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近 ( 逾 ) 半百的歐吉桑和歐巴桑,穿著圍兜、拿著菜刀和煎匙,在轟轟作響的抽油煙機伴奏下,在實習廚房裡認真的練習每一道菜的烹調方法;刀工和配色、火候和調味,無一馬虎,烹調的步驟和方式更不可弄錯;當然,要讓人吃得下肚,衛生和營養更要講究。原來,烹飪不是一件隨便的事啊!難怪使徒行傳第六章第 3 節:「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 ( 管理飯食之事 ) 。 … 」
我參加這個「中餐烹飪 ( 葷食 ) 丙級證照班」是應了小女兒的學校 ( 三信家商 ) 家長會委員的邀約,因為報名的人數還差幾個,我便充個數加入該班。三信家商的學生人數約有六、七千人,家長會的規模很大,學校懂得善用這些家長的專業,讓他們組織家長會,不但協助學校處理許多公關 ( 請民意代表幫學校爭取權益 ) 、學生事務 ( 校車安全、學生急難救助、監督供餐公司的衛生狀況 )… ,更為學生的家長們開設了許多不同的「繼續教育」的課程:防身術、英語會話班、瑜珈班 … ,為了幫助學生家長培養第二創業專長,還開辦了這個「中餐烹飪 ( 葷食 ) 丙級證照班」。
開課前我們必須先去廚師職業工會參加八個小時的衛生講習。講員有大學餐飲系的教授、營養師、市政府衛生局的技正 … ,都是非常專業的人員。因為我原本要參加講習的時段有事,因此沒有和我同班的學員一起參加;而和我同時上課的大部分是高中職餐飲科的學生,和少部分年齡和我相仿的人;教室裡約有一百多人,每個人要按座號就座,以免點名不到被記曠課,就拿不到研習證明。但是這些年輕的學生「人到心不到」,有的低著頭玩手機,有的小小聲的跟他附近的同學聊天,或伏在桌子上睡覺。我雖然是個護理師,大部分的內容我都學過,但為溫故知新,也得疾筆抄筆記,唯恐錯過講習的內容,甚至馬上用雙色螢光筆標示重點。
之後回到學校的實習廚房上課,既然是為這群「高中職學生的家長」開設的課程,可見我們這些學員的年齡都不輕了,老師為了讓我們能達到好的學習效果,特別允許我們上課錄影,並且兩個人一組實地練習。老師講得很清楚,又實地示範過,但是回到灶台前,還是忘記這條紅 K( 胡蘿蔔 ) 要切絲還是切片?青蔥是要切蔥花還是蔥段?豬肉和蝦仁的醃料有何不同?燉小排電鍋外鍋要加幾杯水?吳郭魚要怎麼殺? … 大家記不清楚就「熱烈討論」起來,一群中年阿桑笑得跟小孩子似的,差點兒把天花板給轟下來了!
我們每週上課一次,每次上一套課程,每套有六道菜,一共有十套,也就是說我必須學會六十道菜,考試時臨時由評審老師抽出其中一套來考。這使我想起唐詩裡的那首「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我們完成的菜餚要請老師講評,其他組的學員也會前來圍觀, 在一番品頭論足中,大家才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有的刀工有待改善,有的火候過頭,有的盤飾顏色重複,有的該用深盤卻用平盤 … ;偶而被老師稱讚一下,就會高興得老半天,回家拼命跟家人誇耀一番。
我們這一班學員真的好認真,有一位學員是錄影店的老闆,他把上課錄 的內容做成 DVD ,另一位學員上網幫大家下載學科考古題,我較擅長整理筆記, 就把烹調的步驟打成書面資料。我們就這樣彼此互通有無,考試的前 一晚,我坐在電腦前,對照 DVD 和筆記,把這些資料重新復習一次,但 六十道菜一下子浮現眼前,蒸、煮、烤、炸、煎、燉、燜、燒,我還是覺得沒什麼把握;那一夜,我讀到兩點才睡。
考試那天,七點半就必須報到,主辦單位體貼的提供租借的廚師衣、帽、圍裙,使我們不必為了一次考試就買一套新的;另外也零售做涼拌菜時要用的乳膠手套、礦泉水、擦手紙 … 等,免得有人臨時忘記。真的很像孩子們考基測或學測時,那些零售 2B 鉛筆、立可帶、橡皮擦 … 的攤販,其實,我們真的需要謝謝他們,因為一緊張,真的甚麼都會忘記。
上午考完術科,下午要考學科;站了一上午,又緊張、又疲倦,午餐根本吃不下,但大家還是互相打氣,相邀去對面 7-11 ,吃個飯糰,喝個飲料,補充能量,以備繼續奮戰。所謂「團結力量大」,因著大夥互相的幫助,我們這一批學員全部通過考試;而和我們同一考場的 ( 高中職餐飲科 ) 學生,不知是學科或術科沒通過,還是考試成績會交給學校集體分發,只見他們沒拿到證照就陸陸續續離開了。
手中拿著「中餐烹飪 ( 葷食 ) 丙級證照」,反面還用英文印著:「 …has passed the required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class C skill category of 『 Chinese Cuisine Cookery─Meat diet 』 … 」喔!還是中英對照的哩!真得好高興,我心中盤算著, 還有沒有膽子參加「乙級證照班」呢?無論如何,我們挑戰自己的潛能,做到原本沒想過的事,證明自己還是可被訓練的,我們還算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