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與姊姊提到侯孝賢的電影“冬冬的假期”時,與姊姊都會對冬冬的外公家,那間日式診所感覺親切不已,因為我們的外公外婆家也是像這樣的日式、木製地板的診所、藥房兼住家。小時候跟著老媽回娘家,因為頑皮喜歡在二樓的木製地板上,穿著襪子滑來滑去,而發出的吵鬧聲,也因此經常被正在樓下看診的外公責備,就像電影裏頭一樣,另外還記得外公喜歡養動物,家裡有養狗、養雞,還彷彿記得二樓有養鴿子。但這些記憶,也隨著時間不斷的流逝。
外公外婆後來因為搬家,舉家北遷就不曾再回到嘉義內埔,之前曾經聽聞二阿姨說,老家還在,因此跟姊姊提出想回嘉義找記憶中的外公外婆家。
今年四月與姊姊、弟弟橋好時間,決定用五月最後一天,來個尋根之旅,帶著老爸老媽,還有對嘉義老家完全沒有印象的弟弟一起去探訪。
2008/05/31 (六)一大早約八點就從高雄出發,天氣不是太好,陰陰的天氣,感覺好像要下雨,但我們的興致不減,沿著高速公路來到嘉義縣竹崎鄉,或許是變化太大,老爸有點弄不清方向,下車問路,而我只是問,為什麼沒有準備地圖呢?姊笑說他以為他已經帶著活動式衛星導航了,沒想到今天天氣不佳,導致導航失靈,而我們第一站到達的是老媽兒時住的地方,“鹿滿”當我們見到鹿滿教會時,紛紛張大嘴巴,好漂亮的教會,站在外面就開始拍起照片來,只見一位穿著汗衫坐在“亭阿腳”的一位先生迎來,原來是牧師。
牧師非常熱心引領我們,而老媽告訴他這是她兒時待過的教會,還有當時外公外婆在這裡協助開拓的教會,牧師說新的禮拜堂今年初才剛剛完成,現在都還在整理當中,我們見到整個挑高,牆面的採光、通風都非常先進、環保,外面看起來整個造型,非常現代式,這應該是台灣教會首創的,牧師說這是他的想法,加上建築師本身是留美歸國的,所以才有這樣美麗的教會,我們逐樓參觀,真的很棒。還見到許多古董級的器具,見到很久不見的老風琴。突然下起大雨來,我們來到舊禮拜堂,看見門口二個柱子,分別標示著設教 1907 年、建堂 1969 年,哇~這間教會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我們進去看,牧師說現在這裡變成副堂,我見到兒時的許多回憶,牆壁上掛著黑板寫的禮拜程序、詩歌排序等,還有百年歷史有著美麗雕花的黑板,感覺好像走入時光隧道一般,我好像見到小時候的德生教會,我的母會,一樣的講道台。
牧師說他想起有一把椅子,他日前才問出是以前一位醫生所留下的,椅背上寫著“回生”,老媽感動不已,因為回生是外公診所的名字,而我們去看那把“椅寮仔”背面用毛筆寫的“回生”確實是外公所寫,老媽說這是以前家裡的椅子,完全用榫接的工法,應該有四把,為何在此她也不清楚,但是意外的可以見到外公留在這裡的椅子,大家都興奮不已。
牧師說他最近因為在整理以前的許多東西,有些根本不可考,他也盡量去問還有誰知道這些器物的歷史,我們還見到一個也有百年歷史的講道桌,非常漂亮,雖然老舊,上面的雕刻紋路,非常漂亮。牧師很開心我們到訪,而我們也開心可以見到外公當初所留下的足跡。
離開鹿滿教會轉往內埔,外面雨下的很大,而我們到達時,整個內埔與兒時的印象完全無法連接起來,整條街非常熱鬧,而老媽老爸確認之後,我跟姊姊有點失望,因為房子已經重新改建,過去那個老舊日式房子已經不見了,好可惜,我隨意拍了二張照片,看著對面的商店,反而仍保持著過去老舊樣貌,心中非常失落…
接著轉往菜公店,老媽說菜公店也是她小時候住過的地方,之後因就學的關係,全家搬至內埔,外公外婆並將土地獻出蓋教會,而我們一路找,還是老媽厲害,她找到位在巷弄裡的“番路教會”,門口寫著,設教 1958 年,獻堂 1973 年,一進到裡面,一間非常典雅的日式教會,旁邊還有一座古井,周邊庭院種著幾株高大的樹,趕緊下車,雨下的正熱烈,我們進到裡面,目前這裡是位女牧師,連牧師她見到我們,老媽趨前攀談,而我跟弟則是開始拍起照片來,這間教會太有特色了,細細的窗框,連椅子都是早期的座椅,二邊採光、通風也很棒,原來這間是 35 年前番路教會的母教會,嘉義東門教會因為教會要改建,而將舊有的教會小心拆掉,移師到此再重新建構起來的,好特別,牆壁上有一則從報紙翻拍下來的新聞報導記錄著這件事,而旁邊的玻璃還是手工玻璃。外面雖然下著大雨,但是裡面卻是舒適而涼爽的,老媽跟連牧師說明當初外公外婆奉獻土地蓋教會的過程,而我們也在此思想著當初外公外婆對上帝無私的心意。
接著我們離開之後到嘉義市去看大姑、二姑,而二姑丈身體雖然不適,仍精神奕奕與大家交談,中午過後,接著轉往老爸的故鄉台南縣後壁鄉,後壁鄉有間天主堂非常有名,因為獨特的造型,在許多媒體上都有報導,而我早就想去拜訪,剛好這次有這樣的機會,非常期待,不過一到天主堂,大門深鎖,神父不在家,好可惜,只在外面拍拍照片,接著又到老爸的母校菁寮國小,幫老爸這位傑出校友與母校合拍張照片吧!
沿著後壁鄉的道路,到處都是黃橙橙的稻田,還有也是黃橙橙盛開的阿勃勒,自從無米樂紀錄片一炮而紅,台南縣後壁鄉變成家喻戶曉的地方,加上劇中主角崑濱伯又種出冠軍米,更是讓我們這些後輩子孫覺得光榮至極。
一起到老爸的同學家中泡茶,我在他們的傳統四合院中到處拍照,台南後壁,因為過去發展較慢,不符合現代化的經濟效益,所以大部分的居民仍是務農居多,反而造就目前這樣還保有台灣已經少見傳統農家樂的景象,老爸的同學大都已經退休,含飴弄孫,住家旁邊就是小菜田,自己種些有機蔬菜,當我們回家時,滿滿的菜豆、莧菜、金瓜、茄子…,又香又甜。
今天一趟尋根之旅,雖然有些小失望,但也有些小驚喜,圓了兒時的記憶,不只是老媽的,也是我跟姊姊的,看見老媽滿足的笑臉,我知道她很感動,雖然我問她,她沒有回答我,五月一直是屬於老媽的月份,母親節、生日都是,這次的安排,其實也沒有刻意,只是覺得剛好大家可以空出這樣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一直想做的事情,最後在菁寮的美麗無米樂稻田中,幫姊姊拍了張與菁寮指標牌的合照,因為姊的名字就是因為老爸的故鄉菁寮而起的,頗具指標性的意義,雖然天氣不好,斷斷續續下著大雨,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不只老爸老媽,連芸芸、小超人都可以感受,這種傳承、尋根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