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十七章 26-37 節;彼得前書四章 7 節
前言:
本文以<等待中的謹慎與自守>為題,旨乃要藉此,讓大家在待降節期當中,明白待降節的意義,同時省思等待耶穌再臨的功課。因從世上人心不古、地球暖化、恐怖主義盛行、世界金融危機的今天,所出現的種種徵兆看來,真有如彼得前書四章 7 節所載:「萬物的結局近了!」
一、等待
每逢「待降節期」( Advent )時,德生教會的牧師團,都會在主日禮拜宣召之前,站在所佈置的燭台前,齊唱台語聖詩第 143 首<請來,請來,以馬內利>,之後,再由牧師共同依待降節期的主日,依序點燃蠟燭。其主要之目的,乃要喚起會眾明白,耶穌降生的日子已快來臨,大家應當用歡喜、期待、渴望的心來預備,迎接主耶穌的再臨。猶如舊約時代,先知以賽亞所預言,有一位「彌賽亞」即將為人類而生所言:「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以賽亞書七章 14 節)百姓當在盼望中謹慎自守,滿懷信心,等待「以馬內利」的來到一樣。
待降節不只一天,而是一個「節期」,前後總計有四個主日,因此,又可稱為「待降節期」。待降節期時,教會都會在聖餐桌上擺設綠色的「聖誕環」,同時佈置紫色的布或旗幟作為象徵,代表耶穌基督的「神聖、尊貴與慈愛」,同時插上五根蠟燭,一根白色、四根紫色,白色蠟燭配置在四根紫色蠟燭的中間,每個主日,依序點燃一根紫色之蠟燭,藉以表示「等待來臨」之意。聖誕節當天,當四根紫色蠟燭全部點燃之後,再點燃白色的蠟燭,以此代表主耶穌的降生。其象徵意義和順序如下:
第一主日點燃一根,表示期待、希望。
第二主日點燃二根,表示準備、信心。
第三主日點燃三根,表示宣佈、喜樂。
第四主日點燃四根後,再點第五根白色之蠟燭,表示:啟示、神愛。
儘管 2008 年,世界金融風暴,如同海嘯般的席捲全球,不少金融機構和公司應聲倒閉,使得許多人失去工作,生活出現問題時,我們依然要用歡喜、期待、渴望的心,預備迎接救主的再臨。雖耶穌基督的降臨,並非如同聖誕老公公,會帶來許多物質性的禮物,然卻為人類帶來救恩,賜與人內在心靈的豐富。當然,我們也盼望,在待降節期的時刻,世人齊心等待耶穌基督的再臨時,我們能夠謹慎、自守,以堅定的心志,面對金融危機所引發的衝擊,祈求上帝憐憫,好讓我們能早日脫離金融風暴的陰影。
二、謹慎
路加福音十七章 26-37 節記載:「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當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裏,不要下來拿;人在田裏,也不要回家。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床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門徒說「『主啊,在哪裏有這事呢?」耶穌說:『屍首在哪裏,鷹也必聚在那裏。』」
這段經文是耶穌傳福音時的重要訓示,耶穌乃藉此提醒世人,當祂再來與審判之前,人們的生活一如往日毫無準備,但是祂的再來與審判,必會如挪亞時代的洪水、羅得時代的硫磺與火一樣,將是突發的、必然的、毫無預警的。有鑑於此,面對耶穌的再來的等待,信徒當專心一意,不要讓世事纏累。耶穌再來時,必將信徒與世人截然分開,歸向主耶穌,遵守祂誡命的,祂必同在;遠離主耶穌,違背祂誡命的,祂必拋棄。 由此端見, 違背上帝的後果如何,不用多言,歷史殷鑑已歷歷在目。
每次看到這段經文,就會讓我想起自己讀小學的 1960 年代,電視機剛問世不久,台灣只有一個電視頻道,雖然節目很少,中午和晚間才播放,但卻大大的衝擊了台灣人傳統的價值觀與生活作息。那時,能夠擁有電視機的家庭,常被視為是「富裕與幸福」的象徵。當時,最受小學生喜愛的節目,莫過於黃俊雄先生所主演的布袋戲。由於我家買不起電視,所以,經常利用時間,到別人的家裡看電視,也因此對於有電視的人家總是羨慕不已。
小學六年級時,父親終於答應,若三個孩子的成績都能名列前茅,就會「不惜鉅資」,購買電視。該學期的段考,三個孩子果真不負父親的期待,都有不錯的成績,父親如依約,忍痛買了一部二十吋的黑白電視。家裡有電視之後,孩子們高興的心情可想而知!但父母親為擔心孩子沈迷於電視節目而荒廢學業,乃訂下嚴格的看電視時間,除了所規定的時間之外,絕不能打開電視機觀賞節目。
記得有一個禮拜天晚上,父親偕同母親前往教會參加晚間禮拜,出門之前,兩人一再地提醒孩子們,要認真溫習功課,不能偷看電視,等爸媽做完禮拜,買點心回來時,再一起觀賞。
當父親騎機車載著母親出發到教會之後,心想,做禮拜最少也需一個鐘頭的時間,而且父親又是教會管帳的執事,禮拜結束後,必須數算奉獻,並將金額交代清楚之後,才會回家。算一算,加一加,連同回程的時間,有將近兩個鐘頭的時間可以看電視,只要在父母親回家之前的十分鐘,關掉電視機,假裝讀書,就不會被發現了,真是機會難得。因此,當父親發動機車出發之後,我便率先打開電視觀賞。無奈的是,看不到幾分鐘,父親不知忘記帶什麼東西,突然又繞回家拿取,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被父親抓正著,下場如何,可想而知!當晚,不但被罵了的一頓,也沒有點心可吃,更不用談讀完書之後,能夠享受與父母親邊吃點心,邊觀賞電視節目的福份了!
三、自守
「萬物的結局」(彼得前書四章 7 節 a )這一句話,乃指世界末日的景象,猶如提摩太後書三章 1-4 節所載:「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如今,這些景象,已嚴重的存在於人類社會,世界金融風暴的掀起,正是這些問題所導致。
前幾天,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報導,其內容敘述廣州一家豬肉連鎖店將招聘三十名「豬肉榮」(賣豬肉)的廣告消息,內容標榜年薪人民幣十萬,且聲稱已有一千五百多名國內外應屆碩士研究生報名,將前往競聘。消息登出,可謂 一石激起千層浪, 舉世譁然。有人看到廣告之後,直指豬肉商嘩眾取寵,亂製造假新聞,而引發一陣熱烈的討論。有人質疑,買賣豬肉何必由高學歷的碩士來擔任?業者何必和低學歷的人搶飯碗?簡直是 變相的人才浪費!
當社會大眾的爭論浪潮不斷湧現時,公司的董事長出面解釋說:在公司的招聘廣告中,並沒有「年薪 10 萬招聘賣豬肉」的語句,公司沒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炒作。所謂的「賣豬肉」,應該是「經營豬肉」,因豬肉銷售模式改良成品牌連鎖專賣店形式經營,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必不可少。我們所要招募的是公司的管理人才,然要當管理者,則必須要從基層培養起。也就是說,想當元帥,就要先當士兵,賣豬肉僅僅是作為實踐的開始。
無論豬肉連鎖店發出這一則招聘廣告的真正動機和真實性如何,又在大學到處林立之後,使得學士、碩士,甚至是博士等,擁有高學歷的人滿街跑之背後問題為何,個人倒是覺得,生為一個人,無論其學歷或出身的高低,只要其覺得賣豬肉的工作有意義,可養家活口,且能夠享受工作的樂趣,有何不可?難道職業有分貴賤?非得用「學而優則仕」的價值觀來看待之?
今天,全球之所以會引發嚴重的金融風暴,使得失業率節節攀升,造成空前的世界性問題,除了個人在<知恩、感恩>一文當中,綜合經濟學家的看法所提過的三大原因:「 1 、過度的負債經營。 2 、金融業者的投機。 3 、經營者管理不當。」及吾人所分析之三項因素:「 1. 業者沒良心,不管他人死活。 2. 人心的貪婪,沒有量入為出。 3. 勤儉的淪喪,缺乏感恩的心。」之 外,我還是要再強調,問題的癥結,乃長時間以來,人心的貪婪,不願意付出勞力,不顧社會的公義與倫理,想藉由不勞而獲的「炒作」致富,使得過去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粒米,百點汗。」、「作牛當拖,做人當磨。」、「人不勤不善,鐘不打不鳴。」、「勤勤快快,有飯擱有菜。」、「骨力食力,貧彈吞涎。」、「三更燈火五更雞,骨力才會出人頭地。」、「有工就有夫,有穡就有富。」、「自己種一叢,卡贏看別人。」之傳統價值觀被打破所造成的,不是嗎?有鑑於此,人才高消費的功利思想和觀念,實需破除,並加以改變的時候了。請勿忘記,箴言十三章 11 節所載:「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
自從工業革命興起,機器取代人力,且在交通、傳媒與資訊的發達下,使得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又在共產主義瓦解,使得資本主義成了世界的主流價值後,人類的價值觀起了非常大的變化,其轉變之大,著實難以訴諸筆墨!我曾閱讀過一則名為<有錢的時候 vs. 沒錢的時候>之打油詩,內容如此寫道:
沒錢的時候,養豬;有錢的時候,養狗。
沒錢的時候,在家裡吃野菜;有錢的時候,在酒店吃野菜。
沒錢的,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有錢的,在客廳裡騎自行車。
沒錢的時候想結婚;有錢的時候想離婚。
沒錢的時候老婆兼秘書;有錢的時候秘書兼老婆。
沒錢的時候假裝有錢;有錢的時候假裝沒錢。
看完上述這一則幽默的打油詩之後,著實讓人感到心有戚戚焉。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卻也充分的顯示出,這是一種現存於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此一打油詩,似乎也在表達,人心的轉變,與身份、地位及所擁有金錢物質的多寡有絕對之關係,當然,也和本身所處的情境有關,若不謹慎,很容易就會掉入罪惡的深淵當中。
翻開整部舊約聖經可以清楚看到,以色列百姓自出埃及以後,並未效法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對上帝的信,反倒是一再地犯罪、拜偶像、悖逆和不信,特別是在安逸和權利分配不均的時候為最。縱使先知一再地警告,百姓還是我行我素的重蹈覆轍,最終導致亡國的命運。最常被引以為鑑的,莫過於大衛大權在握時,犯下殺人、強奪人妻與姦淫的大罪。再者,接續大衛為王的所羅門為上帝建造聖殿,將整個國家帶到全盛時期,其名聲、地位、權勢集於一身之時,也因為犯罪、離棄上帝,而導致內憂外患。所羅門王死後,以色列國在王位擺不平的情況下,分裂成南北兩國,進而導致亡國。
乍看之下,以色列好像徹底滅亡了,但當百姓受擄到巴比倫,受盡國破家亡的滋味,並被視為是次等公民的對待時,他們才又歸向上帝。雖然上帝再給他們機會,再度回歸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但在安逸之下,又開始離開上帝,最終導致滅絕,連聖殿也被毀,百姓四散到世界各地。在面臨窘境時,這才又激起他們信靠上帝的心。
上帝是慈愛的,不願意人沈淪;上帝也是公義的,絕不以無罪的當有罪,也不會以有罪的當無罪。上帝是公義的主,祂總是以祂的公義,來管教祂的百姓,也以祂的慈愛,給祂的百姓悔改而得救的機會。
結語:
耶穌的降生不是偶然的,背後乃有上帝特別的命定和旨意。舊約時代,早在耶穌誕生的六百多年前,上帝就透過先知以賽亞預言說:「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九章 6 節)要人們誠心預備,迎接祂的誕生。
兩千年前,當耶穌誕生之時,世人幾乎遺忘了先知的預言,而失去迎接主耶穌的大好機會。今天,基督徒都知道,耶穌必將再臨,雖沒有人知道祂何時來臨,然教會每年都會透過待降節期的禮拜,提醒所有的信徒,耶穌再臨的日子即將來到,在等待的時候,我們當如彼得前書四章 7 節所記載之經文一樣,當「謹慎自守,儆醒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