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彼得前書四章7節;約翰一書二章15-17節
前幾天,有位我在花蓮牧會時,從小看大的青年,偕同當國中生物老師的未婚妻,帶著喜餅到德生教會,邀請我和牧師娘及孩子們能到花蓮參加婚禮,順便為他們證婚。由於德生教會的工作相當忙碌,且婚禮又訂在週六下午,因而不克前往。心中雖有些失望,但還是隔著千山萬水深深的祝福他們。閒聊間,長得秀外慧中的準新娘感慨的談到,當結婚的日期敲定後,高興的向班上學生宣布老師的結婚日期時,學生不但沒有表現出恭賀的歡呼聲,還沒大沒小的問道:「老師,妳是不是懷孕了,否則為什麼急著結婚?」聽到學生的回答,身為老師的她,啞口無言,不知如何應對,只能無奈的嘆氣,時代不一樣了,變化實在太大了!難怪有許多尚未到達退休年齡的老師急於退休,為的只是想早日脫離學生越來越難教的苦境。
事實上,不只台灣人感受到社會的變遷極為快速外,就連曾於1952年來到臺灣,1972年因政治因素,被前國民黨政府「請」回英國的前臺南神學院副院長彌迪理牧師,在離開臺灣數十年後,好不容易等到解嚴才獲得簽證,回到闊別已久的臺灣。當他再度踏上臺灣這塊土地時,感慨的說道:「1952年當我從廈門來到臺灣時,島上到處充滿水牛與腳踏車。1995年我再度回到睽違已久的臺灣,所見到的儘是大樓與汽車,而且,臺灣人的文化和物質表現,已經比西方國家更西洋化,其變化之大,實難以訴諸筆墨!」
上述兩則故事得以讓我們發覺,前者乃在顯示出時代變遷「內在」轉變的結果;後者則是「外在」變化的現象。身為現代的基督徒,在如此巨變的世代中,我們實需以基督的心為心,用「不變」的信仰,面對「多變」的社會,才能戰勝世俗化的挑戰。
一.「變」的臺灣社會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已近一甲子的時光,此間,人類科技的進步與資源的開發,以及行進的「腳步」和「距離」,可說是遠遠超越了人類有史以來的歷史總和。因著急速變遷所產生出來的社會現象,可謂憂喜參半,然憂則大於喜。喜的是,人們可以享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繁榮與便利;悲的是,人們卻常以此成為犯罪的工具,甚至有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擇手段的利用聲光媒體,委實令人痛心不已。
顯而易見的,當臺灣經濟起飛後,只擁有世界人口百分之零點四的臺灣經濟體,躍升為全世界二百個經濟體的第二十名,國民所得也超過了一萬美金,使得世界發現了臺灣的存在,臺灣終於有了「鹹魚翻身」的機會,找到了應有尊嚴,不再以贏得世界少棒、青少棒、青棒冠軍來「自慰」。然經濟改善、政治開放的結果,並未為臺灣帶來安和樂利的社會,所呈現出來的,盡是貪婪、自以為是、黨派間的相互叫罵..等,甚至使得台灣經濟逐漸下滑。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黃俊傑教授在〈戰後臺灣文化變遷〉(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一文中語重心長的談到,戰後的五十年間,臺灣的思想與文化發展雖然多元,但卻呈現出諸多的思想或文化素質的衝突與不協調,其主要表現的原因可分為三類:
1.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對抗
2.中原文化與臺灣文化之間的推移
3.國際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緊張
從黃教授所提出戰後的傳統與現代、中原與臺灣、國際與本土「彼此」間之對抗、推移所帶來緊張的情況得以看出,生長在這塊土地現時代的臺灣人民,確實自從戰後便生活在「衝突」與「矛盾」之中,使得臺灣人的性格在短短的數十年間,起了相當大的變化,就連教會也在變遷的洪流中,出現了世俗化的現象。 楊國樞教授在《中國人的蛻變》一書中,談論到〈中國人性格的形成及蛻變-臺灣地區〉時,就以「宜農生態環境」與「宜工生態環境」之對比圖表,標示出時代變遷下的差異,讓讀者可輕易且一目了然的看出其間的變化:
宜農生態環境 農業經濟型態 農業社會結構 傳統社會方式 傳統性格與行為 | 宜工生態環境工業經濟型態 工業社會結構 現代社會方式 現代社會方式 |
雖上述圖表仍有一些值得討論之處,但大體而言,楊教授所提出的論述,著實可以讓四十歲以上的臺灣人感慨萬千,因這些年紀的人,的確親身經驗到這些「變化」的過程與結果。
二.「不變」的信仰
在變遷的世代中,人往往在隨波逐流中,忘卻了上帝的存在,一味追求自我的實現與快樂,將上帝的話拋諸腦後。這樣的歷史,在整部以色列史的諸王當中可說歷歷在目(見列王記上下兩卷),尤以在所羅門王的身上可清楚見著。所羅門王在位四十年間(主前970年-930年)的前幾年,不論是內政、軍事、外交、經濟都有相當斐然的成績,尤其是他聰明絕頂的智慧更令人稱羨,還為上帝建築第一座美侖美奐的聖殿,使其名聲遠近馳名,連鄰國示巴的女王也都聞訊前來進貢。但所羅門在得意忘形之餘,為鞏固自己的權位,不但不求上帝的幫助,反求諸己,拉攏鄰國勢力,增添后妃,還敬拜外邦的偶像。顯然的,所羅門因著自己的權力與慾望,改變了他對上帝的信仰。上帝知道所羅門隨從他宗教的信仰後,乃開始厭惡他,雖沒有從他手中奪回所賜與的王位,但卻讓他四面受敵,痛苦不堪,接續他王位的兒子,還面臨國家分裂為南北兩國的命運。(見列王記上1-11章)在舊約時期,以及現時代的社會中,和所羅門一樣,在位過久,得意忘形,離棄信仰,墮落腐敗,違背上帝的話,致使晚節不保者時有所聞。這樣的結果,正如先知以賽亞對敗壞到極點的以色列百姓所說的:「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飢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八章11節)過去號稱是以基督教信仰立國,甚至連錢幣也都印有「我們信靠上帝」(In God We Trust)的美國,的確有過輝煌的歷史,但現在已逐漸失去主導世界政治、經濟與軍事的地位。經過神學家的調查結果發現,美國人在二次大戰後,長時間享有「大哥」的地位,並浸淫於流行文化,同時沈醉在物質主義的宴樂中,逐漸離開上帝。真正保有立國之時,尊主為大的清教徒信仰精神者,已不多見。可悲的是,有許多名為基督徒者,從來不上教堂敬拜上帝,也不讀聖經,無法回答出聖經的首末兩卷名稱和十條誡命的大有人在。有鑑於此,神學家們以舊約阿摩司所提出的訓示告訴世人,人飢餓乾渴並非無餅可吃,無水可飲,乃因不聽上帝的話。因人在安逸的生活中,常會忘卻上帝的話,其終極關懷不再集中於上帝的身上,特別在現代的社會中更是如此。
耶穌的門徒約翰年老時(約主後80年左右),眼見剛成立不久的小亞細亞地區之教會,深受異端學說和世俗化所影響,使得教會面臨一連串的衝擊與挑戰,約翰為能堅固信徒的信仰,乃親諸筆墨,寫信給這些教會,鼓勵信徒「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二章15-17節)要他們能夠確實持守真理,不隨異端,行為正直,不行不義,愛主愛人,不仇恨,不空談。否則,將會在異端和世俗化中隨波逐流,離開上帝。
同為耶穌門徒的彼得,亦在小亞細亞的教會遭受羅馬帝國政府的壓迫和外邦社會的毀謗,以及世俗化的挑戰,使教會處於內憂外患的情境,承受相當大的壓力時,捎信給小亞細亞北部羅馬各省分的基督徒說道:「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四章7節-8節)要大家存敬畏的心,品行端正,一心行善,因為萬物的結局近了。
結語:
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特別言及:「你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腓立比書二章5節)其目的乃要信徒能高舉基督,效法基督,彼此同心。在多變的社會中,真正能消除貪圖榮耀、自以為是、循流媚俗的法寶,即是永不改變的信仰,以及秉持以基督的心為心,因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永遠常存。
基督徒藝人的孫越,曾在《孫越話家常》一書當中提到一則真實的故事:話說他有一位朋友,騎著機車到十字路口,雖然速度很慢,但在右轉之綠燈尚未亮時,就先右轉了,正好被執勤的交通警察逮個正著。警察看過駕照、行照等各類證件後,問他為何綠燈未亮就右轉?由於紅燈右轉明顯違規,這位朋友只好啞口無言的認了!但這位警察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告訴他說:「現在我不罰你,不過你要轉回原來的路再走一遍,等到綠燈之後才右轉,我再還你執照,否則就開罰單,兩樣隨你選。」結果,違規的朋友心甘情願的選擇了再走一遍,拿回「被扣」的執照,心中由衷感激這位警察。警察不開罰單的理由,乃要他把交通規則永銘於心,勿心存僥倖,貪圖一時之快,害人害己。孫越和他的朋友皆非常欣賞這位警察的作法。此後,每當到了十字路口,這位朋友定謹記著交通規則的存在與重要,決不再任意闖紅燈,因這位警察給了他一個永銘於心的功課,提醒了他一個遵守交通規則之觀念。在巨變的社會中,人常和舊約時代的所羅門王,新約時代的小亞細亞教會與腓立比教會,以及現代這位騎機車的朋友相同,忘卻了信仰的重要,我行我素,為所欲為?在變遷的社會中,您的信仰是否能以基督的心為心,保持不變?還是正在隨波逐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