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結局vs.佈局(一)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傳道書七章2節;羅馬書十四章7-9節
胡忠銘牧師

引言:
2014年1月15日,玉山神學院召開董事會。由於擔任玉山神學院董事之故,必須出席參加。通常,每年一月份的董事會乃相當重要,因除了必須審查前一年的決算之外,還要審議未來一年的預算。還有,總經費高達兩億四千萬的綜合大樓正在進行中,有許多建築細節也必須在這次會議中提出報告和討論,所以,學院乃期盼所有的董事都能撥冗出席開會。
過去,前往花蓮開會或講課,因路途遙遠,並未有過獨自一人從高雄開車往返花蓮的紀錄,除非有人陪伴。所以,大都會選擇搭乘飛機或火車,且儘量在一天之內就能夠來回。有時,雖然依約出席會議,但為了趕著當天來回,還曾有過幾次早退的紀錄,內心常為此感到歉疚。由於前一次的董事會,因忙碌之故而請假,並未出席。為了參加這次會議,我由內人陪同,特地提前一天開車前往花蓮,以便全程參與董事會,並關心學校綜合大樓的建築事工,同時利用空檔順道「回娘家」,到先前所牧養的豐田教會探望故舊。

1月15日下午開完董事會之後,開車離開位於花蓮鯉魚潭畔的玉山神學院,順著蜿蜒的台九丙線山路,往壽豐的方向前進,準備到豐田教會拜訪,然到了接近台九線花東公路的不遠處,不知為何,竟有警察站在路中央舉著紅旗實施交通管制,於此同時也看到幾部警車與機械工程車停在管制區裡面,還有多位警察與工作人員穿梭其間。仔細一瞧,原來就是一輛白色的小轎車跨越中線,直接撞上一輛中型貨車的車禍,警察與救護人員正在處理中。

由於車禍之故,兩線車道只能單線通車,為讓對方車道的車輛先行通過,我所開的車,被警察舉紅旗擋在車禍現場的最前面,因此可以清楚看到兩車對撞,車頭扭曲變形,宛如廢鐵,且破碎玻璃掉落滿地的畫面。當時,我看到白色的轎車車頭全毀,車體嚴重凹陷,中型貨車的司機被卡在駕駛座上,無法動彈,表情痛苦,救援車輛正接上鋼索,要將白色轎車拉開,於此同時,還看到一組救援人員拿著電鋸,準備鋸開彎曲變形的貨車車門,以便能將司機抬出送醫。

看到車禍的慘狀,內心除了深感難過外,口中還不由自主的說出:「若不是白色轎車的駕駛開快車,就是酒駕,否則,怎會跨越中線,撞上對面的貨車!」說著、說著,對向的來車已經全部放行完畢,交通管制的警察放下紅旗,指示我可通過。經過事故現場之後,想說,這應該只是一般的車禍,並不以為意,加上為了趕著「回娘家」,在「近鄉情怯」的心境下,隨即忘掉此事。

沒想到,在第二天(1月16日)的報紙上,竟看到一則以<迎接寒假 2神學生酒駕撞死>為題的報導,且所刊登的車禍現場之照片,和前一天我所看到的情境一模一樣,好奇之餘,我乃一口氣將之讀完。新聞內容乃如此寫道:「玉山神學院兩名學生疑因考完期末考放鬆心情,15日下午酒後開車前往壽豐市區途中,行經彎道與貨車對撞,其座車車頭嚴重扭曲變形,兩人因頭部、胸部嚴重受創,當場死亡。抽血之後,血液驗出酒精濃度每毫升高達110毫克,酒測值約0.55毫克………。」
讀完這則消息,這才知道,昨天所看到的車禍,開白色轎車的駕駛與乘客,竟然都是玉山神學院社會工作學系一年級的原住民學生,且兩人同年齡,皆為32歲,一住基隆、一住花蓮。兩人在期末考結束之後,為準備迎接寒假的來臨,心情鬆懈之餘,相約喝酒之後,一起開車出遊,而所開的車,還是從花蓮市的車行所租賃而來。看到年紀輕輕,就因酒駕釀下大禍,使得雙雙結束32年短暫的生命,真教人惋惜與不捨!

想必兩人酒後開車外出之前,一定沒料到,此趟壽豐之行,是他們人生的終點站。相信,兩人也想不到,他們會以這樣的「結局」走完人生。當然,不知「結局」,也就無法對突如其來的意外,而提早「佈局」。若有「佈局」,應不會出現如此的「結局」。

一、人生的共同結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信大家對於這句出自於南宋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的文天祥(1236-1283)筆下之名言,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其意乃在訴說:亙古至今,凡是生為人的人,終需一死,但要死得有意義和價值,才能光照千秋,留名青史。

事實上,「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提醒,聖經早就有著諸多的教導,因《聖經》是一本「生命之書」,其內容無一不是攸關人類生命的教導和啟示,不但基督徒相信,連非基督徒也同意如此的說法。是的,凡是人,都無法躲過死亡的關卡,聖經中,就有許多的記載,諸如:傳道書七章2節:「……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傳道書八章8節:「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希伯來書九章27節所述:「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端見,「死亡」對於人類而言,是確定的、無可避免的,且是公平的,不分性別、年齡和地位,無一人能夠倖免,且死亡這場戰爭,從出生那一刻,便已開始。

基本上,人的生命,乃在上帝創造男與女,並建立婚姻的制度下,經由婚姻,由父母的結合而生,續而一代傳一代,將生命力綿延下去。當然,生命有開始—生,就必然有結束—死。可知,生命的源頭與掌管者是上帝,連死亡也掌握在祂的手上,因上帝是掌管生命者,也是賜生命的主。

或許,現今的醫學發達,人類可以藉助藥物和醫療儀器延長生命,然「大限」之日臨到時,終究還是得面對死亡,因這是千古不變的事實與定律。足見,生命只是一個「過程」,是暫時的,最終必會結束。既然人有一天都會死,那如何在死亡的「結局」來臨之前,事先好好「佈局」自己的人生,乃是活著的人,所需思考與致力的功課。

2013年9月初,有位1939年出生的會友,因不自主的由嘴角流出口水,原本以為顏面神經出問題,應無大礙,然到醫院初步檢查之後發現,其因乃頭部所長的腦瘤所導致。為此,醫生建議開刀將腦瘤取出,情況才有可能改善。經過醫師的開刀與化驗,這才發現,所取出的腦瘤含有癌細胞,再經進一步的化驗和檢查之後,終於瞭解,其因,乃由淋巴癌所引發。

開完刀之後,因癌細胞已擴散之故,情況並不樂觀。雖動手術之後,有一段時間口語不清,然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仍可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情況時好時壞。令人難過的是,三個月之後,還是因不敵癌細胞的侵襲而息勞歸天,走完他74歲的人生。

記得,當他準備接受開刀之前,曾告訴我說:「牧師,當我聽到你於9月1日所講的<有限的無常vs.無限的永恆>之信息之後,除了深表同感之外,更激發了我深入思考生命的短暫與有限之功課。當天主日禮拜結束之後,心中除了感謝你所分享的信息之外,還藉由所聽到的信息進一步數算,自己已經74歲了,在世上的時間,應該所剩無幾,料想不到的是,過了幾天,就被醫生診斷出頭部長了一顆腦瘤。醫生的報告出爐後,使我更加意識到,自己的時間應該不多了!」

聽完他有感而發的感嘆,我乃安慰他,並告訴他說:生命的主權在於上帝,將這一切交給上帝就好,不用擔心。沒想到,從發病到亡故,只有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雖74歲之齡就離開人間,在醫學發達的現代社會,並不算長壽,然他在生前就知道人生的「結局」,因而有所「佈局」。更加感謝的是,他並未長時間飽受病痛的折磨,只有約三個月的時間,便息勞歸天,還是值得安慰。

當上述這位會友,因腦瘤之故,結束74歲的人生之同時,平常就極注重運動和養生,身體健壯的程度,絕不亞於年輕人的台灣知名政治人物蔡同榮先生,於2013年12月18日上午,因出血性腦中風在家昏倒,被送往台大醫院急救。經檢查發現,其顱內嚴重出血,雖經救治,情況還是未有好轉的跡象,病情相當不樂觀。直到2014年1月11日凌晨,家屬決定不再急救,而病逝於醫院,結束其79歲的人生。

本以為體格壯碩,以運動和身體健康著稱的蔡同榮先生,大家都認為他應可繼續發揮其所秉持的政治理想,且能夠長命百歲。料想不到的是,只因寒流來襲,天氣變化,導致腦中風而不省人事。雖經過三個多禮拜的搶救,還是回天乏術。亡故的消息傳出,真教人不剩欷噓!

二、結局的難以預期
傳道書三章1-2節記載:「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又約伯記十四章5節告訴我們:「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數在你那裏,你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過。」約伯記二十一章21節又繼續談道:「他的歲月既盡,他還顧他本家嗎?」還有,使徒行傳十七章26節亦清楚明示:「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前述這些經文,並非預定論,也非宿命論,其旨乃在訴說,生命的主權在於上帝,人無法依照自己的意思,想活多久就多久,人唯有順服上帝的旨意,遵從祂的律法,在生命的「結局」來臨之前,事先「佈局」,人生才能展現出意義,且在上帝的帶領下,劃下完美的句點。

相信讀過蘋果電腦公司前總裁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 1955-2011)臨終遺言的人都知道,當他躺在病床上,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他才感受到:「……此刻,在病床上,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我也在深夜裡多次反問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價後,已經失去了價值,那麼我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即我一生的金錢和名譽都沒能給我的是什麼?有沒有?……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

我曾在<準備死,安排生>一文當中談過:「人對死的了解,決定了他對生的安排與態度。只可惜,人往往在不知自己何時會死,也不曉得自己什麼時候會走完人生的道路,而疏忽了事先的安排和交代,導致當家人接到死訊,常因措手不及,而遺憾不已。倘若能事先安排,就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而使得家人不知所措。畢竟人的生命猶如雅各書四章14節所載:『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的確,這樣的感受,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走過半百的「知天命」之齡,又主持過兩百場以上的告別禮拜之後,感受更加深刻。

走筆至此,使我想起,2013年年底,有位任職於基督教醫院的院牧所傳給我一篇名為〈罹癌更激發我的熱情將人生往前移〉之文章。當我看到作者的名字時,心中出現一股難以形容的震撼,因作者是台北馬偕醫院的院長楊育正醫師,為此,我一口氣將這篇文章讀完。當我用心把楊醫師所寫的文章閱讀完畢之後,除了感動之外,更是感觸良多,也對於生與死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個人的心中之所以會如此震撼,乃長老教會召開一年一度的通常年會時,各中會的代表和長老教會所屬的學校、醫院、報社……等機構之董事長與首長,皆得出席參加,報告所執行的業務,且各機構的董事長和首長得集中坐在大會所分配的區域。由於我是台灣教會公報社的董事長,而楊醫師是台北馬偕醫院的院長,在此一巧合的安排下,我倆剛好比鄰而坐。雖時值開會時間,兩人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聊天,只有簡短幾句問候與寒暄。依稀記得,彼此交談時,我看他身著深藍色西裝,長得英俊挺拔,頗有大將之風。若依時間推算,開會當時,他剛就任馬偕醫院院長不久,應該還未被檢查出罹患癌症。

由於該文被網友不斷轉寄,台灣的平面媒體獲悉消息之後,也以<接生大王楊育正不怕面對死神>為題,於2014年1月10日,對這篇文章加以報導。基於此,我特別藉此摘錄楊醫師所寫的這篇攸關生命之文章和大家分享,盼能從中進一步思考人生的短暫與不確定。(本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