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瑪拉基書四章5-6節;詩篇七十八篇1-7節
(本文接續8月3日無父的世代(一))
三.有父有子的信仰實踐
二十一世紀世上最有錢的人,可謂舉世聞名的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茲(Bill Gates)莫屬,然他卻於二十一世紀一開始後不久,便辭去公司的重要職務,轉往權責較輕的部門工作。消息傳出後,讓人百思不解。有人一直想要知道,為何他在日正當中的四十不惑之年,毅然決然辭去公司的重要職務,將有地位象徵的決策權讓給他人?最後答案出爐,乃比爾蓋茲悟出了有錢雖好,但家庭更為重要的道理,才做出這樣的決定。他這樣做,就是要用更多的時間在家裡享受天倫之樂,做個有父有子有太太的人,不在家中缺席。由此看出,比爾蓋茲似乎體會到了台灣俗諺中的「千好萬好,不值得咱厝好。」、「無婦不成家,無夫不成室。」以及中國三字經中所示的「養不教,父之過」之道理,才使自己不至於在家庭生活中缺席,失去父親的角色。
或許您會說,比爾蓋茲的錢已經多得花不完,不必像我們得拼生拼死的去「討賺」才能過活,要撥出時間來陪孩子,談何容易!但無論如何,比爾蓋茲那有父有子有太太的家庭觀念,值得我們學習。
人生活在世上只不過數十寒暑,然家庭、婚姻、養育卻是人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在時間飛逝下,隨著子女的出生、就學、成長、工作、搬遷,使得家庭在幾十年間,便會產生結構上的變化。家庭教育學者都佛(Duvall)曾將家庭的消長分成兩個時期作為說明:
1.擴張期(長):從結婚建立家庭到子女長大成人外出之前。
2.收縮期(消):子女陸續遷出家庭獨立生活,父母從空巢期步入晚年後歸天。
此一理念提出後,家庭教育專家潔依哈雷Jay Haley更於1973年進一步提出「家庭生活週期階段」(Stages of the Family Life Cycle)的觀念,並將之引入「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的領域供世人參考和研究,潔依哈雷將家庭週期分成八個階段加以訴說,分別如下:
1.結婚夫婦,尚未有孩子(Married couples)。
2.生育家庭,長子女出生到2歲半(The eldest infant is less than 30 months old)。
3.學齡兒童前的家庭,長子女2歲半到6歲(Childbearing couples)。
4.學齡兒童家庭,長子女6歲到13歲(Families with pre-teens)。
5.青少年家庭,長子女13歲到20歲半(Families with teens)。
6.子女紛紛離家,家庭開始成為發射中心(Families with young adults -with the eldest gone to the youngest getting ready to leave)。
7.空巢期的夫妻,子女外出各自獨立生活(Post-parenting couples)。
8.退休後的老夫老妻,垂垂老矣、離開人間(Aging couples-retirement and beyond)。
從家庭教育學者所提出的研究不難看出,現代父母與子女真正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時間並不多,如上述第六階段所指,平均大概只有二十年半左右。雖只有短短二十年的時間,然這段時間卻是子女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父親在家庭的角色必不可或缺。誠如由大衛.史都(David Stoop)所著的《父愛不缺席》(Making Peace With Your Father)一書中所指,父親有四個角色必須扮演:1.關懷者。2.規範者。3.戰士(保護者)。4.精神導師。惟可惜的是,這段期間往往也是鑄成「無父世代」的關鍵時機,因父親常過度忙於股市、工作和應酬,而忽略了親子關係間的溝通和互動,致使家庭出現危機,進而產生社會問題。有鑑於此,如何不在家庭中缺席,避免無父世代的產生,是當下我們所需共同面對的功課。
1.建立家庭祭壇
猶太人認為,人在有生之年所無法奪去的,就是知識,而知識的開端則是源於敬畏上帝。(參見箴言一章7節)當然,授給孩子智慧與知識的任務,雙親得負起最大責任。在此一堅定的信念下,難怪以色列會在亡國二千多年之後,再度建國,其主要關鍵,不外乎他們相當重視家庭祭壇與宗教教育,其積極的程度,有如約書亞的告白所言:「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二十四章15節)和申命記六章4-7節所示:「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以及箴言二十二章6節所載:「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回顧整部以色列歷史不難發現,他們常在家庭和百姓聚集的時候設立祭壇,同時指出先人所走過的錯誤道路,且一再重述上帝的憐憫與恩典,為的就是要讓家庭和國家勿離開上帝,能夠全然信靠上帝。這樣的例證,在聖經中可謂不勝枚舉,其中透過詩詞來勸勉百姓的經文,則以亞薩的詩:「我的民哪,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側耳聽我口中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是我們所聽見,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我們不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因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好叫他們仰望神,不忘記神的作為,惟要守他的命令。」(詩篇七十八篇1-7節)最為人所樂道,其目的,即要透過複述歷史,盼望百姓能夠鑑古而知今,緬懷上帝過去的恩典,提醒他們應該讚美神,並把前人的不忠引為鑑戒,使後人有所警惕,全心歸向上帝。
看到以色列百姓對於宗教教育的如此重視,身為父親者,實不能因事業繁忙而忽略家庭祭壇的重要。若能每週抽出一兩天時間,與孩子一起禱告和分享,訴說上帝的恩典和偉大,共同領受豐盛的靈糧,必定會因為家庭祭壇的設立,使得家庭更為和樂,更受上帝的祝福。
2.共同仰望上帝
在經濟不景氣的壓力下,「討賺」著實相當困難,特別是這群二次大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如今已是上有高堂、下有年幼子女的「三明治」父親,真是「心事誰人知」!這些中年的父親往往被經濟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因而出現心理疾病,使得台灣俗諺中的「多子,武死父」、「第一戇做皇帝,第二戇做老父」之「苦痛」一一出現。面對此一困境,精神科醫師提出建言:「父親要調整心態,打破傳統性別與家庭角色對父職的迷失,適度與家人分擔自己的心事,讓家人成為他的支持者。」畢竟家庭是一個系統,環環相扣,角色可以有彈性的調整,勿因面子問題而羞於啟齒,使得父親的焦慮更加嚴重。此時,孩子也當「知輕重」,體諒父親肩扛家庭重任的壓力,主動噓寒問暖,仰望上帝,為父親禱告。
同為基督徒的高雄榮總精神科鄧光銳醫師,在面對因家庭問題、經濟景氣而焦慮不安的父親提出建言:「真正尋求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在於要尋求真神,上帝常會透過苦難,讓人體會出苦難的真意,轉而尋求祂。」因聖經告訴我們,「凡仰望耶和華的人,你們都要壯膽,堅固你們的心。」(詩篇三十一篇24節)
結語:
馬克寇恩(Mark Cowan)在他的<常去教堂的人會是好爸爸-研究如是說>(Churchgoing Dads Make Good Dads, Study Says.)一文中談到:「依照研究所指,通常參與教會活動的父親也比較關切及參與家務‥‥,若是父親們參與以信仰為基礎的社區活動,他們自然就會是比較稱職的父親。」這項說法不但獲得美國都市家庭發展委員會主席的證實,也得著制定父親角色政策的政府人員之認同,他們一致認為:「那些恆常參與教會活動的父親,通常也願意花時間和他們的孩子作很好的互動相處。」
保羅說過:「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長老教會的創始人約翰加爾文亦談到:「若要孩子不荒廢,當要教導小孩認識聖經。」在這些建言中,父親的以身作則乃相當重要,畢竟如台灣俗諺所言:「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歹子誤老父」。願作兒女的,當聽從父母、孝敬父母。願作父親的,勿缺席,勿使家庭和社會成為無父的世代。
後記:
美國加州有一世界著名的水晶大教堂,該教堂的誕生,乃源自於羅伯‧舒樂牧師(Rev. Dr. Robert Schuller)的異象。1968年,羅伯‧舒樂向素有「後現代建築大師」之稱的菲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建築師表示,他希望建蓋一間禮拜堂,它不是普通的禮拜堂,而是一間可以容納一萬人的禮拜堂,而且要將之成為一座伊甸園。菲力普.強生得知之後,開口便問羅伯‧舒樂說:「您目前有多少預算可以動支?」結果,羅伯‧舒樂回答說:「我連一分錢都沒有!」此話一出,連建築師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有對此構想相當存疑。然在十二年之後的1980年9月,可容納一萬人的水晶大教堂,終於以二千萬美元的建築費用竣工,且成了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如今,不但訪客絡繹不絕,教會還因此而快速增長,凡到加州的基督徒,無不駐足觀賞。
1999年,當我第一次前往參觀時,心中著實對於水晶教堂的宏偉和教勢的增長感動不已!當我深入研究該教會快速增長的原因後發現,主要的關鍵,乃羅伯‧舒樂他那教會發展的三點主張:第一、講道要能醫治人心。第二、所有信徒都要參與團契。第三、教會要成為社區的記號。以及他所著的《可能》(Possible)一書中所提的:「可能」就是要深信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主基督,凡事都能做。這樣的信念,正有如坊間勵志文章上常被人所樂道的,只要將〝Impossible〞(不可能)改為I’m possible(我可能),那一切都有「可能」。
今天是德生教會設教39週年紀念日,本文雖是以父親節的信息為中心,但微僕仍願在最後,以美國加州水晶大教堂為例,和大家分享與共勉,盼我們都能同心一意,共同合作,領人歸主,興旺福音,因為凡事都有「可能」。