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約翰福音六章35節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約翰福音六章60-69節
60 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 61 耶穌心裡知道門徒為這話議論,就對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原文是跌倒)嗎? 62 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 63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64 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 65 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 66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67 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 68 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 69 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聖者。」
壹、前言
大選剛結束,結果也出爐。不知我們前幾天在各陣營,進行最後的動員與衝刺的過程中,看到什麼現象?就是群眾對心所意屬的候選人,以各類的方式,展現支持,當中有一項就是「跟隨」,當候選人到哪裡進行造勢活動,熱情的支持者就跟著到那地方去。
新約聖經中的福音書,常在一些人物的敘述中,出現「跟隨」或「跟從」這字詞,無論是耶穌主動呼召門徒,或是群眾自發性的參與,耶穌在各地的傳道活動。
貳、本言
一、生命的邀請
約翰福音第六章記載著耶穌傳道生涯最高峰的時刻。有許多人來跟從祂,因為看見祂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當群眾聚集,時間一久,難免會飢餓,厭倦,需要食物。耶穌同情這些人,就以五餅二魚餵飽所有的人。這時,耶穌的名聲極高,眾人要公推祂做王,但耶穌清楚知道祂的使命不是如此。所以從眾人中退去到山上。
第二天,群眾來找耶穌,就往迦百農的方向,在湖的對岸找到祂。然後開始出現群眾和耶穌的一大段對話。對話中耶穌明白群眾的動機,祂一方面提醒群眾,不要為那會壞的食物操勞,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操勞。另一方面,又做出一項極為重要的宣告,就是我們今天所讀的約翰福音6:35,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絕不飢餓;信我的,永不乾渴。」這也是約翰福音書中,耶穌所提及的七個「我是」中的頭一項。
這個「我是」,為耶穌在約翰福音中表達自己身分和使命的方式。美國小說家普萊斯(Reynold Price),對於耶穌在不同的情境,以不同的方式,所說的「我是」,他認為,這是「耶穌自我宣稱時所用的最高頭銜」。表示耶穌自己在說,我就是那位自有永有的神,現在是、過去也是,將來也一直都是。當耶穌說自己是生命的糧,正是對我們所做出,一項關乎生命的邀請,邀請我們進入祂的生命,與神的生命一同有份。
可得知的是,糧食的基本作用就是讓我們維持生命。沒有糧食,人的生存就會出現危機,會因飢餓而死亡。耶穌是我們生命的糧,因著就近祂,我們的生命,不再飢餓,能得到滿足;因著信靠祂,我們的生命,不再乾渴。
生命,不光只有談及肉體的存在,生命應有它更加重要的意義。就基督信仰來說,生命是與創造的神建立信靠、順服和愛的關係。這新的關係唯有藉著耶穌基督才有可能達成,離開耶穌就難以進入如此真實的關係。也就是說,沒有耶穌那只是一個存在,不是真正的生命。正因如此,耶穌就是生命的要素,祂就是生命的糧、活命的餅。當我們就近耶穌,認識耶穌並通過祂認識神的時候,饑餓和乾渴的處境,會得到改變,乃是從缺乏進入滿足、從掛慮轉為平安、從疲乏軟弱變成重新得力。
正邁入2024新的一年之際,回想我們過去的一年,不知過得如何?是否一切安好或是遭遇難處?在工作、生活或事奉中,是順心滿意或是因為某種/些原因遭受到他人的誤解,對我們有所責難,而讓我們感到滿腹委屈,甚至灰心失望?又或者是我們想達成的願望、想追求的夢想、所規劃的目標,實際的情形和我們的期待,落差太大,以致使我們的心,難以得到平靜。
儘管,我們的生命景況,或許會遭遇這些「不易接受、不想接受」的難處,然而,愛我們主耶穌,祂邀請我們進入祂的恩典,從祂對我們所作生命的邀約中,我們得著應許、重新得力。當我們投靠於這位生命的主,深信祂必引導,使我們安歇在祂的面前,領受祂所賞賜的平安,並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調整想法、改變做法。與此同時,祂必幫助,使我們有面對難題與麻煩的勇氣和力量,一方面能夠堅強奮起,毋忘初衷、重拾熱心;另一方面,可以進行關係上的修補、復合,或是把那病態、有毒的關係,將之「斷、捨、離」,以重拾自由、恢復健康。
二、準備好了嗎?
當耶穌以「生命的糧」,作為自我宣告,向群眾者發出生命的邀請後,我們可以看到有人有著不一樣的反應。請我們一同來看,約翰福音6:60-66,耶穌與門徒於對話時,所說的內容:「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很難,誰聽得進呢?』耶穌心裏知道門徒為這話私下議論,就對他們說:『這話成了你們的絆腳石嗎?如果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會怎麼樣呢?聖靈賜人生命,肉體毫無用處。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可是你們中間有些人不信。』」耶穌起初就知道哪些人不信他,哪一個要出賣他。於是耶穌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從此,他門徒中有很多退卻了,不再和他同行。」
為什麼耶穌這個「生命的糧」的論述,引發眾人的議論,也導致跟隨祂的門徒有人出走,不願再跟從耶穌?門徒覺得所聽到的話很難,「難」這字在原文有除了有「難以明白」的意思外,還有「刺耳」,或「冒犯人」的意思。換句話說,這些出走的門徒,是因為耶穌的話讓他們感到刺耳、他們認為耶穌的話,冒犯了他們。
有幾項原因,使他們覺得耶穌的話,難以忍受。一為,他們關心食物甚於永恆的生命,只願意尋求短暫的飽足。二是,他們所期待的是一位政治性的彌賽亞,成為他們脫離羅馬帝國掌管的救主。三就是,他們不認為耶穌地位與權柄,竟可以高過摩西。四則為,耶穌所提及吃我肉、喝我的血的內容,觸犯了猶太人的禁忌。耶穌,並不符合這些出走門徒們心中的期待。
由此,我們可以看見,跟隨耶穌的門徒,若未能在心中,做好準備,就難以讓神的話語、生命的道,紮根成長,反倒成為生命中的絆腳石。最後,只能選擇離開,拒絕了主耶穌對人們所做出生命的邀約,無法與生命的主有所關係。這是其一。另外,我們還可以從中看見,當心中的期待,不合我心、不如我意的時候,是轉頭離開呢?還是願意以信心去承認、去相信這位宣稱我就是生命的糧的生命之主,所說關乎永恆生命的真理。
去年,大約是一月中旬的左右,出現一則報導,內容提到,台東縣消防局接到通報,有一男姓登山客因呼吸不適與四肢無力,疑似高山症的案件而請求救助。當山域專責隊人員前往救援,並與空勤總隊直升機,執行吊掛後送。任務剛結束,在下午四點,就接到一通報案電話,得知有四人登山受困在「溪頭山三角點處」。得知消息後的救助人員趕緊前往,大約晚上十點左右,終於在受困處找到人。令人覺得離譜的是,這四個人不僅未帶登山裝備、沒穿禦寒大衣,其中一名男性甚至只穿著短褲。救援人員除了提供衣物保暖,也斥責這幾位未經準備的人,在寒流來襲的時刻,竟然以不尊重自然山林,對登山的態度,竟然如此草率、輕忽。(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0/6913670)
這幾位一點都沒準備好的人士,能夠獲救,實屬萬幸。若是當天無法向消防局聯繫上,又若救難人員及空勤總隊的直升機,還在執行其他的任務。相信,失溫喪命,令家人親友的遺憾情事,極可能就會發生。當眾人見識到這群人,未做好任何準備就去登高山的離譜情境,不僅浪費國家搜救的資源,也為他/她們的無知行為感到不滿。
這正是說,準備好與未有任何的準備,是關乎生死存亡。生命也是如此,是永生或永死。當願意準備好,領受耶穌所賜下的信心,跟從祂的門徒,與未能準備好自己的心,不想虛心接受主的啟示,就貿然離開的門徒,結局大不相同。
三、帶著信心,跟著走吧!
有人說:「真正的信仰必須建立在一個可靠的權威之上,同時它必須是一個行動的信心。」這是說,信心必須寄託並固定在一個牢靠的基礎上。這個基礎就是耶穌基督。因著祂我們可以從相信到信賴。由相信到信賴,是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需要通過大小不一的事件,才會顯出信心的大小與否;由相信到信賴,是讓我們從不知道神的心意為何,轉變成有辦法體貼神的心意;也使我們從不習慣神的行事方式,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意念、行為;願意降服在祂的面前,知曉、明白神,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
我們今天所讀的約翰福音6:67-69,告訴我們耶穌的真正門徒,是願意踏著信心的腳步,來跟隨主,經文內容說:「耶穌就對那十二使徒說:『你們也要離開嗎?』西門.彼得回答他:『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跟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
從彼得「我們已經信了」這句話,我們可知道,就在那一刻,他已經明白、理解了耶穌所說,生命之糧的道理;也願意相信、接受耶穌就是生命的糧。他的宣信,清楚說出了,他所跟隨的,就是那永生之道。
我們可以從福音書一再見到,耶穌在世上傳道的工作之一:呼召人來跟從祂。跟從耶穌,需要信心的回應,這對當時的門徒、對歷世歷代的忠實信徒、對現今的我們,皆為如此。而信心的回應,乃是一種愛的行動、是願意對永生之道的順服。不是我們挑自己喜歡的路走,而是我們願意跟隨耶穌的道路。
回到剛才所講,沒有準備好就貿然登山的新聞事件,我個人還想到,或許這些人的內心,有某種我們所難以理解,莫名其妙的信心。但這種信心,絕對不是從神而來的,而是這些人自我中心、自私意念的顯明,不僅無法走向生命的道路,還有可能因此失去寶貴的生命。
此外,跟隨耶穌,也是一種意志的行動。或許,耶穌要引導我們走的路,是和我們內心的期待,大不相同的,這時候的我們,會如何反應?是選擇出走,轉身離開;還是,如同彼得所說的:「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跟從誰呢?」這樣的跟從,是表示我們認定、我們選擇,唯獨只有耶穌自己,才是那條救贖之路、那條永生之路。耶穌是我們通向神的道路,祂怎麼走,我們就怎麼跟,跟著祂走,必定不會有錯、必定不會失迷。
人,有時候會出現所謂的羊群效應。特別是當自己來到一處陌生的地方,還分不清東南西北的時候,突然看到一群人正往一個地方移動,心裡就會想,我跟著大家走就應該就會沒錯。可是,群眾所走的,不一定會和自己想去的目的地一樣啊,有可能是相反的方向。我自己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這告訴我,不要亂跟別人走,以免愈走愈遠。而我們所信靠的主耶穌,祂才是我們生命的道、生命的指引者,通過祂,我們才能夠走到正確的目的地。
從相信到信賴,不僅是建立在耶穌這位永生之主的基礎上,也是對自己、對他人,表達信仰的一種宣信。說明了自己所領受的信心,是從那位生命的主而來的,而非盲目、無知的信;並且,以愛和順服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願意選擇跟從基督的心志。這其實就是我們對生命之主,所發出生命的邀約的積極回應。
參、結語
耶穌,邀請我們進入祂的生命,與神的生命能一同有份,因祂是生命的糧;耶穌,也希望我們以信心去承認、相信祂就是那永生之道,因祂是生命的主;耶穌,更期待我們以愛、以信靠、以順服回應祂對我們的呼召,忠心跟隨祂,因祂是上帝的聖者。
唯有跟從永生之道,我們的生命,才會有真正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