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20071209 耶穌基督時代的猶太宗教群體與反思 (下) 蔡哲彥老師

之前談過了「愛色尼人」、「奮銳黨」與「撒都該人」,這回我們來看看大家最熟悉的「法利賽人」。

大家印象中的法利賽人大概是一群宗教領袖;跟「文士」是一夥的;他們假意做很長的禱告,禁食禱告時故意臉上帶著痛苦憂愁的表情,讓人看出他們是在禁食;他們常常來質疑耶穌的所言所行,禁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人;他們抱怨耶穌常常與罪人在一起。「假冒為善」是耶穌對他們的評語;馬太福音二十三章整章幾乎都是耶穌在責備這群人。

聖經中「法利賽」這個字出現了 96 次,我想其中大概超過五分之四都是給人負面的印象。「法利賽人」幾乎成了基督徒心目中的大壞蛋,基督徒不太會罵人,我想基督徒口中最狠毒的罵人的話若不是「撒但」大概就是「法利賽人」了。

歷史上的法利賽人是怎樣的人呢?法利賽( Pharisaios )的原文是「分別出來的」的意思,因此「法利賽人」就是指「被分別出來的人」。

政治上,法利賽人可以說是不太關心,對於外來政權羅馬政府的統治,與國內民族獨立的聲浪,他們不像撒都該人兩面迎合,想從中得到好處;也不像奮銳黨人,處處以武力解決,給猶太民族帶來了大災難。他們不急統也不急獨(就跟現在台灣人民一般,贊同維持現狀的似乎是大多數人)。

宗教上,他們發展出了一套基於舊約與他們口頭傳統上的觀點。他們相信神、天使、禱告、上帝的攝理、靈魂不滅、最後的審判等等。他們熱情地相信彌賽亞會來到,但是他們對於任何自稱為彌賽亞或是會行神蹟的人施以十分謹慎的查驗。米士拿 Mishnah (舊約律法書的註解)、革馬拉 Gemara (拉比的註釋)兩者合稱為他勒目( Talmud ),這些是比較後期(第三到第五世紀)法利賽人中的老師(聖經中稱為「拉比」)的重要神學著作。

在社會上,其實法利賽人在當時的猶太社會是十分受歡迎的,也受到相當程度的尊重。他們雖然只有六千多人,是個不大的群體,但是他們對猶太百姓的影響力卻是很大的。他們注重宗教生活、注重聖潔、守安息日還有各種節期,他們算是猶太社會中十分重要的安定力量。法利賽人很小心的選擇爭取的事項,但是在必要的時候,他們也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楊腓力在「耶穌真貌」這書中提到:「有一次彼拉多反悔取消了一項以前和猶太人講好的約定,就是不准羅馬軍隊帶任何有皇帝肖像的裝備進入耶路撒冷,因為法利賽人認為那是一種偶像崇拜。為了抗議這一決定,他們有一群大部分是法利賽人的猶太人聚集在彼拉多的宮外五天五夜,他們哭泣地懇求彼拉多能收回成命,彼拉多命令他們到廣場去,他在那裡埋伏了羅馬的軍隊,他威脅法利賽人如果再抗議,他就把他們全部殺死。可是法利賽人同心協力哭天泣地,宣告他們寧死也不願看到他們的律法被破壞,後來是以彼拉多妥協收場。」 …… 「法利賽人自己也遭受許多迫害,曾有一天他們中間幾百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由此可以看出,法利賽人為了信仰真的是可以犧牲自己生命的。

 

法利賽人之所以敵對耶穌,是因為耶穌好像根本就不尊重他們看重的律例。耶穌也公然與罪人在一起,並且耶穌也常常與外邦人來往,(相對於「法利賽人」的意思:被分別出來的人),這樣破壞「傳統」的人怎可容他存在?同時耶穌宣稱自己的與上帝的關係(上帝的兒子),在法利賽人眼中也是褻瀆的。為了除去耶穌這眼中釘,法利賽人竟然願意跟他們所瞧不起的撒都該人合作,一起想辦法要除掉耶穌。耶穌之所以反對法利賽人是因為他們的律法主義、假冒為善,以及他們不願意接受耶穌所代表的神國。

反思:

大部分法利賽人所相信的,其實基督徒們也都相信,但是他們卻是極端強調遵守律法的「律法主義者」,所以耶穌斥責他們是「離棄 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馬可第七章)。我們可以反省一下什麼是現代基督徒的「新律法」,我們會不會變成了現代的「新律法主義者」?常常我們把一些「金句」當成了「律法」,而不願意去探究這些所謂「金句」背後真實的意義。我們常聽到「要十一奉獻」,「信與不信不可同負一軛,所以你不能嫁(娶)非基督徒」,「不能吃血,不能吃拜過偶像的東西」,「你要守安息日」 ….. 等等的類似「金句」的「傳統」,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不要遵守這些,而是大家該去弄清楚這些「金句」或是「傳統」的真實面貌。

我與楊腓力有相同的感慨:若是我生在當時,我可能會成為法利賽人:我不想離群索居孤孤單單的當愛色尼人,也不可能去當非常激進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銳黨人,我也不願意當逢迎諂媚兩頭吃香的撒都該人。依照我注重聖經的態度與方法,我應該會是法利賽人。我也欽佩法利賽人願意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原則付出代價。他們對於自稱彌賽亞者與行神蹟者會進行謹慎的查驗,這一點態度跟我很像,對於末世與預言我會很保守的看待與查驗。他們非常守宗教規範,他們也很守秩序,在社會上一定是好公民。

其實與其他三派(愛色尼人、奮銳黨與撒都該人)相較,法利賽人這派與耶穌的立場最是相近,但是卻是受到耶穌最多責備的,為什麼?豈不是他們只注重外表的律法,對人缺少實際的恩典?讓我們(或是教會)給人多點「恩典」少點「律法」吧?沒有人是因為「律法」來皈依基督教的,大家都是因為「恩典」來接觸這個信仰的。什麼時候基督教人數不能增加,什麼時候我們就得檢討我們(或是教會)的恩典夠多嗎?「復興」不是靠預言,不是靠信條,是靠基督徒(教會)給出去的恩典。

愛色尼人、奮銳黨、撒都該人與法利賽人,他們各有其不同處,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用他們的方法維持猶太人的特點。在這個特點之下,耶穌生在那時,對他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威脅。耶穌若是生在此時,我能夠認得出他就是彌賽亞嗎?我若是生在耶穌的時代,我會慢慢的查驗他的言行,謹慎的思想他的話。他說的話對猶太民族來說,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顛覆一切觀念,就此看來,我可能也認不出他就是彌賽亞。除非聖靈感動我,或是他真的用「愛」來接觸到我 …… 。

教會(或說是社會)裡頭充滿了類似這四種人的組合,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理念堅持。我們該如何得著這些人?如何與這些人好好相處呢?我想其中的要訣應該是從上帝來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