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提摩太後書四章1-8節
◎前言
算算離開學校已經有10年時間,前不久有機會回到學校與研一的同學們分享,對校園裡的一草一木感覺真的好親切。只是學校也和我一樣,似乎明顯地「舊」了一些。
2004年4月26日,台南神學院的南區校友會在深水校區舉辦校友聯誼,看到許多久未謀面的老師、學長、學弟,大家見面親切地打招呼,很自然地圍在涼亭裡泡茶、煮咖啡。在談話中,看見有人消瘦了,有人身材變型了,有人頭髮變白了,有人頭髮變少了;明顯地,大家都變「老」了。雖然平常大家各忙各的,甚至很少連絡,但在這裡,沒有人像是外人,因為「信仰、南神與使命」,把這一群人緊密地連繫在一起。
在上帝國的福音工作中,雖然困難重重,但大家都盡力的奔跑,期待在福音的工作中,盡自己最大的力量。
◎忠僕樣式──陳播春牧師的告別禮拜
2004年4月19日下午1:00左右,好多牧師都陸續來到德生教會,清一色的深色西裝,平常大家見了面總是嘻嘻哈哈,但今天大家變得安靜肅穆,專心地為了下午2:00陳播春牧師的告別禮拜練唱慰歌「耶穌仍引路」。
陳牧師1971年台南神學院畢業,歷任嘉義中會新塭教會、關仔嶺教會;壽山中會德生教會、五福教會牧師;以及壽山中會第十六屆中會議長。2004年4月6日因大腸癌引起敗血症,病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陳牧師在過逝前仍是五福教會的牧師,更曾任壽山中會議長,因此陳牧師受到「壽山中會葬」及「五福教會葬」的榮譽。告別禮拜中,特別為陳牧師的遺體覆蓋「五福教會旗」及「壽山中會旗」,來表彰他在教會及中會的貢獻。
壽山中會議長朱錫伍牧師在講道中特別提到,美國南方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於1962年遇刺身亡前兩個月,曾在美國亞特蘭大浸信會教堂發表他的故人略歷,他盼望別人參加葬禮時,「不要提及我曾獲得多少獎,那不重要,而是提及我奉獻一生努力服務人群,努力活在公義,做一個正直的人,與人同行,我努力愛同胞,一生尋求正義、和平及公義。」
這是上帝僕人的價值觀,一生不為名利,只為上帝國度的榮耀。也盼望有一天能像保羅對提摩太所說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7-8)
耶穌曾對問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9:37-38)陳牧師在1971年回應了這個呼召,一生在上帝國的福音事工中做了美好的工作,足以作為後進及信徒們的楷模。相信陳牧師的「忠僕樣式」正如同一粒麥子,雖落在地裡死了,卻結出許多子粒來。許許多多的同工、信徒將受到他的精神激勵,更願意將自己完全獻上,共赴上帝國福音的工場。
◎不要看輕微小的力量
這是一篇翻譯的真實故事,是從一位澳洲牧者的分享中知道的,很多人都被這故事深深觸動著。
故事的主題是:「神可以怎樣使用五毫七分」。
一個正在哭泣的小女孩衣衫襤褸地站在一間小小的教會門外。因為教會的人多,她被擠了出來。教會的牧師看見了小女孩,她說:「我今天沒辦法上主日學的課了!」
牧師看著她,拉著她的手,領她進入主日學的教室,好不容易才為她找一個座位,因為人的確很多,而教會很小。
當天晚上,這小女孩在床上回想自己能上主日學的經歷,心中充滿感恩,同時,她也記念許多和自己情況類似的小孩,因為教會狹小,便沒有機會認識和敬拜主耶穌。
大概兩年後,這小女孩在她所居住的貧民區的房子內過逝。她的家人便邀請了那位教會的牧師來為她處理後事;因為這位牧師已成為她生前的摯友。
當他們正要把小女孩的遺體搬出去的時侯,一個破舊的紅色小錢包掉了下來。裡面有一張字條,上面有著小孩子的筆跡,流露著孩童的純真,字條上寫著:「這是獻給神,要把我們小小的教會建得大一點,讓更多的小孩子能上主日學!」錢包內還有「五毫七分」(57cents)。原來在過去兩年裡,這小女孩正為上帝和祂的教會努力地積蓄金錢。
這位牧師讀了那小女孩的字條,眼淚是不能抑止地掉了下來。當主日禮拜時,牧師把小女孩的字條和那又破又舊的紅色小錢包放在講壇上;然後,便把小女孩對神,對教會和對別人無私的愛宣讀了出來。 牧師鼓勵教會的弟兄姊妹,要同心努力,完成這小女孩的遺願。
不知怎麼的,這小女孩的故事被一份報紙知道了,並且把它刊登出來。接著,一位房地產商人在報上閱讀了這小女孩的心願,深被感動,便把一塊價值不菲的地段賣給那小小的教會,售價恰好是「五毫七分」(57cents)!
五年內,那教會的弟兄姊妹同心捐獻,並且因那小女孩感人的事蹟,各地也有獻金寄來,絡繹不絕。這小女孩的「五毫七分」(57cents),也很快地就累積達 25 萬元,這是當時(20世紀初)一筆非常龐大的款項。
在美國費城,那所偌大的天普浸信會(Temple Baptist church),它的禮堂能容納3300人;還有那所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及那間好撒瑪利亞人醫院(Good Samaritan Hospital)和一幢主日學大樓;那小女孩的心願已成真了──再沒有小孩子會因為教會狹小而失去上主日學和敬拜上帝的機會了。在這主日學大樓內,也可以看見一幅那小女孩充滿歡悅笑容的畫照,她的五毫七分(57cents)和那純真的奉獻,已寫下一段傳奇的歷史。與這小女孩的畫照並列的,還有那位牧者的畫像,他們都在見證神的大能的奇妙作為。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又稱「渾沌效應」,科學家認為一點小改變也會有大影響。
到底什麼是「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這是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的片名,由艾瑞克布萊茲(Eric Bress)和麥基古柏(J. Mackye Gruber)所導演。在影片介紹的中文網站中有一段話,我想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蝴蝶效應」的意義。
一隻美麗的蝴蝶在北京上空飛舞著
就像往常一樣,輕振翅膀,也輕微擾動了氣流
被擾動的氣流,持續增大著能量,一個月後
美國芝加哥原本晴朗的天空下雨了
“渾沌理論”提到
在一片持續渾沌不明的情況中
任何最渺小的現象,都可能會是改變現況的關鍵
這就是“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意謂一些渺小不起眼的事件或現象,在紛擾和不可預測的混沌之中,極可能扮演具影響性的關鍵角色。聽說,曾經試過在中國北京的一隻蝴蝶振翅,輕微改變了氣壓,而這些擾動竟同時改變著附近地方的氣壓,接著氣壓如同波浪般連鎖傳開;一個月後,太平洋對岸的美國芝加哥因氣壓改變而下雨。
於是,美國氣象學家Lorenz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否在德州引起龍捲風?」Lorenz指出,如果某一系統的初期條件差一點點,結果將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
Lorenz為何要寫這篇論文呢?一切要從1961年的冬天說起。當時他如常在辦公室裡操作氣象電腦。平常他只需要把溫度、溼度、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計算出下一刻的氣象數據,從而模擬出氣象變化圖。然而這天Lorenz 想更進一步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他把某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電腦,讓電腦計算出更多的後續結果。
一小時後結果出來,他看得目瞪口呆。相比起原來的資訊和現在結果,他發現初期的數據雖然差不多,但越到後期,數據差異就越大,就像是兩筆截然不同的資料。問題並非出在電腦上,而是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000127!如此輕微差異竟可造成天壤之別。
《蝴蝶效應》片中主角艾雲每次回到「過去」改變歷史,結果導致「現在」的境況也連鎖改變,驚人結果始料未及。
我們可能覺得我們的能力有限,對於世界的改變根本無能為力。然而,我們卻願意在所認為的「有限」的能力中,盡最大的力量。或許,我們所做的,如同用力拍動雙翅的蝴蝶,你以為自己的影響微不足道,但事實上,我們永遠不知道上帝要使用這「微不足道」力量,成就美好的工作。如同保羅吩咐提摩太的:「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作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提後4:2-5)
◎結論
不要輕看了自己所能展現的力量與價值,因為即使是一點小小的變化,也可能引發驚奇的效果。在服事的道路上,我們都嚐過酸甜苦澀的滋味,相信前輩們也都經歷過,但他們都沒有放棄,我們也不該放棄。他們曾經用盡一生揮動「翅膀」,這也正是今天的我們所該做的──用力拍動雙翅,相信神要用我們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