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和解的相遇,愛心的對話(二)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 16-34 節

(下文接續<和解的相遇,愛心的對話(一)>)

三、和解的相遇

保羅來到雅典城之後,看見滿城都是偶像,雖心裡著急,但他並未站在自己的信仰本位主義上,一開始就提出批判,指稱與基督教不同信仰的雅典人為「魔鬼」;反而先以「和解」的態度,瞭解雅典的宗教、藝術、哲學與文化,同時肯定 當地人對敬拜神明的敬虔。保羅對於雅典文化與宗教的尊重,和抱持 「和解的相遇」之 態度,我們從他站在亞略巴古 (註:「亞略巴古」是雅典的文化中心,是當時會議(法庭)聚會的地方,兇殺刑案之外的一般紛爭,常在這裏裁決。) 當中,所說的這一句話:「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得以見著。緊接著,保羅又繼續說道:「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使徒行傳十七章 22-23 節)從中,我們更可進一步看到,保羅以「和解的相遇」之態度,找到了與雅典人的「接觸點」之後,終於能夠進行對話,將福音傳開。

保羅之所以會這麼做,乃他知道,要傳揚基督的福音給雅典人,必須先要尊重當地人,在取得信任之後,才有機會和他們進一步的接觸。也就是一開始接觸時,就先要有「和解的相遇」,才能夠展開進一步的對話。反之,若一開始,就出現敵對的狀態,不但會遭到排擠,還會出現衝突,而使得福音的工作受阻。

回想基督教在台灣的宣教過程中,有西方宣教師來到台灣時,為了急於將福音「注入」台灣社會,在操之過及,又缺乏「和解的相遇」之認知的情況下,一開始,便對台灣民間信仰提出強力的「批判」,而出現嚴重的「對立」,加上「祭祖」的問題,導致福音很難進入人心,還受到惡意的攻擊。

無可否認的,在過去的時日,基督教因太過於絕對化自己,加上西方「宗教文化殖民主義」的味道濃厚,要他人成為基督徒,就得拋棄原有的傳統禮俗,還要將祖先的神主牌焚燬,似乎非得要人切斷原有的「根」不可,而造成基督徒與臺灣民間信仰、佛教、道教、儒教之宗教人的反彈。在誤會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基督徒指非基督徒為「魔鬼」、「會下地獄」;非基督徒則對基督徒發出「吃教的」、「落教的」、「麵粉教的」、「信番仔教的」、「背祖的」、「死沒人哭的」、「沒公沒媽的」 … 等,充滿敵對、憤怒、鄙視的話語。

記得小時候上主日學時,老師常告訴我們,綜合儒、道、釋三個宗教的台灣民間信仰之廟宇,是魔鬼的居所,若經過的話,一定要迴避。基於此,小學時代,我乃遵循老師的「教導」,絕不進入廟宇。有時,還會站在自己的信仰本位主義上,自以為是的批判他人拿香拜神明和祖先牌位的不是。在路上,看到剃光頭的出家人,也會避而遠之,甚至還會對進香的隊伍嗤之以鼻,且對於燒香的味道感到噁心。如此的價值觀和心態,直到進入神學院就讀,且有機會到國外進修,接觸到「跨越文化」與「宗教對話」等課程之後,這才發現自己的不足與觀念上的偏差。

經過多年的觀察、思考和研究,我感受到,雖基督是絕對的,文化是相對的,然文化係民族的精神依托;福音雖超乎文化,但卻不能抗拒文化。若要向非基督徒傳揚福音,還是得先與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及其文化有和解的相遇,才能在找到接觸點之後,進一步的對話。唯有如此,福音才能讓人產生印象,進而被人接受。畢竟,基督與文化乃相互存在的,福音的宣揚,也必須通過文化為媒介才能達成。已故的美國著名神學家理查 ‧ 尼布爾 (Helmut Richard Niebuhr,1894-1962) ,在《基督與文化》 (Christ and Culture) 一書當中,

就曾指出:「當基督徒生活於耶穌基督的旨意下時,他同時也生活在文化的權威之下。」足見,傳統習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基督教的形成,亦乎如此。若在一開始,就無法有「和解的相遇」,遑論能有進一步的「對話」空間,要傳揚福音,談何容易!

四、愛心的對話

談論至此,個人覺得,要能夠與台灣的非基督徒有所交集,還是必須學習保羅用「和解的相遇」之態度為始。之後,再以一神主義的基督教信仰基礎與非基督徒展開對話,才能順利展開傳揚的福音工作。當然,要與他人產生和解的相遇,當從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做一番的瞭解,才能找到接觸與對話點,進而在「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情況下,得人如魚。

話說,臺灣民間信仰,可謂伴隨著「唐山過台灣」的三百多年之歷史腳步而起。究其移民的歷史背景和地域關係與過程觀之,大陸人之所以會移民臺灣,主要乃起和大陸地區的政治的變遷、社會的動盪,以及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有關。按《臺灣省通誌》所述:閩、粵人之所以向臺灣移植,除了地理和習性外,主要還是和經濟、天然、社會和「人為」 ( 政治 ) 的背景有關。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就是跟著移民潮而湧現。移民者為求平安和抵抗各種瘟疫,以及不可預測的未來,在「前途未卜」,且又無助的情況下,為能順利越過險惡的黑水溝,平安抵達東方的「蓬來仙島」,上路之前,只好「邀請」所屬的鄉土神明隨行保佑。若旅途平安,順利遷移定居台灣後,也會隨即建廟答謝神明,同時繼續祈求神保護。久而久之,民間信仰便逐漸風行於臺灣,各類廟宇也到處林立。

據臺灣史學者曹永和的估計,隨鄭成功來台的官兵約為六萬人左右,若再加上荷蘭政權時期,就已定居臺灣的大陸人民,共計約十幾萬人。不幸的是,鄭氏的反清復明壯志未酬,便客死異鄉,之後,臺灣還被納入大清帝國的政治版圖。

臺灣在歸入清朝的勢力範圍後,因被視為化外之地,並未被積極開發,還實施「海禁」,嚴厲禁止移民和偷渡。雖是如此,依然有許多沿海居民,甘冒生命的危險,千里迢迢,渡海來台。其因,乃臺灣是個沃土之地,充滿無限生機,才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閩粵移民前來,其中不乏士、農、工、商等人士。當時,就有一首流於民間,名為<勸人莫過臺灣歌>的閩南語歌曲,其部份歌詞如后:

在厝無路,計較東都,欠缺船費,典田賣租,
悻悻而來,威如猛虎,妻子眼淚,不思回顧,
直到海墘,從省偷渡,不驚船小,生死天數,
自帶乾糧,番薯菜脯,十人上船,九人嘔吐,
乞水洗口,舵公發怒,托天庇佑,緊到東都,
乘夜上山,搜尋無路,遇賊相逢,剝去衫褲…

此外,另一首流行於粵東地區,送別家人東渡臺灣的<規勸歌>,詩詞當中,表露出對即將遠離家鄉,東渡台灣的夫婿之叮嚀,詩詞的哀怨之情,教人看了,頗為心酸。

今送吾夫去過番,公婆分別一時間,
望夫當愛運氣好,甲板扛銀轉唐山。
奉告吾夫愛放心,莫將老妹掛在心,
吾今好比白油蠟,總係一條直燭心。
奉勸吾夫志愛堅,花街柳巷莫熬煎,
閒有賭博惹唔得,又損金錢搭花錢。

從上述兩首流行詩的歌詞中,著實道出了早期唐山過台灣的移民與偷渡的風險,以及充滿無奈的心聲。現存在於臺灣民間宗教信仰的眾神明,就是在這種情境下,為東渡海台灣者,帶來無可替代的安全感。此情此景,猶如臺灣民間宗教學家所指:大陸至臺灣的海上交通驚險萬分,渡海者為求平安,「媽祖崇拜」和「水仙尊王崇拜」,以及登陸成功後靠天地吃飯的願望,便在先民的拜「天公」與「土地公」的行動中展現開來。

還有,在衛生條件及醫生與醫學知識缺乏的情況下,所謂的「大道公」(又稱保生大帝)崇拜,便因應而生。開墾土地時,又經常在土地所有權上,與原 住民產生戰爭戰。基於此,「武聖關公」的崇拜,便隨之而起。成家之後,為想生兒育女,註生娘娘的崇拜,乃不可少。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學而優則仕」的價值觀之下,為應付大小考試, 文昌帝 君也成為學子的崇拜對象。當然,為趨吉避凶,不受無主鬼魂的干擾,以便求得生活上的平安,鬼月拜好兄弟的祭儀,亦不能免。再者,為免於瘟疫的侵襲,燒王船、拜王爺、放蜂炮等祭儀,也必須常常舉行。基於上述理由,台灣的民間信仰,才會如此盛行,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廟宇也才會香火鼎盛。

五、堅定的立場

台灣人與希臘人一樣,屬多神論的族群。然希臘人為避免遺漏,觸犯神明,特別在一座壇上,供奉有可能被遺漏的「未識之神」。保羅看到雅典人對於「未識之神」的疑慮,見機不可失,乃先與雅典人有了和解的相遇,從中找到接觸點之後,進而展開信仰的對話。使徒行傳十七章 24-32 節所載之經文,正是保羅站在基督教信仰的堅定立場上,對雅典人所不知道的「未識之神」的「介紹文」。

保羅透過「介紹文」指出:「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 29 節)保羅藉此告訴雅典人,上帝乃天地萬物之主,毋須住在人所造的殿宇,也不需要人用擬人化的宗教禮儀來供奉;相反地,賜人生命與掌管歷史的主是上帝。既然如此,人自刻偶像,並將視之為神,還加以膜拜,是愚昧的;人應當離棄偶像,悔改歸向真神,以免得在末日被定罪。如今,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祂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31 節)

保羅藉此強調,耶穌復活的意義,乃是得救、重生、新人、永生的盼望。因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祂為我們付清了罪的代價,使我們不再被定罪,我們將要和祂一同復活,得著重生的盼望。在場的人,聽見保羅所講耶穌從死裏復活的話,有人相當不以為然的譏誚他,但也有人因而信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並一個婦人名叫大馬哩,還有別人一同信從」( 34 節)

從保羅以基督教一神論的堅定立場,表白自己的信仰,同時將這一個寶貴的信仰,介紹給非基督徒,雖受到他們的譏笑,但卻也結出許多果子,值得我們效法。

結語:

「福音」雖然超乎文化,但卻不能抗拒文化,因為在宣揚「福音」的過程中,必定會和他民族、他宗教文化相遇。要領人歸主,還是必須瞭解異教的文化,與之共處和對話,才能達到果效。若基督徒只站在自己的本位主義上,視 不合於基督教信仰的宗教為「魔鬼」,勢必會造成反效果。為此,謝扶雅曾在《基督教與中國思想》一書當中,就不諱言的指出:「近代的西方教會派遣宣 教師到外國的國家傳道,憑其基督教優勝權威的片面自覺,羼雜著民族優越感 ,異乎尋常地知己知彼之明,以致往往鑄成大錯。」可見,「和解的相遇」與「愛心的對話」,乃是傳揚福音不可或缺的基本態度。

耶穌基督的來臨並非要消滅異教,而是要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間,能夠打破藩籬,達成和解。因為非基督徒也賦有上帝的形象,同樣是上帝所造,擁有受造物的尊嚴,只是成長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信仰的對象不同而已,其實我們都是「上帝家裡的人」。若我們不回到臺灣本土文化和民間宗教層面來了解問題的所在,實無法剖析兩者的對立之處,從中找到對話的接觸點。經過對話,讓非基督徒認識真神之後,自然就會捨棄偶像,歸向上帝。基督徒實不應用排他、批判、非將之滅絕不可的態度看待異教徒。

相信經過對話與相互的瞭解,再加上科技的進步與知識水平的提高,文化的迷信色彩,應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而得以為基督福音開創出一條道路,也會在福音的事工上,以及敬拜上帝的態度和實踐上,得著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