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去看李安的這部片子,看完之後想寫些心得時卻發現,所有的觀點幾乎都被寫光了。不管是各種動物的隱喻、信仰與理性的衝突、幾乎不可能存在的美麗畫面、獸性與人性的鬥爭、現實與實際的選擇、各種事物的象徵意涵、兩則完全不同故事的真實性、苦難緣由與上帝的存在……,我想寫的東西幾乎都有人寫了。
看電影前聽同事說這部片的後勁很強,看完之後發現果真是如此,它可以讓人一直思考與討論各種可能性。還是想寫些東西紀念一下這部讓我從頭哭到尾的片子,那我來寫一篇「少年PI的船難求生手冊」好了。
少年遇到船難,他幸運的上了救生艇,後來因為會吃人的老虎也上了救生艇,他只好逃到救生圈上頭,而這救生圈是以一條繩子綁在離救生艇約五公尺遠的地方,跟隨著救生艇飄在海面上。
這位少年是海難唯一的存活者,他必須要跟一隻老虎在一艘十公尺長的救生艇上共同生存、等待救援。幸運的是他找到了一本救生艇上面的「船難求生手冊」。裏頭竟然有一章寫的是如何在救生艇上與大型動物共處。身處於小小救生圈的少年果真照著這本手冊一步一步的操作,目的是想控制這隻老虎與奪回救生艇的主導權。
首先他讓船的側邊迎向海浪來的方向,這樣可以讓船身變的很顛簸,這樣老虎就會暈船。接著依照手冊,少年同時吹著哨子,讓老虎養成聽到哨音就產生暈船的習慣(這就是「制約」)。之後少年就可以利用老虎暈船的時候上船去,控制整艘船。
當少年這樣做的時候,我幾乎要相信他可以控制這艘救生艇了。但是最後他還是失敗了。我回想起手冊上寫著:「這樣應該可以馴服船上的大型動物,雖然沒有人真的在海上試過,但是馬戲團裡面都是這樣做的。」
姑且不論這手冊關於大型動物的部分是少年PI自己的幻想,或是真有這些準則(電影與原作不同)。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依照著所謂的SOP(標準作業程序),我們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當我們碰到問題的時候,也有太多專家會告訴我們該如何作如何處理,但是這些專家真的實際碰過我們遇到的問題嗎?我想人的問題真的是太多太複雜,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狀況可以事先模擬。
當少年PI自以為聰明的把所有的水與乾糧搬到了自己所處的救生圈上,這時他自己心中有一本手冊。在暗夜裡導演李安安排了一大群美麗炫目的水母與一條躍出水面的螢光座頭鯨出現在畫面中,把隨時可能會吃人的可怕大海點
綴得美極了。當少年PI正沉醉在這個光彩畫面時,座頭鯨落入海面瞬間產生的巨大水花把救生圈上所有的水與乾糧都打翻了,於是PI一無所有。
當我們安逸在自己想像出來的美麗世界時,會不會這些只是我們的想像?隨便一個美麗的事物的變動都可能讓我們失去很多。我們隨著自己的心意(自己心中有一本手冊)去建構自己的美麗幸福,這些真的是幸福嗎?
片中給人最大共鳴的,應該是少年碰到第二次的暴風雨時,對上天的大聲哭喊。他不是篤信三個宗教嗎?那他應該是有信仰的人才對,他怎麼敢對上天如此的責問?
我想起了一個極端的例子: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謝遜,他也是在他師父成昆復仇的計畫裡莫名其妙的陷入苦難中。他最常罵賊老天:謝遜,擄了張翠山和殷素素駕船北上,海上突遇海底地震引發海嘯,風浪滔天、大雨如注,謝遜破口大罵:「賊老天,打這鳥風!」「這賊老天自己管不了自己的事,我謝遜最是恨他不過。」「賊老天要我早死,老子偏偏跟他作對。」
後來謝遜被救出靈蛇島,與義子張無忌相認,謝遜驚喜交集,如在夢中,只是翻來覆去的說道:「老天爺開眼,老天爺開眼!」從「賊老天」到「老天爺開眼」,謝遜經過了是怎樣的人生歷程?
翻看約伯記,我們可以發現碰到苦難的信仰前輩真的也是這樣的質問上帝。記得約伯的朋友跟約伯開導了半天嗎?(你一定是犯了罪才會有苦難……)約伯向上帝喊著:「為什麼這樣」。上帝出現後責備了約伯的朋友,(因為他們只找尋神學上的解釋?)上帝也沒有回答約伯的問題,上帝是反問了約伯許多問題。
約伯最後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做;你的旨意不能攔阻。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聽我,我要說話;我問你,求你指示我。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屈原寫了[天問],問了172個問題,約伯也問了一大堆問題。不同的是儒家並沒有很明顯的「天就是神的概念」。約伯有個上帝可以問,屈原沒有上帝可以問(所以後來屈原跳汨羅江?)。質問上帝其實也是種相信上帝的行為呢!
少年PI有船難求生手冊?你擁有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