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二連三爆發了所謂名醫的醫療糾紛,心痛之餘,也不禁想起去年家父類似的不幸遭遇。
家父去年三月間因排便不順,由二弟帶至某醫院,由某名醫診治。該名醫肛門指診之後,即斷定家父是大腸癌,需要開刀。我們雖有所疑慮,但還是同意在該醫院先做切片檢查,再行安排開刀事宜。沒想到做完切片當晚,父親即血流不止。若非當晚負責照顧的小弟(本身亦是醫生)機警,父親恐已因失血過多休克。經過半夜緊急開刀,並做人造肛口,父親僥倖揀回一命。事後該名醫承認他為了求得較正確結果,切的位置太深入而非標準操作。但這只是一連串錯誤的開端,接下來一次比一次更嚴重的失誤,使父親經歷了長達半年的痛苦折磨,至今未能完全康復。病理檢查證實:父親所謂的大腸癌,其實只是良性腫瘤。
一直到現在,每想起去年七月七日當天的情景,我都不禁熱淚盈眶。那天清早,我和小弟坐著救護車,護送已因敗血症而意識不清的父親轉到成大醫院。短短五分鐘的路程,感覺無比遙遠。幸得國恩叔的安排及陳主任的協助,父親得以從急診室直接進入成大呼吸加護病房,數天後脫離險境。
感謝上帝,在最後一刻,我們擺脫了對名醫的迷思,為父親做了正確的選擇。再回頭來看游姓名醫的案例。只要 google 一下游姓名醫的名字,你會看到如下的報導:
2007 年 12 月 10 日,經濟日報:
「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副院長游 X 章,是迷你腹腔鏡手術的權威,曾經為呂秀蓮、張俊雄、葉菊蘭、王又曾等人拿掉膽囊。他表示,腹腔鏡手術已被公認對胃腸消化道的治療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目前有超過 95% 的膽囊疾病,可在腹腔鏡下完成治療。
在台大醫學院兼任副教授的游 X 章打趣說,以往外科手術的傷口越大,表示這位外科醫師越大牌、越有名。因為通常患者病症嚴重,要動大刀才會找到權威醫師處理。不過,當今腹腔鏡手術,同樣的手術,傷口越小,意味著醫師越大牌、越有名。 」
這位大牌又有名的醫師,在這篇報導刊出後的隔年七月,為林姓病患施行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疑似疏於診視,導致病患術後兩天死亡。歷經兩年的調查,今年六月,該名醫因明顯的醫療疏失,與他的兩位屬下一起被訴。起訴書上栩栩如生的描述出醫師的冷漠疏忽和病人的求助無門,令人不忍卒睹。
該病患最後雖死於敗血症,其病因卻肇於十二指腸穿孔。十二指腸的位置十分靠近膽囊,如果該病人施行的是傳統手術,或許醫師能看到病人腹部之劇痛並不僅因為膽囊結石,其實是十二指腸穿孔之故吧?誤診在先,術後照顧又如此輕率,使病人痛苦致死。醫者之過,莫此為甚。但只要一段時間過後,一切就會雲淡風輕,名醫依然是名醫,病人永遠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病人的家屬則永遠失去了親愛的家人。同樣的悲劇,一再的上演,有的被揭發,更多被掩蓋,都因我們不能破除對名醫的迷思。
尋求名醫的診治,真能讓人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嗎? 緋聞或債務纏身的名醫,他的心思已經不能專注於病患身上;兼任行政工作的名醫,他也有太多醫療外業務會分心;一天看診上百人次的名醫,不能奢求他出了診間還記得你的病情;成名已久的名醫,則可能過於自信或沈耽在過去的光榮中,而忘了加緊腳步吸收新知。而所有的名醫犯了錯,幾乎都沒有人敢糾正他 ….
有病時追求最好的醫療照顧雖是人之常情,遺憾的是,追求的結果往往是:我視名醫如神仙,名醫視我如草芥。 或許,還未在名利追逐中喪失理想,肯為你用心的良醫,才是你的貴人吧?
後記:謹以此文謝謝關心我父親的諸位牧長及弟兄姊妹。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也記起了苦難中神的同在。在妹婿的提議下,我們一家曾在客廳流淚禱告,希望父親能平安歸來,再一次坐在他專屬的沙發上。現在,每次看到父親坐在他的位子上,我內心都充滿了感恩。
也謝謝林牧師在父親最危急的那個下午,專程到台南的病房為他禱告。當時我母親還以為是臨終禱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