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1492年航海記錄這樣寫著:「吾君一心信奉基督聖教,斥穆氏邪說,拒偶像異端,遂遣卑臣哥倫布往印度,訪君民,探山川,考風俗,以謀引入聖教之策,臣依旨不蹈陸上舊徑,捨東取西…」。當年,哥倫布率領著 Nina、Pinta、Santa Marian三艘船,捨棄傳統向東陸路,揚帆西向。原來,他以義大利人,逐年向葡萄牙、英國等王室遊說,終於在四十六歲,取得西班牙伊薩貝拉女王(Isabella)支持其夢想,不但能廣傳福音,他也提出富強之道『出海西向是可達東方的捷徑』。原來,他相信哥白尼於1475年所提理論,即當時教會主流所不容的「地球是圓的」。出發前,他本著航海家冒險精神,堅信一直往西,就可到達號稱滿地黃金珠寶絲綢的東方中國印度。可惜他把地球想太小,距離估計錯誤,但仍登陸新世界,還碰見了原住民的『Indians』。遂回來向出錢的女王報告,雖然未達到印度,但,証明地球是圓的,福音後來也傳入新世界,証明了富強之道。我去年七月受邀到西班牙主持會議,飛機朝相反往東飛,取道法國巴黎,座位前面的小螢幕衛星導航圖,讓我清楚知道行進的方向,準時安全降落。停留西班牙期間,特地找到巴塞隆納海邊瞻仰聳入天際的哥倫布雕像,他左手拿望遠鏡、右手指向遠方西邊,想像五百多年前,沒現今高科技設備,從港口出發,航行茫茫大海,實在是夠魄力,令人佩服。如今遇到的西班牙人雖多友善,卻淪落“南歐豬”弱國稱號,令人惋惜。
至於印度的印象,也從我去年答應今年3月的演講邀約,就開始擔心起當地落後情況,飲食衛生是否安全,有友人建議只能吃眼見為憑的「正滾沸」食物。經搜尋資料及請教來自印度的病人家屬,才知印度已經不是想像的阿三,拜現代局勢所謂『世界是平的』抹平效用,情況大變,資訊、分子生物等科技相當發達。其實,近年所謂『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不是地理上的涵義,乃認為世界已經是一個共通的平台,藉由語言及資訊統一,縮短彼此距離。因此,很多專業人力昂貴的國家,利用其便,將其醫療、通信及會計業也紛紛藉由數位化分裝輸出海外,再由印度提供跨國遠距廉價代工服務。例如,美國醫院的X光影像檢查,下班後經數位化傳輸到印度,再由印度影像醫師專家在白天判讀(美國是夜晚),最後,再將報告回傳美國醫院,美國醫師早上醒來,剛好可用,如此一來一往,運用時間差距,根本不用考慮地域差距。又如,今年聖誕節過後的早晨,我接到邁阿密恩師的電郵賀卡,本來有些不好意思未先寄給老師,靈機一動,還好我們早美東十二小時,他那邊正是聖誕夜,立即回寄聖誕夜快樂,更是證明『世界是平的』。
再回頭,『世界是平的』,對於我們現代傳福音工作的影響頗大,我們可要好好運用它的優勢。不論國內或國外彼此間距離漸漸縮短,遠在天邊的弟兄姐妹,特別是德生僑,正也藉著臉書聯絡打算回德生團圓。大眾遠距數位化傳播也更盛行,大型佈道會紛紛創出新方法來帶領初信者進入教會。 眼見其效能無限,卻也讓人擔心大型佈道會後,其跟進造就的速度,及可能忽略的『面對面』傳福音機會。因此,我們此次為慶祝設教五十禧年感恩活動,就特別重視人人皆祭司的傳福音任務,配合教會正推行的『一領一.新倍加』為主題。兩年來,籌備委員會在牧師團、全體長執及同工支持下,歷經多次會議,以拉長時間換取空間為原則,合作規劃出為期一年的活動,包括第16屆長執就任,八月三日的感恩禮拜、三場培靈會、多場運動、趣味競賽及藝術展覽活動、踏出教會關心社區的「跳蚤市場」活動、在文化中心舉辦壓軸的音樂會、還有邀請歷任牧長及長執回德生團圓活動。總之,我們企盼透過整年活動,能鼓勵兄姐至少邀請一位朋友到德生來參加活動,再藉增進相互認識及分享機會,將寶貴的信仰介紹給他們。
主後1964年,我們是由母會新興教會,為響應總會的『倍加運動 』(1954年到1964年)而設立的。其實,我們在現在眾長老教會中,並非「年長又老化」的教會,應該是年輕又有潛力的教會。是因當初『倍加運動』而蒙福設立,如今50年後,我們已有能力響應總會為迎接「宣教150週年」的2015年到來,所宣佈啟動的「一領一.新倍加」運動。值此設教五十禧年慶典活動開鑼之際,我們所居住的打狗高雄又是當初1865年,馬雅各醫師最開始設禮拜堂及醫館所在地,感念天父始終眷顧我德生教會,願全教會弟兄姐妹效法哥倫布精神,勇敢直指西方前進,有氣魄隨時為廣傳福音的目標而努力,不論從『地球是平的』到『地球是圓的』,又迎接『世界是平的』到來,雖我們信心不夠,就如哥氏當初把地球想太小,但確信『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得益處』,求神讓我們永遠追求成為『穩健積極、多元關懷、活力事奉』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