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文章寫於 2002年五月,時值國內旱災、地震頻傳,國際以巴衝突激 烈之際。有蠻多基督徒主張全台灣要悔改,因為他們認為偶像崇拜造成了災難頻傳。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不吐不快,這篇文章發表於基督教論壇報。
大學時,我的一個基督徒學長有位很不錯的基督徒女朋友。有天女朋友 生病了,我的學長去探望她,聊著聊著,學長冒出一句:「你一定是有什麼 罪沒有向神認清楚,所以上帝讓你生病,要你反省。只要你把自己的罪認清楚了,上帝就會很快的醫治你的病。」之後學長被他女友趕出門,她跟他分手了。
常常在電線桿上看到標語:「世人都犯了罪、要悔改」,這種控訴性的標語往往讓非基督徒朋友很反感,讓福音很難傳開。這一陣子台灣地震、旱災一直持續的來,我們又可以看到一些基督徒出來呼籲社會大眾、呼籲全台灣該一起認罪,或是呼籲基督徒要為台灣同胞向上帝認罪。一時指責聲此起彼落,這邊認為台灣基督徒傳福音不用心,這邊認為台灣迎佛骨造成上帝震怒
;一下子有人說台灣是貪婪之島,一下子有人說台灣人們道德淪喪,跟所多瑪、蛾摩拉相差不遠,上帝藉著地震旱災來警告台灣百姓,再不悔改會有更大的審判來到。
這回的旱災更有人拿出了舊約以利亞的故事與之相提並論,要全國一起悔改。一時基督徒好像變成了審判官,成了上帝的代言人。然而基督徒似乎忘記了,我們也是罪人。一個人會承認自己是罪人,一定不是在別人指責他的時候,而是在於有不配的恩典臨到他。當他感受到自己「不配」有這樣的恩典臨到自己,他才會自覺自己是個罪人。基督徒為什麼不能多給一點恩典 ,少給一點審判(論斷)呢?
苦難造成人的痛苦、不解。我們應當安慰鼓勵在苦難中的人,可以為他們禱告,求上帝給苦難中的人有信心,相信有一天上帝會為受苦難的人解開心中的疑團,以解除對苦難一切的不滿、還有憤恨。我們可以陪著他們痛哭、傷心,但是我們不能代替上帝去指出人們苦難的原因,把苦難賦予宗教上的任何解釋,那是很沒有人性的。記得約伯的那幾位朋友們吧?上帝責備他們的多。
耶穌跟門徒碰到了天生瞎眼的人,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 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後來耶穌以實際的行動去關懷他醫治他;而不是如同門徒一般想要弄清楚進而宣布這瞎子受到苦難的宗教意義。
我們不可以對以巴衝突中死亡的巴勒斯坦人家屬說:「你們的家人死亡 是因為你們的老祖宗欺負以色列人,所以現在上帝讓以色列人報復你們(以賽亞書十一章: 11-16、十三章、十四章),你們活該」。我們不能因為以色列是神的選民,所以就支持所有以色列的侵略行動,對於以色列的屠殺行為就覺得是理所當然,筆者不是認為巴勒斯坦的自殺炸彈攻擊就是對,我要說的是:上帝若是沒有硬生生的用神蹟插入人類歷史,就如同上帝透過以利亞行神蹟讓整個以色列國看見,我們就不能代替上帝宣判什麼。
以巴的衝突有太多商業利益、政治、種族、宗教因素在其中,我們實在不能拿個可能是錯誤的以賽亞書解經(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解經應用,解經用在與現在的時代結合時一定要很小心。)來斷定:巴勒斯坦你活該。若是這樣,你想世人會怎樣來看基督徒?這樣做只會增加世人對基督徒的反感,增加我們傳福音的困難。基督徒可以作的是:為以巴衝突禱告,祈求和平早日來到。還有盡可能的救助醫療那些因為衝突受傷的人、以及死者的家屬。
再來說說以利亞的故事:猶太王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他拜巴力、建造巴力的廟、為巴力築壇,還造了巴力的妻 –亞舍拉的偶像。耶和華為了讓全國知道他是上帝,於是透過以利亞讓天不下雨,三年又六個月後於迦密山試驗哪一個神是真的。果然以利亞所事奉的神耶和華是真神。
以色列民族是上帝的選民,他們早知道耶和華是真神,因為他們的國王
、王后拜巴力,所以全國跟著拜巴力,上帝生氣透過以利亞的禱告,讓天不下雨。台灣是上帝的選民嗎?我們的同胞早知道上帝是真神嗎?我們憑什麼代替上帝宣告是因為我們的同胞拜假神,所以上帝不降雨??拜偶像比台灣嚴重的,可能還好多吧?我們憑什麼以上帝的代言人,如同法利賽人、文士一般代替上帝宣布大家都犯罪了要悔改,否則天不會下雨?
我們可以做的是:在禱告中,多多求上帝施恩典,憐憫我們以及我們的同胞,讓天快點降雨、讓地震遠離我們、讓傷害少一點,甚至於可以辦個大型的聯合禱告會。我們可以多多去幫助那些地震的受災戶,去體諒他們,與他們同哭。還記得耶穌叫拉撒路復活之前,曾與那些剛喪失親人的人同哭吧(約翰十一章 33-35)?這也是很好的傳福音機會。而不用代替上帝去宣布大家都是罪人要悔改,否則上帝的震怒將不僅於此……等等的。我想前一種作法會吸引更多人來皈依基督吧!後一種作法只會讓未信者覺得反感。
禱告後,或禱告前,我們甚至不能代替上帝宣布,就要降雨了。因為主權在於上帝。以利亞說了將不下雨的預言後,到了第三年是耶和華「主動」要求以利亞去見亞哈,耶和華「主動」對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
禱告不是在威脅上帝,禱告是讓自己的心更貼近上帝的永恆旨意。上帝若是沒有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他要怎樣做,我們如何能代替上帝發言呢?禱告是必要的,代表上帝發言則需要很小心,免得羞辱主的名。至於積極的禱告能否改變上帝的心意,則不在此文討論範圍。
教會是以恩典吸引人來的,不是以律法。一個人自覺自己有罪,一定是在恩典中,而不是在指責中。走筆至此,外頭開始下著傾盆大雨,主的恩典就是這樣豐沛的臨到我們。但願基督徒們的言行也能如同主的恩典一般,多一點臨到那些尚未信主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