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以賽亞書四十三章19節;哥林多前書十章13節
◎前言
最近和孩子一起做學校功課時,除了一般的功課之外,常會出現一個特別的功課──「迷宮」。它充滿變化,不能讓人一眼就看出答案,所以,總是需要花費一番工夫才能到達終點。
人生也像走迷宮一般,在來來回回間,也在跌跌撞撞中,尋找自己生命的目標。
◎蘭嶼的女兒-張淑蘭
《康健雜誌》60期(2003.11.15)報導了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的故事。在許多老人的心中,張淑蘭不只是位護士,「那不是『她』,是天使。」在紀錄片中,一位瞎眼的阿嬤禱告,感謝上帝賜與他們張淑蘭。
張淑蘭今年31歲,從22歲做衛生所護士;25歲起,便承擔開展蘭嶼居家護理的工作。也是從25歲起,她開始拿著錄影機拍攝老人、蘭嶼,發現隱藏在故鄉角落的故事。回顧6年多來居家護理的生涯,她感謝上帝為她預備的道路。「我很感謝主,如果沒有讓我走入居家護理的領域,我還是原來的樣子。」
國中畢業後,張淑蘭從蘭嶼被保送到台灣唸護校。後來又讀了專科學校, 22歲那年,張淑蘭結束學業,回到蘭嶼衛生所擔任護士。然而,衛生所繁雜、重複的工作,讓想一展長才的張淑蘭覺得自己的工作與理想不符,她的心情實在鬱悶到谷底了。就在這時,她被派到台灣接受居家護理師的訓練,也從此改變了她的生命。
受訓期間的張淑蘭常跟著台東聖母醫院的艾珂瑛修女(宣教士,曾得過醫療貢獻獎,也是將居家護理觀念帶入台灣的第一人)到四處訪問她口中的「朋友」,他們當中有瞎眼的,也有不能行動的。「我無法想像,修女竟可以對完全沒血緣關係、異文化的人付出那麼多的愛」。如此無私的奉獻,深印在張淑蘭心裡,而改變她的工作態度。
訓練完後,張淑蘭馬上投入居家護理的工作。她發現在蘭嶼沒有任何專職照顧老人的機構,而居家護理工作最棘手的不是提供醫療照顧,而是破除傳統文化對死亡和疾病的迷思與恐懼。
過去,達悟族人將一切不可知的事物都歸給「惡靈」,例如生病、老死。其中一個深植的觀念是,人老了,晦氣就上身,照顧老人會引來惡靈。達悟老人擔心自己的靈魂會壓到子孫的靈魂,到了一定的年紀後,會要求子女為他們搭蓋臨時屋,從此與子女分開居住。甚至有的老人擔心自己的病拖久了,孩子會被誤為不孝順,會以絕食早日結束生命,甚至叫孩子將他們直接抬到墳場。面對蘭嶼眾多的阿公阿嬤都需關懷與照顧,她無奈地說:「如果有天使在身邊該有多好」。
張淑蘭認為,必須打破年輕一輩對老病的恐懼,還有惡靈不能碰的觀念,是她首先做的努力。她開始學習錄影,拿著錄影帶挨家挨戶播放,召募義工。後來,朋友介紹她認識一位拍紀錄片的導演,為她寫計劃書,結果一舉通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審查,也造就她的首部紀錄片《面對惡靈》。
拍攝的三年過程中,有一半的老人過世,也有一些老人重見光明。雖然獲得熱烈迴響,也有族人看了受不了,經由張淑蘭的父親告訴她不要再放了。因為,過世的老人還活生生出現在影片中,簡直是犯大忌。張淑蘭向擔任天主教傳教員的父親解釋:「我寧願選擇生命被看見」。她要讓更多的族人了解隱身在角落中老人的需求。
紀錄片繼續播映且感染愈來愈多的人,有愈來愈多「天使」加入關懷老人的行列。在張淑蘭的眼裡,老人是上帝賜的「神奇寶貝」,因為「在他們身上看到神的存在,因此要好好疼愛。」張淑蘭說,她有一個夢,一個心願,希望到四十幾歲的時候能夠在蘭嶼蓋一座安養中心,除了照顧老人,也可提供精神病患托育和學習的場所。
以賽亞書曾描繪神的奇妙作為:「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張淑蘭為神在蘭嶼作了奇妙的事,她不只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出路,也為「惡靈」咒詛的蘭嶼百姓找到出路。
◎創造機會的人
我的E-mail常會收到許多「垃圾郵件」,只要是廣告性質的郵件通常都直接刪除。不久前收到一封主旨為「譚頓的故事」的郵件,裡面的故事寫得發人深省,看到最後才知道是廣告信。不過,我還是把這封郵件保留下來。
譚頓是一個喜歡拉琴的年輕人,他剛到美國時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必須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賺取生活費用。據說,在街頭拉琴賣藝跟擺地攤一樣,都必須選個好地點才行;「有人潮,才會有錢潮」。
很幸運地,譚頓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爭到一個最能賺錢的好地盤,在一家銀行的門口,那裡有很多的人潮。過了一段時日,譚頓藉著表演賣藝賺到了不少錢之後,就和黑人琴手道別。他轉而進入學校進修,在音樂學府裡繼續深造,學習中也和許多琴技高超的同學們互相切磋。譚頓幾乎將全部時間和精神,全都投注在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和琴藝之中。
在學校求學的日子裡,當然不像以前在街頭拉琴一樣有較高的收入,甚至得節衣縮食才能度日。但他的眼光早已超越眼前的困境,反而能看見未來更遠大的目標。
十年後,譚頓有一次路過他剛到美國時拉琴賣藝的那家銀行門口,也發現昔日老友黑人琴手一如往昔,臉上露著得意、滿足與陶醉仍在那「最賺錢的地盤」拉琴。當黑人琴手看見譚頓突然出現時,很高興地停下拉琴的手,熱絡地說道:「兄弟啊,好久沒見啦,你現在在哪裡拉琴啊?」譚頓回答了一個被人稱為世界音樂殿堂名字:「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但黑人琴手反問道:「它的門前也是個好地盤、也很好賺錢嗎?」譚頓淡淡地笑著說:「還好啦,生意還不錯啦!」
那黑人哪裡知道,十年後的譚頓,已經是一位知名的音樂家,他經常在各大著名的音樂廳中演出,而不再是從前在門口拉琴賣藝的譚頓了!
在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所說:「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11:9)。機會是自己爭取來的,機會更是自己把握住的。
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曾經說過:「看一個人有什麼成就,可以從他在晚上的時間在做什麼。如果能夠善用七點到十點鐘的人,它的成就將比一般人高出兩倍。」因此,有人說:「智者創造機會;強者把握機會;愚者等待機會;弱者讓渡機會。」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則認為:「機會不會上門來找人,只有人去找機會」。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1866~1944)則提醒人們要把握機會:「如果有人錯過機會,多半不是機會沒有到來,而是因為等待中沒有看見機會到來,而且機會過來時,沒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放棄你原來的樣子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曾勉勵信徒:「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生命中遇到攔阻或是遭遇各樣的困難,都是常有的事。然而,對於這些「攔阻」,我們有什麼樣的應變機制?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為了達成目的有時候你必須放棄你原來的樣子」。有一條河流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經過了很多個村莊與森林,最後它來到了一個沙漠。它想:「我已經越過了重重的障礙,這次應該也可以越過這個沙漠吧!」當它決定越過這個沙漠的時候,它發現它的河水漸漸消失在泥沙當中,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總是徒勞無功,於是它灰心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了,我永遠也到不了傳說中那個浩瀚的大海。」它頹喪地自言自語。
這時候,四周響起了一陣低沈的聲音,「如果微風可以跨越沙漠,那麼河流也可以。」原來這是沙漠發出的聲音。河流不能接受這種說法,很不服氣地回答說:「那是因為微風可以飛過沙漠,可是我卻不行。」
「因為你堅持你原來的樣子,所以你永遠無法跨越這個沙漠。你必須讓微風帶著你飛過這個沙漠,到你的目的地。只要你願意放棄你現在的樣子,讓自己蒸發到微風中。」沙漠很確定地說。
小河流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放棄我現在的樣子,然後消失在微風中?」小河流無法接受這樣的概念,它從未有這樣的經驗,叫它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那麼不等於是自我毀滅了嗎? 「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小河流這麼問。
沙漠很有耐心地說:「微風可以把水氣包含在它之中,然後飄過沙漠,到了適當的地點,它就把這些水氣釋放出來,於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問。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在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後來,小河流終於鼓起勇氣,投入微風張開的雙臂,消失在微風之中,讓微風帶著它,奔向它生命另一個階段的旅程。
生活是豐富且多元的,生命有許多的際遇是我們不曾經驗過的。但是,我們卻比較習慣於使用相同的方法、態度來處理每一件事。相較於多元的環境,我們的應變機制顯得貧乏。若能適時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處理事情的方法,啟動個人的應變能力,相信任何的「攔阻」都不能阻礙我們邁向人生目標。
◎結論
或許你我都還在生命的迷宮之中,不時要解決擋住我們前行的「攔阻」,更不時要在十字路口,選擇自己的方向;向左走?向右走?但無論如何,我們相信那位「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的神,也必為我們開啟前面的道路。也如同保羅所說:「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林前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