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箴言二十二章 15 節
一、引言
前兩天是爸爸節,爸爸節是為了要紀念父親的偉大…;不過,從社會新聞裡常常看見,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可以稱得上是偉大。那麼,在父親節剛過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思考:怎樣的父親才可以算是偉大?或者我們問自己,甚麼是作一位偉大父親的條件?…可能有人會說,條件「必須是男的」(這是某位市長的俏皮話);不過,爸爸節紀念的父親,其實不一定都必須是男性!我們知道,許多辛苦的單親媽媽,其實也在其家庭裡,同時扮演嚴父與慈母的角色。
那麼,偉大父親的條件是甚麼?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正是今天的題目 – 「管教的杖」。一位偉大的父親之所以偉大,必須是擁有「管教的杖」;那麼,甚麼是「管教的杖」?是不是從前阿公用來敲孩子頭的那一支捶子?我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二、爸爸與兒子的故事
有一位年輕爸爸,他有一個五歲的孩子;五歲的小男孩,就是剛上幼稚園大班,似懂非懂的年紀…(怎麼會說「似懂非懂」?…以我們家的李家信為例,以前剛上幼稚班,第一次拿學費袋回家時,他很興奮又很神秘地從書包拿出學費袋,跟傳道娘說「我賺錢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時他看我每天早上出門去上班,然後五點下班回家,這樣就有薪水可以拿;而他去上幼稚園,也是一早出門,到下午才回家,所以,照他的觀察與邏輯,當他第一次拿學費袋回家時,他以為是幼稚園發薪水給他…)。那麼,這個故事裡的年輕爸爸,他也有一個這樣的五歲男孩;不過,除了有這樣一位天真可愛的孩子,他還有一部剛買的寶貝愛車。這部車之所以被他視為寶貝,是因為那是他省吃儉用好幾年才存夠錢買的。那我們知道,剛買新車,都會很愛惜;所以,這位年輕爸爸,除了保持車內清潔以外,他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洗車;而且,他一邊洗還會一邊吹口哨,洗完之後還仔細地上蠟…。
這位年輕爸爸對於車子的愛護,五歲男孩都看在眼裡;因此,他便不知不覺得喜歡那部車,尤其是爸爸在洗車時,他也都吵著要一起幫忙…。有一天,天氣很糟,下大雨又颳大風的;這個爸爸下班回到家之後,發現車子因為大風大雨而沾滿污泥;於是,爸爸告訴兒子,天氣一放晴才可以一起洗車。可是,五歲的兒子卻想說「爸爸都不懂環保,在大雨中洗車,可以省水啊…」於是,他就自己到車庫裡去準備水桶跟洗車用具。正要洗的時候,他看到洗車的海綿黑黑髒髒的,想說這樣應該洗不乾淨;於是,他又走進去廚房,看見洗碗槽裡有一塊新海綿,就是那種一面是綠色菜瓜布的海綿。他拿了海綿,想說趁著外面還在下雨,趕緊刷一刷,等雨停了,也不用沖水,車子就可以清潔溜溜了…。接著,他便拿起海綿(綠色菜瓜布的那一面),用力的洗起車來,一遍又一遍,像洗鍋子一樣地洗…。
這時候,年輕爸爸發現男孩怎麼不見了,就走出去看看…。當他看見男孩在雨中洗車時,首先是很生氣;接著,他又看見被菜瓜布伺候過的車子時,他『哇』的一聲!…其實,這個『哇』,我可以體會;因為有一次,我看見家信拿「鬃毛掃把」當作「雞毛撢子」,很高興地替我掃車子上的灰塵,我也『哇』過…;不過,我想,那位年輕爸爸「哇」得大概比我大聲很多!這樣的「哇」讓這小男孩嚇了一大跳,也讓他的眼淚開始流出來…。這位年輕爸爸看見自己嚇到孩子之後,他立刻深呼吸,調整自己的心情。他看著正在流淚,一動也不敢動的孩子,先是急忙地把孩子擁在懷裡,並且說『謝謝你幫爸爸洗車,不過,有幾件事爸爸必須告訴你…』於是,他帶著男孩進屋子裡先梳洗一番;然後,拿出一支愛心拍(俗稱「愛的小手」)…。接著,我們認為這位爸爸會如何?…如果是你的車子,你會如何反應?…
以前,有一部肥皂劇,男主角是一位勞工階級、愛貪小便宜、疼愛家人卻從來不肯說出口的中年父親…。有一次,他兒子考到駕照,硬要開他的車子出去;他心裡是千百個不願意,可是還是裝作大方地讓兒子開出去。那麼,孩子一出門,他就開始站在門口擔心地觀望;好不容易,他看見車子回來了,於是他放心地回到客廳假裝看電視。突然間,「碰」地一聲巨響!原來是兒子進入車庫的時候,把油門當煞車踩…;這個爸爸心裡涼了一半,然後,他聽見電話響起,是他的兒子在車庫打進來的。兒子問爸爸「如果車子有一點損傷,你會不會生氣」,他爸爸問說「你有受傷嗎?」這個兒子聽了好感動地回答「沒有,我一點事都沒有」,兒子心裡想「爸爸都不關心車子有沒有怎樣,就先問我有沒有受傷…」。這時,鏡頭轉到客廳裡的爸爸…,他拿起棍子,對著鏡頭說「看來我需要親自動手了!」然後慢慢走向車庫…。我想,這雖然是要博君一燦的喜劇,不過,想要教訓一下孩子,大概也是一般人在孩子犯錯時會出現的真實反應。
三、「管教」觀念的重要
其實,那位年輕爸爸也是一樣,他幫男孩清洗乾淨之後,拿出俗稱愛的小手的「愛心拍」,就是要準備處罰小男孩。不過,可以發現,他並不是在看到寶貝車子被刮的時候,就立即要痛打孩子出氣;反而,他先擁抱孩子,並且讓他梳洗乾淨避免感冒;之後,才要教訓這自作聰明而惹禍的男孩。我想,「養不教,父之過」的三字經,大家都聽過;不過,小時候看古裝電影,好像打人的員外父親在說這句話時,都是咬牙切齒、手執家法,狠很地一邊打一邊唸「養不教父之過,玉不琢不成器」,(若是歌仔戲也會一邊說「寵豬舉灶、寵子不孝」、一邊像殺豬一樣地打…),看到這樣的行為,常會讓人誤以為「管教的杖」是要父親扮演家庭中「打手」的角色。其實,那不能稱為管教,而是屬於會惡性循環的暴力相向,意即誤以為「暴力體罰」就是「管教處罰」。
關於誤把暴力體罰當作是管教處罰的問題,有一本書,叫做《想飛:教出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游乾桂,台北:時報文化, 2007 。)這本書,以輕鬆簡單的故事來談如何教育孩子;不過,它並不是提供一些速成的妙招來教育孩子,而是從基本的「觀念」作思考與反省。那麼,在這本書裡面,剛好有一篇文章是提到處罰與體罰的「管教」觀念。那篇文章的題目是「處罰而不體罰,才有教育意義」,內容簡單來說,主要是提醒讀者「以情緒性的體罰教育孩子,不但無法根本改善問題,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行為模仿,學習以暴制暴而危害社會」。其實,管教孩子本是屬於家庭的問題;然而,我們會發現家庭的問題常會衍生為社會問題。因此,許多人都知道,要改善社會問題,要從家庭對孩子的管教做起。不過,家庭裡要如何能做好對孩子的管教?答案又要回到一開始所提到的「管教的杖」,就是那作為偉大父親所需要的條件。
四、聖經中「管教的杖」
提到偉大父親,我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們的「天父上帝」。既然我們都知道創造萬物的上帝,是最偉大父親的指標,那麼,我們就以上帝所啟示的聖經來學習「管教的杖」。其實,提到聖經的管教,有兄姊曾經分享「聖經從頭到尾都指向耶穌,所以,傳福音只要傳講信耶穌得永生就好」。我想,「信耶穌得永生」是最重要的福音,不過,「得永生」不只是未來的事,也包括我們每一天的生命喜樂與否。我想,如果我們每一天都過得很不喜樂,那這樣的永生豈不是叫做「永遠不喜樂的生命延續」?其實,我個人認為,聖經不只是告訴我們「信耶穌得永生」,聖經裡的許多智慧言語,還幫助我們實實在在地讓生命過得美好!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聖經裡,一句上帝所啟示的智慧言語 – 箴言 22 : 15 「愚憨綁纏孩子的心內,若是管教的杖子趕它離開遠遠」。這句經文,若是從原文逐字翻譯是「傻念頭 綑綁 在孩子內心 shbet 管教 遠遠離開 因此」,簡單來說,經文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內心綑綁的傻念頭,會因『管教的杖』而遠遠離開」。這句智慧的言語很短,卻是字字珠璣,在我個人看來,其中至少有兩個重點:
1. 孩子犯錯是因為「內心的傻念頭」:
一般而言,我們看見孩子的不良行為,就會立即有制止的動作;但是,這句箴言告訴我們,問題不是如同我們所看見的那麼簡單。我們眼見的外在行為其實只是後果,孩子犯錯的問題之根本,在於孩子內心的傻念頭(照原文在英文的解釋,愚憨就是 folly 傻念頭的意思)。以在大雨中拿著菜瓜布洗車的男孩為例,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很明顯地是錯誤的;因此,年輕爸爸一發現便立即生氣地大聲制止他。但是,如果那位爸爸只是生氣、只是大聲制止,卻沒有告訴孩子「錯誤的念頭」在哪裡;那麼,下次這個孩子雖然可能不會再拿菜瓜布洗車,可是他有可能拿「鋼刷」去犯類似的錯誤。我想,我們都知道,這個孩子本意並不是存心要破壞爸爸的寶貝車;但是,他所做出來的卻是如此傷害爸爸的心跟荷包。
問題出在哪裡呢?想想看,年輕爸爸已經提醒他「下雨天不能洗車」,但是他卻認為下雨天洗車可以省水,就是自認為自己比爸爸聰明,因此沒有把爸爸說的話放在心上。另外,他拿了那很像是洗車海綿的東西,卻沒有經過跟爸爸確認,就直接往車上用力刷,這是沒有認識到爸爸比他有經驗,因此不經過確認就往車上刷下去。男孩所犯的這兩點錯誤,說起來,其實是同一件事,就是他有「自以為是」或「自作聰明」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就是在他心裡的傻念頭。因為這樣的傻念頭蒙蔽了他的內心,所以,他才會做出讓他的爸爸「哇」得那麼大聲的不良行為。這樣看來,當孩子的內心受到傻念頭的綑綁,造成他做出傻事的時候,需要制止的不只是「那件」不良行為,最根本的還是應該去除那個「傻念頭」。因此,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在怒氣中動手教訓,可以像那位年輕爸爸一樣,先讓孩子明白自己雖然犯錯,但爸爸還是疼愛且重視他的安全。之後,再找出孩子心裡的傻念頭,想辦法用「管教的杖」讓那念頭遠離孩子的內心。
2. 杖的意義與目的
在第一點的說明之後,我們應該知道這管教的杖,其目的是要讓傻念頭遠離孩子的內心;但是,該如何使用這「杖」讓傻念頭遠離呢?一般而言,我們習慣用「責打」,現代中文譯本也將這句經文翻譯作「兒童的本性愚昧,用責打可以改變他們」;不過,筆者個人懷疑,現代中文譯本之所以如此翻譯,似乎是翻譯者本身已經將「責打」當作是「管教」的觀念使然。帶著這樣的懷疑,我們只好查看這個字的原文,看是否可以得到更清楚的答案。
在查考希伯來聖經及字典之後,我們發現杖( shbet )這個字,其實是有很多解釋的一個名詞;它可以用來表示「支柱」、「權杖」、「牧羊人的杖」(用來數算或是聚集羊群的工具)、「武器的矛」 … 等(也作「支派」的解釋,不過,這與本文似乎較無直接關係;如果有,也可能是與「建立或支撐支派」的工具相關吧)。由這個字的各個不同解釋看來,「杖」這個字,可能是代表家庭的支柱,可能代表國王的權杖,可能代表保護羊群的柺,可能代表捍衛家園的矛…;這些解釋多少有「捍衛」的意涵,但是,這個字在聖經裡應該沒有特別是專指要「責打」孩子。如此,由這個字的諸多解釋,也很明顯的讓我們看見,「杖」是屬於一個偉大的保護者所擁有的,而這正好與前文所提「一位偉大的父親之所以偉大,必須是擁有管教的杖」相對應。
五、結論
偉大的父親擁有能夠管教孩子的杖,這杖代表著一種「趕走傻念頭的力量 」。偉大的保護者的形像,其實有時像家長、有時像國王、有時像牧羊人、有時像軍隊領袖;但是,不管哪一個形像,都是代表擁有力量卻不以力量壓制孩子的形像。這樣有大能卻又慈愛憐憫的形像,讓我們想到誰?筆者想到的是上帝。以色列歷史中讓我們看見,上帝就是使用管教的杖,不斷地讓祂的百姓內心的傻念頭遠離。年輕爸爸將犯錯的孩子擁入懷中,正好像最偉大的上帝也總是向祂的百姓顯明祂的慈愛與憐憫;並且,祂也是不縱容百姓,常常以杖來保護、導正、指示百姓遠離惡念。上帝在以色列歷史上給我們一個模範,告訴我們偉大父親是溫柔慈愛地使用他那「權杖、長矛、牧杖…」,因為偉大父親知道,使用杖的目的乃在「管教」而非暴力體罰。在父親節剛過後的今天,願大家都以此共勉之,都學習偉大的天父,作個持有「管教的杖」的偉大又慈愛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