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哥林多前書三章16-23節
16 難道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裏面嗎? 17 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上帝一定要毀滅那人;因為上帝的殿是神聖的,這殿就是你們。 18 誰都不可自欺。你們中間若有人自以為在今世有智慧,倒不如變為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 19 因為這世界的智慧在上帝看來是愚拙的。如經上記着:「主使有智慧的人中了自己的詭計;」20 又說:「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因為它們是虛妄的。」21 所以,無論誰都不可誇耀人;因為萬有都是你們的, 22 或保羅,或亞波羅,或磯法,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現今的事,或將來的事,全是你們的, 23 而你們是屬基督的,基督是屬上帝的。
腓立比書二章13節
因為是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使你們又立志又實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
壹、前言
知道與不知道,看似是對立的兩方,但有時候,卻出現弔詭的情況,端看判準的標準是什麼、判定的對象是誰。如此,就有可能發生,原來我的知道,其實在判斷者看來是不知道;或者是我的不知道,在經過某種外力的介入,讓我變得豁然開朗,從無知轉為真知。
貳、本言
一、豈不知!→神賦予我們的身分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3:16,以問句的方式,向哥林多教會詢問一項重要的神學問題,神所賦予祂子民的身分,究竟是什麼。這個「豈不知」,或難道不知,其實背後的意思就是「你們應當知」,或是「你們應能夠知」,表示受眾有知道、明白、理解的能力。當然,這和哥林多城的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因地利之便而成為繁榮的城市,除了商業發達之外,自然也吸引了不少雄辯家、哲學家在當地活動。這些被冠上銜稱的演說者們,在「文人相輕」的心態作祟下,常以挖苦對方為樂,以博取聲望;而群眾們則擁護所支持的講員,在演說時為其打氣,並向對手講員叫囂以對。不少哥林多城市的菁英人士,競相以找到更有才幹、更有名望的講者為傲。有學者研究,或許是這樣的文化背景,致使哥林多教會,在保羅離開哥林多城,接續有另外一些基督徒前往傳教後,教會內部的會友「各擁其主」,分裂就此產生。
但無論如何,這個教會基本上,對於知識和智慧,是極其看重的,甚至以此自豪。因此,保羅向哥林多教會信徒所說的「豈不知」,是帶著強烈提醒的意味。一方面,提醒他們的身分是什麼;另一方面,提醒神的尊嚴、神的大能,是超越人手所做的,也是超越人的智識與能力。哥林多前書3:16-17,保羅說:「難道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裏面嗎?…因為上帝的殿是神聖的,這殿就是你們。」
我們是神的殿,是聖靈居住在當中的所在。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寶貴,能受神的揀選成為祂的兒女,是出於祂的恩典。若不是耶穌基督的憐憫與慈愛,我們仍活在罪惡中,無法自拔。我們與基督同死,也與基督同活,這樣,我們就「出死入生」。出死入生者,要覺醒的重點是,若沒有神在我們身上動工,我們其實什麼也不是。我們的一切,無論是時間、金錢、知識、才能,乃至於生命,都是神所賞賜的;我們的身分,是神賦予給我們的、是在聖靈裡成為新人。正因如此,我們要以實際的行動,在生活中學會感謝主、稱頌主。這本是基督徒的責任,同時,也是提升我們生命向度的一種方式。
在感謝神的過程中,我們順從聖靈的帶領,學會凡事謝恩,相信,無論是順境或逆境,神都與我們同在,我們無需為現在及未來擔憂。生命所顯明的標誌,就是在基督裡,常常喜樂。
在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稱頌主的時候,我們深切體認到,神的聖潔、人的汙穢;神的偉大、人的渺小;神的無限、人的有限;神的不變、人的易變。因著神的憐憫、神的慈愛、神的大能,使我們的思想、意念、行為更新而變化。我,不再是從前的我;不是我的我,是新的我。新人,已成為聖靈的殿,所擁有的就是神的生命。
愈發親近神,就能夠愈認識神,愈認識神,就愈能有主的樣式。在基督裡,生命的高度、深度、廣度,定會有所成長。由此顯明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的確在我們當中;並經驗到以馬內利的神,時刻與我們同在;也在主聖靈的幫助下,領受各樣屬靈的恩賜。由神所賦予我們的身分,這個角度去思考,彼得後書1:3所說的內容,即是清楚回應了保羅向我們眾人所提醒的「豈不知!」,乃為:「上帝的神能已把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上帝。」
二、豈知?→智慧與愚拙的檢視
如前所述,哥林多是一個相當注重知識與智慧的城市,當中的菁英者們也往往以此為傲。藉由當時所謂的「名嘴」,把流行於世,多得不勝枚舉,讓人眼花撩亂的言論與思想,以極佳的演說與修辭技巧,將其表達出來,以此吸引群眾成為忠實的「粉絲」。這是於其時其地所表現出的價值觀。然而,這些標榜人、高舉人的言談,卻形塑出人與人之間出現忌妒、產生紛爭的文化。這樣的價值觀與文化,進到教會中,非但無法讓教會有所助益,反倒製造出許多不是好見證的麻煩事,虧損了神的榮耀。
保羅以相當嚴厲的語氣,提醒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要有足夠的能力去分辨什麼是真知識、真智慧,而不是他/她們所認為、所相信的那套價值觀念與運作模式。哥林多前書3:18-20,告訴我們,智慧與愚拙的辯證關係,是需要通過神的檢視,而不在人的想定、人的看法。人的自以為是,人的看起來是,在神的眼中,卻一點都不是、匱乏永存的價值。經文說:「誰都不可自欺。你們中間若有人自以為在今世有智慧,倒不如變為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因為這世界的智慧在上帝看來是愚拙的。如經上記著:『主使有智慧的人中了自己的詭計;』又說:『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因為它們是虛妄的。』」人的自以為有知識、有智慧,在基督的十字架前,卻顯得無用、虛妄。
這道出了人「豈知?」的實情現況。看似知、實為無知;看似智慧,卻是愚昧。世人看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是愚拙、軟弱,然祂卻成了眾人的救贖;世人看十字架的信息,似為笑話、閒談,卻是勝過死亡、陰間權勢的能力。基督的十字架與十字架上的信息,是神的憐憫、慈愛、信實、公義的彰顯,也是使人得救的福音,更是使人的生命得到轉化、更新之神的大能。這才是至關重要的「知」與「智」。
神的真知識、真智慧,打趴了世人所抬舉、所標榜的信念與價值,神通過耶穌基督在十架上所顯明的真理,我們究竟是「豈不知」,還是「豈知」?在神的恩典裡,無論我們處在「豈不知」或是「豈知」的狀態下,真理的聖靈都會幫助我們,明白真理、體驗真理、活出真理;並通過祂的引導,使我們由無知進到真知、由淺知進到深知、由凡知進到睿知。
記得,近三十年前,在學校上課時,班上有一位同學,總是姍姍來遲,連老師問他問題,他都不太知道如何回答。有時,大家聽到他所答覆老師的內容,會覺得沒什麼邏輯,或是認為他就是不用心、不用功,沒做什麼準備,就來上課的學生。因此,這人成為班上同學嘲笑的對象,少數幾位同學在下課時,還會故意模仿他回答時的表情、聲調和內容,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而有些同學則是不願和他同一組做報告,心裡想說:「若和你同組,我們的分數一定會被拉低。」在大家都不是很接納他的情況下,這位同學失望地離開了。幾週之後,正好我有機會和某位資深職員談話,才得知這位同學,因家中出現變故,為了照顧家中的成員,毅然扛起生計,要打好幾份工到很晚,甚至工作到雙手都受傷流血。當然,就沒多餘的時間準備課業。他屢次向校方表達,想休學專心去工作。在校方的協助與慰留下,勉強撐過一段時間。而這位同學,則是相當有志氣地向校方相關人員表示,不願將他的事情在班上公開。
得知這件事之後的我,頓時感到很羞愧,甚至啞口無言。這給我一個很大的教訓,在自己沒看到事情的全貌時,就論斷他人;在自己並不知道這人的難處時,就輕視嘲笑他。原來我自己,是非常無知、是極為愚拙、是缺乏憐憫心腸。
其實,十字架的道理,不正和這個故事很相像嗎?有限的人,其實不清楚神計畫的真相、不了解神憐惜、關愛世人的苦心。原來,我們都需要三一上帝的提醒與幫助,才能讓我們看見、知悉、體會,上帝心意的全貌,並基督的捨己與救贖,還有聖靈的感動、保守、醫治與更新。這樣的知,才是合神心意的真知,這樣的智慧,才是屬主的真智慧。
三、知行合一→信仰生活印證身分
教會今年的主題,是談「合一」。合一的前提是尊主為大,以基督的心為心、以基督的教訓為教訓。若是脫離了這個主軸,合一只是不切實際的口號而已。而合一的層面,則包含個人性與群體性的內容。所謂的個人性合一是指,我的「所知」、「所是」、「所為」皆能處在「平安」的狀態,不僅我的所言和所行要一致、我的內在與外在也要和諧、我的價值、信念與信仰生活,更是願意服膺於基督的面前,是能經得起基督十字架真理的考驗。
近日台灣的媒體,以極大的篇幅,報導台灣社會各界所出現的#MeToo事件。從各類的案例中,我們可看到,當人的知與行無法一致時、當人的內在與外在出現不平衡時、當人的所是與所為出現落差時,個人性合一的問題就此產生。人的罪性與罪行,就有活動的機會和空間,讓罪得以在人們的內心與身上發動、做工。當始祖亞當夏娃,犯了罪後,意欲躲藏自己,不想被神發現。身為始祖後代的我們,也是如此。犯罪之後,不僅想掩蓋罪行,也想繼續以自己的「人物設定」做為包裝,以掩飾言與行的不一致。然,人所做的一切事,深知萬事的神都知悉,主耶穌曾說:「掩蓋的事沒有不顯露出來的,隱藏的事也沒有不被人知道的。」(路加福音12:2)相信,這揭開人性醜陋面的運動,暫時不會停歇,相關人等被爆料的事件,仍會繼續衍生。
這提醒我們,我們是多麼需要基督的憐憫、我們是多麼需要基督的十字架、我們是多麼需要基督的醫治與主的公義,彰顯於全地。唯有專心跟隨被釘十架的基督,才能使我們不受罪的誘惑;唯有將我們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才能使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唯有將我們的心志降服於基督,我們才不會被私慾、被罪所勝;唯有將我們的委屈、傷害、痛苦、難過交給悲憫的基督,我們才有能力站起來、才有勇氣去面對傷害我們的人與社會大眾。對於這些事情,我們都不是局外人,我們都有責任將這一切帶到基督的面前,求祂來定準、判斷,求祂來醫治、扶持。哥林多前書3:23,保羅再度提醒我們身分的歸屬為何,他說:「而你們是屬基督的,基督是屬上帝的。」這即是說出,基督十字架的道理,是使人得救的智慧真理。憑藉基督與信靠基督,使我們在祂恩典的幫助下,得以與自我合一、與神合一,遠離惡事。同時,願意照著基督的心意,追求公平正義,對抗不公義的情事;並效法基督的樣式,以慈憫的心,與受苦者站在一起,關心安慰、陪伴扶持他/她們。
而群體性的合一,無論是教會內部的群體之間,或是教會與教會之間,還是教派與教派之間,皆同樣要降服在基督十架的道理,尊主為大,才有辦法正常地運作。但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實踐合一,並在信仰生活中活出與身分相符的見證。就我個人的淺見,還是要回到一項很基本的信仰功課:「親近神」。群體通過這樣的操練,才能夠讓彼此向合一的目標,往前邁進。原因為何?個人認為親近神,我們能夠得到的益處,包含了:使我們蒙受祂的引導,行在正義的道路上,不用去走那些不合神心意的冤枉路;使我們擁有足夠的聰明與智慧,遠離一切的惡事;使我們得到真實的平安,心中不再有憂心、掛慮,也不再有膽怯、害怕;使我們更多有機會認識自己,認識並尊重他人,知曉敬畏神的真義,得以更多地認識神,明白祂的心意;使我們尋得生命,在主那裡有生命的源頭,並得見真理之光。
參、結語
當我們能在「豈不知」中,認清與意識到我們是屬神的兒女,這個寶貴的身分;並且知悉與明白我們是聖靈的殿,是聖潔的,這項神所賞賜的恩典。當我們又能在「豈知」中,學習以基督的十字架,作為判準的基礎,在真理的靈的帶領、幫助下,檢驗、辨識出真知識、真智慧,得以明白真理、體驗真理、活出真理。
腓立比書2:13,神的話再度提醒我們,因著神的恩典,我們才有辦法、有能力,活出可驗證身分的信仰生活,「因為是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使你們又立志又實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