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前美國總統雷根去世的消息,心中雖頗為難過,然這卻是一個千古不變的事實,沒有人能逃得過,只是時間的先後而已,人人都必須面對。當雷根總統的死訊傳出後,看到美國人民傷心的情景,讓人對於「世上萬般愁苦事,不如死別與生離。」這句台灣俗諺的感受特別深刻。
記得美國第三十五屆總統甘迺迪(John Kennedy.1917-1963)於1963年11月22日在德州達拉斯被刺身亡時,舉世震驚。甘迺迪總統只當了兩年又十個月的總統,不但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總統,而且也是第一位信奉天主教的美國總統。喪禮乃依天主教儀式舉行,主領儀式的神父,經過多天的琢磨,才挑選出聖經傳道書三章1-3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作為告別禮拜的經文。
神父之所以選擇這段經文,除了在訴說人類的軟弱與有限,一切的主宰在於上帝,人無法算計自己能夠活多久,且告別禮拜的意義,乃是在喚起人們,藉此懷念與追思故人的美德,祈求上帝的安慰並帶領遺族,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1973)本為甘迺迪的副總統,甘迺迪被刺身亡之後,乃代替甘迺迪所剩餘的總統任期。隔年,在總統大選中擊敗對手,詹森終於正式就任成為美國的第三十六任總統。任內,由於越戰問題日益嚴重,中共與蘇聯及美國間的冷戰持續「發燒」,又美國的嬉皮、流浪漢、貧富不均、工人罷工和暗殺事件層出不窮。為此,詹森乃提出四大施政計畫:
1.消除貧窮。
2.克服疾病。
3.延長人類壽命。(藉著科學、醫學技術延長到一百五十甚至到兩百歲)
4.徹底消除戰爭。
雖然詹森總統為人民謀求福利的決心相當堅定,但在尋求連任時,乃因任內無法解決當時美國的社會與外交問題,而慘遭滑鐵盧。在告老還鄉後不久,不幸因心臟病發,而撒手人間。我們不能不肯定已故的詹森總統對於謀求人類福利的決心。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縱使科學與醫學能延長人類的壽命,惟人仍難逃一死,因這是千古不變的事實。
莊子說過:「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也不能止。」基於此,我們如何透過生死的探究來明白人生,乃人生的重要課題。但前提是,人要「不憂生、不患死」,「不脫生、不惡死」。美國近代哲學與人本心理學家(Humanistic Psychologist)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年輕時,一直致力於自我實現的追求,直到年老時,才感受到超人性-「靈魂」的重要。在他臨終前,還苦口婆心的力勸世人,當珍惜人生的日子,更要尋找靈魂的歸宿。
死亡之路是一條每個人都「不得不走的路」,沒有一個人能夠逃得過。難怪舊約聖經中的所羅門王,面對人的生與死時,感嘆的說道:「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割有時。」這和臺灣俗諺:「一樣生、百樣死。」「閻王註死在三更,絕不留人過五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七十三、八十四,閻羅王免叫,家己去。」「雨落四山,終歸大海。」「三寸氣在千般用,一但無常萬事休。」的意義相同,同樣都在訴說人生在世,只有區區的幾十寒暑,且人生無常。有鑑於此,人的一生最為重要的,不是生命的長度,而是生命的意義。
除了人一生的壽命極為短暫,每個人都難逃一死外,人生在世的日子,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可謂苦難重重。然若能在苦難中,培養出將逆境的衝擊,視為磨練與挑戰的機會,以感謝的心視之,這就是「希望」的開始。雖在常人的眼光看來,死亡與不苦難是一種「否定」與「逆理」,但在基督教的信仰上,這卻是一種「肯定」的「真理」。誠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9-10節所言:「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耀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在苦難與逆境中發出感謝的生活態度,正是基督徒面對歷史與人生的重要解釋。一般人常用有限的智慧去否定苦難與逆境,並視之為負面的人生。但基督徒則相信上帝是一切的主宰,眼前所面臨的逆境、苦難或失敗,並非代表整個人生和歷史是負面的,因為在人類軟弱的否定中,上帝的完全必當出現,而成為肯定的真理。換言之,「逆理」的出現,正是顯現上帝「真理」的時刻,上帝往往會透過「逆境」的方式,讓人從中體會出「信仰」的可貴,並從中展現出上帝的偉大。當然,這其中乃包含著試探與考驗。
基督徒文學家密勒(J.R.Miller)在其虔誠的信仰中體會到:「憂愁哀痛留下深深的傷痕,在哀痛者身上刻劃著不可磨滅的記錄。我們從來無法去解脫大悲傷;經歷了大悲痛之後,決不會和經歷之前完全一樣。然而,倘能正確和欣然接受悲哀,他能發揮培養人格的豐富影響力。」
在苦難當中,若能經驗到上帝的同在,當會突破「試煉」,使「否定」轉變為「肯定」,這樣的轉變就是基督教最為重要的信仰表現。瑞士心理學家杜尼爾(Paul Tournier),基於這樣的信仰體認到:痛苦中有希望,否定中有肯定。在其著作《創造性的痛苦》(Creative Suffering)中就明確的訴說道:「若是我們對於苦難有正確的反應,苦難將帶領我們進入新的境界,而後產生得勝的喜樂。」
註:本文非主日講道篇,而是對前美國總統雷根的去世,有感而發的隨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