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以賽亞書9:1-2;約翰福音1:14
◎前言
拿破崙說:「我在歷史上尋找與耶穌基督可相提並論的事蹟,或任何近似的東西,卻是徒然。世上的王朝、國位都消逝、瓦解了,惟有教會,至今仍然存留。」
在聖誕節期裡,商業化的氣息讓聖誕的商品琳瑯滿目,百貨公司、商店紛紛打出聖誕的促銷活動,即使在台灣聖誕節沒有放假,然而,聖誕的氣氛早已感染給每一個人。但這其中比較可惜的一件事,就是聖誕節背後的精神,許多人不明白聖誕節的意義,只覺得聖誕的氣氛很好。事實上,聖誕節若少了耶穌基督,這個節日就沒有意義了,因此,在這節期中我們有必要再一次正視聖誕的精神。
◎出自內心的感動
已經有好多年沒聽到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演唱了,今年(2003)的聖誕節高雄聖詠團、老店男聲合唱團、德生教會管弦樂團,及四位獨唱的聲樂家,在李運進長老的指揮下,於高雄市立文化中心的演出,實在讓我回味無窮。特別在「哈利路亞」合唱的部份,所有在場會眾全體起立,在合唱團的歌聲中將榮耀與尊崇都歸與「萬主之主,萬王之王」的那種感動是無以言喻的。
當然有許多人並不明白為什麼大家要忽然「起立」?但在「從眾心理」的趨使下,幾乎每個人都「起立」,站著聆賞壯麗的樂曲「哈利路亞」。散場時,我聽到許多人帶著疑惑問著:「剛才為什麼要站起來?」我想,故事要從神劇《彌賽亞》的作者韓德爾(George Frederick Handel, 1685-1759)說起。
韓德爾是德國音樂家,大約在二十五歲的時候移居英國,在倫敦從事各項音樂工作,他所寫的神劇《彌賽亞》由三個部份組成:第一部是有關基督降臨的預言與實現,第二部是基督的受難與犧牲,第三部是基督的復活與永恆的生命;基本上,《彌賽亞》就是描寫耶穌一生的故事。
1714年,當時56歲的韓德爾正面臨生命中一次最大的低潮,接連幾齣失敗的歌劇,讓他背負了龐大的債務。在這樣的背景中,他接受了都柏林的慈善音樂團體委託為新劇本譜曲,當時的劇本是由他的好友查理.詹寧斯(Mr. Jenmens, 1700-1773)所撰寫,這劇本讓韓德爾十分感動。韓德爾在1741年8月22日(星期六)下午開始為《彌賽亞》譜曲,6天之內便完成了第一部份,9月6日完成第二部份,9月12日完成整曲的架構,然後寫了管弦樂部份並加以修整,前後一共只花了24天,隔年1742年即在都柏林首演。據說韓德爾在寫作之中常常被感動得淚流滿面,甚至淚水也浸濕了手稿。尤其當他寫到「哈利路亞」大合唱時,曾雙膝跪倒在地,雙手向天,喊著說:「我看到天門開了」。藉此,或許我們更可以領略韓德爾創作時從神而來的能力與感動。
《彌賽亞》可說是韓德爾最受大眾熟知的作品,全曲演出大約需時二個半小時。1943年3月12日《彌賽亞》在倫敦首演的那一場,喬治二世親臨聆賞。當進行到合唱「哈利路亞」時,喬治二世感動得起立恭聽,所有的聽眾因而也都從座位站起來。從那時起,一個不成文規定成了《彌賽亞》的一個傳統,每當音樂會唱到「哈利路亞」時,聽眾就會自動起立,向「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當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登基的那一年,韓德爾所寫的《彌賽亞》正在英國倫敦演出。因為女王有意前往聆聽,因此,他的部屬在一旁提醒她:「女王陛下,等唱到『哈利路亞』大合唱的那一段時,聽眾按照慣例都會起立表示尊敬,但是你是一位女王, 又是最近新登基的女王,你可以不必起立。」
演唱會的那一天,當詩班唱到「哈利路亞」大合唱時,聽著” 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s, Hallelujah !”(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哈利路亞),女王深受感動,她站起身來直到歌曲結束,她含著眼淚對身邊的人說:「我是誰?豈可不起立表示尊敬我所愛的耶穌呢?」
◎聖誕帶來的思維
諾曼.文森.皮爾博士(Dr. Norman Vincent Peale,1898-1993)是美國當代著名的作家,他曾寫了45本書。他甚至送過報紙、做過推銷員,也做過廣播與電視節目,他也是牧師。他曾說起一個故事:有個十二歲小男孩和他父親,正為了聖誕節在添購一些必需品。當時的人潮擁擠,人群中,突然有人碰了小男孩一下,男孩因此縮了一下,原來是一個老乞丐,他希望小男孩能施捨他一點錢。
小男孩的爸爸看到了,就把小男孩叫到一旁,對他說:「你的態度可以更熱情一些」。但是男孩似乎不以為然。在他的眼中,那個男人只不過是個骯髒的老乞丐,可是在他爸爸眼中,卻是與旁人無異的,是一個「人」。做父親的拿了一張大鈔給兒子,鼓勵他拿給乞丐,以發揮聖誕節的精神。
男孩照做了。當那個乞丐接到這張大鈔時,頓時乞丐似乎長高了許多,臉上的表情豐富了,連眼神也亮了起來。看著乞丐的神情突然改變,男孩有些驚訝。那個老人向男孩鞠了一個躬,謝謝他,並且對他說:「願神祝福你」。
這個男孩學到了一個終身難忘的功課。他了解到每個人靈魂的價值,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尊嚴,不管他的外表長相如何、身份地位如何。這一點,皮爾博士感同身受,因為他就是那個男孩。這是那個聖誕節最寶貴的禮物。
當先知預言彌賽亞的降生時指出,「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神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著榮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9:1-2)。在聖誕的期裡,身為基督徒,我想我們都能體會耶穌基督帶給這個世界的極大影響力。
事實上,耶穌基督的降生的也帶給非基督徒許多衝擊與思考。在網路讀了一篇大陸作家曹長青(2002)所發表的<聖誕快樂!>一文,他雖不是基督徒,但他正享受基督文明所帶給他的許多方便與快樂,「聖誕節幾乎成了世界性的節日」。
文中他把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作了比較,提出幾項他個人的看法,他認為:
第一,基督教創造了物質文明──人類迄今的全部物質文明,當然是世界上各個族裔、各種文化背景的人集體創造和累積的。但如果進一步考究,則可明顯地看到,今天人們依賴的主要物質產品,絕大多數來自基督文明發達的西方的發明和創造,像汽車,火車,飛機,火箭,電,收音機,電話,電視,電腦,網路……等。更不要說那些現代醫學、醫藥、醫療設備等等。
第二,基督教創造了精神文明──基督教的精神文明,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畫家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畢卡索,音樂家巴哈、莫扎特、貝多芬,作家托爾斯泰、雨果、狄更斯、卡夫卡……等。如果說要列出西方四位最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的話,則是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狄更斯、雨果。他們四位全部都深受基督文明影響,基督精神洋溢在他們的所有作品裡。
第三,基督教建立了民主制度──今天,22個阿拉伯國家,沒有一個實行民主選舉。相反的,以基督文明為核心價值的民主選舉制度已走向整個世界。只要給予人民自由選擇的機會,人民都會選擇民主選舉的制度;都會選擇人道精神;都會選擇富裕、繁榮的物質生活。
最後他說:「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在物質上、精神上和政治制度上,每天都享受著基督文明所帶來的巨大優越,所以我感激這個文明。在聖誕節到來之際,我願祝所有對這個文明和我感同身受的人們”聖誕快樂!” 」
◎永不改變的聖誕精神
你知道嗎?我們在聖誕節常見的聖誕老人,其實已經經過許多的演變,雖然外型變了,但他所代表的聖誕精神卻不曾改變。
西元280年誕生於現今土耳其境內,名為「聖尼古拉斯」,是天主教當地的一位主教。在他死後,他成為一為保護少女、不孕的婦人、嬰兒、軍人、學生等的守護聖徒。
在聖誕老人死後到12世紀之間,許多歐洲人稱呼他為「神蹟的創造者」,這個稱呼是源自俄羅斯人。直到13世紀聖誕老人在法國才變成會送禮物的人,而這也是現在大家對於聖誕老人會送禮物神奇說法的開端。
一直到18世紀,在歐洲和美國,聖誕老人都是主教的裝扮。對許多美國人而言,聖誕老人是親切的,他總是抽著一支煙斗,並且背著一個裝滿禮物的袋子。當時的他看起來有一點老,鬍子也像雪一樣的潔白。
1862年的聖誕節正值美國內戰,林肯總統邀請聖誕老人去勞軍,於是聖誕老人穿上了新的毛外衣,並且有美國國旗的星星和條紋作裝飾。
你現在所看到聖誕老人的樣子,其實是在3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在一個廣告比賽中由Haddon Sundblom所創造出來的。聖誕老人充滿了歡樂、眼神散發著光芒。雖然三十五年來,可口可樂公司每年會為聖誕老人創造一個新的造型,然而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造型最能凸顯歡樂聖誕精神和本質!
在法國,聖誕老人成為好消息節慶的化身。而在瑞士,人們稱呼聖誕為「Father Christmas」,和他的妻子Lucy周遊在不同的城市,Lucy將禮物送給女孩,而聖誕老人則是送給男孩禮物。在英國,聖誕老人騎著白色的驢。
聖誕老人會隨著時間改變,但他帶給人們希望的精神卻是不變的。約翰福音記載:「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4)。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親身經歷我們的生活,他明白我們的困難,雖歷經了二千多年的時間,第一個聖誕的精神卻仍保留至今,他成全了人們對彌賽亞的盼望,他也帶給我們得救的盼望,他以自己的寶血來成全這事,這是犧牲的精神,也是愛的精神。
◎結論
如果沒有耶穌的降生,就沒有聖誕節,韓德爾也不會創作偉大的《彌賽亞》神劇,也不會有聖誕老人和一切與聖誕相關的象徵。當我們沈浸在聖誕美妙與歡樂的氣氛中,不要忘了這位賦予聖誕節意義的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