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20150823 知”音” ( 陳冠甫弟兄 )

小時候,我總是在每天晚上的9點40分,就會特別興奮的衝到家裡靠近馬路那側的房間,往下看著垃圾車。當時完全只是單純的喜歡車子和音樂,因為這個單純,再次的提醒我:音樂往往伴隨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甚至漸漸的、無意識的沒有去珍惜。
誠如便利超商、餐廳、手機鈴聲、街頭藝人、任何敲擊聲…等等,任何時間、地點都充滿著音樂聲。
今天我所要分享的內容是從我個人學音樂的經歷和思考,來看現在的生活、教育、信仰等等。
很多人常會說:「我聽不懂音樂啦」、「古典音樂好無聊」、「 聽音樂會會想睡覺吧」這類的話。

實驗1:我現在使用小提琴拉1-2個短短的旋律,請大家仔細聆聽並唱出一樣的旋律。實驗證明:根本沒有音痴這回事,因為大家都能正確的哼唱出來。
實驗2:我現在要用小提琴來演奏一小段旋律,分別用2種不同的心境來演奏,請大家來選擇你所喜歡的演奏方式。實驗證明:只要靜下心來,根本沒有音痴這回事,重要的是大家都喜歡對方用真誠的心彼此對待。
現今的生活中,大部分的人總是以為時間不夠用、錢賺得不夠多、效率不夠好等等之類的煩惱,導致我們每天的生活總是以快速的步調在進行。事實上,在如此快速的節奏下,我們很難去消化和品嘗生活中的小細節,很多事就只有表面而已。在學習上、交際上、甚至信仰上都需要仔細思考。
從一個拉琴者的角度來想,我們總是希望事半功倍,常常在練習上會講求快速,(但也不是不需要速度快的練習) ,這樣快速的練習往往只是練表面功夫而已。當耳朵和手甚至頭腦都尚未準備好,就用快速度的練習時,根本無法真正了解音跟音之間的細節和每個和聲的用意。甚至每一個細節的動作、音準、音色以及音樂本身彷彿都變成一個沒有畫作的框而已。
來探討教育的話,我們總是希望要快、要高,另外就是【便宜又大碗】的觀念。愛因斯坦說:『許多重要的東西是不能被量化的(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not be counted)』。誠如外在的東西,像分數,只能代表現在,並無法預測一個人的未來。學習應該是要學到知識的精髓,然後繼續的轉化、消化成為體內的DNA,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沒有意義的數字(例:名次和成績)。我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從10歲認識到現在。小學時,我們都是念音樂班,他的成績總是在最後幾名徘徊。在一般人的眼裡他為人非常的樸實,並不是那麼受到注目。然而他殷勤的個性、優良的品行讓他擁有穩定的成就。

在我的觀念中,他比當初那些功課好的同學都還了不起。教育是可以影響一個人、家庭、環境、城市甚至國家。
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人與人相處僅以通話次數、簡訊數量、外出請吃飯的等級(路邊攤vs高級餐廳)、禮物價錢的高低等等,並不能用來詮釋一段情誼的深淺。我自己有一些深交的朋友,雖然沒有每天連絡,但我不會擔心他們哪一天把我忘掉,因為我知道他們一直都在。記得剛到美國的時候,發現美國人一看到朋友時,總是會客套的說:「How are you?」年輕一輩的就會說:「Hey, what’s up?」一開始當我遇到別人這樣對我說的時候,我會很認真地思考要回答什麼、分享什麼,除了思考近期的狀況,當然也是需要思考一下英文要怎麼講。但是,每次當我思考完要講,或是講了幾個字之後,發現對方早已離開幾步之遠了。之後才知道,大部分這樣子的問候其實都只是表面客套一下而已,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最近過得好不好。
我試著把音樂和信仰做個對照,技巧好但沒有真誠的音樂,就好比一個基督徒背了很多聖經節,卻沒有用愛行出來。
哥林多後書一章4節『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這就是我所經歷過的、所深信的和所希望在音樂上行出來的。過去我曾經被音樂感動,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所以我帶著這些感動和感恩來做我該做的事。
箴言四章23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我時常在教琴時會問學生覺得學習的步驟是什麼,然後給他們四個選項排列:第一【心】、第二【頭腦】、第三【耳朵】、第四【手】。
一開始在美國求學時,是完全沒有自信的,常常感到低落,充滿懷疑。心中總是會想說:「別人看不看得起我?」、「別人會不會喜歡我的演奏?」、「會不會覺得我拉得不夠好?」…等等的想法。導致我是無法好好的上台演奏,學習的效率也受了影響,這樣的狀況大概維持了四年,甚至想要放棄。到了升大三的那一年,我開始將目光轉向上帝,慢慢的摸索,至今還是持續的摸索。我是先找到演奏和學習音樂的目的,然後漸漸把這個變成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想法很簡單,只希望帶來正面的影響,就算一場音樂會或一場分享裡只有一個人有收穫,對我來說一切都值得。
我有一次在某職業樂團排練時,因為有一個聲部表現並不是很理想,結果被指揮提醒要練習。當時我對這位指揮的用詞感到驚訝,他說『ㄟㄟㄟ,你們那個回家要工作一下!』我聽到時覺得非常不對勁,怎麼會用”工作”這兩個字。我完全了解當別人問我們是做什麼”工作”的,或是問我們的”職業”是什麼,甚至在填寫一些資料時,表格也會寫上職業。至於音樂對我來說,它絕對不只是一項職業。它更是我所愛的志業、事業。無論我在教學或是演奏時,絕不會把音樂當作我的職業,甚至連想都不會想。因為我知道一旦我將音樂當成職業時,就會失去生命的熱誠和情感,最後就也會失去它的意義。受到嚴長壽先生的『教育應該不一樣』此書啟發,內容提到:職業,只是謀生工具,但志業,卻是讓人足以燃燒熱情的天命所在。
職業(Occupation)-Occupy被佔領。
事業(Career)─Care在意。
志業(Vocation)─Vocal 有人出聲叫你,更進一步可解釋為上帝的呼召。

我個人有很深的體會,職業是為了生存;事業卻是創意的巧工;志業則是領受呼召的事奉。(這段來自網路資訊)

馬可福音十六章15節『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希望此篇分享能夠與聽到的人或讀到的人彼此激勵。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不同的使命(志業)。不論在什麼時間點、什麼樣的使命、使命的大或小、地位的高或低,對上帝來說都是有意義,都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