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赦罪vs.定罪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以賽亞書六十四章6節;約翰福音三章16-18節

引言:
本會每年皆會按照長老教會的法規,至少舉行六次聖餐禮拜,其中,還包括兩次的洗禮與聖餐。感謝上帝的恩典,本會今年第二次的聖禮典,計15位兄姐受洗,其中,有4位小兒洗禮、10位成人洗禮、1位堅信禮。藉此恭喜這15位兄姐,在上帝與眾人的面前信仰告白,接受耶穌基督為個人的救主,受洗成為基督徒,加入德生教會這一個大家庭。

一、我們都是罪人!
1860-1880年代期間,日本的有志之士,看到西方的文明與強大,乃開始發起一連串,以建立新政府為核心的民族統一主義與西化改革運動,即所謂的「明治維新」。由於明治維新之故,日本深受西方國家所影響,而得以在短時間內崛起,又在軍國主義的推波助瀾下,向鄰國發動軍事侵略,遂轉身從曾是列強覬覦奪食的對象,成為併吞他國的「列強」,進而發動太平洋戰爭,成了二次大戰的三大軸心國之一。直到日本被投下原子彈,長崎與廣島受到重創,死傷慘重之後,1945年8月15日,在昭和天皇的「玉音放送」下,日本才宣布無條件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崛起,到無條件投降,也只不過是幾十年的時間而已。當天皇透過廣播,宣告投降後,好戰的日本軍國主義者,仍主張捍衛日本,堅持不可能的抵抗,甚至發動兵變攻入皇居,然因兵變失敗,好戰者大量自殺。會有這樣的結局產生,最主要之因,乃承認錯誤比死還困難。

2013年10月上映的《日落真相》原文片名為《天皇》(Emperor),正是一部敘述二戰結束,日本因受美軍轟炸,滿目瘡痍、民不聊生之際,以美國為首,佔領日本為背景,麥克阿瑟將軍奉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官,負責對日本的軍事佔領及重建之工作,同時奉命調查昭和天皇是否該為發動戰爭負責,還得在十天之內提出調查報告,以便能對天皇的處置做出處決或無罪開釋之決定。由於這部電影有著諸多鮮為人知的史實,電影一放映,隨即受到許多影迷的矚目和討論。

麥克阿瑟接下重任之後,乃請他手下一名大學時期,曾與留學美國的日本女孩子島田綾相戀,而熟悉日本文化的準將費勒斯協助調查天皇的罪刑。可惜的是,因為戰爭之故,費勒斯與島田綾兩人早已失去聯繫。費勒斯為能獲得真相,乃排除萬難,透過各種管道明察暗訪,好不容易才找到島田綾的家。然愛人的家因為戰火的肆虐,早已被夷為平地,人也失去了蹤跡。在充滿感傷的心情下,費勒斯夾雜著複雜的情緒,循著有限的線索,透過各種管道明察暗訪,努力挖掘事實的真相。

戰爭是殘酷的,其所帶來的傷痛與怨恨,實難以訴諸筆墨。然而在電影中,導演乃一再凸顯日本的神道教與武士道精神,還有日本人那對於國家、民族的價值信念,促使對天皇不惜奉獻生命的絕對效忠,實可讓人看到日本人對於榮譽的一套另類標準。這樣的價值觀,是被奉命調查天皇被處死與否的美國人所無法想像的。

當費勒斯奉命投入調查,對日本前首相的近衛進行數算和指控日本的種種罪行時,近衛人員乃毫無畏懼與退讓的「反駁」說:「美國毀了日本兩個城市(廣島和長崎當時因原爆瞬間死亡的人數高達30萬,不包括後來因為原爆之害而相繼死去的人們;加上東京大空襲中喪生10萬平民百姓,不包括神戶、大阪、名古屋的轟炸空襲,讓上萬兒童成為亡魂。)緊接著,近衛又很公允的說出:『我們都是罪人!』、『日本如今所做的,不過是依著過去『侵略先進們』的完美示範前進。』、『如果侵略是一項國際罪行,那麼,誰又該來審判葡、西、法、英、美的罪行呢?沒有任何人能。』」

或許,日本前首相近衛「反駁」費勒斯的說法,是一種用「雙輸的責任策略」之方式,將責任推給過去曾殖民他國的列強之推託之辭,然這些話,卻足以發人深省。

經過一連串的調查,對日本有愛的費勒斯,心中出現了痛苦與矛盾。因他看到了日本的百姓,在這場戰爭中,同樣受盡苦難,而這些難以形容的傷害,正是因為美國為了報復所造成的。

調查報告出爐之後,麥帥對於這份毫無證據的報告書感到納悶之餘,乃問費勒斯原因何在?結果,費勒斯回答說:「我們的目的是要『重建日本』,而非處決天皇而帶來更大的破壞。」隨後,費勒斯又說:「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是誰開始這場戰爭,但是我們卻知道是誰結束了這場戰爭。」因著這份調查報告,以及麥帥與費勒斯的對話,昭和天皇才逃過一劫,沒有被定罪,也沒有被處死。

因著這部電影當中,存在著發人深省的信仰功課,《基督教論壇報》特別於2013年10月28日的3540期之報導中,論述了這段歷史的信仰反省,值得參酌。其最後兩段,乃如此寫道:
只有上帝和上帝的律法是絕對的公平公義、絕對的黑白分明。但舊約中的上帝,不常照著祂絕對的公平公義,對罪人立即審判刑罰。正如大衛、所羅門都沒有完全照著神的律法和標準而活,神也沒有按著律法施行審判。在祂黑白分明的律法下,處處顯出恩典、憐憫和寬容。

在創世記第三章之後,人類不但還是不能分別善惡,更落入永死的罪中。上帝也曾做過一個決定—要救贖罪人。因此,只憑著一點,所有罪人都可以得救,那就是「信靠並接受耶穌基督」。得救的基督徒們啊,別忘了,人類所有的義(自以為義),在絕對的公義者面前都只是件污穢的衣服罷了。(以賽亞書六十四章6節:「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我們都像葉子漸漸枯乾;我們的罪孽好像風把我們吹去。」)我們如今都活在律法的恩典中,因這是上帝為我們眾人免於互相論斷、彼此定罪所預備的。

二、恩待罪人,卻不縱容罪
一天晚上,有位會友來電訴苦,說她的心非常難過與痛苦,已經好幾天輾轉難眠。聽完之後,我請教她:「是年紀老邁,身體狀況出現問題,還是心理不安所造成?」結果,她回答說:「並非年紀,也非身體健康出問題,而是有人說她感情之事處理不妥,若不趕緊悔改,死後,靈魂將無法與信主的親人及好友在一起,因他們在天堂,妳卻在地獄。」聽完之後,讓人覺得納悶,為能瞭解真正的問題所在,我乃請她進一步說明原因。

聽完她的訴說,得知問題的來龍去脈之後,我覺得,事情應該沒那麼嚴重,而是提醒她的人那過度「愛之深,責之切」之說法,才會使得她心生恐慌,煩惱不已。為此,我乃安慰她說:「我們都是罪人,當然,提醒您的人也是。若您有罪,站在同為基督徒的立場,她應該是用提醒、代禱與鼓勵的方式勸勉您,並非越俎代庖,取代上帝,成了他人的『審判司』。一個人是否得救,主權在於上帝,並非他人說了算數。」與來電的會友溝通了約15分鐘之後,她才放下心中的石頭,不再因為她人的一句「定罪」之語,出現絕望和無助的心情,而終日惶惶不安。

無可否認的,人是罪人,凡是人,都不能自以為義,成為他人的「審判司」。雖人犯罪之後,得須付出代價,但上帝並不喜祂所創造、所愛的人沈淪,乃喜愛每一個信靠祂的人都能得救。如此的教導與盼望,舊約時代的先知以西結,早已有過清楚的明示:「主耶和華說:『惡人死亡,豈是我喜悅的嗎?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以西結書十八章23節)

新約的約翰福音三章16-18節亦有詳細的記載:「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還有,彼得後書三章9節後半段也有明白的訴說:「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再者,提摩太前書二章4節亦有清楚的提醒:「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足見,上帝的心意是清楚的,祂滿有慈愛和憐憫,不願意罪人滅亡。因此,上帝所賜的救恩是為所有人預備的,每個人都是上帝要拯救的對象。

談論至此,不禁讓人想起,約翰福音八章1-11節所載,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教訓眾人時,文士和法利賽人為挑戰耶穌,故意帶一位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強迫她站在眾人當中,指著耶穌說: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必須用石頭把婦人給打死,你說,該如何處置她?

耶穌深知,這一個問題根本就是文士和法利賽人所下的陷阱,故意要讓祂難堪,因若按摩西的律法,把婦人處死,除了有過分嚴厲之嫌外,還會和羅馬帝國的法律相抵觸,依照規定,只有羅馬巡撫才擁有處死他人的權力;然若建議將婦人從輕發落,則明顯違背摩西律法的字面要求。

為此,耶穌乃用反問的方式,回答文士和法利賽人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此話一出,文士和法利賽人乃無言以對,從老到少,一個一個暗自離開,只剩下耶穌和那婦人還在場。此時,耶穌對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從耶穌和婦人的對話可以看出,固然顯出上帝恩待罪人,但亦同時表明祂絕不縱容罪。

結語:

傳道書七章20節記載:「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保羅亦曾如此寫道:「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三章10節)是的,人都是罪人,猶如臺灣諺云:「鼻孔腑落,天下間沒有一個好人!」儘管我們是罪人,然上帝卻應允我們,祂將會透過祂的獨生子賜給人們,好叫一切信靠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參見約翰福音三章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