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哀慟必得安慰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詩篇三十篇11-12節
   馬太福音五章4節

◎前言

文學家黃春明在他的詩<國峻不回來吃飯>中,描寫了他和太太對孩子的思念,甚至很難接受孩子「國峻」死去的事實,看了很令人難過。

國峻,
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
我就先吃了,
媽媽總是說等一下,
等久了,她就不吃了,
那包米吃了好久了,還是那麼多,
還多了一些象鼻蟲。

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她就不想燒飯了,
她和大同電鍋也都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
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
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麼事都沒了,
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

國峻,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
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
來了一些你的好友,但是袁哲生跟你一樣,他也不回家吃飯了

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
就沒有等你,
也故意不談你,
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
跟所愛的人「好好的說再見」,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一件重要的事。

◎流星般的生命

印象中的子妘是一個活潑的小女生,臉上總是帶著羞怯的笑容。大約在七個月前,發現腦幹腫瘤後,住院治療,在10月1日凌晨2:00安詳地走了。

十月初,在準備子妘的告別禮拜時,特別請子妘的媽媽整理有關子妘的經歷。子妘媽媽列了一張紙,寫著:

子妘生於1995年7月17日中午1:05。

在四歲時開始練跆拳,91年第一次參加高雄市理事長杯比賽第一名。

92年代表燕巢國小參加高雄縣中小聯運第三名。

同年再次代表燕巢國小參加縣運,獲得第三名。

92年3月31日晉升一段。

在校老師都說子妘是個好學生,會主動幫老師的忙,和同學的相處也很融洽。

在家是個乖女兒,會幫媽媽做家事,煮飯、洗衣、整理家裡,很主動。子妘也喜歡看聖經和唱詩歌。

今年5月19日在喜願協會的安排下,到華視攝影棚與5566團體錄影,她很開心。但於5月30日因腦壓升高再度住進台北榮總,剛進醫院的幾天,子妘說,她看到很多天使在她周圍,但我看不到。
子妘也知道她不能好起來,所以交待了很多事,第一,她不希望媽媽哭,不希望媽媽不吃飯。第二,希望姊姊(佩萱)在跆拳方面多下功夫,在比賽時有好成績。最重要的是她要住在橄欖園,每天讀經、唱詩歌。

子妘臨走時我唱了她最喜歡的詩歌給她聽,之後沒多久,子妘面帶笑容,安祥的離開了。

「如流星劃過長空,卻落在遙遠的國度。」這是在整理子妘媽媽所寫有關子妘的回憶時,我心中的一個感觸。子妘在世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卻像流星一般,在劃過天空的一瞬間,仍努力地綻放光芒。

2004年10日1日凌晨2:00,子妘在世的時間就此結束的同時,卻在另一個更美的國度開始了。一個來不及長大的小女生,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智慧。

從子妘媽媽的口中得知,子妘一直有一個心願,她希望能像媽媽一樣,受洗歸主。但礙於年齡太小,媽媽一直都把子妘這個心願放在心中。九月中,子妘一度病危,媽媽把子妘這個心願告訴了我,問我的意見。

在多方的考慮,並參酌其他同工的意見,於是決定前往台北為子妘作一個特別的「膏油禱告」。9月21日我到了台北榮總,子妘靜靜地躺在床上,在一些準備之後,我們讀了聖經詩篇23篇:「耶和華是我牧者……」。

讀完聖經,我拿起事先準備的橄欖油,瓶身有幾個大字「耶和華拉法」,提醒我們,「耶和華是醫治者」。然後,我用右手大拇指蘸油,在子妘的額頭上劃了一個十字。

短短的幾分鐘,但我感覺,上帝在子妘的生命中作了奇妙的事,她雖不能開口告白自己的信仰,但我知道,她已是上帝的女兒。

一個來不及長大的女孩,卻已用她短暫的人生,活出最大的意義。

生命是有限的,你要如何過你的一生呢?摩西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因為生命不會重來,放棄無意義的爭執、怨恨,因為我們沒有時間浪費生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生命中的每個人,更要把握住親近上帝與敬拜上帝的機會,讓生命沒有遺憾。

◎走出哀傷

哈佛醫學院及加州羅斯密德心理學教授威廉華爾頓博士(J. William Worden Ph. D., 1991)他擁有神學、教育及臨床心理學學位,在其所著的《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中指出,哀悼是調適失落的必要過程,並且包含了四項任務:

1. 接受失落的事實

對於親人的死亡,人們常有「這是不應該發生」的感覺,甚至有把人去世的家人停放在家中,沒有通知其他親人,這是對失落事實的否定的現象。也有人會刻意貶低死者或選擇性的遺忘。通常接受失落的事實需要一段時間,葬禮在這階段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讓親人與死者「說再見」。

2. 經驗悲傷的痛苦

有些人會逃避痛苦的思想,藉著停止思想去免除失落的痛苦。有人藉到處旅行,試圖從痛苦中解脫。有少數的人,對死亡產生愉悅的反應,這是對死亡明顯的拒絕。英國精神科醫師約翰鮑比(John Bowlby, 1980)曾說:「這些逃避悲傷的人遲早會崩潰,通常是感到憂鬱。」

3. 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

生者與死者的關係與角色,都會影響生者對新環境的適應。生者需調適的內容包括了「死者生前所扮演的角色」、「死亡對自我概念的挑戰」,以及「個人的世界觀」。有一位母親,她的兒子死於1988年的泛美航空103班機墜機事件.她說:「不是如何找到答案,而是如何能沒有答案地活下去。」

4. 將情緒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關係上

這是悲傷的最後任務,也是最不容易的。曾經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在父親死後產生了極大的適應困難。二年以後,當她完成悲傷最後任務時,她寫信給她的母親:「還有別的人值得我去愛,但這並不表示我對父親的愛有所減少。」

啟示錄說:「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21:4)我想這是哀傷者最大的安慰。

◎上帝不丟棄哀傷者

哀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當哀傷完成時,並不見得會回復到原本的樣子。鮑比(Bowlby, 1980)就曾引述一個六十多歲喪夫婦人的話,說:「哀悼永遠不會結束,只有隨著逝去的歲月減輕。」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Freud, 1961)曾寫信給喪子的友人賓士原格:「我們終將找到一個地方安置失落,我們知道失落後強烈哀悼終將沈息,但是也知道這種痛苦是無可安慰,也無可替代的。不管如何填補這裂口,就算能完滿的填補,它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信徒的書信中提到:「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帖前4:13-18)。

僅管我們很難體會保羅所謂的「在空中與主相遇」的實際情形,因為這似乎已超越人的認知範圍。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保羅希望信徒不要因為失喪而絕望,反倒要在主裡有指望。就像馬太福音耶穌說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太5:4)。

◎結論

耶和華曾感動先知:「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賽61:1-3)。
認知死亡是個不可逆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接受死亡的事實;了解哀悼的四項任務,使我們不逃避失落,更有能力走出失落,相信哀慟者必得安慰。詩人的吟頌,為我們作了美麗的結語:「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好叫我的靈(原文是榮耀)歌頌你,並不住聲。耶和華我的神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詩3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