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多麼有福啊;上帝要充分地滿足他們!」(太5:6)我想,我們的問題在於,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是「缺乏」的,也因此就少了渴慕的心。好像已經吃了「半飽」的人,看見美味的食物,也不見得能提得起食慾一般。然而,過度的飢餓,使人飢不擇食,心靈的飢餓也是如此;這是另一個需要注意的重點。然而,我們的上帝是一個忠實的提供者,時時關心我們的需要,「他使乾渴的人得到滿足,使飢餓的人飽餐美食」(詩107:9)。
因此,「得過且過」、「麻木不仁」,在此可以說是一種罪惡,因為它們使人喪失渴慕真理的意志。有些人「得過且過」,年紀一天天增長,對於信仰的認識還是老樣子,「數十年如一日」!因此,信仰從「得過且過」變得「麻木不仁」,絲毫不覺信仰有何重要。
亞里斯多德說:「富有創意的人通常都不滿足於現狀,追求完美的動力催促他們去尋求更好的答案。這種神聖的不滿足世界的希望,是進步之根源。不滿足是進步的最大動力。」
詩人的禱告說:「上帝啊,我渴慕你,像鹿渴慕清涼的溪水」(詩42:1)。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所作的詩:「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熱切地尋求你。像一塊乾旱、焦渴、無水的田地,我切望你,渴慕你」(詩63:1)。
五、以仁慈待人
「仁慈」是一種「憐恤」,如同主禱文所提到的「饒恕」一般。「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太6:12)。
在馬太福音特別記載,有一次彼得問耶穌:「我弟兄得罪我,我該饒恕他幾次呢?七次夠嗎?」耶穌說:「不是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然後耶穌說了一個比喻(太18:21-35):
有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有人帶了一個欠好幾萬元的僕人來到王面前。因為他無力償還,王就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那僕人苦苦哀求說:「請寬容我,將來我都會還清。」王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但是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幾塊錢,便抓住他,掐住他的喉嚨,逼他還錢。他的同伴苦苦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他不但不肯,還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他其他的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都很氣憤,去把這事都告訴了王。於是,王叫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債都免了,你不應當寬容你的同伴,像我寬容你一樣嗎?」王非常生氣,就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耶穌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各人不肯從心裏饒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太18:35)。
六、純潔的心
結婚前,為了追女朋友就常常送花給她。在花店內,常會看到店主人為顧客精心地列出許多的「花語」,讓送花的人更能表達送花的意義。例如:玫瑰-愛情、康乃馨-母愛或熱戀、滿天星-喜悅、向日葵-仰慕或崇拜、海芋-高尚與潔淨……等,其中,「百合花」所表示的是「純潔的心」。
馬太福音指出,「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太5:8)!這裏所說的「看見上帝」是指與上帝契合的意思;表示心地純潔的人與上帝有美好的關係。如同聖經雅歌書所描述的愛情,「我的愛人是我的,我是他的。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歌2:16a)。
送花的人希望討對方的歡心,收到花的人,也可以感受送花者的用心。如果,今天擁有一顆純潔的心,我們的生命就如同花一般的美麗。你想上帝會高興嗎?我想這是當然的!上帝喜悅你,因你表現出生命的本質,單單戀慕祂;沒有污染、沒有虛假、沒有驕傲、沒有自私、沒有邪淫等。
因此,保羅曾勉勵提摩太:「你不要像少年人意氣用事;要跟那些心地純潔、祈求主幫助的人一同追求正義、信心、愛心與和平」(提後2:22)。可見,「純潔的心」是神所喜悅與期待的。
七、和諧的關係
「促進和平」在此表達了兩種意思,一是在兩造的爭端中作為一個調解者,促進雙方的和解。另一方面也在表達個人應當在人際關係中創造和諧的關係。像似在大衛上行之詩中所描述的:「弟兄姊妹和睦相處是多麼幸福,多麼快樂」(詩133:1)!
保羅曾勉勵猶太人與外邦人應在基督裏合而為一。保羅說:「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他廢除了猶太法律的誡命規條,為要使兩種人藉著他的生命成為一種新人,得以和平相處」(弗2:14-15)。
台大社會系林萬億教授在<衝突解決>一文中指出,衝突所帶來的「負面意義」包括衝突帶來的痛苦、挫折與解體,內部的緊張,破壞了好不容易培養成的和平、信任及內部注意力的轉移。他提出「化解衝突」的重點:
1. 有限的衝突勿變成無限的衝突。
2. 打開對話之門。
3. 雙方衝突的涉入人物集結,即讓關係人坐下來談。
4. 異中求同。
在衝突形成之初,我們需要信仰的智慧幫助我們,在基督裏學習彼此和睦的功課。如同,保羅勉勵以弗所信徒要在主裏合一的話:「你們要謙遜、溫柔、忍耐,以愛心互相寬容,以和平彼此聯繫,盡力保持聖靈所賜合一的心」(弗4:2-3)。
八、為主受苦
成為一個基督徒,有時需承受別人不同的眼光。當然,有些人是很尊重基督徒的,因為他們認為基督徒學習耶穌高尚品格,是社會的正面力量。但有些人則有意無意地排擠基督徒,甚至用話中傷。好比說:「落教,死無人哭!」這類的話。
我以前學校的同學也常用嘲笑的語氣對我說:「你們基督教是不是都這樣的禱告:『賜我吃,賜我穿,賜我欠錢不免還』」!聽了很氣,但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這種無禮亦無知的問題。後來,大家比較熟了,但還是常拿這句話開玩笑。我就乾脆跟他說:「既然不用還,那麼你借我!」
台南神學院及台灣教會公報社的創始人巴克禮博士(Rev. Thomas Barclay)於1849年11月21日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十五歲就進入格拉斯哥大學,修習藝文、自然科學,是當時頗負盛名的科學家威廉.湯姆生(Sir William Thomson)的得意門生。
十六歲時,他寫下了他的獻身文,將自己獻給上帝,此後每年生日他都會在獻身文上簽名,1893年起偕同夫人於獻身書上簽名。他生前未曾有人知道此事,直到一九三五年逝世後才被發現。他的獻身文至今仍繼續鼓舞著每一顆決志獻身者的心。巴克禮牧師在台六十年,其間,「潑糞事件」是最令人印象深刻。想像一個很有修養,很愛人的宣教師,居然遭到這種對待!那是他在屏東客庄二崙聚會時,被村人從頭到腳澆糞,但他卻靜靜地站著,只說了一句:「真是糟蹋好肥料,你們種稻時需用水肥的。」
結論
在耶穌的時代,耶穌曾在山上以「八福」教導門徒天國的道理,那次的聚集就形成了一個「神聖空間」;門徒在其中領受真理與祝福。如今,時空轉換,我們在新興國小的操場上聚集,使這裡也成了一個「神聖空間」。當我們在這裡聽著耶穌曾導門徒的「八福」,期待我們能把第一世紀的經驗,在廿一世紀完全呈現,實踐耶穌「八福」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