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羅馬書三章 9-20 節
一、引言
兩個禮拜前,在美國有一個令人震驚的新聞,就是在美國的維吉尼亞,有一個韓國移民的青年用槍殺死 33 人的事件;這個嚴重的事件一發生,不論是在台灣、美國、韓國、甚至其他地方,都成為許多人討論的一個議題。甚至在前兩天,媒體還有陸續報導一些關於這事件的消息。其實,在這個韓國青年殺人事件的背後,我想,有許多需要探討的議題,比如說移民的適應與心理?比如說單一事件是否引起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對立?比如說是否有牽扯到神秘宗教等問題?
當然,對於韓國這位青年的事件,其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目前專家都還在思考,而專業的問題留給專家去頭痛,我們在此只是要用這個「衝突」來做一個引言;目的就是要從一個衝突事件所帶來的傷害,來看事件的嚴重性,再從這個嚴重性來認真思考、來面對衝突發生之前的小問題。
當我們看新聞報導,會發現許多陸續出現的相關消息,都是因為這單一殺人事件發生以後,才開始將本來隱藏的許多關於移民、青少年心理等等的問題顯露出來。換句話說,當某一事件爆發,其實那是許多小問題所累積的;意即,當小問題累積到某一個程度時就不能再承受,於是在最後一個小問題出現時,整個事件就會爆發,這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許多社會事件發生的原因都很簡單。有時我們看見社會新聞,提到有朋友一起喝酒,卻因一句話說得不合宜就殺死對方;也有聽說飆車族因為看人不順眼,就將人殺死 … 。其實,一句不好聽的話,或者是看人不順眼,都是小問題;不過,在這背後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像是飆車族,可能是已經在學校受人排斥、在家庭受到暴力、受到許多傷害以後,才在別人不小心多看他一眼時,便拿刀殺人;或者是像口角所引起的兇殺,也有可能是兩人多年累積的怨恨,在酒後才一次爆發出來的結果。
許多時候,若是我們只看引起事件之最後的那個小問題,會認為那隻駱駝真奇怪、真軟弱,才一根稻草就將牠壓死。許多時候,其實我們需要思考,是否許多大事件是社會中的許多小問題造成的;因為在過去,有太多的小問題在前頭累積,所以到今天,這個社會才會對某一些人造成傷害。 … 就是說,在過去,可能因為長輩、家長沒有注意到一些小問題,所以,小問題造成今天的社會、家庭中,有一些青年心理有問題,有許多孩子變成「草莓族」、變成「飆車族」、「月光族」!所以我們知道,小問題若是不解決,比方說孩子的心理若出問題不去注意,慢慢地就會形成大問題,然後在某一個時間點,累積的問題會爆發,成為難以收拾的大事件。
二、「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迷思
再用韓國青年殺人的事件做例子,這個孩子從很小就移民去美國,照理講,應該可以適應那裡的生活;但是聽說他的個性孤僻、很安靜。不過,像他這類的孩子,若是與一般那種愛打架、不愛讀書的「不良少年」比起來,可能他會被認為是乖孩子,是受人欺負也不太會計較、會忍的孩子。 … 我個人曾聽過或看過不少住在美國白人世界裡的東方人(包括我自己),當這些人受白人欺負的時候,有許多時候都會表現得很溫和。我想,會如此溫和,當然有少部份人的個性真的是比較溫和;但是,我想大部份人表現得如此忍耐,是因為當一個人孤單移民到別人的土地上,若是表現得太強硬,通常都不容易生存下去,因為可能會引起公憤,正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句話所言。
所以,在美國遇到衝突的時候,常常聽到華人說一句話,就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或者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過,我發現,其實,當我們在講這句話時,這個「退一步海闊天空」,好像還有參雜一個思想在其中,就是當我們在說「退一步」時,其實不是純粹是要讓步;事實上,「讓步」反而是因為不得已的。所以,「退一步」這個動作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思想,叫做「君子報仇、三年不晚」!退一步,其實不是真正順服,卻是強迫自己將生氣壓制下來,而這將生氣的情緒壓制下來,對自己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其實殺傷力真強。像是鬥牛:那隻牛的腳若是在原地一直踏,到他衝出去的時,爆發的力量就比原來大更多;又像要跳高跳遠的人:他們若是退好幾步,是為了要助跑,當他們衝出去的時候,就跳得比原來更高、更遠。
看起來,有時在紛爭中要「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那個「退一步」並沒處理紛爭,只是息事寧人。當紛爭的事情後來再一次爆發,那時的衝突會比原來更大。退一步,不但沒「海闊天空」;退一步,反而讓生氣「衝衝衝」,衝到變成不可收拾的衝突。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在歷史中看見,像許多國家的革命,不都是因為百姓長期受到壓迫,累積許多的生氣,後來有人出來呼籲革命,這些百姓的生氣,就像汽水讓人一直搖一直搖,然後一下將蓋子打開,汽水就一下衝出來!像這類的例子太多,我想,大家都已經清楚,所以我們不要多舉例了。我們要思考的,是怎樣處理?怎樣讓「衝突」轉化成「和諧」?
剛好, 4/16~18 壽山中會牧傳會舉辦一個「化衝突為和諧」的研習會,這個研習會之中,講 師 陳校賢 教授提到七個對「衝突」錯誤的觀念,其中第一個就是剛才我們講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 。退一步,只是讓小問題開始累積,並不能真正預防衝突的發生;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進一步」來處理。「進一步」?不是「不讓步」的意思,「進一步」是要叫人都面對同一個問題,不要有人當作沒問題,有人認為問題真嚴重!而這正好就是我們今天的題目所要表達的 – 「翻到同一頁」:意思就是,當我們要共同處理一個問題的時候,要先「願意」一起面對這個問題;比如說,老師叫兩個學生共同算一個數學題目,他們兩人要先願意將課本翻到同一頁,看同一個題目,若是不然,他們永遠不可能共同計算那個問題。
三、衝突的原因
翻到同一頁,用講的很簡單,但是要做到實在不容易。不過,在講台上,我要老實地說,唯一能做的也只是用講的;所以,雖然這是整個講道的最大重點,但是,我們在此也只可以簡單用一句話來說明,這句話就是:在面對問題時,我們需要有一個願意要「將衝突轉化為和諧」的共識。在人與人相處的中間,發生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若是有真正願意去處理問題的意願,就可以開始探討問題的本身,來轉化衝突成為和諧。
對於「衝突」的原因,研習會當中,講師以一個故事讓學員在遊戲中學習。遊戲開始時,大家一起讀一個故事,然後指出其中的人物,哪一位最有榮譽感 … 我想,我們也一起來看這個短短的故事(取於:美國仲裁協會):
有一位少女與一位年輕人談戀愛,然而,兩人分別住在有一大群鱷魚游來游去的大河之兩岸;因此,兩人見面,必須靠著一座連接兩岸的長木橋。…很不幸地,大橋被大水沖走了!
少女為了見年輕人,只好去找渡船夫;渡船夫說他願意載少女過河,只要少女先跟他上床。少女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並去找朋友 A 幫忙,但是,朋友 A 聽了以後,表示不願意介入此事。
少女沒辦法,就接受渡船夫的條件。在渡船夫完成了對少女的慾望後,他將少女送到對岸年輕人的懷中。少女告訴年輕人這一切,年輕人很不屑地將少女摔在一旁。
回家後,少女心疼加沮喪,去找朋友 B ,告訴他自己的遭遇。朋友 B 同情少女,去找年輕人並把他打了一頓。在日落的時候,我們聽見少女大笑的聲音。
「看過這故事以後,我們覺得誰是最有榮譽感的人?誰是第二有榮譽感的? … 誰是最沒榮譽感的?」在這時候,講師要求研習會的學員,兩人一組,將自己的答案讓對方看,結果,各組中兩人的答案裡,至少都有順序不同的地方。然後,講師要求大家,想辦法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答案才是對的(當然,學員中間,有幾位是牧師、牧師娘一起來的,講師事先有將他們分在不同組,若不然,回家後衝突就不好了)。
幸運地,這個遊戲是在輕鬆的氣氛中玩的,所以沒有真的引起衝突。然而,在那個小小的遊戲裡,我們發現,兩個人、或者是兩群人會衝突的原因中,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兩邊的價值觀、兩邊的文化背景不相同(不相容)。根據講師的說明,大部分的台灣人,會認為朋友 B 是最有榮譽感的,而渡船夫是最沒榮譽感的;不過,在歐美軍事領袖中,多數認為朋友 B 是最沒有榮譽感的,因為他照自己的意思動手打人,這對一位軍人而言是最沒榮譽感的事;其他還有法官、律師的團體,也會有另外的看法 … 。無論如何,該遊戲告訴我們:不同職業、背景、文化等等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觀。 … 但是,這個社會、社區、甚至我們教會,事實上就是充滿著職業、背景、文化等等的人,若是這樣,當我們遇到價值觀不相容的時候,怎麼辦?
四、建立共同的價值觀 – 看看聖經怎麼說?
我常在青少年聚會中講一句話「要找答案,翻聖經」。所以,我們在此也是一樣,遇到問題,我們就來聖經找答案。一起看今天的經文 – 羅馬書 3:9 ,經文一開始就說:「因為已經有證明猶太人、希利尼人攏有罪」 … 。其實,我們若看羅馬書的一開始、在引言以後,就說明了「普世的人都在罪惡之下」。我們知道,猶太與希臘是兩個非常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這情形下,誰的文化背景是標準?
對這問題,若是我們看保羅書信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字「 righteousness 」,這個字是在講上帝「正直」的標準。保羅不用猶太人律法做標準,也不用希利尼人的哲學、道德為標準,保羅是用上帝的正直為標準。所以,在聖經中看到,當保羅用上帝的標準做標準,大家就都是罪人!在上帝的標準下,所有人都不明白上帝,都不行好,都不完全 … 。所以,我錯、你也錯,大家都有錯。意思就是,我們的觀點都是不完全的,嚴格來說,我們都是錯的!而當大家都認知自己是不完全的時候,雖然難為情,卻已經產生一個共同的價值觀了。
從這共同的價值觀,就是「大家都不完全」的共識,我們就可以繼續來看研習會之中,講 師陳校賢 教授所提供的方法論。這位講師的方法就是:聽、講、與行動。
1. 認真聽
當我們在聽、在觀察問題時,不要一味地想要拿掉我們的弟兄眼中的「梁木」,要先認真聽聽看;不是要急著找出別人需要改進的地方,而是要聽聽看「問題的本身」出在哪裡。而且,聽的時候,也要認知「或許」問題是出自我方的不對。其實,這道理在馬太 7:1-5 已經講得很清楚,而且事實上我們也都明白;但是,我們雖然常常聽見這個道理,卻也可能常常用「不要論斷人」來論斷人。對此,我們要記得一句金玉良言( golden rule ):「要人怎樣對你,你先這樣對待人」(馬太 7 : 12 ),要耐心去聽別人真正在講的,不要在口裡、或心中馬上批評。
2. 慎重說
講師用雅各書 3:7-8 說明了「控制舌頭」的重要性。這點,我們也都清楚,我們常常在講道中聽到這樣的道理,也都有背過像是「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 25:11 )這類的金句(事實上,研習會那天,在講師還沒提到這方法以前,主禮早禱的戴牧師,剛好才用了這金句來做信息的分享)。我想,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常聽,也都知道它的意思;不過,就像雅各書 1:22-25 所講的,我們常常「聽道卻不行道」,我們知,但是不去行動。所以,講師在第三點,就勉勵大家要行動!
3. 確實行
不過,對於這點,我想不需要多講,因為大家較需要的是互相提攜鼓勵、互相代禱。所以,在此無須多做說明,我們要直接進入今天的結論 … 。
五、結論
一開始就提到,不同環境、不同文化背景,必定有不同的價值觀,當兩個價值觀相遇時,就是說當兩個價值觀在看同一件事時,可能有人認為有問題、有人認為不要緊。這時,常常是認為有問題的一邊要先設法,讓另外的人「翻到同一頁」,一起面對問題。當然,這不過是「將衝突轉化為和諧」的第一步,從這一步開始,可能就會有更多不同的意見,而這些不同的意見若是處理得不合宜,就會引起紛爭、甚至爆發大的事件!
我們當然期望可以讓大家都有相同、相容的價值觀,但是,一個人很困難可以真正成為對方,很困難可以改變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意識型態。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能建立一個新的價值觀,就是在舊的價值觀之上,加上新的價值觀;強調這新的價值觀,讓其強過舊的價值觀;如此,漸漸轉化,讓新的價值觀成為「整個群體」思考的中心。
其實基督徒,大概都有一個新的價值觀,就是以上帝做中心的價值觀,就是認識自己的不完全;就是學習耶穌,用犧牲自己作為偉大的標準,用謙卑作為榮耀的冠冕。但是,難以避免的,那些舊的、那些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在家庭、學校、社會中間所養成的價值觀,還是常常影響我們;在此再一次強調,舊的不一定是對或者是錯,就價值觀而言,「對與錯」是很難判斷的。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大家有不同價值觀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我們都不喜歡的紛爭與衝突;我們可以確定,衝突是大家共同不愛的結果。所以,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或許是在家庭、學校、上班、甚至在教會,若是遇到不相同的價值觀,要認真去面對。當我們面對、要處理時,祈願上帝幫助我們,讓我們願意「翻到同一頁」、共同面對同一問題;又,在我們面對問題時,將本來影響我們很深、那些舊的價值觀,漸漸洗去、淡去,讓影響力愈來愈淺,到後來,可以用較多來自耶穌所教導的「犧牲自己」、「謙卑自己」之價值觀來讓衝突轉化成為和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