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願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箴言十章1節、二十三章24-25節

一、引言
每逢母親節,大部份的人,都會對母親的愛和偉大頌讚一番。母親還在世者,孩子們除了會宴請母親,送母親禮物之外,還會包紅包給母親,以表孝心;若母親已經離世者,子女大都會因無法再報答養育之恩,而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嘆,甚至暗自落淚!

事實上,無論母親健在或已逝,身為子女者,一樣可以盡孝。母親還在世者,能讓其物質與精神生活無虞,當是身為兒女的基本責任;若母親離世者,只要能盡做人的本份,展現智慧,不辜負母親的期望,實現母親生前所願,也可稱得是一種「孝」。

「孝順」對於基督教的信仰而言,乃相當重要,因聖經中的十誡,乃清楚明示:「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乃要人「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馬太福音十九章19節)此外,保羅在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亦再次提醒人「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六章2-3節)

一、憾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家語‧致思第八‧風木之思》裡面有一則故事說道:孔子前往齊國途中,在路上聽到有人哭泣,聽起來,並非服喪之聲。為一探究竟,孔子乃下馬車察看。經過瞭解,這才明白,傷心哭泣的人名叫丘吾子。據丘吾子自述,他之所以會傷心哭泣,乃他年老之後,才覺悟到,自己一生當中,有三個嚴重的過失,分別為:1.年輕時期,因學習之故,忙於尋師訪友,周遊四方,疏於照顧父母,回到故鄉,父母已經亡故。2.壯年時期,忙於事奉齊國君王,然因齊王驕傲奢侈,喪失民心,乃自己未盡人臣之責所致。3.生平雖重視友誼,但如今朋友卻離散斷絕。

告白這三項過失之後,丘吾子又繼續仰天悲嘆道:「夫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請從此辭。」(意為:樹木想安靜,風卻刮不停;兒女想奉養父母,雙親卻已不在人間。過去之事,無法再回,乃是年齡之故;自此之後,再也無法見到父母,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語畢,遂投水自盡。孔子用這一個故事勸勉弟子,乃要他們能保握時間盡孝,千萬勿在父母離開人世之後,才為自己沒有盡孝而後悔。

個人對於儒家的故事頗為同感,但對於丘吾子的投水自盡則無法苟同,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雙親在世無法事之以禮已經要不得了,雙親死後竟在後悔之餘而投水自盡,這樣做,簡直讓已經亡故的雙親之名難堪。我甚至還認為,既然孔子在場,眼睜睜的看著丘吾子投水自盡,卻不出手營救,讓人感到相當不解,甚至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然無論真假與否,「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仍值得我們省思。

從小就失去母親,未能盡孝道者,傷心難過乃在所難免,然而事實上,並不一定母親在世才能盡孝,既使母親已經離開人世,同樣也能實踐孝道。何以言之?相信大家都聽過「光宗耀祖」這句話,其意乃在訴說,子孫若能善盡本分、展現智慧、發揮恩賜、貢獻社會、受人肯定,既使父母親已不在人間,也能算是一種「孝」,不是嗎?

學生時代,我有一位同學的媽媽,在他小學三年級時,就因病去世。媽媽病逝之後,爸爸又續絃,生了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雖父親對這位親生的兒子愛護有加,但因他從小失去母親,心中充滿難過和遺憾,導致他每逢農曆過年或母親節全家團圓時,就會從心中湧出一股難以訴說的感傷。他曾告訴過我,他很羨慕有媽媽的孩子,也很羨慕孩子能孝順媽媽的感覺。聽到這樣的話,真教人感慨!

在牧會過程中,我也曾親耳聽過一位已上了年紀,同樣身為人母的媽媽說過,她很怕母親節,因愛她的媽媽很早就去世,所以,每當母親節來臨時,她就會掉眼淚,甚至不敢參加有關母親節的慶祝活動,連教會所舉辦的母親節感恩禮拜也會故意缺席,以免「觸景傷情」。

這樣的心情,個人非常同情,也頗能理解其心中的感受。然畢竟生命的主權在於上帝,人無法操控生命,只要能盡人之責,讓人看到你的好行為,而發出「這是誰的兒子,表現得這麼出色!」之讚嘆,使生你的因此而「與有榮焉」,便是一種「孝」。猶如聖經所載:「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箴言十章1節)「義人的父親必大得快樂;人生智慧的兒子,必因他歡喜。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言二十三章24-25節)

端見,無論父母親在世與否,只要能成為智慧之子,完成母親之願,使生你的歡喜和快樂,就不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了。

二、盡願即盡孝
相信每一個父母親,都會對於自己的子女充滿諸多心中的「願」,然有些願,是父母親有生之年所無法達成,想藉著兒女來實現的。當然,父母親的願望,為人子女者,不一定能全然達成,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可能是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志趣不符,或期望過高,而難以達成。但無論如何,若您在有生之年,能盡所能實現父母親的「願」,就是一種「孝」,也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2014年母親節前夕,我參加台南市玉井區的母親節表揚大會,因岳母被推選為年度的模範母親。會中,有多位當地的仕紳上台致詞,所有的致詞皆大同小異,幾乎都在讚揚母親的偉大,同時呼籲身為子女者當孝順父母。然而,在多位致詞者當中,我對於一位身材瘦小,年約五十多歲,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鄉下議員之致詞印象最為深刻,雖他並沒有訴說大道理,只講了一個故事,但卻使我感動莫名。

這位議員訴說他就讀小學之前,一天,挺著大肚子的媽媽帶著他到香蕉園工作,工作到一半,媽媽知道自己肚子裡的小孩即將臨盆,乃手搭著兒子的肩膀,讓她有所倚靠的慢慢走回家。回到家後,媽媽吩咐他,先拿一把剪刀給她,同時要他到廚房用「草茵」燒熱水,(「草茵」乃瓦斯爐未普及之前,台灣鄉下用曬乾之甘蔗葉所捆綁點火用的火柴)。當時年僅六歲的他還懵懵懂懂,並不知道所燒的熱水之溫度是否足夠,也不瞭解剪刀要作何用途,只知媽媽生產的前一刻,仍挺著大肚子到田裡耕作,孩子出生時,還自己「接生」。

長大之後,他才知道,母親為了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一切,連產婆的錢也省了下來,還拉拔多位兒女長大。如今,母親雖已離世,在世的兒女,無法再繼續盡孝,不過,他認為,還在世的子女若能品行端正,對社會有所貢獻,不讓已經歸天的父母親蒙羞,同樣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議員講完他所親身經歷的故事後,還呼籲在場的模範母親,得要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因為母親若身體健康,便不會為在外打拼的孩子添麻煩。

聽完這段故事,著實令人感動。其實,這位議員能夠當上民意代表,且能站在台上讚揚模範母親,同時鼓勵鄉民,也是一種光宗耀祖的孝道表現。

花蓮市的自由路和中正路口,有一家日治時期就已開設,名為「竹川洗衣店」(現已改名「世紀乾洗商店」),由日本移民來台的竹川夫婦所經營。竹川夫婦兩人育有一位獨子,在花蓮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想不到,日本因發動太平洋戰爭,連台灣也飽受戰爭之苦。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已至山窮水盡的地步,為作困獸之鬥,乃想出自殺式的作戰方式(神風特攻隊),即由飛行員駕機攜帶炸彈衝向美國軍艦同歸於盡。

竹川夫婦的獨子,因被徵召為神風特攻隊隊員,一去不復返。夫婦倆引首翹盼獨生子的歸來,但直等到年老,仍音訊全無,而使得夫妻倆遺憾而終。

這一則真實的悲劇故事,是由名叫田中實加(Mika Tanaka)的日本女士,為實現諸多日治時期在台灣出生,被稱為「灣生」的日本人,終其一生想回台灣尋根,重溫舊夢之「願」,所挖掘出來的。而這段感人的故事,則是當時在竹川洗衣店當學徒的孫女所述說,經過查證,果真無誤。
這則由田中實加敘述,記者所整理的真實故事,是我到花蓮上課時,於2014年4月7日的《更生日報》所閱讀到,其部份內文如下:

1945年一天上午,軍部來了幾位軍官,帶來的天皇御賜的一塊如拳頭大的粉色小糕點來到花蓮港稻住通(今中正路)與稻住橋邊(今自由路)的竹川洗衣店家(竹川夫妻離開後由當時學徒黃文波承接),這時竹川夫婦已穿好和服站在門口,等待幾位軍官來到家裡宣布自己的獨生子光榮地被選上神風特攻隊一員,竹川夫婦倆慎重地接下軍令與天皇御賜的光榮糕點,將軍令與糕點放在案上告訴家族祖先︰竹川家的兒子被徵選為神風特攻隊感到很光榮。

街坊鄰居都來恭喜,竹川夫婦只能掩住淚水和糾結的心,頻頻點頭向前來致禮的街坊鄰居回禮。這明明是痛不欲生的切身之痛,竹川夫婦卻必須忍住所有奔騰的情緒,面對未來的一切,面對與唯一獨子即將死別的致命之痛。

竹川家就讀花中的男孩與父母在最後一個早餐後,到了學校便開始進行一個月的集訓,直到要出發至沖繩那日在街道歡送時,竹川夫婦才知道兒子就要被送走的消息,兩人立刻拋下手邊工作,一路奔跑到花蓮港神社,這時三十位第一批花中男孩已要離開花蓮港神社,前往花蓮港碼頭,竹川夫婦一路追著喊著自己小孩的名,距離實在太遠;竹川夫婦的木屐都掉了、襪都破了,夫婦倆還是不放棄,在隊伍後追著喊著,竹川家的兒子終於回頭了,可是距離太遠,根本說不上話,花蓮港碼頭送行的人是不可以進入的,竹川家三人只能相互看著,用力揮著手,用絕不哭泣的眼神互道珍重。

竹川家的兒子離開後,竹川夫婦的洗衣店再也沒開過門,直到聽說神風特攻有隊員回來了,這門才又打開,竹川太太天天坐在門口等著兒子,竹川先生天天到軍部尋找消息,只要有人經過家門前,竹川太太就站起來看,尤其是信差或軍人走過,竹川太太總會連忙走出來一直追著問:「有信嗎?竹川家兒子寫的信……有信嗎?竹川家兒子寫的信……。」

1946年3月,竹川夫婦與其他日人一起引揚回到福岡,竹川太太依然不哭,坐在門口天天等、天天等,見郵差依然問著:「有信嗎?竹川家兒子寫的信……有信嗎?竹川家兒子寫的信……。」竹川先生依然努力透過消息在尋找獨生子的消息……。

其實許多灣生告訴我:「他們尋找過去的家,除了是完成自己和父母心願外;若真看見自己家還存在著,只是想親自謝謝他們,把他們的家保存下來,也為他們把珍貴記憶保存了下來!」灣生只是用心存感激的心在找自己的家!

類似的悲劇故事,無論在日本本土,或是日治時代的台灣,應該不少。事實上,田中實加女士是「灣生」的後代,因她的外婆田中櫻代,正是在台灣出生的日本移民第二代,她本著完成外婆及父母親的「願」,來台灣找尋「灣生的故事」,幫他們找尋出生地與出生證明,同時申請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因戰爭結束,「灣生」回到日本後,被日本人歧視,連出生證明也無法申請,尊嚴嚴重受到打擊,生活也過得並不順遂。

為能實現外婆與父母親之「願」,田中實加花了十二年的時間,耗資七千多萬元,拍攝一部名為《故鄉‧灣生回家的故事》的紀錄片,這部影片將於2014年11月在台灣上映。此外,她還同時用八年的時間,透過文字撰寫了兩本書,一為《一個女生的灣生記.故鄉》、二是《南的零年》,皆在敘述「灣生」的故事

在查訪的過程中,田中實加總計幫142人取得出生戶籍謄本,好讓在臺灣出生的「灣生」,未來不是只有死亡證明,還有出生的紀錄,好讓他們的人生有生、有死,讓生命得以「完整」。她也為97位灣生找到出生的家、4位遺留在臺灣的小孩找到日本親人、2位被引回日本的藝妓和酌婦找到遺留在臺灣的小孩、1位遺留在臺灣的日人之小孩,找到日本母親的骨灰和遺物,還有2位因戰爭結束,來不及回臺灣的人。田中實加為協助他們的子孫回臺灣尋根,好讓他們能認祖歸宗,乃不惜青春與鉅資,無怨無悔的投入協尋與研究工作。

田中實加會這麼做,最主要的原因,乃她想完成外婆與父母親,以及許多「灣生」的「願」,並為「灣生」的後代能為他們的祖先完成「願」。其實,田中實加為家人及其他灣生之父母所實現的「願」,也正是一種孝的表現。

談論自此,使我再度想起,之前,我曾經說過,身為他人養女的家母,儘管天資聰穎,卻無法升學的遺憾之故事。家母出生於日治時代的台灣,小學時代,儘管成績優異,然因家庭環境與外婆觀念保守之故,小學畢業後,升學之路受阻。無法繼續讀書的遺憾,乃是家母一生的痛。為此,自從我家三兄弟相繼成家立業之後,家母乃利用七年的時間,風雨無阻,每週兩天從善化搭火車到台南太平境教會就讀松年大學,因從未缺席,畢業時,還得到全勤獎。此外,家母希望他所生的孩子,能為她實現其所無法達成的讀書之「願」,因而將「讀書」全寄託在三位孩子的身上。如今,三兄弟雖非富也非貴,但從小皆遵從母命,認真讀書,相繼完成高等教育,果真實現了母親的「願」。我相信,這應該也可算是一種「孝」吧!

結語:
台灣俗諺對於孝道有著許多的俗諺,諸如:「生前一粒豆,贏過死後祭豬頭;生食肉四兩,贏過死後擺豬羊。」其意乃在提醒人當趁父母在世上時盡孝,勿在父母去世之後,才透過場面顯示自己有多孝順,其實,這些都只是虛偽的。

人生在世,若能遵行十誡「當孝敬父母」的明示,還有耶穌「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的教導,以及箴言所給予我們當成為「智慧之子,使生你的歡喜、快樂。」藉以實現與滿足父母親心中的「願」,如此一來,無論父母親是否還健在,都能因為你而「與有榮焉」,就是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